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2084发布日期:2020-04-21 17:2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由于现阶段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还不够了解,因此给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很多小区采用垃圾投放点人工站岗引导,人工引导方式有许多弊端,例如无法进行24小时监督指导等,且当来丢垃圾的人双手均拎着垃圾难以打开垃圾桶的盖子,因此,获得一种可自动开盖的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非常有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其内部分割成不止一个分类放置间,位于分类放置间顶部的箱体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投放口处一侧设置有与箱体连接的封闭盖,箱体上设置有智能语音装置,其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智能芯片、与智能芯片连接的语音输入模块以及语音输入端、与智能芯片连接用于进行其数据库更新的通讯模块、与智能芯片连接并受其控制的电机组、与智能芯片连接用于输出语音信号的语音输出端;智能芯片分别控制电机组内的电机,封闭盖与电机组内的电机连接。语音模块包括与智能芯片连接的语音识别芯片和与语音识别芯片连接的语音输入端,语音识别芯片输出信号连接语音输出端。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封闭盖包括用于盖住垃圾投放口的封盖部分和用于封盖转动打开的连接部分,且设置在封盖部分一端,连接部分另一端与电机通过传动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部分与电机连接端上的穿孔、位于穿孔内的传动杆、位于连接部分一侧且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与传动齿轮齿合的主动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封闭盖打开,实现垃圾桶的封闭开的自动打开,使得垃圾丢弃方便化。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为智能芯片供电的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第一芯片,其vcc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用于连接usb的usb连接器,其bat端通过电池连接器连接充电电池,第一芯片u1的待机端口连接智能芯片,用于检测电池bat1是否充满电,智能芯片输出充电检测信号至第一芯片。

通过上述方案,采用电源管理模块进行检测,在充满的时候停止充电,增加本实用新型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与智能芯片连接的指示灯组,其包括不止一个指示灯,均设置在智能语音装置的外壳上。

语音识别芯片和语音输出端之间通过语音放大器连接,采用语音放大器,能够放大输出的声音信号,增大声音分贝,使得部分年龄较大的使用者也能听清。

通讯模块,为wifi芯片,语音输出端为喇叭,语音输入端为麦克风,智能芯片为单片机。智能语音装置上开设有用于声音传输的声音传输口。封闭盖上印刷有垃圾种类标志。

分类放置间内放置有垃圾桶,分类放置间内可以通过放置垃圾桶后放置垃圾袋,可以通过提出垃圾桶来进行清空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智能语音模块装置,当使用者对着本实用新型用语音的方式说出所要扔的垃圾名称,该模块装置接收,在单片机的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分类数据,然后通过语音提醒,自动打开相对应的垃圾投放口的封闭盖,使得垃圾分类简单化、方便化、人性化和精确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部分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及稳压滤波电路连接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管理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封闭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2-盖子;3-垃圾投放口;4-封盖部分;5-连接部分;6-单片机;7-语音识别芯片;8-语音输入端;9-通讯模块;10-电机组;11-语音输出端;12-声音传输口;13-电机;14-传动杆;15-传动齿轮;16-主动齿轮;17-充电管理模块;18-usb;19-充电电池;20-指示灯组;21-语音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语音垃圾分类箱,包括箱体、其内部分割成不止一个分类放置间,位于分类放置间顶部的箱体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3,垃圾投放口3处一侧设置有与箱体连接的封闭盖,箱体上设置有智能语音装置,其包括:用于数据处理的智能芯片、与智能芯片连接的语音输入模块以及语音输入端、与智能芯片连接用于进行其数据库更新的通讯模块9、与智能芯片连接并受其控制的电机组10、与智能芯片连接用于输出语音信号的语音输出端11;智能芯片分别控制电机组内的电机13,封闭盖与电机组10内的电机13连接。其中智能芯片采用单片机6。分类放置间内放置有垃圾桶,分类放置间内可以通过放置垃圾桶后放置垃圾袋,可以通过提出垃圾桶来进行清空箱体。语音模块包括与智能芯片连接的语音识别芯片和与语音识别芯片连接的语音输入端,语音识别芯片输出信号连接语音输出端。

其中箱体包括主体1和盖子2,垃圾投放口3开设在盖子2上,智能语音装置的壳体与盖子2一体成型,每个分类放置间的顶部以现有方式设置有垃圾袋放置架,垃圾袋放置架上套设垃圾袋,箱体分成盖子2和主体1,二者可为盖子扣合连接或者一端铰接,便于箱体的清洁,电机组10以及智能语音装置内的模块均已现有方式固定连接在盖子2上或主体1上。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分类放置间,其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干垃圾),封闭盖上印刷有垃圾种类标志。

封闭盖包括用于盖住垃圾投放口3的封盖部分4和用于封盖部分4转动打开的连接部分5,其中连接部分5为u型,且设置在封盖部分一端,连接部分5另一端与电机13通过传动结构连接。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部分5与电机13连接端上的穿孔、位于穿孔内的传动杆14、位于连接部分5一侧且与传动杆14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15、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与传动齿轮15齿合的主动齿轮16。电机13带动主动齿轮16进行转动,主动齿轮16带动传动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封闭盖打开,实现垃圾桶的封闭开的自动打开,使得垃圾丢弃方便化。

还包括为智能芯片供电的充电管理模块17,所述充电管理模块17包括第一芯片u1,其vcc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用于连接usb18的usb连接器usb1,其bat端通过电池连接器bat1连接充电电池19,第一芯片u1的待机端口连接单片机6,用于检测充电电池19是否充满电,智能芯片输出充电检测信号至第一芯片u1,采用充电管理模块17进行检测,在充满的时候停止充电,增加本实用新型电池的使用寿命。

usb接口usb1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入第一芯片u1的vcc端,vcc端连接ce端口,其vcc端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第三电容c3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九电阻r9和第1七电阻r7串联后与第二电容c2并联,第九电阻r9和第七电阻r7的连接处接入单片机ic输出的充电检测信号,其二号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其充电端口连接充电电池19,且接地。其中第一芯片u1采用4056芯片,单片机采用bs84c-12a-3型号。

还包括与智能芯片连接的指示灯组20,其包括不止一个指示灯,均设置在智能语音装置的外壳上。本实施例中指示灯设置有四个,分别为满电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语音输入指示灯和开机状态指示灯。

其中单片机ic的四个输出控制端分别通过电机电路连接电机组内的四个电机,且连接对应的指示灯led,每个电机所属的电机电路结构一致,包括第一三极管q1、其基极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入单片机ic的其一输出控制信号,基极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集电极且接地,发射极连接电极连接器moto1,其一号和二号引脚之间通过二极管d1连接,且接入电源bat。

采用语音放大器21,能够放大输出的声音信号,增大声音分贝,使得部分年龄较大的使用者也能听清,语音放大器21采用现有方式与语音识别芯片7进行连接。

通讯模块9为wifi芯片,语音输出端11为喇叭,语音输入端8为麦克风,智能芯片为单片机ic。智能语音装置上开设有用于声音传输的声音传输口12。充电电池19为锂电池,3.7v;语音识别芯片7为wtk6900b-b01/b02型号;wifi芯片采用tkweis,3-3.6v。

麦克风、喇叭分别通过连接器j1、j2与语音识别芯片7进行连接,wifi芯片通过连接器j3与单片机ic连接。

还包括稳压滤波电路,其包括正极与电源bat连接的电解电容ec1,另一端接地,其并联有第四电容c4。

还包括电池电压电测电路,其包括第三电容c3、第十九电阻r19和第十八电阻r1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使用者对着本实用新型用语音的方式说出所要扔的垃圾名称,该模块装置接收,在单片机的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分类数据,然后通过语音提醒,自动打开相对应的垃圾投放口的封闭盖。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