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2401发布日期:2020-07-31 21:2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垃圾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采用垃圾桶来存放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以保护环境清洁。然而,多数的厨房垃圾通常都会含有水、牛奶或其他非固体垃圾。但是,目前的垃圾桶均为单一的桶体,只能将这些非固体垃圾与固体垃圾混合存放,很容易滋生细菌并且会产生难闻的气体,严重影响到人们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

而针对现有垃圾桶的结构,出现了至少两桶的分类垃圾桶,而这种分类垃圾桶一般都是采用内桶横向并排结构,从而达到垃圾分类收集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操作便捷的分类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垃圾桶,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上桶体和下桶体相互卡紧连接,所述上桶体上部开口出设置有翻盖,所述下桶体的正面敞开并形成敞开开口,所述下桶体通过敞开开口安装有内桶,内桶可通过敞开开口进入下桶体中并完全隐藏内桶的上端开口,所述下桶体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口,所述内桶的下端延伸出长条形支轴,支轴下端呈弧形,支轴可安置在所述弧形槽口中,所述内桶侧壁设置有手持部,拉动手持部,内桶以支轴为轴进行翻转,内桶从下桶体的敞开开口出翻出并裸露内桶的上端开口。

所述内桶从下桶体翻出并处于打开状态时,内桶的上端开口一侧壁抵靠在上桶体的底部。

所述下桶体的弧形槽口位于敞开开口位置,并且,所述支轴的下端设置有镂空部,该镂空部位于支轴的弧形端面。

所述上桶体侧边可拆卸设置有储料盒,储料盒上方盖设有盖体。

所述上桶体的侧边设置有卡槽,所述储料盒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凸筋,储料盒通过卡槽和凸筋的配合可拆卸设置在上桶体上。

所述盖体为软胶,盖体可铺设在储料盒的上方开口上,所述软胶状的盖体向下延伸出凸筋供使用者撬动。

所述上桶体的上方铰接有两个所述翻盖,两个翻盖左右设置并组合覆盖上桶体的上方开口,所述上桶体中部可拆卸设置有挡板,挡板可将上桶体进行左右分区。

所述上桶体上铰接有四个压环,两个压环为一组,两个同组的压环同轴铰接并可进行左右翻转,两组压环分别设置在挡板安置部的两侧;当挡板设置在上桶体中时,挡板将上桶体进行左右分区,每组压环可进行独立压紧垃圾袋;当挡板未设置在上桶体中时;每组压环均往上桶体侧壁翻转并且两组压环共同进行压紧垃圾袋。

所述挡板包括相互插设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桶体的腔室中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挡板可插入插槽中进行限位/所述挡板侧边延伸出与所述插槽相适配的凸沿。

所述上桶体侧边向外延伸形成包边,包边中部镂空形成手提,手提向上延伸凸起形成悬挂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进行上下分区,上桶体为上方桶体,下桶体为下方桶体,当需要堆叠安置时,下桶体可以安置在上桶体内部,节约安置空间;并且上桶体可以通过挡板进行二次分区,让整体的分区更多,让垃圾桶的分类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由于下桶体较低,为方便使用者使用,下桶体内套设有内桶,使用者翻转内桶将内桶转出,推动内桶侧壁将其推动并因此在下桶体内,让使用者操作更为便捷,作为优选的,所述下桶体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口,所述内桶的下端延伸出长条形支轴,支轴下端呈弧形,支轴可安置在所述弧形槽口中,所述内桶侧壁设置有手持部,拉动手持部,内桶以支轴为轴进行翻转,内桶从下桶体的敞开开口出翻出并裸露内桶的上端开口,通过弧形槽口和下端面为弧形的支轴进行转动配合,实现两者连贯的相对转动,并且两者为松动配合,通过弧形槽口的弧形限位和内桶自身重力实现两者的限位,因此内桶的安装也更为简单,使用者只需要将内桶通过下桶体的敞开开口放入并让支轴进入弧形槽口即可,使用者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桶体侧边可拆卸设置有储料盒,储料盒上方盖设有盖体,该储料盒为有害垃圾的安置区,可用于放置干电池等废弃物,让垃圾桶有更多的功能,并且,盖体为软胶材质,让使用者使用更为舒适,产品更加的美观。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桶体上铰接有四个压环,两个压环为一组,两个同组的压环同轴铰接并可进行左右翻转,两组压环分别设置在挡板安置部的两侧;当挡板设置在上桶体中时,挡板将上桶体进行左右分区,每组压环可进行独立压紧垃圾袋;当挡板未设置在上桶体中时;每组压环均往上桶体侧壁翻转并且两组压环共同进行压紧垃圾袋,四个压环让上桶体有更为自由的安置方式,同组的压环可以进行独立压紧垃圾袋,也可以两组压环共同压紧一个垃圾袋,因此让垃圾桶的功能更为完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左右分区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不分区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不分区状态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左右分区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桶体左右分区状态打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桶体;11-压环;12-挡板;121-上挡板;122-下挡板;123-凸沿;13-卡槽;14-插槽;2-下桶体;21-弧形槽口;22-敞开开口;3-内桶;

31-手持部;32-支轴;321-镂空部;4-推轮;5-翻盖;6-手提;7-悬挂部;

8-储料盒;81-凸筋;9-盖体;91-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13所示:

一种垃圾桶,包括上桶体1和下桶体2,上桶体1和下桶体2相互卡紧连接,当需要堆叠安置时,下桶体2可以安置在上桶体1内部,节约安置空间,所述上桶体1上部开口出设置有翻盖5,所述下桶体2的正面敞开并形成敞开开口22,所述下桶体2通过敞开开口安装有内桶3,内桶3可通过敞开开口22进入下桶体2中并完全隐藏内桶的上端开口,所述下桶体2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口21,所述内桶3的下端延伸出长条形支轴32,支轴32下端呈弧形,优选为支轴32下端为圆轴,如图8所示,支轴32可安置在所述弧形槽口21中,所述内桶3侧壁设置有手持部31,拉动手持部31,手持部31为手提,内桶3以支轴32为轴进行翻转,内桶3从下桶体2的敞开开口出翻出并裸露内桶3的上端开口,通过弧形槽口21和下端面为弧形的支轴32进行转动配合,实现两者连贯的相对转动,并且两者为松动配合,通过弧形槽口21的弧形限位和内桶3自身重力实现两者的限位,内桶3的自重将支轴32限位在弧形槽口21中,因此内桶3的安装也更为简单,使用者只需要将内桶3通过下桶体2的敞开开口22放入并让支轴32进入弧形槽口21即可,使用者操作简单。

所述内桶3从下桶体2翻出并处于打开状态时,内桶3的上端开口一侧壁抵靠在上桶体1的底部,如图9、图10所示,由于内桶3和下桶体2之间铰接为浮动式连接,因此没有准确定位,定位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内桶3在打开状态下可抵靠在上桶体1的底部任意位置,只要可抵紧即可,让限位更加自由,让生产配合的要求下降。

所述下桶体2的弧形槽口21位于敞开开口22位置,并且,所述支轴32的下端设置有镂空部321,该镂空部321位于支轴32的弧形端面,该镂空部321给予支轴32一定的形变能力,缓冲内桶3在转动过程中内桶3重力对支轴32的压力,延长支轴32的寿命。

所述上桶体1侧边可拆卸设置有储料盒8,储料盒8上方盖设有盖体9,该储料盒8为有害垃圾的安置区,可用于放置干电池等废弃物,让垃圾桶有更多的功能。

所述上桶体1的侧边设置有卡槽13,所述储料盒8的侧边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3相适配的凸筋81,储料盒8通过卡槽13和凸筋81的配合可拆卸设置在上桶体1上。实际上,为了生产便捷,上桶体1上的卡槽13和插槽14结构相同,并且两者相互插紧的结构也为简单结构,任何能实现卡紧的结构皆可,如附图4、图5所示,附图中的卡紧方式为其一卡紧方式,并且卡紧结构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要点,因此不做具体描述。

所述盖体9为软胶,让使用者使用更为舒适,产品更加的美观。盖体9可铺设在储料盒8的上方开口上,所述软胶状的盖体9向下延伸出凸筋91供使用者撬动。

所述上桶体1的上方铰接有两个所述翻盖5,两个翻盖5左右设置并组合覆盖上桶体1的上方开口,所述上桶体1中部可拆卸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可将上桶体1进行左右分区。让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桶具有更多的分区,分类功能更完善。

所述上桶体1上铰接有四个压环11,两个压环11为一组,两个同组的压环11同轴铰接并可进行左右翻转,两组压环11分别设置在挡板12安置部的两侧;当挡板12设置在上桶体1中时,挡板12将上桶体1进行左右分区,每组压环11可进行独立压紧垃圾袋;当挡板12未设置在上桶体1中时;每组压环均往上桶体1侧壁翻转并且两组压环11共同进行压紧垃圾袋。四个压环11让上桶体1有更为自由的安置方式,同组的压环11可以进行独立压紧垃圾袋,也可以两组压环1共同压紧一个垃圾袋,因此让垃圾桶的功能更为完善。

所述挡板12包括相互插设的上挡板121和下挡板122,所述上桶体1的腔室中部设置有插槽14,所述挡板12可插入插槽14中进行限位/所述挡板12侧边延伸出与所述插槽14相适配的凸沿123,两个卡紧方案皆可,优选为后者,在挡板12的侧边设置凸沿123,让使用者安装更为便捷。由于挡板12较长,如若一体设置,模具较大,而且安置空间也大,因此通过上挡板121和下挡板122进行组合形成挡板,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上桶体1侧边向外延伸形成包边,一整圈的包边设计让整个产品更美观,包边中部镂空形成手提6,手提6向上延伸凸起形成悬挂部7,让产品的使用功能更多样。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