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2328发布日期:2020-02-07 22:0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世界上清洁能源利用中最具商业价值的能源,是未来可再生能源领域里重要一员。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置,而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风电叶片合模成型后,要经历脱模,在后处理阶段,要经历各个工位的转运,以及在风场也要经历吊装。如图1所示,风电叶片的后缘位置都相对较薄,后缘的叶尖结构强度较低,起吊保护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损伤分层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吊装风电叶片时易导致后缘的叶尖产生损伤分层的缺陷,提供一种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上保护片,所述上保护片用于抵接于所述风电叶片的上壳体;

下保护片,所述下保护片用于抵接于所述风电叶片的下壳体;

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内具有两端贯通的容置腔,所述保护件上开有一延伸至两端并连通所述容置腔的缺口,所述上保护片和所述下保护片分别固定于所述缺口的两侧,所述上保护片和所述下保护片形成一夹角并与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相适配,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卡设于所述夹角内时,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的叶尖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较佳地,所述保护件为圆管状。

较佳地,所述下保护片的上表面能够贴合于所述风电叶片的下壳体。

较佳地,所述上保护片的下表面能够贴合于所述风电叶片的上壳体。

较佳地,所述上保护片和所述下保护片的角部均为过渡性圆角。

较佳地,所述上保护片和所述下保护片的材质为玻璃钢。

较佳地,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固定于所述下保护片的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缓冲层为pvc芯材填充物。

较佳地,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还包括减压件,所述减压件具有一减压平面,所述减压平面固定于所述缓冲层的外侧并沿所述保护件的轴向延伸。

较佳地,所述减压件中与所述缓冲层相向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中上保护片和下保护片能够起到夹持风电叶片的后缘的作用,容置腔能够使所述风电叶片的后缘的叶尖处于悬空状态,从而避免吊装过程中叶尖受到碰触产生损伤分层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风电叶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与风电叶片的后缘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风电叶片100

后缘110

叶尖111

上保护片200

下保护片300

保护件400

容置腔410

缺口420

夹角430

缓冲层500

减压件600

减压平面610

圆弧形表面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2示出了一种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其包括:上保护片200、下保护片300和保护件400。上保护片200用于抵接于风电叶片100的上壳体,下保护片300用于抵接于风电叶片100的下壳体。保护件400内具有两端贯通的容置腔410,保护件400上开有一延伸至两端并连通容置腔410的缺口420,上保护片200和下保护片300分别固定于缺口420的两侧。上保护片200和下保护片300形成一夹角430并与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相适配。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卡设于夹角430内时,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的叶尖111位于容置腔410内。

如图3所示,采用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保护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时,将其安装于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位置,此时风电叶片100的后缘110卡设于夹角430内,上保护片200抵接于风电叶片100的上壳体,下保护片300抵接于风电叶片100的下壳体,后缘110的叶尖111位于容置腔410内,从而保证吊装的过程中,后缘110的叶尖111始终处于悬空状态,后缘110受力点由叶尖111过渡到了相对厚的地方,极大的减少了吊装时受力点对叶尖111造成的损伤,避免了叶尖111受到碰触产生损伤分层的缺陷。本方案中,上保护片200和下保护片300的材质为玻璃钢。

本实施例中,保护件400为圆管状。圆管状的保护件400具有平滑的圆弧形外表面,其与吊装的吊带相接触时接触面积较大,避免保护件400局部压强过大造成保护件400损坏。

另外,下保护片300的上表面能够贴合于风电叶片100的下壳体,上保护片200的下表面能够贴合于风电叶片100的上壳体。本方案中,下保护片300的上表面的曲面形状与风电叶片100的下壳体的曲面形状相似,上保护片200的下表面曲面形状与风电叶片100的上壳体的曲面形状相似,从而使得吊装过程中上保护片200、下保护片300与风电叶片100的壳体接触面积较大,风电叶片100的壳体上受力较为均匀。

为了防止吊装过程中,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上的尖角损伤风电叶片100,上保护片200和下保护片300的角部均为过渡性圆角。

下保护片300的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吊装过程中,在吊带的作用下易导致下保护片300与吊带接触的区域受力较大。为了使下保护片300的受力较为均匀,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还包括缓冲层500,缓冲层500固定于下保护片300的下表面。本实施例中,缓冲层500为pvc芯材填充物。pvc芯材填充物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在本方案中,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还包括减压件600,减压件600具有一减压平面610,减压平面610固定于缓冲层500的外侧并沿保护件400的轴向延伸。利用减压件600上的减压平面610能够增加缓冲层500的受力面积,进一步降低下保护片300受到的压强,防止下保护片300损坏以及风电叶片100上局部压强过大。

另外,减压件600中与缓冲层500相向的表面为圆弧形表面620。圆弧形表面620能够增加吊带与减压件600的接触面积,使得减压件600上受力更为均匀。

利用风电叶片的后缘吊装保护工装吊装风电叶片100的操作过程如下:

1.起吊风电叶片100前,将该工装放置在风电叶片100的相应后缘110位置;

2.将工装推动至与风电叶片100充分接触;

3.将起吊的吊带放置于工装位置,其中吊带分别于减压件600、保护件400相接触;

4.起重机起吊风电叶片100。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