一种酒糟起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8070发布日期:2019-12-13 18:45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酒糟起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酒糟起堆装置。



背景技术:

贵州省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采用传统的酿造方式,该酿造方式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传统酿造方式中制酒要做9次蒸馏,7次取酒。从第一次把原粮蒸馏后摊平、加入酒曲粉、人工搅拌后凉凉,最后堆积起来自然发酵。这样作业9次,蒸馏一次算一个批次,每个批次要把本批次的酒糟全部堆积起来。如某酒厂酒糟堆为例,一般的制酒车间都有最少5个以上的堆积体,这些堆体都是用人力使用木锨和推耙一次次的堆积起来的,每个酒糟堆的体积=πr2h=3.14×2.32×2.0m3==3.14×5.29×4.0=66.6m3,经过计算可知,酒工要完成对于本批酒糟的堆积,就要对每一个酒糟堆体用人工完成60多个立方的堆积量;堆积时,制酒工要用木锨和推耙堆积2m高的酒糟堆体,而且制酒工几乎都是光着脚丫子干活,就是在冬季也是如此;夏季是赤着光膀子、短裤干活,通常是汗流浃背,很辛苦,工作量很大,费工费力,很不科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堆积速度快,效率高的酒糟起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酒糟起堆装置,包括带滚轮的底座,以及依次倾斜向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输送机一、输送机二、输送机三、输送机四;在输送机一下端的进料口顶部设置有进料斗,输送机一出料口顶部与输送机二进料口顶部齐平并互相铰接,输送机一出料口与输送机二进料口贴合并连通;在输送机一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拉杆一,在输送机二底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拉杆二;在拉杆一与拉杆二之间连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拉杆一与拉杆二上,在液压杆拉动下以输送机一与输送机二顶部铰接处为轴,输送机一可向上翻转在输送机二上方;所述输送机三通过支架一倾斜的安装在底座上,且输送机三进料口位于输送机二出料口正下方;所述输送机四通过支架二安装在底座上且输送机四进料口与输送机三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二上端底部竖直的固定有圆筒状转筒,在底座上竖直的固定有一根圆柱状支撑柱;所述转筒套设在支撑柱上并可绕支撑柱转动;在输送机二下端底部安装有可在底座上滚动的万向球形轮;所述输送机二可随转筒绕支撑柱转动,且转动时输送机二出料口始终位于输送机三进料口上方。

进一步地,在转筒外沿固定齿轮一;在底座上安装有转轴朝上并可正反转的减速电机,在减速电机转轴上安装有与齿轮一互相啮合的齿轮二。

进一步地,在底座上设有与万向球形轮滚动路线一致并与万向球形轮底部相配合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一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一、输送机二、输送机三、输送机四都为螺旋输送机。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一与输送机二贴合处边缘设有弹性垫圈。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堆积速度快,效率高,维修方便,利于推广,有效降低了制酒工人数,减低了企业制酒成本,增加了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酒糟起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所示:1-底座、2-滚轮、3-万向轮、4-输送机一、5-进料斗、6-拉杆一、7-液压杆、8-输送机二、9-万向球形轮、10-拉杆二、11-支架一、12-输送机三、13-支架二、14-输送机四、15-弧形凹槽、16-转筒、17-支撑柱、18-齿轮一、19-减速电机、20-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酒糟起堆装置,包括带滚轮2的底座1,以及依次倾斜向上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输送机一4、输送机二8、输送机三12、输送机四14;在输送机一4下端的进料口顶部设置有进料斗5,输送机一4出料口顶部与输送机二8进料口顶部齐平并互相铰接,输送机一4出料口与输送机二8进料口贴合并连通;在输送机一4顶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拉杆一6,在输送机二8底部两侧垂直固定有拉杆二10;在拉杆一6与拉杆二10之间连有液压杆7(液压杆7为电动液压杆,使用时按压电动液压杆的启动开关即可实现自动伸缩,及结构与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故不过多描述);所述液压杆7两端分别铰接在拉杆一6与拉杆二10上,在液压杆7拉动下以输送机一4与输送机二8顶部铰接处为轴,输送机一4可向上翻转在输送机二8上方(不进行作业时,将输送机一4翻转在输送机二8上方,不仅方便装置移动,而且节约空间);所述输送机三12通过支架一11倾斜的安装在底座1上,且输送机三12进料口位于输送机二8出料口正下方;所述输送机四14通过支架二13安装在底座1上且输送机四14进料口与输送机三12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二8上端底部竖直的固定有圆筒状转筒16,在底座1上竖直的固定有一根圆柱状支撑柱17;所述转筒16套设在支撑柱17上并可绕支撑柱17转动;在输送机二8下端底部安装有可在底座1上滚动的万向球形轮9(万向球形轮9轮体为球状),万向球形轮9作用在于给输送机二8下端底部提供支撑,同时方便输送机二8下端转动;所述输送机二8可随转筒16绕支撑柱17转动,且转动时输送机二8出料口始终位于输送机三12进料口上方。该结构下输送机二8及输送机一4可以支撑柱17为原点转动,进而实现输送机一4进料口位置的变动,当作业处料铲完后,转动输送机二8及输送机一4到其他有料的地方,继续进行加料,减少了走动距离,减轻了劳动量。

进一步地,在转筒16外沿固定齿轮一18;在底座1上安装有转轴朝上并可正反转的减速电机19,在减速电机19转轴上安装有与齿轮一18互相啮合的齿轮二20。减速电机19的正反转通过正反转电路即可实现(正反转电路为本现有技术,其线路布局不存在技术难度,故不再描述与画出),减速电机19目的是使输送带一4与输送带二8以支撑柱17为轴转动,进而变动输送机一4上进料斗5位置,实现不同位置进料。

进一步地,在底座1上设有与万向球形轮9滚动路线一致并与万向球形轮底部相配合的弧形凹槽15。弧形凹槽15作用在于给万向球形轮9提供导引及限位。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一4底部设有万向轮3,该万向轮3作用在于给输送机一4提供支撑以便于输送机一4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一4、输送机二8、输送机三12、输送机四14都为螺旋输送机,图中各个螺旋输送机电机安装方向虽有不同,但其工作原理一致,都是通过电机驱动螺旋输送机内的螺旋铰刀将物料向上螺旋输送。

进一步地,在输送机一4与输送机二8贴合处边缘设有弹性垫圈,在液压杆7推动下,输送机一4与输送机二8在贴合处紧密贴合,防止漏料。

操作步骤如下:

(1)人工用木锨把酒糟铲入到进料斗5,酒糟由进料斗5落入输送机一4中;

(2)酒糟在输送机一4和输送机二8输送下,上到输送机三12中,输送机三12继续向上输送;

(3)最后输送到输送机四14,再由输送机四14出料口落到酒糟堆体上,完成上料堆体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