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及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2864发布日期:2020-05-12 18:2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及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及其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中需要使用到相应的电感测试模块,为了避免电感测试模块在加压时对地进行放电,需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传统的做法为利用垫块对电感测试模块进行垫高,由于电感测试模块的体积较大、重量较大,采用垫块垫高的形式不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而且承压面不平整时极易出现重心不稳而发生倾倒的问题,不利于测试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及其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能够快速、稳定的对电感测试模块进行升降,保证测试能够可靠的进行;如此,采用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能够高效、可靠的进行测试。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感测试模块的放置部;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所述支撑座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升降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升降组件关于所述支撑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上述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使用时,将电感测试模块放置于支撑座的支撑面上的放置部上,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座的支撑面上,保证电感测试模块在升降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再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快速的带动支撑座相对地面上升,从而快速的带动电感测试模块相对地面上升,使得电感测试模块能够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在测试过程时电感测试模块对地进行放电,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试完成后,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的下降从而带动电感测试模块下降,便于将电感测试模块从支撑座上取下。同时,由于升降组件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升降组件关于支撑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即使承压面不平整,也能通过调整相应的升降组件的升降而使得支撑座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的重心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电感测试模块倾倒的问题,保证测试能够可靠的进行。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部设置为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轮廓与所述电感测试模块的轮廓相匹配。如此,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升降过程中保持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报警元件及用于对所述支撑座的载荷进行检测的重力检测元件,且所述报警元件与所述重力检测元件电性连接。如此,避免升降装置过载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距离检测元件,所述距离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感测试模块的离地距离,且所述距离检测元件与所述报警元件电性连接。如此,能够准确的保证电感测试模块的离地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承压座,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压座连接。如此,增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下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于所述承压座的近地面上。如此,便于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能够与所述万向轮锁止配合。如此,保证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保证测试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连杆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升降连杆螺纹配合、用于调节所述升降连杆的升降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升降组件绕所述支撑座的周向设置,且三个所述升降组件关于所述支撑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包括电感测试模块及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对所述电感测试模块进行升降。

上述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使用时,将电感测试模块放置于支撑座的支撑面上的放置部上,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座的支撑面上,保证电感测试模块在升降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再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快速的带动支撑座相对地面上升,从而快速的带动电感测试模块相对地面上升,使得电感测试模块能够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在测试过程时电感测试模块对地进行放电,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试完成后,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的下降从而带动电感测试模块下降,便于将电感测试模块从支撑座上取下。同时,由于升降组件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升降组件关于支撑座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即使承压面不平整,也能通过调整相应的升降组件的升降而使得支撑座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的重心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电感测试模块倾倒的问题,保证测试能够可靠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座,200、升降组件,210、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30、第三连杆,240、第四连杆,250、调节螺杆,260、第一螺纹配合部,270、第二螺纹配合部,300、重力检测元件,400、报警元件,500、距离检测元件,600、承压座,700、万向轮,1000、电感测试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座100,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放置部(未示出);及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于支撑座100的下方且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支撑座100上升或下降,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升降组件200,至少两个升降组件200关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上述实施例的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使用时,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放置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的放置部上,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保证电感测试模块1000在升降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再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200快速的带动支撑座100相对地面上升,从而快速的带动电感测试模块1000相对地面上升,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能够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在测试过程时电感测试模块1000对地进行放电,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试完成后,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200的下降从而带动电感测试模块1000下降,便于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从支撑座100上取下。同时,由于升降组件200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升降组件200关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即使承压面不平整,也能通过调整相应的升降组件200的升降而使得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重心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电感测试模块1000倾倒的问题,保证测试能够可靠的进行。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通过调整相应的升降组件200的升降而使得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例如,当左侧的承压面位置相比右侧的承压面的位置较低时,通过使得靠近左侧的升降组件200上升相应的高度,从而能够对较低的左侧的承压面进行高度的补充,进而使得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重心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电感测试模块1000倾倒的问题;其中支撑面保持近似水平状态,是考虑到误差的影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可认为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保持水平状态,例如,当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0°~3°时即可认为支撑面保持水平状态。支撑座100可以设置为规则的正方形或圆形支撑板,便于升降组件200围绕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可以通过卡接的形式实现,例如放置部设置为卡扣,通过卡扣与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卡接配合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稳定的固设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也可以通过限位配合的方式实现,例如放置部设置为至少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限位块,通过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放置于限位块围设成的限位区域内,保证电感测试模块1000不易相对支撑面发生侧滑或偏移;只需满足能够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稳定的固设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的预设位置上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放置部设置为放置槽(未示出),放置槽的轮廓与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轮廓相匹配。如此,只需简单的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放置于放置槽内,利用放置槽的侧壁即可限制电感测试模块1000相对支撑座100发生侧滑,保证电感测试模块1000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都能保持稳定。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报警元件400及用于对支撑座100的载荷进行检测的重力检测元件300,且报警元件400与重力检测元件300电性连接。如此,考虑到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重量较重,而且升降机构的额定负载也是有限的,在使用过程中又需要根据实际检测状况调整电感测试模块1000接入主回路的数量,因此,利用重力检测元件300对支撑座100的实际载荷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报警元件400,当重力检测元件300检测到支撑座100的载荷接近或超过升降机构的额定负载时,报警元件400发出相应的警示信号,从而提醒操作人员,避免因载荷过大而对升降装置造成损害。报警元件400可以是警示灯、蜂鸣器或其他能够发出警示信息的器件,可以设置在支撑座100上或其他能够使得操作人员接收到警示信息的位置;重力检测元件300可以是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或其他能够对支撑座100的载荷进行检测的元件,可以将重力检测元件300设置于支撑座100与升级组件之间或其他能够对支撑座100的载荷进行检测的位置。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距离检测元件500,距离检测元件500用于检测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离地距离,且距离检测元件500与报警元件400电性连接。如此,利用距离检测元件500对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离地距离进行实时检测,保证电感测试模块1000在进行放电测试时能够与地面保持足够的安全电气距离,避免加压时电感测试模块1000对地进行放电,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距离检测元件500可以直接对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离地距离进行检测,例如将距离检测元件500设置于电感测试模块1000上;距离检测元件500还可以间接对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离地距离进行检测,例如将距离检测元件500设置于支撑座100上,通过检测支撑座100的离地距离再换算成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离地距离。距离检测元件500可以采用距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其他能够对距离进行检测的器件。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承压座600,升降组件200的一端与支撑座100连接,升降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承压座600连接。如此,将升降组件200设置于承压座600上,增大了升降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陷入地下而造成整个升降装置倾斜失稳的问题,进而能够防止电感测试模块1000因重心失稳而出现倾斜的问题。承压座600可以设置为承压板,能够贴合于地面,避免升降装置下陷,也能一定程度上对不平整的地面进行铺平。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万向轮700,万向轮700设置于承压座600的近地面上。如此,利用万向轮700能够便于承压座600在地面上进行移动,能够快速转移测试地点,提高了测试效率。为了保证承压座600的平稳性,沿承压座600的周向均匀设置至少四个万向轮700,保证测试和转移时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应用于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升降装置还包括锁止件(未示出),锁止件能够与万向轮700锁止配合。如此,利用锁止件对万向轮700进行锁止,保证测试时承压座600不会相对地面发生滑移,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锁止件可以设置为锁销,通过在万向轮700上相应设置插孔,利用锁销与插孔的插接配合实现万向轮700的锁止;锁止件也可以设置为相应的限位板,通过限位板与万向轮700的限位配合从而实现万向轮700的锁止。

升降组件200可以设置为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形式,通过齿轮的转动实现齿条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支撑座100的上升与下降;升降组件200还可以设置为气缸或液压缸,通过气缸或液压缸的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支撑座100的上升与下降;升降组件200还可以设置为千斤顶类型的元件,只需满足能够实现支撑座100的上升与下降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0包括升降连杆及调节件,调节件与升降连杆螺纹配合、用于调节升降连杆的升降高度。如此,通过调节件与升降连杆的螺纹配合实现升降连杆的两侧的连杆靠拢与分离,从而带动支撑座100上升或下降。

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升降连杆包括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220、第三连杆230及第四连杆240,第一连杆2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220的一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一螺纹配合部260,第一连杆210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00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20的另一端与承压座600固定连接,第三连杆230的一端与第四连杆240的一端转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第二螺纹配合部270,第三连杆230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00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杆230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00的连接部位和第一连杆210的另一端与支撑座100的连接部位相同或近似相同,第四连杆240的另一端与承压座600固定连接且第四连杆240的另一端与承压座600的连接部位和第二连杆220的另一端与承压座600的连接部位相同或近似相同,调节件设置为调节螺杆250,调节螺杆250与第一螺纹配合部260和第二螺纹配合部270均螺纹配合。如此,调节螺杆250正转时,能够使得第一螺纹配合部260与第二螺纹配合部270相互靠拢,从而使得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220、第三连杆230及第四连杆240相对水平面竖直而将支撑座100顶起上升;调节螺杆250反转时,能够使得第一螺纹配合部260与第二螺纹配合部270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220、第三连杆230及第四连杆240相对水平面折叠而使得支撑座100下降。第一连杆21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220的一端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三连杆230的一端与第四连杆240的一端的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轴连接或枢接的方式实现。第一螺纹配合部260和第二螺纹配合部270可以设置为螺纹套或螺纹孔,只需满足与调节螺杆250螺纹配合后能够实现第一螺纹配合部260和第二螺纹配合部270的靠近与远离即可。调节螺杆250的一端设置相应的调节旋钮,便于转动调节螺杆250以进行调节。

升降组件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当需要升降的电感测试模块1000较多时,为了提供足够的顶升力以及保持支撑座100的稳定,升降组件200的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多;相应,电感测试模块1000较少时,升降组件200的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0设置为三个,三个升降组件200绕支撑座100的周向设置,且三个升降组件200关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如此,将三个升降组件200环绕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相邻的两个升降组件200之间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20°,使得支撑座100有三个支点,能够使得支撑座100平稳的上升与下降。

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00设置为四个,四个升降组件200绕支撑座100的周向设置,且四个升降组件200关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如此,将四个升降组件200环绕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相邻的两个升降组件200之间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使得支撑座100有四个支点,能够使得支撑座100更加平稳的上升与下降。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包括电感测试模块10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用于对电感测试模块1000进行升降。

上述实施例的高压电缆震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使用时,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放置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的放置部上,利用放置部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上,保证电感测试模块1000在升降过程中不易发生倾倒;再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200快速的带动支撑座100相对地面上升,从而快速的带动电感测试模块1000相对地面上升,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能够与地面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在测试过程时电感测试模块1000对地进行放电,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试完成后,利用升降机构的升降组件200的下降从而带动电感测试模块1000下降,便于将电感测试模块1000从支撑座100上取下。同时,由于升降组件200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升降组件200关于支撑座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即使承压面不平整,也能通过调整相应的升降组件200的升降而使得支撑座100的支撑面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状态,使得电感测试模块1000的重心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电感测试模块1000倾倒的问题,保证测试能够可靠的进行。

上述升降装置尤其适用于25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