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隔室混料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5816发布日期:2020-04-28 20:0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隔室混料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隔室混料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能使产品占有一席之地,对产品的便利性、快速性、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多组分产品,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各组分独立包装,使用时,各组分混合形成产品使用。近几年,也出现了多组分包装的混料袋,如申请号201410109006.2公开的混料袋撕开口后,多个混料袋处于对外敞开状态,需额外容器对多组分进行混料,无法实现包装混料的功能;申请号200720034217.x中给出多组分混料袋还需要额外的装在一个包装袋中,申请号200710164324.9中给出的多组分混料袋的隔料栏栅为额外的配件,类似于夹子,结构复杂;申请号为99110208.8同样同样公开了在一个外桶内装有多个软包装袋来实现多组分包装。以上公开的混料袋无法实现包装与混料在不需要额外配件即可完成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隔室混料袋,满足多组分的易包装、易混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多隔室混料袋,包括袋本体,袋本体的内腔通过多个隔面分隔成多个隔室,每个隔室均具有袋口;所述袋口通过密封盖密封;

混料袋设置有破裂机构,所述破裂机构破坏隔面,使相邻两个隔室的物料混合。

工作原理:通过破裂机构对隔面施加外力,实现隔面破裂,隔室导通。

优点:混合前后均为一个袋体,便于运输存储和施工。

优选的,所述破裂机构为在隔面上开设的浅连线;所述浅连线在来自于隔面任一侧隔室的压力后破裂,使隔面两侧的隔室导通。

优选的,所述浅连线的压制深度为隔面厚度的2/3。

优选的,所述破裂机构还包括手动破坏部;所述手动破坏部固定在袋本体外侧;拉动手动破坏部,浅连线受到侧向拉力后破裂,使隔面两侧的隔室导通。

优选的,所述手动破坏部为固定在隔面相对侧的两块片状手柄,与隔面共面。

优选的,所述手动破坏部为环形设置在隔面四周的片状结构,与隔面共面。

优选的,所述隔面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为袋状结构,袋底通过连接片与袋本体内壁连接,袋口分别与袋本体密封固定;所述袋本体位于袋口处设置有抽拉口;所述破裂机构包括压制在连接片上的浅连线和从袋底延伸到袋口,从袋本体穿出的抽拉条,拉动抽拉条,连接片沿浅连线破裂,两侧隔室导通。

优选的,所述袋口端面与隔面侧边圆弧过渡。

优选的,浅连线为十字形、圆形、x形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混料袋结构简单,用料便宜,取材方便,多隔室可实现一个袋体存储多种组分,并通过破裂机构实现多隔室的连通。

通过在隔面上压制浅连线,实现在外力作用下,浅连线的破裂,隔室连通的目的。

为了便于施加外力,在袋体外部加设手动破坏部,便于操作。

通过将隔面设置成双层,以及设置的抽拉条,便于撕裂连接片,将隔室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具有3个隔室的混料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具有2个隔室的混料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混料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混料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长度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隔面上浅连线的三种情况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一种抽拉口较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另一种抽拉口较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隔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隔室混料袋,包括袋本体31,袋本体31可以为布料、塑料、皮革、橡组分、有机硅等柔性材料制得。袋本体31的内腔通过多个隔面32分隔成多个隔室,本实施例给出了2个隔室和3个隔室的示例。每个隔室均具有袋口33;袋口33通过密封盖密封。本实施例给出的袋口33为硬质袋口33,如矿泉水瓶口,加以一个密封盖33’螺合密封。为了实现隔面32的密封性以及浅连线的易破坏性,隔面32可采用与袋本体31同样的材料制得。

多个隔室内装有不同性质的组分组分,施工时,需要将多个隔室的组分混合,形成施工所用组分。为了便于混料,本实施例通过在隔面32上开设浅连线34;浅连线34在来自于隔面32任一侧隔室的压力或侧向拉力后破裂,使隔面32两侧的隔室导通。浅连线34的压制深度可以为隔面32厚度的1/2-2/3,具体深度以在密封的前提下便于破裂为准。浅连线34可以为十字形,或交叉形或圆弧形,如图3、图4所示。

工作原理

通过袋口33在各个隔室内装入相应的组分,组分可以为液态、粉状、胶状等,然后密封固定。施工前,人工拉动袋本体31两侧,或者挤压一侧隔室,使隔面32受到拉力或受到挤压了,从而使浅连线34破裂,隔面32两侧隔室导通。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破坏浅连线34,本实施例在隔面32的两侧加装了片状手动破坏部35,手动破坏部35可以为软质的,也可以为硬质的,与袋本体31固定,与隔面32共面。拉动两片手动破坏部35,隔面32受到两侧的拉力,浅连线34破裂,使隔面32两侧的隔室导通。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手动破坏部35可以为环形设置在隔面32四周的片状结构,与隔面32共面,便于从不同方向拉动,促使十字或交叉形的浅连线34全面破裂。

实施例4

如图7、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至3不同的是,隔面32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为袋状结构,袋底通过连接片36与袋本体31内壁连接,袋口33分别与袋本体31密封固定;袋本体31位于袋口33处设置有抽拉口311;在连接片36上压制有浅连线34,浅连线34通过抽拉条37拉动撕裂。抽拉条37从袋底延伸到袋口33,从袋本体31上的抽拉口311穿出,拉动抽拉条37,连接片36沿浅连线34破裂,两侧隔室导通。

抽拉口311的大小根据需求开设,一般仅够抽拉条37穿出即可,不易太大,尤其是抽拉口311的边界不易设在袋本体31的转角处(袋本体31截面大体为方形或长方形),以减少应力集中导致袋本体31破裂。

袋口33端面与隔面32侧边圆弧过渡,减少应力集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