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立柱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8087发布日期:2020-07-07 14:1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立柱堆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装饰板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立柱堆垛机。



背景技术:

保温装饰板的暂存以及储放均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造成了场地使用成本的提高,且不利于产线以及流通通道的布局,为此,近些年来,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制造工厂引入了立体仓库存储模式,期间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堆垛机,尤其以单立柱堆垛机的应用最为普遍。

在现有技术中,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包括由两对对称排列的定滑轮以及动滑轮(如图1中所示),其中,定滑轮对称地布置于堆垛机上横梁的两端,动滑轮安装在载物台,且跟随载物台进行上下移动,如此一来,随着载物台起升高度的增加,动滑轮和与其同处一竖直平面上的定滑轮之间的夹角不断增大,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钢丝绳所承受的拉力,导致其断裂风险提升,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确保钢丝绳在起升过程中所受拉力恒定,具有较高安全系数的单立柱堆垛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单立柱堆垛机,包括机架、载物台、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水平行走机构。其中,上述机架包括下横梁以及立柱。立柱的下端部通过法兰联接的方式实现与下横梁的固定。水平行走机构布置于下横梁。在载物台的右侧面设置有滚轮,相应地,在立柱的左侧壁设置有与上述滚轮相适配的导向轨。另外,载物台上设置有钢丝绳固定部,且在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下,其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由卷筒、对该卷筒进行支撑的卷筒座、驱动该卷筒作周向旋转运动的减速电机、钢丝绳以及定滑轮构成。卷筒座固定于立柱的右侧壁。定滑轮设置为两组,并排固定于立柱的顶部,且其中一组定滑轮布置于钢丝绳固定部的正上方,确保施加于载物台的拉力与立柱的中心轴线始终相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钢丝绳固定部包括固定座、销轴以及钢丝绳套。销轴沿水平方向穿插于固定座上。钢丝绳套套设于销轴上,且在其上设置有钢丝绳限位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固定座上开设有螺钉通孔,借助于螺钉实现与载物台的可拆卸联接。螺钉通孔设置为长条腰形孔,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钢丝绳限位凹槽的表面经过锰系磷化涂层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滚轮包括铸造基体以及布置于该铸造基本周缘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立柱为分体式结构,由下至上依序由第一分体梁、第二分体梁以及第三分体梁法兰联接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单立柱堆垛机还包括维修爬梯,其固定于立柱的侧壁。维修爬梯亦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且其经过镀锌处理。

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单立柱堆垛机,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载物台受到的拉力始终沿着竖直方向,从而保证了钢丝绳在单次提升货物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拉力处于恒定状态,有效地防止了其受到分力作用而发生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单立柱堆垛机的使用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立柱堆垛机的钢丝绳缠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立柱堆垛机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立柱堆垛机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ii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立柱堆垛机中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单立柱堆垛机中钢丝绳套的立体示意图。

1-机架;11-下横梁;12-立柱;121-导向轨;122-第一分体梁;123-第二分体梁;124-第三分体梁;2-载物台;21-滚轮;22-钢丝绳固定部;221-固定座;222-销轴;223-钢丝绳套;2231-钢丝绳限位凹槽;3-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31-卷筒;32-卷筒座;33-减速电机;34-钢丝绳;35-定滑轮;4-水平行走机构;5-维修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单立柱堆垛机的两种不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其主要由机架1、载物台2、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3以及水平行走机构4等几部分构成,其中,机架1包括下横梁11以及立柱12。立柱12的下端部通过法兰联接的方式实现与下横梁11的可拆卸固定。水平行走机构4布置于下横梁11上,用来驱动单立柱堆垛机沿着地轨进行移动。另外,载物台2上设置有钢丝绳固定部22,且在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3的驱动力作用下,其相对于立柱12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钢丝绳起升卷扬机构3由卷筒31、对该卷筒31进行支撑的卷筒座32、驱动该卷筒31作周向旋转运动的减速电机33、钢丝绳34以及定滑轮35构成。卷筒座32固定于立柱12的右侧壁。定滑轮35设置为两组,并排固定于立柱12的顶部,且其中一组定滑轮35布置于钢丝绳固定部22的正上方(如图5中所示),确保施加于载物台2的拉力与立柱12的中心轴线始终相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使得载物台2受到的拉力始终沿着竖直方向,从而保证了钢丝绳34在单次提升货物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拉力处于恒定状态,有效地防止了其受到分力作用而发生断裂现象,从而提高了单立柱堆垛机的使用安全系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载物台2沿着立柱进行上下移动,可以在载物台2的右侧面设置有滚轮21,相应地,在立柱12的左侧壁设置有与上述滚轮21相适配的导向轨121(如图4中所示)。当然,亦可以在载物台2与立柱12之间设置滑轨滑块组件(图中未示出)。

出于确保钢丝绳34连接强度以及施工便利性方面考虑,作为上述单立柱堆垛机的进一步优化,上述钢丝绳固定部22可以参照如下方案进行设置:钢丝绳固定部22包括固定座221(如图6中所示)、销轴222以及钢丝绳套223(如图7中所示)。其中,销轴222沿水平方向穿插于固定座221上。钢丝绳套223套设于销轴222上,且在其上设置有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如图4中所示)。

再者,还可以在固定座221上开设有螺钉通孔,借助于螺钉实现与载物台2的可拆卸联接。螺钉通孔设置为长条腰形孔,沿着左右方向进行延伸。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地调整固定座221与左侧定滑轮35的相对位置,确保载物台2受力始终沿着竖直方向,进而确保钢丝绳34在单次工况受力的恒定性,使得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已知,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容易受到磨损,从而降低其与钢丝绳34的配合精度,另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薄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的厚度,降低其使用强度。为此,可以对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的表面进行锰系磷化涂层处理。这样一来,锰系磷化涂层的存在使得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表面更加耐磨并提高其防腐蚀能力,磷化膜多孔性结构可以增加润滑脂在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表面的储存量,降低摩擦因数促进滑动,延缓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表面微动磨损损伤的发生,抑制疲劳微裂纹的萌生,从而大幅度延长钢丝绳限位凹槽2231的使用寿命。

再者,上述滚轮21主要由铸造基体以及布置于该铸造基本周缘的聚氯乙烯糊树脂层构成。这样一来,聚氯乙烯糊树脂层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滚轮21相对于导向轨121的冲击强度,从而降低单立柱堆垛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且降低了滚轮的维护频率,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存储空间,立柱12的高度值通常较大,一般在30m以上,出于制造以及安装的便利性方面考虑,上述立柱12可以设计为分体式结构,由下至上依序由第一分体梁122、第二分体梁123以及第三分体梁124通过法兰联接而成(如图3中所示)。

最后,上述单立柱堆垛机还设置有维修爬梯5,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省去了登高车的辅助。维修爬梯5借助于螺栓固定于立柱12的侧壁,其亦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如图1中所示),且其经过镀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耐腐蚀的能力。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