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903发布日期:2020-04-21 17: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发展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单晶硅、多晶硅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主要用于半导体材料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同时也是制作光伏发电所需的固体光伏电池组的必备原材料,对于单晶硅等半导材料的切割通常需要用到金刚线。

金刚线是金刚石切割线的简称,其作为一种超高速切割工具,能够切割多晶硅切片、单晶硅半导体材料,并且可以处理传统切割工具难以处理的材料,其应用领域广泛。

在金刚线的生产中,其经过预渡、上砂等工序后,最终需要在金刚线收线设备上复绕,通常采用收线轴带动工字轮旋转以达到收线目的,由于工字轮内部空腔较大,从而难以保证工字轮与收线轴的同轴度,导致收线不均匀,并且对于不同的客户、不同规格的金刚线,所需的工字轮也有差异,面对不同内径、不同长度的工字轮,现有的收线轴不能很好的适应安装,不利于金刚线的稳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收线设备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的工字轮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实现了收线设备与工字轮的良好匹配,同时还可适应不同规格的工字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双层结构,每层机架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卷金刚线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底座、驱动电机、调节组件和工字轮,所述驱动电机和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底座的两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底座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杆和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分布在伸缩杆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底座,两个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伸缩杆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两侧的夹紧组件配合夹紧所述工字轮;

每个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排布金刚线的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支座、电动丝杆、滑杆和滑块,所述支座上部设置有立板,机架每层的多个所述立板高度依次增加,立板上设置有引线轮四,所述电动丝杆设置在支座中部,所述滑杆位于电动丝杆的两侧,滑杆与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套设在电动丝杆上,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为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的“l”形板状结构,滑块的竖直段上设置有引线轮五、水平段上设置有引线轮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同轴设置,第一固定杆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滚动轴承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活塞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盘和夹紧橡胶,所述夹紧盘为截面呈“凸”字形的圆盘状,夹紧盘与工字轮内径相匹配,所述夹紧橡胶为橡胶材料制成的空心锥形结构,夹紧橡胶套设在夹紧盘上,夹紧橡胶与所述工字轮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盘通过紧固螺栓与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夹紧橡胶与夹紧盘粘接。

进一步地,每层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金刚线的引线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机构包括支撑柱、多个撑板和托板,所述支撑柱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撑板呈阶梯状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撑板上部设置有竖直布设的引线轮一和水平布设的引线轮二,所述托板设置在机架上,托板上设置有多个水平布设的引线轮三,所述引线轮三和引线轮二一一对应,引线轮三和所述引线轮四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撑板位于机架的外部,撑板与支撑柱螺栓连接,所述托板呈“z”形,托板与机架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两个驱动气缸可调节两侧夹紧组件之间的距离,以便适应不同长度的工字轮,通过驱动气缸的推力保证两侧的夹紧盘对工字轮的夹紧,保障收线过程的稳定;设置的夹紧盘与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当面对不同内径的工字轮时,可更换不同直径的夹紧盘,更换方便、适应性强,并且夹紧盘通过夹紧橡胶与工字轮接触,避免对工字轮造成磨损。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可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内径的工字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图1中引线机构的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夹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的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机架,2为底座,3为驱动电机,4为调节组件,401为伸缩杆,402为驱动气缸,5为工字轮,6为第一固定杆,7为夹紧组件,701为夹紧盘,702为夹紧橡胶,8为连接板,9为第二固定杆,10为支座,11为电动丝杆,12为滑杆,13为滑块,14为引线轮四,15为引线轮五,16为引线轮六,17为滚动轴承,18为支撑柱,19为撑板,20为托板,21为引线轮一,22为引线轮二,23为引线轮三,24为立板,25为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金刚线生产用收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为双层结构,每层机架1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用于收卷金刚线的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包括底座2、驱动电机3、调节组件4和工字轮5,所述驱动电机3和调节组件4对称设置在底座2的两侧,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底座2连接有第一固定杆6,第一固定杆6上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伸缩杆401和驱动气缸402,所述驱动气缸402分布在伸缩杆401的上下两侧,所述驱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伸入底座2,两个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与伸缩杆401固定连接,连接板8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上可拆卸连接有夹紧组件7,两侧的夹紧组件7配合夹紧所述工字轮5;

每个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用于排布金刚线的排线机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支座10、电动丝杆11、滑杆12和滑块13,所述支座10上部设置有立板24,机架1每层的多个所述立板24高度依次增加,立板24上设置有引线轮四14,所述电动丝杆11设置在支座10中部,所述滑杆12位于电动丝杆11的两侧,滑杆12与支座1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3套设在电动丝杆11上,滑块13与滑杆1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3为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的“l”形板状结构,滑块13的竖直段上设置有引线轮五15、水平段上设置有引线轮六16。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9同轴设置,第一固定杆6与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9通过滚动轴承17与连接板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8与活塞杆螺纹连接。

所述夹紧组件7包括夹紧盘701和夹紧橡胶702,所述夹紧盘701为截面呈“凸”字形的圆盘状,夹紧盘701通过紧固螺栓25与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9可拆卸连接,所述夹紧橡胶702为橡胶材料制成的空心锥形结构,夹紧橡胶702套设在夹紧盘701上,夹紧橡胶702与夹紧盘701粘接,夹紧橡胶702与所述工字轮5接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每层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金刚线的引线机构,所述引线机构包括支撑柱18、多个撑板19和托板20,所述支撑柱18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撑板19呈阶梯状设置在支撑柱18上,所述撑板19上部设置有竖直布设的引线轮一21和水平布设的引线轮二22,所述托板20设置在机架1上,托板20上设置有多个水平布设的引线轮三23,所述引线轮三23和引线轮二22一一对应,引线轮三23和所述引线轮四14一一对应。

具体的,所述撑板19位于机架1的外部,撑板19与支撑柱18螺栓连接,所述托板20呈“z”形,托板20与机架1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收线机构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收线机构对称分布在机架1的上下两层,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为驱动气缸402提供动力,空压机通过气管与驱动气缸402连接,初始状态下,驱动气缸402启动、活塞杆伸出,两侧的夹紧组件7配合夹紧工字轮5。

收线前,加工好的八根金刚线自引线机构的引线轮一21处引入,按序依次绕过相对应的引线轮二22、引线轮三23后,再经排线机构的引线轮四14、引线轮五15和引线轮六16,经引线轮六16引出后连接到工字轮5上,各根金刚线存在一定的高低差、互不干扰。

收线时,启动驱动电机3,启动电动丝杆11,驱动电机3转动带动工字轮5转动,电动丝杆11转动带动滑块13沿滑杆12方向匀速往复运动,从而使金刚线均匀整齐的缠绕在工字轮5上。

当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工字轮5时,通过调整驱动气缸402的活塞杆伸出的长度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工字轮5,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夹紧盘701以适应不同内径的工字轮5即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