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1611发布日期:2020-05-20 02:0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部件,尤其是一种具有防风、防摇功能的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



背景技术:

在集装箱作业时,为便于司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装卸速度,集装箱起重机的吊具必须具有防摇性能,从而消除集装箱的摆动。

现有技术中的防摇系统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使悬持钢丝绳形成倒三角形,产生水平方向的分力来达到防摇的目的。专利zl03117018.8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双向防摇系统,采用八绳缠绕方式,但其钢丝绳受力较大,导致钢丝绳寿命较短。专利zl201420857291.1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钢丝绳防摇系统,同样采用八绳缠绕方式,但其采用单卷筒传动方式起升钢丝绳,受力点集中,不利于小车机构的稳定,钢丝绳的防摇效果还有待提升,并且会增加卷筒的负载,进而大大降低吊具上架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并且会减少其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是通过增加滑轮组,使起升钢丝绳的布置成倒三角形,利用起升绳水平方向的分力进行防摇。

但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倒三角形的钢丝绳进行水平分力进行防摇。这种倒三角形钢丝绳防摇系统一般适用于起升高度较低的场合,对于堆场高度堆放较高的情况下,受限于堆场间距离和钢丝绳的宽度,无法降至堆场最底端的集装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钢丝绳呈x型布置,从几何结构上提高了整体防风、防摇效果。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包括上架,所述上架包括前主梁、后主梁、左端梁和右端梁,前主梁、后主梁、左端梁和右端梁连接成矩形框架;其特征是:

在所述前主梁、后主梁、左端梁和右端梁的两端部各设置一个吊点机构,前主梁和后主梁上的吊点机构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上架固定设置,左端梁和右端梁上的吊点机构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上架固定设置;

在每个吊点机构上设置一个钢丝绳连接点,钢丝绳连接点分别与一根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在上架的四个侧面分别形成交叉状连接至吊点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在上架的四个侧面交叉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的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吊点机构包括吊点安装架,吊点安装架上部与螺旋扣的一端铰接,螺旋扣的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点安装架通过吊点铰轴和球关节轴承与螺旋扣的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点安装架安装在工字梁上,工字梁与上架铰接,工字梁和上架由摆动驱动装置连接,以实现相对上架侧向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装置采用油缸或电缸。

进一步地,在所述工字梁的两端设有铰孔,铰孔内设有铰轴,工字梁通过工字梁铰轴与上架铰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架的前主梁上设置的两个吊点机构的两个螺旋扣在前后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与后主梁上两个吊点机构的两个螺旋扣在前后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左端梁上的两个吊点机构的两个螺旋扣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右端梁上的两个吊点机构的两个螺旋扣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以使两根钢丝绳在交叉处相互避让。

进一步地,所述上架前主梁上两个螺旋扣与后主梁上两个螺旋扣呈对称布置,左端梁上两个螺旋扣与右端梁上两个螺旋扣呈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架的顶部设置储缆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钢丝绳的螺旋扣与钢丝绳采用x型交叉的方式进行连接,钢丝绳在上架的四个侧面分别形成四个大x型(钢丝绳交叉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地三角形),螺旋扣通过球关节轴承进行连接,螺旋扣可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可以保证上架在转动时,通过调整避免发生干涉;钢丝绳采用的x型交叉设置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的三角形,稳定地几何结构能够增加刚性和阻尼,从而有效抑制摇摆;

(2)本实用新型中x型钢丝绳主要承担摇摆的水平力,起升的吊重仍由钢丝绳承担,因此上架结构可以相对简单;

(3)本实用新型中工字梁与上架实现铰接,并连接有摆动油缸,从而可允许上架相对工字梁在侧向一定范围内的倾摆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的俯视图。

图3为所述吊点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式上架的绕绳图。

图5为所述螺旋扣与吊点安装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上架、101-前主梁、102-后主梁、103-左端梁、104-右端梁、200-吊点机构、201-钢丝绳、202-吊点安装架、203-工字梁、204-螺旋扣、205-工字梁铰轴、206-摆动油缸、207-吊点铰轴、208-球关节轴承、300-储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式x型吊具上架包括上架100、固定在上架100顶部的储缆框300、以及布置在上架100前、后、左、右侧两端部的八个吊点机构200;在每个吊点机构200设置一个钢丝绳连接点,钢丝绳连接点分别与一根钢丝绳201连接,钢丝绳201在上架100的四个侧面分别形成交叉状连接至吊点机构200(即呈x型交叉),从而在上架100的四个侧面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几何结构的稳定性,两个大小基本一致地三角形构成的x型交叉钢丝绳能够更好地抑制在起重机的大车和小车方向的摇摆,起到较好的防风、防摇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上架100包括前主梁101、后主梁102、左端梁103和右端梁104,前主梁101、后主梁102、左端梁103和右端梁104焊接成矩形框架。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吊点机构200包括吊点安装架202、工字梁203和螺旋扣204;所述工字梁203的两端设有铰孔,铰孔内设有工字梁铰轴205,工字梁203通过工字梁铰轴205与上架100铰接;在所述上架100上安装摆动油缸206,摆动油缸206的缸体与上架100连接,摆动油缸206的活塞杆与工字梁203铰接,以通过摆动油缸206驱动上架100相对工字梁203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倾摆;在所述工字梁202的两端部各固定安装一个吊点安装架20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吊点位置在大车方向和小车方向上相对固定,不能沿前后方向(即小车方向)或左右方向(即大车方向)进行平移,但由于吊点安装架201设置于前主梁101、后主梁102、左端梁103和右端梁104的两端部,在上架100四个侧面形成的x型钢丝绳的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基本一致,能够通过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实现较好的防风、防摇效果。如图3所示,在所述吊点安装架201上部通过吊点铰轴207和球关节轴承208与螺旋扣204的一端铰接,螺旋扣204的另一端与钢丝绳201连接。

在所述上架100的前主梁101上设置的两个吊点机构200的两个螺旋扣204在前后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与后主梁102上两个吊点机构200的两个螺旋扣204在前后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左端梁103上的两个吊点机构200的两个螺旋扣204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右端梁104上的两个吊点机构200的两个螺旋扣204在左右方向上交错开一定位置,以使两根钢丝绳在交叉处相互避让。同时,所述上架100前主梁101上两个螺旋扣204与后主梁102上两个螺旋扣204呈对称布置,左端梁103上两个螺旋扣204与右端梁104上两个螺旋扣204呈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钢丝绳的螺旋扣与钢丝绳采用x型交叉的方式进行连接,钢丝绳在上架的四个侧面分别形成四个大x型(钢丝绳交叉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地三角形),螺旋扣通过球关节轴承进行连接,螺旋扣可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从而可以保证上架100在转动时,通过调整避免发生干涉;钢丝绳采用的x型交叉设置形成两个大小基本一致的三角形,稳定地几何结构能够增加刚性和阻尼,从而有效抑制摇摆;另一方面,x型钢丝绳主要承担摇摆的水平力,起升的吊重仍由钢丝绳承担,因此上架100结构可以相对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中工字梁203与上架100实现铰接,并连接有摆动油缸206,从而可允许上架100相对工字梁203在侧向一定范围内的倾摆位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