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7048发布日期:2020-01-14 23:5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礼盒是以馈赠亲友礼物表达情意为主要目的的配备的实用礼品包装,是包装方式的一种功能的社会需要的延伸,它不仅有包装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商品价值的作用。现有市面上的礼盒采用普通的瓦楞纸制作,且大多数为天地盖礼盒,采用上下盖的结构,各个面均固定连接,所以盒子的形状固定不方便生产,而且在运输或存储时占用比较大的空间和地方。

目前,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折叠礼盒,授权公告号(cn204489419u),它包括盒底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侧板与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前连接板、后连接板沿着从左侧板或右侧板两端起的对角线向其内侧面折叠形成有第一三角板及第二三角板,第一三角板与前侧板或后侧板固连,在第二三角板上及相应的前侧板或后侧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铁,左侧板、右侧板竖立,使每个第二三角板与相应的前侧板或后侧板通过磁铁吸合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上述结构虽然解决了传统礼盒在运输与储存时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但是包装盒展开后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和前侧板折叠成三层,与相邻结构的一层或者两层高度不同,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压痕,影响包装盒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包装盒,以实现包装盒平铺展开后纸板最厚位置仅有两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折叠式包装盒,包括:第一基板,包括依次铰接的前侧板、盒底、后侧板、盒盖、以及前盖板,第二基板,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左侧板、第三三角板、和第四三角板,所述左侧板底部与所述盒底铰接,所述第一三角板与前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三角板与后侧板固定连接,其中,包装盒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三角板位于第二三角板外侧,第四三角板位于第三三角板外侧,包装盒折叠状态下,所述左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均与盒底垂直,所述第一三角板与第二三角板贴合并位于所述第二三角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所述第四三角板与第三三角板贴合并与位于第三三角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以及第三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三角板、第二角板、右侧板、第三三角板、第四三角板,其中,所述第三基板的结构与第二基板相同,并与所述第二基板关于包装盒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上设置有插柱,所述前侧板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前盖板通过插柱插接在所述前侧板的连接环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外侧设置有丝带,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前侧板通过丝带缠绕捆绑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盒底和所述盒盖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提手绳。

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通过将第一三角板设置在第二三角板外侧,在包装盒处于平铺状态时,包装盒平铺展开后纸板最厚位置仅有两层,与相邻的单层结构处高度差较小,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压痕。

2、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由于第一三角板设置在第二三角板外侧,在将第一三角板粘接在前侧板上时,由于没有第二三角板的阻挡,更容易连接,降低了生产难度,同时提高了生产速度,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在运输与存储时将盒体用手轻轻掰开,盒子就自动平铺,再进行折叠,大大的减小了运输与储存时占用的空间,方便运输与储存,而且结构简单,方便生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侧板;2、盒底;3、后侧板;4、盒盖;5、前盖板;6、左侧板;7、右侧板;8、第四三角板;9、第一三角板;10、第二三角板;11、第三三角板;12、磁铁;13、丝带;14、提手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包装盒,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分别连接在第一基板两边。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基板由依次连接的前侧板1、盒底2、后侧板3、盒盖4、以及前盖板5组成,其中,前侧板1、盒底2、后侧板3、盒盖4和前盖板5是通过在第一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四条折痕而成。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三角板9、第二三角板10、左侧板6、第三三角板11、第四三角板8,其中,所述左侧板6的底部与盒底2转动副连接,所述左侧板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三角板10和第三三角板11转动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三角板9与第二三角板10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三三角板11与第四三角板8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三角板9与前侧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三角板8与后侧板3固定连接。

其中,包装盒展开时,第一三角板9位于第二三角板10外侧,第四三角板8位于第三三角板11外侧,包装盒折叠状态下,所述左侧板6、右侧板7、前侧板1和后侧板3均与盒底垂直,所述第一三角板9与第二三角板10贴合并位于第二三角板10与前侧板1之间,所述第四三角板8与第三三角板11贴合并位于第三三角板11与后侧板3之间。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基板的结构与第二基板相同,并与第二基板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基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三角板9、第二三角板10、右侧板7、第三三角板11、以及第四三角板8,所述右侧板7的底部与盒底2转动副连接,所述右侧板7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三角板10和第三三角板11转动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基板外表面中部固定有两条丝带,所述丝带用于对折叠后的包装盒进行捆绑,使前盖板5与前侧板1贴合,从而使包装盒成为一个闭合的长方体状盒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所述前侧板1的外侧固定有两个圆形磁铁12,同时所述前盖板5的内侧也安装有两块圆形磁铁12,当包装盒折叠成盒体时,所述前盖板5上的磁铁与所述前侧板1上的磁铁相吸引,从而使包装盒成为一个闭合的长方体状盒体,同时,所述盒底和所述盒盖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提手绳,方便提携包装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盖板5上设置有插柱,在前侧板1上设置有连接环,前盖板5通过插柱插接在前侧板1的连接环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包装盒的折叠过程如下:

首先,以盒底2为基准向中间折叠前侧板1和后侧板3,使前侧板1和后侧板3呈竖直状态,其中在前侧板1和后侧板3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三角板9跟所述前侧板1一起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三角板10折叠,进而带动左侧板6和右侧板7运动,使左侧板6和右侧板7呈垂直状态,从而使包装盒成为一个闭合的长方体状盒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