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5715发布日期:2020-04-14 19:4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柜。



背景技术:

垃圾柜,又名废物箱、垃圾柜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垃圾桶为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垃圾桶对保持环境清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生活中大多垃圾桶的顶盖是需要手动开启的,这就使得使用非常不方便,并且由于垃圾桶通常肮脏,若用手掀起顶盖,使得人体与柜子的接触,具有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柜,在人体接近垃圾柜时,可以自动开启翻盖,在人体离开垃圾柜时,自动关闭,避免了人体与垃圾柜的直接接触。

一种智能垃圾柜,包括柜体和翻盖,还包括,电动升降装置,所述电动升降装置通过连接翻盖用于打开或关闭垃圾投放口,红外线感应开关,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用于感应柜体外侧物体的靠近,升降缓冲组件,所述升降缓冲组件包括接近感应探头、上感应片和下感应片,所述上感应片和下感应片连接至电动升降装置,所述接近感应探头连接至柜体,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分别与电动升降装置、红外线感应开关以及升降缓冲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感应到柜体外侧的物体靠近后,电控组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向上运动打开翻盖,所述翻盖打开时,在下感应片与接近感应探头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停止动作,所述电控组件延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向下运动关闭翻盖,并在上感应片与接近感应探头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停止动作。

进一步,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垃圾桶,所述垃圾桶抽屉式地设置在所述柜体内。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前侧开口并通过一门板开闭,所述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垃圾桶的内框,所诉内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柜体滑动连接的导轨。

进一步,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接近感应开关,所述接近感应开关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接近感应开关设置在柜体的内侧用于感应所述门板位置,当所述门板打开时,同时关闭所有开关。

进一步,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以及蜂鸣器,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柜体的垃圾投放口处,有人或物体挡住柜体垃圾投放口时翻盖不会闭合,并声音提示。

进一步,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分别与电控组件连接的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和指示灯,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柜体的内侧上部,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柜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用于检测柜体内部的垃圾装满时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报警。

进一步,所述升降缓冲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上感应片和下感应片通过所述支架连接至电动升降装置,所述上感应片或/和下感应片分别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并可上下调整上感应片或/和下感应片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与所述电控组件电性连接,通过电控组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动作。

进一步,所述脚踏开关包括脚踏背板、脚踏面板、微动开关和压簧,所述脚踏面板的上端与所述脚踏背板铰接,所述脚踏面板的下端通过压簧支撑于脚踏背板,所述微动开关位于脚踏面板和脚踏背板之间,脚踏面板受压,脚踏面板的内表面按压微动开关的开关按钮,当压力消失后,脚踏面板在压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置。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属脚踏开关的空腔,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脚踏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柜,红外线感应开关感应到柜体外侧的物体靠近后,电控组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向上运动打开翻盖,并在下感应片与接近感应探头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停止动作,所述电控组件延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向下运动关闭翻盖,并在上感应片与接近感应探头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停止动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人丢弃垃圾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开关感应从而打开翻盖,因此人体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延时的时间内,及时丢弃垃圾,随后翻盖自动关闭,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垃圾柜自动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柜还包括分别与电控组件连接的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和指示灯,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用于检测柜体内部的垃圾装满时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指示报警。因此在垃圾装满时,可以及时提示工作人员对里面的垃圾桶进行清空,防止垃圾溢出影响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垃圾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脚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脚踏开关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流程控制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布局图;

图11-1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a-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流程控制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布局图,图11-1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柜,包括柜体1和翻盖2,还包括,电动升降装置3,所述电动升降装置3通过连接翻盖2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柜体1,红外线感应开关4,红外线感应开关4采用红外感应探头omrone3z-d61,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4用于感应柜体1外侧物体的靠近,升降缓冲组件5,所述升降缓冲组件5包括接近感应探头501、上感应片502和下感应片503,所述上感应片502和下感应片503连接至电动升降装置3,所述接近感应探头501连接至柜体,电控组件6,所述电控组件6分别与电动升降装置3、红外线感应开关4以及升降缓冲组件5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4感应到柜体1外侧的物体靠近后,电控组件6控制电动升降装置3向上运动打开翻盖2,所述翻盖2打开时,在下感应片503与接近感应探头501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3停止动作,所述电控组件6延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3向下运动关闭翻盖2,并在上感应片502与接近感应探头501感应时控制电动升降装置3停止动作。

本实用新型中,翻盖2是通过铰链与柜体1连接的,电动升降装置3的上端与翻盖2连接用于带动翻盖2与所述柜体1的开闭,电动升降装置3采用现有的智能电动伸缩杆技术,在人丢弃垃圾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开关感应4从而打开翻盖,因此人体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延时的时间内,及时丢弃垃圾,随后翻盖自动关闭,实现翻盖的自动打开/闭合功能;本实用新型感应探头501采用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上感应片502和下感应片503分别与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相适应,其感应的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垃圾桶7,所述垃圾桶7抽屉式地设置在所述柜体1内,可用于更换或更新垃圾桶7,防止垃圾过多溢出所述柜体1导致的环境破坏。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垃圾桶的安装示意图,所述柜体1的前侧开口并通过一门板8开闭,所述门板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垃圾桶7的内框9,所诉内框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柜体1滑动连接的导轨10,其中11为连接内框9与门板8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内框9呈中空的框架型,一侧与门板8固定连接,垃圾桶7则搁置在内框9上,可随着门板8推拉,本实用新型设置门板8,可在清空垃圾桶7后,及时关闭柜体1,防止气味或杂质溢出,可以理解,门板8也可以设置在柜体1的侧面,不影响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导轨10通弄过与内框9挂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制造和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接近感应开关12,所述接近感应开关12与所述电控组件6电性连接,所述接近感应开关12设置在柜体1的内侧用于感应所述门板8位置,当所述门板8打开,在更换垃圾桶7时,同时关闭所有开关,防止翻盖2的再度开启,翻盖2不能进行任何动作,本实用新型接近感应开关12用于检测门板8的位置,可以理解,门板8上设置有与接近感应开关12对应的感应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以及蜂鸣器,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设置在柜体1的垃圾投放口处,与翻盖2上的感应片对应,有人或物体挡住柜体垃圾投放口时翻盖不会闭合,再度打开,并声音提示,防止翻盖2在关闭过程中夹伤手指,达到防夹阻力感应自动保护的功能,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垃圾柜还包括分别与电控组件6连接的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13和指示灯14,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13也采用红外感应探头omrone3z-d61,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13设置在柜体1的内侧上部,所述指示灯14设置在柜体1的外侧,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探头13用于检测柜体1内部的垃圾装满时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14指示报警。本实施例指示灯14包括红灯和绿灯,当柜体1内的垃圾装满时,外侧的红灯则亮起,反之,当检测到柜体1内的垃圾未装满时,外侧的绿灯则亮起。通过将第一红外线感应探头以及蜂鸣器连接至电控组件,在桶口物满、翻盖开/合过程等,都有相应的提示音。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缓冲组件5还包括支架504,所述上感应片502和下感应片503通过所述支架504连接至电动升降装置3,所述上感应片502或/和下感应片503分别与所述支架504可拆卸连接,并可上下调整上感应片502或/和下感应片503的位置,因此通过调整上感应片502或/和下感应片503之间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翻盖的开度,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8所示,所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脚踏开关15,所述脚踏开关15与所述电控组件6电性连接,通过电控组件6控制电动升降装置3动作。所述脚踏开关15包括脚踏背板1501、脚踏面板1502、微动开关1503和压簧1504,所述脚踏面板1502的上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脚踏背板1501铰接,所述脚踏面板1502的下端通过压簧1504支撑于脚踏背板1501,所述微动开关1503位于脚踏面板1502和脚踏背板1501之间,脚踏面板1502受压,脚踏面板1502绕其转轴旋转,从而使其内表面按压微动开关1503的开关按钮,当压力消失后,脚踏面板1502在压簧1504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置。本实施例中,压簧1504穿插在螺杆上,脚踏面板1502穿过所述螺杆并压向压簧1504,通过螺栓和螺杆导向,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属脚踏开关15的空腔,所述底座16的前侧设置有脚踏门17,通过设置脚踏门17,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将脚伸进脚踏门17再与脚踏开关15接触,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