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6762发布日期:2020-03-10 09: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治具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cb板治具主要采用的是带有压块的治具压块及承载pcb板的治具底板,治具压块通过螺栓与治具底板连接。当需要将pcb板从治具上拆卸下来时需要将治具压块和治具底板分离,在实际生产中重复前述过程,现有技术中,pcb板与治具的拆卸主要是依靠人工完成,效率低且容易因用力不当而损坏已焊接好的pcb板,造成损失。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包括进料装置、松螺丝装置、输送平移装置、压板搬运装置、pcb板搬运装置、治具下料装置、压板下料流水线、pcb板下料流水线和控制机构,放置有pcb板的治具依次经过所述进料装置、松螺丝装置、输送平移装置和治具下料装置,所述压板搬运装置和所述pcb板搬运装置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装置上;

所述进料装置设有进料机架、进料输送机构、输送移动机构、进料平移机构、进料升降机构和波动夹爪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与所述进料机架铰接,所述输送移动机构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上,所述进料平移机构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顶部,所述进料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进料平移机构上,所述波动夹爪机构固定在所述进料升降机构上;

所述松螺丝装置设有松螺丝机架、松螺丝输送机构、松螺丝平移机构、松螺丝升降机构、松螺丝机构和螺丝漏斗,所述松螺丝机构固定在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上,所述松螺丝机构设有气夹轴心座、气夹轴心、松螺丝夹紧气缸和松螺丝夹紧夹爪,所述气夹轴心座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气夹轴心穿过所述气夹轴心座,所述松螺丝夹紧气缸固定在所述气夹轴心下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松螺丝输送机构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上,所述松螺丝输送机构与所述输送移动机构结构一致,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顶部,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所述进料平移机构结构一致,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上,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与所述进料升降机构结构一致,所述螺丝漏斗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侧边。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输送机构设有上料输送组件、笔式迷你气缸、第一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斜坡线体、第三导向组件和第四导向组件,所述上料输送组件的右端与所述进料机架铰接,所述笔式迷你气缸的下端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笔式迷你气缸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机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组件的后侧,所述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三导向组件、所述第四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对称设置,所述斜坡线体设在所述上料输送组件左下方,所述第三导向组件和所述第四导向组件对称固定在所述斜坡线体前后两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移动机构设有输送移动支架、输送移动电机、输送驱动轴、第一同步组件、宽度手调组件和第二同步组件,所述输送移动支架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上,所述输送移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上,所述输送驱动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上,所述输送驱动轴通过圆锥齿轮与所述输送移动电机齿接,所述第一同步组件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的后立板正面,所述宽度手调组件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上,所述第二同步组件固定在所述宽度手调组件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平移机构设有左右电动滑台、左右平移滑轨、左右平移滑块、左右平移滑板、前后电动滑台和前后平移滑板,所述左右电动滑台、左右平移滑轨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顶部,所述左右平移滑轨与所述左右平移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左右平移滑板固定在所述左右平移滑块和所述左右电动滑台上,所述前后电动滑台固定在所述左右平移滑板上,所述前后平移滑板与所述前后电动滑台上的滑动块固定相连。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升降机构设有升降夹取立板、升降电动滑台和升降夹取滑板,所述升降夹取立板固定在所述前后平移滑板上,所述升降电动滑台固定在所述升降夹取立板上,所述升降夹取滑板固定在所述升降电动滑台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波动夹爪机构设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滑轨、第一升降滑板、第一夹取气缸、第一夹取夹爪、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滑轨、波动座和波动针,所述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升降夹取滑板上,所述第一升降滑轨和所述第二升降滑轨固定在一个立板的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升降滑板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滑块与所述第一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气缸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滑板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夹取夹爪设在所述第一夹取气缸上,所述波动座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滑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波动针固定在所述波动座底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松螺丝机构还设有松螺丝电机、松螺丝驱动齿轮、z轴传动轴心、松螺丝从动齿轮、万向接头组件,所述松螺丝电机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松螺丝驱动齿轮外套固定在所述松螺丝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z轴传动轴心通过传动轴心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松螺丝从动齿轮外套固定在所述z轴传动轴心的下端,所述松螺丝从动齿轮通过皮带与所述松螺丝驱动齿轮相连,所述万向接头组件上端与所述z轴传动轴心固定相连,所述万向接头组件的下端与所述气夹轴心固定相连,两个所述松螺丝夹紧夹爪设在所述松螺丝夹紧气缸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cb板搬运装置设有pcb板搬运安装板、pcb板搬运电机、pcb板滚珠丝杆、pcb板丝杆螺母、pcb板搬运滑轨、pcb板搬运滑板、吸盘安装支架、pcb板吸盘和pcb板抓勾机构,所述pcb板抓勾机构设有抓勾升降组件、抓勾平移组件和pcb板抓勾,所述抓勾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吸盘安装支架的一角,所述抓勾平移组件固定在所述抓勾升降组件上,所述pcb板抓勾固定在所述抓勾平移组件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料输送组件设有上料输送支架、上料输送电机、上料驱动辊轮、上料从动辊轮和上料输送带,所述上料输送支架的右端与所述进料机架铰接,所述上料输送电机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支架上,所述上料从动辊轮、所述上料驱动辊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支架左右两端,所述上料驱动辊轮通过齿轮皮带传动组件与所述上料输送电机相连,所述上料从动辊轮通过所述上料输送带与所述上料驱动辊轮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自动将pcb板从治具中分离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劳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可大力推广应用于pcb板的生产线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进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上料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输送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同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宽度手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进料平移机构和进料升降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波动夹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松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松螺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输送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压板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pcb板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的治具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例所示:1、进料装置;11、进料机架;12、进料输送机构;121、上料输送组件;1211、上料输送支架;1212、上料输送电机;1213、上料驱动辊轮;1214、上料从动辊轮;1215、上料输送带;122、笔式迷你气缸;123、第一导向组件;1231、第一导向安装板;1232、第一导向气缸;1233、第一导向连接板;1234、第一导向推杆;1235、第一导向滑块;1236、第一导向推板;124、第二导向组件;125、斜坡线体;126、第三导向组件;127、第四导向组件;13、输送移动机构;131、输送移动支架;132、输送移动电机;133、输送驱动轴;134、第一同步组件;1341、第一驱动滚轮;1342、第一同步滚轮;1343、第一同步带;1344、第一张紧轮;1345、第一矫正气缸;1346、第一矫正顶杆;135、宽度手调组件;1351、宽度调节手柄;1352、宽度调节丝杆;1353、调节丝杆螺母;1354、调节驱动齿轮;1355、调节从动齿轮;1356、调节从动丝杆;1357、从动丝杆螺母;1358、宽度调节板;1359、宽度调节导杆;136、第二同步组件;14、进料平移机构;141、左右电动滑台;142、左右平移滑轨;143、左右平移滑块;144、左右平移滑板;145、前后电动滑台;146、前后平移滑板;15、进料升降机构;151、升降夹取立板;152、升降电动滑台;153、升降夹取滑板;16、波动夹爪机构;161、第一升降气缸;162、第一升降滑轨;163、第一升降滑板;164、第一夹取气缸;165、第一夹取夹爪;166、第二升降气缸;167、第二升降滑轨;168、波动座;169、波动针;2、松螺丝装置;21、松螺丝机架;22、松螺丝输送机构;23、松螺丝平移机构;24、松螺丝升降机构;25、松螺丝机构;251、松螺丝电机;252、松螺丝驱动齿轮;253、z轴传动轴心;254、松螺丝从动齿轮;255、万向接头组件;2551、第一万向接头;2552、万向节从动杆;2553、第二万向接头;256、气夹轴心座;257、气夹轴心;258、松螺丝夹紧气缸;259、松螺丝夹紧夹爪;26、螺丝漏斗;3、输送平移装置;31、输送平移机架;32、输送平移电机;33、输送滚珠丝杆;34、输送丝杆螺母;35、输送平移滑轨;36、输送平移滑板;37、输送平移连接板;38、治具移动机构;39、顶料机构;4、压板搬运装置;41、压板搬运安装板;42、压板搬运电机;43、压板滚珠丝杆;44、压板丝杆螺母;45、压板搬运滑轨;46、压板搬运滑板;47、吸附头安装支架;48、压板吸附头;5、pcb板搬运装置;51、pcb板搬运安装板;52、pcb板搬运电机;53、pcb板滚珠丝杆;54、pcb板丝杆螺母;55、pcb板搬运滑轨;56、pcb板搬运滑板;57、吸盘安装支架;58、pcb板吸盘;59、pcb板抓勾机构;591、抓勾升降组件;592、抓勾平移组件;593、pcb板抓勾;6、治具下料装置;61、治具下料支架;62、第一下料机构;63、第二下料机构;64、第三下料机构;65、下料槽;7、压板下料流水线;8、pcb板下料流水线;9、控制机构;101、治具底板;102、pcb板;103、治具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pcb板治具分离设备包括进料装置1、松螺丝装置2、输送平移装置3、压板搬运装置4、pcb板搬运装置5、治具下料装置6、压板下料流水线7、pcb板下料流水线8和控制机构9,放置有pcb板的治具依次经过所述进料装置1、松螺丝装置2、输送平移装置3、压板搬运装置4、pcb板搬运装置5和治具下料装置6,所述进料装置1设在所述松螺丝装置2左侧,所述松螺丝装置2设在所述输送平移装置3左侧,所述压板搬运装置4和所述pcb板搬运装置5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装置3上,所述治具下料装置6设在所述输送平移装置3左侧,所述治具下料装置6设在所述松螺丝装置2后面,所述压板下料流水线7设在所述压板搬运装置4下方,所述pcb板下料流水线8设在所述pcb板搬运装置5下方,所述控制机构9与所述进料装置1、松螺丝装置2、输送平移装置3、压板搬运装置4、pcb板搬运装置5、治具下料装置6、压板下料流水线7、pcb板下料流水线8电连接。所述进料装置1设有进料机架11、进料输送机构12、输送移动机构13、进料平移机构14、进料升降机构15和波动夹爪机构16,所述进料输送机构12与所述进料机架11铰接,所述输送移动机构13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11上,所述进料平移机构14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11顶部,所述进料升降机构15固定在所述进料平移机构14上,所述波动夹爪机构16固定在所述进料升降机构15上。所述松螺丝装置2设有松螺丝机架21、松螺丝输送机构22、松螺丝平移机构23、松螺丝升降机构24、松螺丝机构25和螺丝漏斗26,所述松螺丝输送机构22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21上,所述松螺丝输送机构22与所述输送移动机构13结构一致,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23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21顶部,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23所述进料平移机构14结构一致,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24固定在所述松螺丝平移机构23上,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24与所述进料升降机构15结构一致,所述松螺丝机构25固定在所述松螺丝升降机构24上,所述螺丝漏斗26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机架21侧边。所述输送平移装置3设有输送平移机架31、输送平移电机32、输送滚珠丝杆33、输送丝杆螺母34、输送平移滑轨35、输送平移滑板36、输送平移连接板37、治具移动机构38和顶料机构39,所述输送平移电机32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机架31上,所述输送滚珠丝杆33通过轴承座固定现在所述输送平移机架31上,所述输送滚珠丝杆33与所述输送平移电机32的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输送丝杆螺母34外套在所述输送滚珠丝杆33上,两根所述输送平移滑轨35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机架31上,所述输送平移滑板36通过固定在其底面的滑块与所述输送平移滑轨35滑动连接,所述输送平移连接板37连接所述输送丝杆螺母34和所述治具移动机构38,所述治具移动机构38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滑板36上,所述顶料机构39固定在所述治具移动机构38底面,所述治具移动机构38与所述输送移动机构13结构一致。所述压板搬运装置4设有压板搬运安装板41、压板搬运电机42、压板滚珠丝杆43、压板丝杆螺母44、压板搬运滑轨45、压板搬运滑板46、吸附头安装支架47和压板吸附头48,所述压板3搬运安装板41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机架31上,所述压板搬运电机42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压板搬运安装板41上,所述压板滚珠丝杆43与所述压板搬运电机42的旋转轴固定相连,所述压板丝杆螺母44外套在所述压板滚珠丝杆43上,所述压板丝杆螺母44与所述压板滚珠丝杆43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丝杆螺母44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压板搬运滑板46固定相连,两根所述压板搬运滑轨45固定在所述压板搬运安装板41上,所述压板搬运滑板46通过固定在其背面的滑块与所述压板搬运滑轨45滑动连接,所述吸附头安装支架47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压板搬运滑板46上,多个所述压板吸附头48固定在所述吸附头安装支架47底面。

所述pcb板搬运装置5设有pcb板搬运安装板51、pcb板搬运电机52、pcb板滚珠丝杆53、pcb板丝杆螺母54、pcb板搬运滑轨55、pcb板搬运滑板56、吸盘安装支架57、pcb板吸盘58和pcb板抓勾机构59,所述pcb板搬运安装板51固定在所述输送平移机架31上,所述pcb板搬运电机52固定在所述pcb板搬运安装板51上,所述pcb板滚珠丝杆53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pcb板搬运安装板51上,所述pcb板丝杆螺母54外套在所述pcb板滚珠丝杆53上,两个所述pcb板搬运滑轨55固定在所述pcb板搬运安装板51上,所述pcb板搬运滑板56通过固定在其背面的滑块与所述pcb板搬运滑轨55滑动连接,所述吸盘安装支架57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pcb板搬运滑板56底面,多个所述pcb板吸盘58固定在所述吸盘安装支架57底面,四个所述pcb板抓勾机构59固定在所述吸盘安装支架57的四角。所述治具下料装置6设有治具下料支架61、第一下料机构62、第二下料机构63、第三下料机构64和下料槽65,所述第一下料机构62、所述第二下料机构63和所述第三下料机构64固定在所述治具下料支架61上,所述第一下料机构62、所述第二下料机构63和所述第三下料机构64与所述输送移动机构13结构一致,所述下料槽65固定在所述第三下料机构64的最右侧。所述进料输送机构12设有上料输送组件121、笔式迷你气缸122、第一导向组件123、第二导向组件124、斜坡线体125、第三导向组件126和第四导向组件127,所述上料输送组件121的右端与所述进料机架11铰接,所述笔式迷你气缸122的下端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121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笔式迷你气缸122的上端与所述进料机架11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3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组件121的后侧,所述第二导向组件124、所述第三导向组件126、所述第四导向组件127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3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导向组件124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3对称设置,所述斜坡线体125设在所述上料输送组件121左下方,所述第三导向组件126和所述第四导向组件127对称固定在所述斜坡线体125前后两侧。所述输送移动机构13设有输送移动支架131、输送移动电机132、输送驱动轴133、第一同步组件134、宽度手调组件135和第二同步组件136,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11上,所述输送移动电机132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上,所述输送驱动轴133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上,所述输送驱动轴133通过圆锥齿轮与所述输送移动电机132齿接,所述第一同步组件134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的后立板正面,所述宽度手调组件135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上,所述第二同步组件136固定在所述宽度手调组件135上。所述进料平移机构14设有左右电动滑台141、左右平移滑轨142、左右平移滑块143、左右平移滑板144、前后电动滑台145和前后平移滑板146,所述左右电动滑台141、左右平移滑轨142固定在所述进料机架11顶部,所述左右平移滑轨142与所述左右平移滑块143滑动连接,所述左右平移滑板144固定在所述左右平移滑块143和所述左右电动滑台141上,所述前后电动滑台145固定在所述左右平移滑板144上,所述前后平移滑板146与所述前后电动滑台145上的滑动块固定相连。所述进料升降机构15设有升降夹取立板151、升降电动滑台152和升降夹取滑板153,所述升降夹取立板151固定在所述前后平移滑板146上,所述升降电动滑台152固定在所述升降夹取立板151上,所述升降夹取滑板153固定在所述升降电动滑台152上。所述波动夹爪机构16设有第一升降气缸161、第一升降滑轨162、第一升降滑板163、第一夹取气缸164、第一夹取夹爪165、第二升降气缸166、第二升降滑轨167、波动座168和波动针169,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61、所述第二升降气缸166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升降夹取滑板153上,所述第一升降滑轨162和所述第二升降滑轨167固定在一个立板的正反两面,所述第一升降滑板163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滑块与所述第一升降滑轨16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取气缸164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滑板163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夹取夹爪165设在所述第一夹取气缸164上,所述波动座168通过固定在其上的滑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滑轨167滑动连接,所述波动针169固定在所述波动座168底部。所述松螺丝机构25设有松螺丝电机251、松螺丝驱动齿轮252、z轴传动轴心253、松螺丝从动齿轮254、万向接头组件255、气夹轴心座256、气夹轴心257、松螺丝夹紧气缸258和松螺丝夹紧夹爪259,所述松螺丝电机251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松螺丝驱动齿轮252外套固定在所述松螺丝电机251的旋转轴上,所述z轴传动轴心253通过传动轴心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松螺丝从动齿轮254外套固定在所述z轴传动轴心253的下端,所述松螺丝从动齿轮254通过皮带与所述松螺丝驱动齿轮252相连,所述万向接头组件255上端与所述z轴传动轴心253固定相连,所述万向接头组件255的下端与所述气夹轴心257固定相连,所述气夹轴心座256固定在所述松螺丝支架上,所述气夹轴心257所述万向接头组件255穿过所述气夹轴心座256,所述松螺丝夹紧气缸258固定在所述气夹轴心座256下端,两个所述松螺丝夹紧夹爪259设在所述松螺丝夹紧气缸258上。所述pcb板抓勾机构59设有抓勾升降组件591、抓勾平移组件592和pcb板抓勾593,所述抓勾升降组件591固定在所述吸盘安装支架57的一角,所述抓勾平移组件592固定在所述抓勾升降组件591上,所述pcb板抓勾593固定在所述抓勾平移组件592上。所述上料输送组件121设有上料输送支架1211、上料输送电机1212、上料驱动辊轮1213、上料从动辊轮1214和上料输送带1215,所述上料输送支架1211的右端与所述进料机架11铰接,所述上料输送电机1212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支架1211上,所述上料从动辊轮1214、所述上料驱动辊轮1213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支架1211左右两端,所述上料驱动辊轮1213通过齿轮皮带传动组件与所述上料输送电机1212相连,所述上料从动辊轮1214通过所述上料输送带1215与所述上料驱动辊轮1213相连。所述第一导向组件123设有第一导向安装板1231、第一导向气缸1232、第一导向连接板1233、第一导向推杆1234、第一导向滑块1235和第一导向推板1236,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板1231固定在所述上料输送支架1211上,所述第一导向气缸1232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板1231上,所述第一导向连接板1233与所述第一导向气缸1232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两根所述第一导向推杆1234与所述第一导向连接板1233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滑块1235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安装板1231上,所述第一导向滑块1235与所述第一导向推杆12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推板1236与所述第一导向推杆1234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同步组件134设有第一驱动滚轮1341、第一同步滚轮1342、第一同步带1343、第一张紧轮1344、第一矫正气缸1345和第一矫正顶杆1346,所述第一驱动滚轮1341外套固定在所述输送驱动轴133上,两个所述第一同步滚轮1342通过滚轴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的两端,所述第一同步带134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滚轮1341、所述第一同步滚轮1342和所述第一张紧轮1344,两个所述第一张紧轮1344可调节的设在所述第一驱动滚轮1341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矫正气缸1345所述第一同步组件134的侧边,所述第一矫正顶杆1346与所述第一矫正气缸1345的伸缩杆末端固定相连。所述宽度手调组件135设有宽度调节手柄1351、宽度调节丝杆1352、调节丝杆螺母1353、调节驱动齿轮1354、调节从动齿轮1355、调节从动丝杆1356、从动丝杆螺母1357、宽度调节板1358和宽度调节导杆1359,所述宽度调节手柄1351外套在所述宽度调节丝杆1352上,所述宽度调节丝杆1352、所述调节从动丝杆1356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的两端,所述调节丝杆螺母1353外套在所述宽度调节丝杆1352上,所述调节丝杆螺母1353与所述宽度调节丝杆1352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驱动齿轮1354外套在所述宽度调节丝杆1352的一端,所述调节从动齿轮1355外套在所述调节从动丝杆1356的一端,所述调节从动齿轮1355通过皮带与所述调节驱动齿轮1354相连,所述从动丝杆螺母1357外套在所述调节从动丝杆1356上,所述从动丝杆螺母1357与所述调节从动丝杆1356螺纹连接,所述宽度调节板1358固定在所述调节丝杆螺母1353和所述从动丝杆螺母1357上,多根所述宽度调节导杆1359穿过所述宽度调节板1358固定在所述输送移动支架131上。所述万向接头组件255设有第一万向接头2551、万向节从动杆2552和第二万向接头2553,所述第一万向接头2551与所述z轴传动轴心253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万向接头2553通过所述万向节从动杆2552与所述第一万向接头2551相连。工作原理: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机构9控制设备的运行,通过进料装置1将载有pcb板102的治具输送到松螺丝装置2上,通过松螺丝平移机构和松螺丝升降机构移动松螺丝机构,通过松螺丝升降机构将治具压板103和治具底板101上的螺丝松开并搬运至螺丝漏斗上,通过松螺丝输送机构将去掉螺丝的治具输送到治具移动机构38上,治具移动机构38在输送平移滑轨35上移动,当治具移动机构位于压板搬运装置4下方时,通过压板搬运装置4将治具压板103吸起,当治具移动机构离开压板搬运装置4下方到pcb板搬运装置5下方时,压板搬运装置4将治具压板103下放到压板下料流水线7上输送走,pcb板搬运装置5将pcb板102吸起,剩下治具底板101通过治具移动机构送到治具下料装置上,然后治具移动机构38回到原位,pcb板搬运装置5将pcb板102下放到pcb板下料流水线8上输送走。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自动将pcb板从治具中分离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减少了大量的人工劳动,降低了人力成本,可大力推广应用于pcb板的生产线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