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卖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8495发布日期:2020-07-21 12:33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卖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卖保温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卖保温箱,即外卖送餐时使用的具有保温性能的箱包,几乎都是采用泡沫塑料外部包裹织物后制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外卖保温箱蓄热保温性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市面上的普通保温箱对于冬天的环境温度来说,仅靠泡沫塑料隔热蓄热,保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外卖保温箱保温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卖保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碳材料加热组件。

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碳材料加热组件来对外卖保温箱内的饭菜进行保温加热,使箱体内能够维持合适的温度,保证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加热组件选自石墨烯加热组件、碳纤维丝加热组件、碳晶加热组件、碳纳米管加热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碳材料加热组件包括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为锂离子电池、充电宝、电源适配器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隔板,所述碳材料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隔板内。

通过在箱体内不同的位置设置加热隔板,以便于对箱体内不同位置处的饭菜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加热隔板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通过将加热隔板设置为两个隔板铰接的形式,便于对加热隔板进行操作,便于取放饭菜。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相销接。

通过将两个隔板销接,有利于增加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适配的第二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销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销,所述第二销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销,所述第一连接销上设置有公扣,所述第二连接销上设置有母扣,所述母扣适于与所述公扣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销和所述第二连接销的连接。

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公扣和母扣,有利于降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难度。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侧拉抽屉,所述加热隔板设置于所述侧拉抽屉内。

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侧拉抽屉,便于在不将加热隔板取出的情况下将饭菜取出,提高了外卖保温箱使用的便捷性。

可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百叶窗结构。

通过设置百叶窗结构来对箱体内进行通风换热,使箱体内的温度快速降低,从而使得同一外卖保温箱能够对多种食物进行存放,增加外卖保温箱的使用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碳材料加热组件来对外卖保温箱内的饭菜进行保温加热,使箱体内能够维持合适的温度,保证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卖保温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卖保温箱的结构简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卖保温箱的结构简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1-安装槽;2-碳材料加热组件;3-加热隔板;31-第一隔板;311-第一销孔;312-第一连接销;313-公扣;32-第二隔板;321-第二销孔;322-第二连接销;323-母扣;4-侧拉抽屉;5-百叶窗结构;6-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为解决目前外卖保温箱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卖保温箱,参见图1所示,该外卖保温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碳材料加热组件2。

使用外卖保温箱时,通常将需要派送的饭菜存放于箱体1内,再将箱盖6盖在箱体1上,以便于外卖保温箱进行保温。

为提高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碳材料加热组件2;其中碳材料加热组件2利用碳材料作为发热元件,来对外卖保温箱提供热能,从而来对外卖保温箱内的饭菜进行保温加热,使箱体1内能够维持合适的温度,保证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由于碳材料用作发热元件时,传热方式为远红外热辐射,从而具有发热均匀的优点,将碳材料用作发热元件来对外卖保温箱提供热能,能够使得箱体1内各处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因加热不均导致箱体1内局部温度过低而影响保温效果。

碳材料用作发热元件时还具有发热速度快的特点,采用碳材料作为发热元件,可以使外卖保温箱内的温度迅速上升,譬如,经实验发现,本实施例提供的碳材料加热组件2的表面温度可以瞬间升温至75~85℃,从而能够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从而提高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碳材料用作发热元件时,与传统的发热元件相比,还具有耗能低、绿色节能的优点,例如,在达到同样的加热效果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碳材料加热组件2的通电功率为70~100w之间,而使用传统的电热丝加热,通电功率可达300~500w;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碳材料加热组件2,还有利于减少用电量,从而更加绿色环保,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此外,由于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使用较少量的碳材料即可达到同样的加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采用碳材料加热组件2来对箱体1内提供热能,还有利于减轻外卖保温箱的重量,从而实现外卖保温箱的轻量化。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用作发热元件的碳材料选自石墨烯、碳纤维丝、碳晶、碳纳米管中的任意一种,相应的,碳材料加热组件2选自石墨烯加热组件、碳纤维丝加热组件、碳晶加热组件、碳纳米管加热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为使得碳材料加热组件2能够提供热能,碳材料加热组件2包括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为锂离子电池、充电宝、电源适配器中的任意一种。

在碳材料加热组件2的外端,设置有接线点,通过导线将碳材料加热组件2与供电装置相连,以使该供电装置向碳材料加热组件2提供电能,从而使碳材料在电的引发激励下产生远红外线辐射,实现加热功能。

为便于将碳材料加热组件2与供电装置相连,在箱体1上设置过线孔,将导线穿过过线孔连接于供电装置上。

需要对箱体1内的饭菜进行加热时,将供电装置与碳材料加热组件2中的碳材料发热元件相连,通过供电装置提供电能来使碳材料加热组件2发热,保证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碳材料加热组件2来对外卖保温箱内的饭菜进行保温加热,使箱体1内能够维持合适的温度,保证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实施例二

碳材料加热组件2可以设置于箱体1内的任意位置,如设置于箱体1内壁上,箱体1的底部,箱体1的顶盖等处;由于一个外卖保温箱内通常会同时放有多份饭菜,因此,在饭菜较多的情况下,仅将碳材料加热组件设置于箱体1的内壁、底部等位置时,无法对处于箱体1中部的饭菜进行加热,从而影响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为解决该问题,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隔板3,碳材料加热组件2设置于加热隔板3内。

其中加热隔板3的位置以及数量均可根据加热需求进行设置,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箱体1内饭菜的量以及饭菜的位置,或者具体饭菜的加热需求而选择开启不同的碳材料加热组件2来进行加热。

为便于取放饭菜,本实施例中加热隔板3与箱体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箱体1内部设置与加热隔板3相适配的安装槽11,通过将加热隔板3设置于安装槽11内实现对加热隔板3的安装。

还可进一步在箱体1内不同的高度设置多个安装槽11,根据箱体1内饭菜的量而选择将加热隔板3设置于不同高度的安装槽11内。从而使得加热隔板3的位置与饭菜的量以及位置相适应,一方面可以保证箱体1内不同位置处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加热隔板3的发热量与饭菜加热的需求量相适应,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

为便于对加热隔板3进行操作,本实施例进一步将加热隔板3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隔板相连的结构,其中每一加热隔板3中隔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文以将每一加热隔板3分为两个隔板为例进行说明。

每一加热隔板3中各相连隔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也可以为铰接等活动连接方式,具体的,本实施例以相邻隔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加热隔板3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其中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根据用户需求而定。

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之间的铰接形式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铰接的所有铰接形式,本文不对铰接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将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相铰接时,如果需要将加热隔板3安装于箱体1内,可首先使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与铰接处折叠,折叠后的加热隔板3的长度减小,从而易于将加热隔板3与箱体1相连;同样,将加热隔板3从箱体1内取出时,可首先使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与铰接处折叠,折叠后的加热隔板3的长度减小,从而易于将加热隔板3与箱体分离。

此外,需要将加热隔板3下方的饭菜取出时,可以只将待取出饭菜上方的隔板与箱体1分离,将该隔板于铰接处折叠,再从该折叠处将饭菜取出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在箱体1内不同的位置设置加热隔板3,以便于对箱体1内不同位置处的饭菜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外卖保温箱的保温效果。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为增加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进一步使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相销接。

其中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之间的销接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所有能够实现铰接的结构;通过进一步将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相铰接,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免将饭菜放置于加热隔板3上之后,造成加热隔板3与箱体1相脱离。

具体的,为实现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相销接,本实施例在第一隔板31上设置有第一销孔311,第二隔板32上设置有与第一销孔311相适配的第二销孔321。

第一销孔31与第二销孔32相适配,具体是指第一销孔31和第二销孔32的位置以及销孔的孔径相适配;需要将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相销接时,可使外径与第一销孔311以及第二销孔321的孔径相适配的连接销依次穿过第一销孔311和第二销孔321,实现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32的销接。此种销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进一步简化销接的操作方式,提高销接结构的可靠性,进一步将连接销设置为通过按压扣相连的两个连接销,需要进行销接时,只需通过按压扣将两个连接销相连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第一销孔311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销312,第二销孔321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销322,第一连接销312上设置有公扣313,第二连接销322上设置有母扣323,母扣323适于与公扣313配合,以实现第一连接销312和第二连接销322的连接。

其中按压扣的具体结构,即公扣313以及母扣323的具体结构本文不作具体限定,所有能够实现将第一连接销312和第二连接销322相连的按压扣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将第一隔板31与第二隔板销接时,按压按压扣上的按钮,将公扣313插入母扣323内,松开按钮,即可实现第一连接销312和第二连接销322的连接,从而降低了连接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增加销接结构,进一步增加了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便于对外卖保温箱内的饭菜进行取放,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箱体1内设置有侧拉抽屉4,加热隔板3设置于侧拉抽屉4内。

该侧拉抽屉4可以从箱体1内抽出,且在侧拉抽屉4上的一个侧面为不设置挡板,从而将侧拉抽屉4拉出后,可以在不将加热隔板3取出的情况下,能够从该不设置挡板的侧面将饭菜取出,从而提高了外卖保温箱使用的便捷性。

加热隔板3与侧拉抽屉4的侧壁相连,其中加热隔板3与侧拉抽屉4的侧壁的连接方式,和加热隔板3与箱体1的连接方式相同,本文不再赘述。

此外,为避免在运送过程中侧拉抽屉4从箱体1内脱出,还可进一步在箱体1的外侧,侧拉抽屉4的出口处设置弹性绷带,或卡扣连接的安全带等防护结构,以提高外卖保温箱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卖保温箱,通过在箱体1内设置侧拉抽屉4,便于在不将加热隔板3取出的情况下将饭菜取出,提高了外卖保温箱使用的便捷性。

实施例五

由于目前外卖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的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需求,若同一外卖保温箱送完需要温度较高的食物后,再送需要温度较低的食物,此时,需要将外卖保温箱内的温度降下来。

为便于能够及时降低外卖保温箱内的温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箱体1上设置有百叶窗结构5。

其中百叶窗结构5位现有技术中所有形式的能够安装于箱体1上的百叶窗,本文对于具体结构不作限制。

设置百叶窗结构5后,在需要将箱体1内的温度降低时,可以将百叶窗结构5打开,以对箱体1内进行通风换热,使箱体1内的温度快速降低,从而使得同一外卖保温箱能够对多种食物进行存放,增加外卖保温箱的使用范围。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