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膜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6096发布日期:2020-08-21 15:3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膜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膜输送机。



背景技术:

pvc膜的生产加工过程需要多种工序,再对pvc膜进行切割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输送机。当前的输送机存在很多弊端,例如,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为“201120029773.4”,名称为“pvc膜自动下料装置”,其中记载的下料装置上的输送部分,其对pvc膜的张紧情况通过重力张紧装置来控制,只能在运行之前调整重力张紧装置的高低,且不能微调,运行过程中没有解决pvc膜张紧力不够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pvc膜输送机,实现张紧装置微调,随时控制pvc膜张紧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膜输送机,解决pvc膜运输过程中的张紧力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pvc膜输送机,包括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上设置有放卷装置,所述放卷装置上缠绕有pvc膜;所述第四支撑板右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张紧装置和导向辊,所述第一张紧装置位于所述导向辊的左侧;所述第三支撑板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张紧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右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驱动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上的支撑杆分别穿出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后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伸缩机构、螺母和固定外壳;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旋钮、伸缩主体和挡环,所述旋钮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主体的上端,所述挡环设置在所述伸缩主体的下部,所述伸缩主体穿过固定外壳和支撑杆后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挡环和螺母之间;所述固定外壳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所述第三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监测所述pvc膜位置的监测装置;所述pvc膜从所述放卷装置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导向辊、第二张紧装置和驱动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驱动辊上下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pvc膜从上下两个所述驱动辊之间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主体与所述固定外壳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开设有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微调机构的具体数量为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使用新型pvc膜输送装置在输送pvc膜的过程中,pvc膜从放卷装置伸出来,绕过第一张紧装置、导向辊、第二张紧装置和驱动辊之后进入到下一个加工程序中,其中,第一张紧装置和第二张紧装置对pvc膜的张紧力通过微调机构控制其上下移动来实现,手动旋转微调机构上的旋钮,可以实现伸缩主体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张紧装置的上下移动,需要注意的是,伸缩主体旋转一圈,其上下移动的幅度较小,满足张紧装置微调要求,提高了pvc膜输送过程的平稳性,放置pvc膜断裂现象产生。此外,在输送过程中,监测装置随时监测pvc膜的高度变化情况,升高或者是降低都会发出信号,方便其他装置作出应对措施,大大提高了pvc膜输送效率。总之,该实用新型pvc输送机不仅能够保证运输的稳定性,还能提高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vc膜输送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放卷装置;2、pvc膜;3、微调机构;4、第一张紧装置;5、监测装置;6、导向辊;7、第二张紧装置;8、驱动辊;9、底座;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第四支撑板;

301、伸缩机构;302、螺母;303、固定外壳;

3011、旋钮;3012、伸缩主体;3013、挡环;

401、支撑杆;

1201、通孔;1202、滑轨;1203、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pvc膜输送机,包括第四支撑板13,所述第四支撑板13上可旋转的安装有放卷装置1,所述放卷装置1上缠绕有pvc膜2,放卷装置1启动,pvc膜2从上面剥离下来,进入后续的输送过程。所述第四支撑板13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板12,所述第三支撑板12上安装有第一张紧装置4和导向辊6,第一张紧装置4位于导向辊6的左侧,pvc膜2经过第一张紧装置4之后再进行导向辊6的导向输送,以此可有效消除pvc膜2输送过程的偏移或倾斜,保证运输质量和效率。所述第三支撑板12右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安装有第二张紧装置7,其作用同第一张紧装置4作用一样,在此不予多余赘述。所述第二支撑板11右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安装有两个驱动辊8,两个所述驱动辊8上下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所述pvc膜2从上下两个所述驱动辊8之间穿过,驱动辊8主要为pvc膜2的运输提供动力。所述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三支撑板12和第四支撑板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底座9上。

所述第一张紧装置4和第二张紧装置7上的支撑杆401分别穿出所述第三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后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微调机构3,本次实施例中,所述微调机构3的具体数量为四个,两两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张紧装置4和第二张紧装置7两侧,实现对张紧装置上下位置的微调,即实现对pvc膜2输送过程上下位置的微调。

如图2、3所示,所述微调机构3包括伸缩机构301、螺母302和固定外壳303。其中,所述伸缩机构301包括旋钮3011、伸缩主体3012和挡环3013,所述旋钮3011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主体3012的上端,左右旋转旋钮3011,可实现对伸缩主体3012的旋转,旋转旋钮3011设置有把手或者用于与把手适配的插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方便相关人员旋转旋钮3011,则可借助把手等工具。所述挡环3013焊接在所述伸缩主体3012的下部,用于挡住支撑杆401沿着伸缩主体3012向上移动。所述伸缩主体3012穿过固定外壳303和支撑杆401后螺纹连接有螺母302,则所述支撑杆401在所述挡环3013和螺母302之间,且与伸缩主体3012下部没有螺旋线的部分间隙配合,使得伸缩主体3012相对于支撑杆401做旋转运动。此外,所述第二支撑板11和第三支撑板12上均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401上下移动的通孔1201,所述通孔1201内壁上开设有滑轨1202,所述支撑杆401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滑轨1202相配合的滑轮1203或滑块,滑轮1203在滑轨1202上上下滑行,从而限制支撑杆401在微调机构3的作用下只上下移动,不会左右移动。所述固定外壳30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1上,所述伸缩主体3012与所述固定外壳303之间螺纹连接,保证伸缩主体3012做旋转运动时,在固定外壳303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所述第三支撑板12上部安装有监测所述pvc膜2位置的监测装置5,本次实施例中,监测装置5采用的是光电传感器。监测装置5的具体数量为两个,两个监测装置5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对称分布在所要监测pvc膜2的两边,一旦pvc膜2一侧的位置发生偏移,监测装置5就会立即将信号传递给报警装置,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相应处理,及时纠正偏移和倾斜现象。

所述pvc膜2从所述放卷装置1依次绕过所述第一张紧装置4、导向辊6、第二张紧装置7和驱动辊8之后,进入到下一个程序中。此过程中,pvc膜2从第一张紧装置4和第二张紧装置7的下方绕过,从导向辊6的上方绕过,从两个驱动辊8之间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实际需求,粗调张紧装置相对底座9的位置,并检查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其次,先手动将pvc膜2绕过张紧装置、导向辊6和驱动辊8;之后启动驱动辊8和微调机构3,使得pvc膜2能够在张紧力作用下调整位置。最后,启动放卷装置1,同时进行放卷和输送卷,保证pvc膜2输送的平稳性,并再监测装置5的检测下运输。监测装置5一旦发现pvc膜出现位置上的变化,立即发出信号给报警装置,由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从而保证pvc膜输送效率和质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