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7064发布日期:2020-05-06 22: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或者粉末状物品的包装和运输,具体涉及一种集装袋,尤其涉及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



背景技术:

集装袋全称柔性集装袋,也称为吨袋或太空袋,是一种柔软、可曲折的包装容器,是由可折叠的涂胶布、树脂加工布及其他软性材料制成的大容积的运输袋。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原料、矿石等粉状或颗粒状物品的运输包装,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广泛地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集装袋是集装单元器具的一种,配以起重机或叉车就可以实现集装单元化运输。集装袋具有容积大,重量轻,便于装卸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机械化作业,是仓储、包装、运输的理想选择。集装袋的出现和使用,是粉粒状货物装运方式的一次质的革命。

我公司在生产集装袋过程中通过客户的反馈和市场调研,其中一部分客户把集装袋作为集装单元器具,配合起重机或者叉车将集装袋吊装在标准集装箱来实现单元化运输。由于集装袋内装载的是粉末或者颗粒状物品,在填满后集装袋内没有空隙或者空隙较小;再者集装袋是由涂胶布、树脂加工布或者软性材料制成,导致集装袋具有一定伸缩性。所以物品填满集装袋后在起重机吊起装载集装箱过程中,袋体内物品在重力的作用下集装袋会有“胀肚”的情况出现。

海运或者陆运都采用标准集装箱,集装袋的尺寸也是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定制,比如集装箱内一排设计可以装载三个集装袋,但是由于“胀肚”的出现只能装载两个集装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研发团队还提出一种方案:首先测试一下集装袋的膨胀率,根据测试结果相应的把集装袋的尺寸做的小一点,预留出“胀肚”的空间,这样集装箱一排就可以装载三个集装袋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胀肚”的存在导致装满物品的集装袋侧面是一个外凸的曲面,标准集装箱内两个集装袋不能够紧密贴合,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导致集装袋不牢固容易发生侧倾。

对此我公司技术团队加大研发力度,发明了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在装满物品后集装袋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形,有效地防止“胀肚”情况的发生。既能够增加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也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集装袋发生侧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该集装袋在装满物品后集装袋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形,有效地防止“胀肚”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包括袋体,在袋体的顶部设有袋盖,在袋体的底部设有袋底,所述袋体包括侧面,所述侧面上下两端为直边且水平宽度相同,左右两侧为凹边且竖直高度相同,所述侧面上下两端的水平宽度至中间处水平宽度逐渐减少,所述袋体由四个相同侧面围拢而成,相邻两个侧面凹边缝制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直边水平宽度为970mm,凹边竖直高度为1200mm,所述侧面中心处水平宽度为910mm。

优选地,所述袋体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吊带,所述吊带的两边分别固定在袋体的竖直侧棱相邻两面上,所述吊带中间突出袋盖的部分构成吊耳,所述吊耳内均设有吊环。

优选地,所述袋体上绕设有横带,所述横带分别与吊带连接并固定在袋体上。

优选地,所述袋盖的中心处设有连通袋体内腔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扎带。

优选地,所述袋底中心处设有向外凸伸的收纳管,收纳管连通袋体内腔,在收纳管内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伸展开后其末端超出收纳管的管口,在卸料口上设有扎带。

优选地,所述收纳管侧壁上设有v形口,所述v形口从收纳管与袋底的连接处至收纳管的管口逐渐张开,所述收纳管的管口处设有收口绳和收紧管。

优选地,所述收纳管的管口处设有能够将管口盖上的护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该集装袋袋体侧面左右两侧设有凹边,由此侧面缝制成的集装袋装满物品后袋体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形,能够防止“胀肚”情况的发生,既能够增加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单元化运输过程中相邻两个集装袋贴合紧密也能够有效地防止集装袋发生侧倾。

(2)本实用新型袋体上绕设有横带,其中横带分别与吊带连接固定在袋体上,通过横带将吊带固定在袋体上,增加了吊带与袋体的牢固性。

(3)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在收纳管的侧壁上设置v形口,使得收纳管具有一定的伸张性,并且收纳管的管口处设有收口绳、收紧管以及将管口盖上的护盖,当卸料操作完成后通过收紧管拉紧收口绳同时盖上护盖,提高了集装袋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集装袋袋底处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收腰防膨胀集装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袋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袋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至图3,一种收腰防膨胀集装袋,包括袋体1,在袋体1的顶部设有袋盖2,在袋体1的底部设有袋底3。其中袋体1由四个侧面构成,具体的侧面上下两端为直边且水平宽度相同,左右两侧为凹边4且竖直高度相同,侧面上下两端的水平宽度至中间处水平宽度逐渐减少。具体的袋体1由四个相同侧面围拢而成,相邻两个侧面凹边4缝制在一起,袋体1撑开后呈类似长方体形状。

优选地,如图2侧面上下两端直边水平宽度为970mm,左右两端凹边4竖直高度为1200mm,侧面中心处水平宽度为910mm。

该集装袋袋体1侧面左右两侧设有凹边4,由此侧面缝制成的集装袋撑开后具有“收腰”效果,装满物品后袋体1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形,能够防止“胀肚”情况的发生,这样既能够增加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单元化运输过程中相邻两个集装袋贴合紧密也能够有效地防止集装袋发生侧倾。

其中袋体1的顶部四角处均设有吊带5,具体的吊带5的两边分别固定在袋体1的竖直侧棱相邻两侧面上,吊带5中间突出袋盖2的部分构成吊耳6,吊耳6内均设有吊环7。吊环7可以配合起重机或者叉车搬运集装袋。具体的在袋体1上绕设有横带8,横带8分别与吊带5连接并固定在袋体1上,增加了吊带5与袋体1的牢固性。在袋盖2的中心处设有连通袋体内腔的进料口9,进料口9上设有扎带10,当集装袋装满物品后扎紧扎带10。

其中袋底3中心处设有向外凸伸的收纳管11,收纳管11连通袋体内腔,在收纳管11内设有卸料口12,卸料口12伸展开后其末端超出收纳管11的管口,在卸料口12上设有扎带13。具体的收纳管11侧壁上设有v形口14,v形口14从收纳管11与袋底3的连接处至收纳管11的管口逐渐张开,收纳管11的管口处设有收口绳15和收紧管16,收纳管11的管口处设有能够将管口盖上的护盖17。

当需要关闭袋底3的卸料口12时,将卸料口12塞进收纳管11里面,然后通过收紧管16拉紧收口绳15直到v形口14闭合,再将收口绳15打结,同时将护盖17盖住卸料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收纳管11的侧壁上设置v形口14,使得收纳管11具有一定的伸张性,并且收纳管11的管口处设有收口绳15、收紧管16以及将管口盖上的护盖17,提高了集装袋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集装袋袋底处的损坏率。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