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1989发布日期:2020-01-24 12:4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托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建筑和物流等场所,具有对成件或者成袋物料进行装卸和搬运的功能,而现有叉车在叉架货物时使用托盘进行辅助搬运,以将堆垛好的货物进行整齐有序的搬运,但是,现有托盘在叉车叉架后,因其与叉车并无固定关系,其在搬运或者卸货过程容易从叉齿上滑落,从而使得货物掉落;再者,卸载叉车上的货物时,货物一般连同托盘一起脱离叉车叉齿,此时,托盘位于货物底部,需要人工将货物的进行搬运方可使托盘脱离货物,这对于需要装车的货物来说,该托盘的使用存在了一定的不便,且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内容,专利公告号为cn20832730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配套叉车托盘的叉车,该专利通过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条的叉车与具有卡条的叉车托盘,两者通过卡条卡接限位条的方式使得叉车托盘能够匹配叉车使用,进而使得叉齿托盘在堆存货物时能够与叉车的叉齿脱离,在卸货,特别是卸放至货车上时叉齿能够留置在叉齿上,从而实现了货物与托盘自动分离的目的,该方式可避免人工装车,提高作业效率,但是该方式需要同时对叉车和托盘进行改进,否则无法实现货物与托盘自动分离的目的,这对于已经在使用的叉车来说,需要对叉车进行改进后方能与托盘使用,而这一改进会对叉车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安装在现有叉车的叉齿上,可配合上述叉车托盘使用,以达到托盘在堆存货物时能够与叉齿脱离,在卸货,特别是卸放至货车上时能够留置在叉齿上的目的,且不需要改变现有叉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装,从而使得叉车既保留原有叉车的作用,又可增加与叉车托盘配合使用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所述改进式叉齿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叉齿通道,相邻两叉齿通道之间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位于叉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叉齿通道的端部设置,

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两支撑杆、两第一固定件、两第二固定件和限位条;两支撑杆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装设有一第一固定件和一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在叉齿所连接的叉架横杆上,其固定口朝向背离所述支撑杆,并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叉齿上,其固定口朝向背离所述支撑杆,并沿所述支撑杆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支撑杆的一端,该一端为所述第二固定件所在端,所述限位条的两端同时连接两支撑杆,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第一固定件,所述限位条在辅助装置安装在叉车叉架上时不凸出叉齿的上表面并位于叉齿之间,且在所述叉车推进器的推板处于最大收缩量时位于推板推动面和叉齿远离推板的一端端部之间,所述限位条还在叉齿穿插叉齿通道时与卡条平行设置,并能被所述卡条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垂直叉齿和支撑杆设置,且长度不小于所述卡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位于叉齿的上下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在叉车推进器的推板处于最大收缩量时位于推板与第一固定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伸缩件,其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支撑杆伸缩的支撑锁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安装在支撑杆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固定件在与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固定件相对支撑杆滑动的固定紧锁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支撑杆的端部,其包括第一固定底板、第一固定连接板、第一固定顶板和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固定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连接支撑杆,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顶板的转动轴线同时平行于第一固定连接板和第一固定底板,所述第一固定顶板位于第一固定底板的正上方,其另一端亦设置有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上的第一固定孔正对并连通,两者存在一个为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定件同时穿设第一固定孔,并与为螺纹孔的第一固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支撑杆的侧面上,其包括第二固定底板、第二固定连接板、第二固定顶板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连接支撑杆,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顶板的转动轴线同时平行于第二固定连接板和第二固定底板,所述第二固定顶板位于第二固定底板的正上方,其另一端亦设置有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底板上的第二固定孔正对并连通,两者存在一个为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同时穿设第二固定孔,并与为螺纹孔的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为伸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辅助装置来配合叉齿托盘使用,具体是辅助装置的限位条与叉齿托盘的卡条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叉齿托盘在堆存货物时可以和叉车分离,在货物需要装车时,叉齿托盘可不随货物装车,而是留置在叉车叉齿上,这样,既实现了不需要托盘和叉车分离即可将货物推出装车,也避免了人工搬运货物才能使货物与托盘分离,进而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减少操作环节,提升作业效率;再者,该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拆卸安装在叉齿上,从而使得所述辅助装置在需要使用时安装在叉车叉齿上,在不需要使用时拆离叉车叉齿,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辅助装置可使得叉车既保留原有叉车的作用,又可增加与叉齿托盘配合使用实现货物与托盘免人工自动分离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安装在叉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支撑杆1、第一固定件2、第一固定底板21、第一固定连接板22、第一固定顶板23、第一锁定件24、第一固定孔25、第二固定件3、限位条4、叉架5、叉齿6、推板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配合改进式叉车托盘使用的辅助装置,所述改进式叉齿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叉齿通道,相邻两叉齿通道之间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位于叉齿通道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叉齿通道的端部设置,该改进式叉齿托盘为专利公告号为cn208327304u的中国专利一种具有配套叉车托盘的叉车中所说的叉车托盘,因此,该改进式叉齿托盘的具体结构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辅助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叉车叉架5上,具体安装在叉齿6靠近叉车推进器推板7所在端,其配合叉车使用,具体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两支撑杆1、两第一固定件2、两第二固定件3和限位条4。两支撑杆1间隔设置,每一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装设有一第一固定件2和一第二固定件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用于固定连接在叉齿6所连接的叉架5横杆上,其固定口朝向背离所述支撑杆1,并沿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3用于固定连接叉齿6上,其固定口朝向背离所述支撑杆1,并沿所述支撑杆1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辅助装置可通过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可拆卸固定在叉车叉架5,其中,第一固定件2可防止所述辅助装置沿叉齿6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固定件3可防止所述辅助装置沿叉齿6宽度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固定件2设置在支撑杆1的端部,其包括第一固定底板21、第一固定连接板22、第一固定顶板23和第一锁定件24,所述第一固定底板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5,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2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连接板22连接支撑杆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顶板23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顶板23的转动轴线同时平行于第一固定连接板22和第一固定底板21,所述第一固定顶板23位于第一固定底板21的正上方,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21的另一端形成固定夹持口以固定夹持叉架5横杆,所述第一固定顶板23的另一端亦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5,该第一固定孔25与所述第一固定底板21上的第一固定孔25正对并连通,两者存在一个为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定件24同时穿设第一固定孔25,并与为螺纹孔的第一固定孔25螺纹连接,即,第一固定底板21和第二固定顶板形成的固定夹持口穿插叉齿6后,第一锁定件24同时穿设第一固定孔25,因第一锁定件24与为螺纹孔的第一固定孔25螺纹连接,第一固定底板21和第一固定顶板23形成固定夹持口的一端在第一锁定件24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使得第一固定底板21和第一固定顶板23相互靠近并夹持叉齿6,而第一固定顶板23的转动作用可方便将第一固定件2拆离叉齿6或者安装在叉齿6上。第二固定件3与第一固定件2的结构相同,原理相同,固定位置不同,其用于固定在叉齿6上,即,所述第二固定件3设置在支撑杆1的侧面上,其包括第二固定底板、第二固定连接板、第二固定顶板和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固定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接板连接支撑杆1,其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顶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顶板的转动轴线同时平行于第二固定连接板和第二固定底板,所述第二固定顶板位于第二固定底板的正上方,其另一端亦设置有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底板上的第二固定孔正对并连通,两者存在一个为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定件同时穿设第二固定孔,并与为螺纹孔的第二固定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3在叉车推进器的推板7处于最大收缩量时位于推板7与第一固定件2之间,以避免第二固定件3的设置妨碍推进器推板7的运行。

所述限位条4设置在支撑杆1的一端,该一端为所述第二固定件3所在端,所述限位条4的两端同时连接两支撑杆1,并相对所述第二固定件3远离第一固定件2,所述限位条4在辅助装置安装在叉车叉架5上时不凸出叉齿6的上表面并位于叉齿6之间,且在所述叉车推进器的推板7处于最大收缩量时位于推板7推动面和叉齿6远离推板7的一端端部之间,所述限位条4还在叉齿6穿插叉齿6通道时与卡条平行设置,并能被所述卡条卡接,以通过卡条卡接在限位条4和第二固定件3之间来使改进式叉齿6托盘固定在叉齿6上,避免改进式叉齿6托盘从叉齿6上滑落,亦可在卸货装车时防止改进式叉齿6托盘在推出器的作用下随货物一同脱离叉齿6,从而实现货物与托盘自动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4垂直叉齿6和支撑杆1设置,且长度不小于所述卡条的长度。所述限位条4位于叉齿6的上下表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件,其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支撑杆1伸缩的支撑锁定件,以通过支撑杆1的伸缩作用调节限位条4至叉架5横杆的距离,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锁定件为螺杆,通过螺杆螺纹穿设外杆后抵接内杆的方式实现固定。所述限位条4为伸缩结构,以根据限位条4的伸缩作用调节其长度,从而适应相邻两叉齿6之间的不同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3滑动安装在支撑杆1上,滑动方向为所述支撑杆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固定件3在与支撑杆1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固定件3相对支撑杆1滑动的固定紧锁件,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二固定件3相对第一固定件2的间距,同时,以便于将所述辅助装置应用于多叉齿6的叉车上,并使得所述辅助装置的第二固定件3之间相互不干涉且保证所述辅助装置稳定固定在叉齿6上,即,相邻两辅助装置之间的第二固定件3错位放置。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