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6149发布日期:2020-04-10 16:1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ic卡装置是放置在电梯层门旁边,每一层楼都有,用于实现仅能在刷卡后进入电梯,避免没有身份证明就进电梯,避免了杂乱人员进入到各个楼层实施广告推销等工作,因此电梯ic卡装置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实现了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电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电梯ic卡装置的安装,在墙体上安装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安装电梯ic卡装置的安装箱,安装箱包括:面板、槽体以及盖体,面板背面安装有槽体,槽体内设置有电梯ic卡装置,电梯ic卡装置的接触处从面板正面漏出,槽体背离面板的一侧由盖体盖住,由于面板上的开孔有的形状不同,电梯ic卡装置的接触处不能与面板上的开孔形状大小相匹配,因此导致面板的加工非常麻烦,增加了加工手续,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板上的开孔形状大小不能与电梯ic卡装置接触处匹配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包括:ic卡本体;安装箱,其包括:面板、槽体以及盖体,面板背面安装有槽体,槽体内设置有ic卡本体,面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供ic卡本体的接触处从面板正面漏出,槽体背离面板的一侧由盖体盖住,盖体与槽体可拆卸连接;安装组件,其安装在槽体处,安装组件用于将槽体与墙体上开设的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电梯ic卡装置接触处设置为与圆孔匹配的圆形,实现了面板标准化设计,可以安装按键,也可以安装电梯ic卡装置接触处,方便了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需要在面板上开孔而导致生产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辅助拉动机构插入至滑动块内的a-a剖视图;

图3为插脚与限位板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ic卡本体1、安装箱2、面板21、槽体22、盖体23、安装组件3、卡紧机构31、卡紧部311、弹性件312、推动机构32、滑动块321、导向筒322、推动块323、限位机构33、安装板331、第一弹簧332、限位销333、辅助推拉机构34、拉动杆341、杆头342、第二钩块343、连接块345、按动块346、第二弹簧347、插脚35、限位板36、第一钩块3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按钮式电梯ic卡装置,包括:ic卡本体1;安装箱2,其包括:面板21、槽体22以及盖体23,面板21背面安装有槽体22,槽体22内设置有ic卡本体1,面板21上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供ic卡本体1的接触处从面板21正面漏出,槽体22背离面板21的一侧由盖体23盖住,盖体23与槽体22可拆卸连接;安装组件3,其安装在槽体22处,安装组件3用于将槽体22与墙体上开设的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为了方便安装安装箱2,安装组件3包括:卡紧机构31,其包括:卡紧部311以及弹性件312,卡紧部311通过弹性件312与槽体22连接,卡紧部311能相对槽体22移动,卡紧部311穿出槽体22,弹性件312用于保持卡紧部311位于槽体22内;推动机构32,其安装在槽体22内,推动机构32与卡紧部311作用,推动机构32用于推动卡紧部311伸出槽体22;以及限位机构33,其安装在推动机构32,推动机构32与槽体22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机构33,限位机构33用于限制推动机构32相对槽体22移动。实现了通过安装组件3将安装箱2可拆卸地安装在墙体上安装槽内,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更换电梯ic卡装置。弹性件312为第三弹簧。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推动机构32,推动机构32包括:滑动块321;导向筒322,其安装在槽体22内,导向筒322横跨槽体22,滑动块321能滑动地安装在导向筒322内,滑动块321相对导向筒322的滑动方向与卡紧部311相对槽体22移动的方向垂直,安装槽内壁凹陷形成供卡紧部311插入的卡孔;连接杆,其一端与滑动块321连接;以及推动块323,连接杆另一端与推动块323连接,推动块323为三角形结构,推动块323与卡紧部311作用,当推动块323大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时卡紧部311被挤压入卡孔内。导向筒322的设计为滑动块321的移动进行了导向,导向筒322开设有滑槽,滑槽供连接杆穿过,连接杆能在滑槽内滑动,当推动块323大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时卡紧部311被挤压入卡孔内,当推动块323小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时卡紧部311在第一弹簧332弹力下保持卡紧部311缩入至槽体22内。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限位机构33,限位机构33包括:安装板331,滑动块321一端面凹陷形成容纳槽,容纳槽与外界连通;第一弹簧332,其固定至安装板331一端,其另一端固定至容纳槽内壁;以及限位销333,其一端固定至安装板331,导向筒322开设有两供限位销333插入的销孔,一销孔用于当推动块323大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时供限位销333插入,另一销孔用于当推动块323小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时供限位销333插入。在第一弹簧332弹力下能保持限位销333插入至销孔内。

为了方便推拉滑动块321,安装组件3还包括:辅助推拉机构34,辅助推拉机构34用于通过伸入至容纳槽内辅助推拉滑动块321。

为了避免在了拉动过程中辅助推拉机构34与滑动块321脱离,在安装板331上固定有第一钩块37,第一钩块37用于限制辅助推拉机构34与容纳槽脱离。第一钩块37与辅助推拉机构34与第一钩块37作用,辅助推拉机构34不会与滑动块321脱离。

当安装箱2插入至墙面上开设的安装槽内,由于槽体22和盖体23足够长,因此能够将滑动块321上容纳槽漏出,墙体不会阻碍辅助拉动机构伸入至槽体22内的滑动块321内。

辅助拉动机构包括:拉动杆341、杆头342、第二钩块343、连接块345、按动块346以及第二弹簧347,在拉动杆341内卡斯和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块345,连接块345能在拉动杆341径向上移动,连接块345一端连接至第二钩块343,拉动杆341位于第二钩块343旁的端部连接有杆头342,杆头342与拉动杆341在制作时一体成型,杆头342为半球体结构,连接块345另一端固定至按动块346,按动块346能从位于滑动块321外的拉动杆341冒出,连接块345连接至第二弹簧347一端,第二弹簧347另一端固定至空腔内壁,在第二弹簧347弹力下能保持第二钩块343被第一钩块37阻挡滑出滑动块321且按动块346冒出拉动杆341。

推动块323连接有l形的插脚35,在盖体23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板36,限位板36用于通过与插脚35配合限制盖体23与槽体22脱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杆头342插入至容纳腔内,安装板331被杆头342挤开,限位销333与销孔脱离,限位销333缩入至滑动块321内,因此滑动块321能够在导向筒322内滑动,插入过程中,由于第二钩块343为楔形,因此杆头342插入至安装板331处时,第二钩块343能被挤压入拉动杆341,第二钩块343越过第一钩块37,第二钩块343能位于第一钩块37阻挡滑出容纳槽的位置,杆头342不会与容纳槽脱离,拉动杆341能够带动滑动块321移动,拉动杆341的阻挡作用,使得限位销333缩入至槽体22内,限位销333不会阻碍滑动块321的移动;然后,拉动滑动块321,滑动块321连接的推动块323移动,推动块323小端与卡紧部311作用,卡紧部311缩入至槽体22内,卡紧部311不会阻挡槽体22和盖体23插入至墙体安装槽内;再后,将盖体23盖在槽体22上,盖体23内壁凸出有凸台,槽体22外壁凹陷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壁与凸台卡扣配合,此时拉动杆341漏出墙体和槽体22;再后,使用拉动杆341推动滑动块321,滑动块321带动推动块323移动,推动块323的大端与卡紧部311作用,推动块323强行将卡紧部311挤压入卡孔内,卡紧部311限制槽体22和盖体23与安装槽脱离,与此同时,插脚35插入至限位板36与盖体23内壁之间,插脚35限制盖体23与槽体22脱离,由于凸部与环形槽内壁的卡扣配合不牢靠,因此插脚35与限位板36的配合,更加能阻碍槽体22与盖体23脱离;最后,挤压按动块346,第二钩块343缩入至拉动杆341内,第一钩块37不再会与第二钩块343作用,因此第二钩块343、杆头342和拉动杆341能够与容纳槽脱离,最终第二钩块343、杆头342和拉动杆341与槽体22脱离,实现辅助拉动机构与槽体22脱离。保持整个安装箱2外观美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