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7032发布日期:2020-03-31 16:4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



背景技术:

保鲜用的包装袋都是通过塑料袋在内部抽真空形成的保鲜袋,在肉串进行保鲜封装后,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会出现尖刺穿出保鲜袋导致保鲜效果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以克服现有的保鲜袋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会出现尖刺穿出保鲜袋导致保鲜效果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该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为三边封袋,袋内设置有一组抗穿刺防护条使相邻两个抗穿刺防护条之间,抗穿刺防护条与袋底部之间形成保护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抗穿刺防护条之间,抗穿刺防护条与袋底部之间形成保护仓,保护仓内抽真空,在装肉串时将整个保鲜袋抽真空,在肉串的尖刺端穿过防护条后肉串上的肉与防护条接触被阻隔,尖刺端停留在保护仓内,可以防止尖刺端持续穿出,防止穿出袋,防止影响保鲜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抗穿刺防护条的上下两侧与袋内部,左右两侧与袋侧面热封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抗穿刺防护条与袋进行热封融合,保证抗穿刺防护条的固定效果,同时将尖刺端限制在抗穿刺防护条内,防止尖刺端从袋的表面穿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抗穿刺防护条的个数为1-3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抗穿刺防护条形成防护仓,1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一个防护仓,2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两个防护仓,3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三个防护仓,通过多个防护仓的设置防止尖刺端穿出袋,起到连续防护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抗穿刺防护条是由多种热塑性树脂复合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抗穿刺防护条具有抗穿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肉串的保鲜,设置抗穿刺防护条可以起到抗穿刺的作用,减小尖刺端穿过抗穿刺防护条的几率,增强了保鲜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抗穿刺防护条设置1-3个,可以起到多层防护的作用,形成多个保护仓,对尖刺端形成多层阻隔,防止穿出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剖视图;

图3为两个抗穿刺防护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保护仓;2、抗穿刺防护条;3、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到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该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为三边封袋3,袋3内设置有一组抗穿刺防护条2使相邻两个抗穿刺防护条2之间,抗穿刺防护条2与袋3底部之间形成保护仓1;

在相邻两个抗穿刺防护条之间,抗穿刺防护条与袋底部之间形成保护仓,保护仓内抽真空,在装肉串时将整个保鲜袋抽真空,在肉串的尖刺端穿过防护条后肉串上的肉与防护条接触被阻隔,尖刺端停留在保护仓内,可以防止尖刺端持续穿出,防止穿出袋,防止影响保鲜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抗穿刺防护条2的上下两侧与袋3内部,左右两侧与袋3侧面热封融合。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抗穿刺防护条2的个数为1-3个。

通过抗穿刺防护条形成防护仓,1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一个防护仓,2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两个防护仓,3个抗穿刺防护条形成三个防护仓,通过多个防护仓的设置防止尖刺端穿出袋,起到连续防护的作用,抗穿刺防护条的内部顶端可以与袋内部顶端相接触,袋顶部的厚度就变为抗穿刺防护条的厚度与袋厚度之和,提高了抗穿刺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抗穿刺防护条2是由一种或多种热塑性树脂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袋是由一层或多层聚乙烯和一层或多层聚酯、尼龙、聚丙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胶水复合形成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的一种串类食品抗穿刺包装袋的进一步说明,抗穿刺防护条是由多层聚乙烯或多层聚乙烯与尼龙、evoh中的一个或两个复合形成的结构。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