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6447发布日期:2020-01-31 14:0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定子吊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电机定子需要在不同的工序之间进行流转,目前均是通过人力搬运,劳动强度大,且较大体积的电机其对应的电机定子也较大,人工更难以搬运;且人工搬运中若电机定子掉落,也会造成人员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且提升作业的安全系数。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包括起吊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起吊装置的被吊端的定子吊装工装,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悬臂梁和设置所述悬臂梁上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沿悬臂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定子吊装工装悬吊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吊装工装包括内撑夹具,所述内撑夹具包括伸缩气缸、内撑座、顶块和涨芯,所述内撑座间距设置在伸缩气缸包含伸缩杆的一侧,所述内撑座相对气缸座固定设置,所述内撑座为环形盘状结构,所述伸缩杆活动穿过内撑座,且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涨芯,所述内撑座沿径向方向贯通开设有若干活动孔,且若干所述活动孔呈圆形阵列设置,若干所述顶块分别活动穿设在各活动孔内;所述涨芯通过伸缩杆相对于内撑座位移,且所述涨芯同时抵接或远离若干顶块,以使得若干顶块在活动孔内滑动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涨芯为锥形圆柱体结构,所述涨芯与内撑座同轴设置,且所述涨芯的大端为自由端,小端与伸缩杆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子吊装工装还包括防护底座,所述防护底座包括底盘和一端垂直于底盘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内撑夹具的底部,所述底盘支撑电机定子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涨芯的底部同轴凹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为螺纹杆,所述连接杆对应连接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且所述防护壳体设置在底盘上,且所述防护壳体间隙套设在电机定子的外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子吊装工装对电机定子进行夹持和固定,并通过起吊装置对电机定子进行上下和横向位移进行搬运,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搬运,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且提升作业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夹具的半剖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撑座和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机定子铁芯吊装装置,包括起吊装置和设置在所述起吊装置的被吊端的定子吊装工装4,所述起吊装置包括立柱1、设置在所述立柱1上的悬臂梁2和设置所述悬臂梁2上的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为环链电动葫芦,所述升降机构3沿悬臂梁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定子吊装工装4悬吊设置在升降机构3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起吊装置可优选为bzd立柱式悬臂起重机等起吊装置;通过定子吊装工装对电机定子进行夹持和固定,并通过起吊装置对电机定子进行上下和横向位移进行搬运,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搬运,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且提升作业的安全系数。

如附图2所示,所述定子吊装工装4包括内撑夹具6和防护底座7,所述防护底座7设置在内撑夹具6的下方,且两者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撑夹具6夹持电机定子5,所述防护底座7支撑在电机定子5的底部,在内撑夹具6夹持并刚起吊电机定子后,再安装防护底座7,通过防护底座7防止电机定子转运过程中意外跌落。

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所述内撑夹具6包括伸缩气缸11、固定座12、固定杆13、内撑座14、顶块18和涨芯15,所述内撑座14间距设置在伸缩气缸11包含伸缩杆16的一侧,所述内撑座14相对气缸座固定设置,所述固定座12固定设置在伸缩气缸11的气缸座的一端上,且位于伸缩杆16的一侧,所述固定座12上平行间距伸缩杆设置有若干固定杆13,所述内撑座14通过固定杆13与固定座12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座与伸缩杆的对立侧设置有吊耳10,吊耳10与升降机构3的被动端连接,即设置在环链电动葫芦的吊钩上。所述内撑座14为圆环形盘状结构,所述伸缩杆16依次活动穿过固定座12和内撑座14,且所述伸缩杆16的自由端端部设置有涨芯15,所述内撑座14沿径向方向贯通开设有若干活动孔17,活动孔数量在三个以上为最佳,且若干所述活动孔17呈圆形阵列设置,若干所述顶块18分别活动穿设在各活动孔17内;所述涨芯15通过伸缩杆16相对于内撑座14位移,且所述涨芯15同时抵接或远离若干顶块18,以使得若干顶块18在活动孔17内伸缩滑动位移,从而使顶块18抵接或者背离电机定子5的内壁,实现内撑夹持的功能。

所述涨芯15为锥形圆柱体结构,所述涨芯15与内撑座14同轴设置,且所述涨芯15的大端为自由端,小端与伸缩杆16的端部连接,其内撑夹具的工作方式为:人工将内撑夹具放置在电机定子内腔中,启动伸缩杆收缩,涨芯15向内撑座14位移,涨芯的锥形侧壁抵接于各顶块18,使顶块18向外位移并抵接与电机定子的内腔壁体,夹持完成;当伸缩杆伸出时,涨芯15远离内撑座,顶块18失去顶压力作用而松动,顶块脱离电机定子内腔,即为松开过程。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方便,结构简单,且夹持稳定。

在顶块18位于内撑座14内圈的一端设置有挡条凸起19,其位于远离涨芯的一侧,挡条凸起为顶块的端部棱边沿内撑座的轴向凸起形成,通过挡条凸起19,以防止顶块从活动孔中滑脱。

如附图4和附图6所示,所述防护底座7包括底盘21和一端垂直于底盘21设置的连接杆20,底盘直径大于电机定子外径,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内撑夹具6的底部,所述底盘21支撑电机定子5的底端。所述涨芯15的大端底部同轴凹设有螺纹孔25,所述连接杆20的自由端为螺纹杆,所述连接杆20对应连接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在内撑夹具6夹持并刚起吊电机定子后,电机定子5离开地面一段高度,再将连接杆20的螺纹端旋拧在涨芯底部的螺纹孔25内,底盘21支撑在电机定子的下方,防止电机定子转运过程中气压不稳而造成的意外跌落。

还包括防护壳体22,所述防护壳体22为两端开口的环状结构,且所述防护壳体22设置在底盘21上,且所述防护壳体22间隙套设在电机定子5的外侧,通过防护壳体22防止吊装时电机定子被意外磕碰损伤,所述防护壳体22上还开设有若干减重槽23,以减轻其整体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