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9996发布日期:2020-07-17 15:3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地辅助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住宅工程专业施工过程中,二次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后期,施工电梯拆除情况下,往往仍需各类零星材料运至楼上,如果采用人工,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用于室内墙体安装的提升装置,解决现场零星材料的垂直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尤其适合建筑工地室内物体旋转式垂直运输,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提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实用性强,本辅助装置可重复多次使用,省时省力,极为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单元、辅助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固定安装在内侧墙面上,所述固定单元垂直于所述墙面水平宽度方向上;所述辅助单元绕设于所述固定单元并沿所述固定单元旋转设置,所述辅助单元垂直于所述固定单元设置,所述辅助单元一端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动力单元置于所述辅助单元下方且位于所述辅助单元远离所述固定单元一侧,所述动力单元固定在所述辅助单元下端面且可沿所述辅助单元水平左右滑动,所述动力单元可带动物品随所述辅助单元边旋转边竖直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定位件和连接件,所述定位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两端并固定在所述墙面上,所述定位件一侧与所述连接件一端焊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墙体高度方向并行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件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件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第一转件,所述第一转件被所述连接件贯穿设置且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转件可绕设所述连接件旋转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支撑件和加固件,所述支撑件垂直于所述连接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加固件倾斜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方,所述加固件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一端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二转件,所述第二转件中心轴线与所述支撑件水平轴线垂直,所述第二转件被所述连接件贯穿设置且与所述连接件旋转滚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凸台,远离所述连接件悬空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件下端面设有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吊钩和控制器,所述发动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且置于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凸台一侧;所述吊钩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吊钩置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所述吊钩用于运送物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适合建筑工地室内物体旋转式垂直运输,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提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实用性强,本辅助装置可重复多次使用,省时省力,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辅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动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固定单元11、第一通孔12、定位件

13、连接件14、第一转件20、辅助单元

21、支撑件22、加固件23、第二转件

24、卡头25、凸台30、动力单元

31、发动机32、吊钩33、钢丝绳

34、控制器40、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单元10、辅助单元20和动力单元30,固定单元10固定安装在内侧墙面40上,固定单元10垂直于墙面40的水平宽度方向上。辅助单元20绕设在固定单元10并沿固定单元10的竖直轴线上旋转设置,辅助单元20垂直于固定单元10设置,辅助单元20发一端与固定单元10连接,另一端悬空设置。动力单元30置于辅助单元20的下方且位于辅助单元20远离固定单元10的一侧,动力单元30固定在辅助单元20的下端面且可沿辅助单元20水平左右滑动,动力单元30可带动物品随辅助单元20边旋转边竖直上下移动。

具体地,如图2所示,固定单元10包括定位件12和连接件13,定位件12为长方形结构的固定钢片,对称设置在连接件13的两端并固定在墙面40上,定位件12的一侧与连接件13的一端焊接设置。定位件12与连接件13垂直设置且连接件13与墙体40的高度方向并行设置。

进一步的,在定位件12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1,通过紧固件贯穿第一通孔11使固定单元10固定在墙体40上,优选地,紧固件为螺栓组件。

进一步的,在连接件12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第一转件14,第一转件14被连接件13贯穿设置且固定在连接件13上,第一转件14与连接件13滚轮连接,即第一转件14可绕设连接件13旋转设置,优选地,第一转件14为活动滚轴,与连接件13相适配,连接件13为圆柱形结构,便于与第一转件14连接。

如图3所示,辅助单元20包括支撑件21和加固件22,支撑件21垂直于连接件13向外延伸设置;加固件22倾斜设置在支撑件21的上方,加固件21的一端通过固定件24与支撑件21固定连接,加固件21的另一端与第一转件14固定连接。优选地,固定件22可以为柔性件也可以为刚性件,若为柔性件,优选钢丝绳;若为刚性件,优选直线型支架,钢制结构;无论何种材料,加固件21所起的作用就是进一步加强支撑件21与辅助单元10的固定连接,并使在提升物品过程中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必须保证加固件2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24和第一转件14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手段即可,在此省略。

进一步的,支撑件21的一端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二转件23,第二转件23的中心轴线与支撑件21的水平轴线垂直,第二转件23被连接件13贯穿设置且与连接件13旋转滚动连接,优选地,第二转件23为活动滚轴,与连接件13相适配;支撑件21的另一端设有竖直向上的凸台25,远离连接件13悬空设置,在支撑件21的下端面设有滑轨26。支撑件21为一长方体结构的平板,凸台25垂直于支撑件21且向上设置,目的是保证支撑件21整体重心的稳定,使支撑件21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稳定。第一转件14和第二转件24之间的高度大于第二转件24距离下端定位件12之间的高度,目的是保证辅助单元20与室内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避免撞击其它室内隔物墙面,也方便又更大的移动空间使物品移动。

如图4所示,动力单元30包括发动机31、吊钩32和控制器34,发动机31固定设置在支撑件21的下端面且置于支撑件21靠近凸台25的一侧,发动机31如何固定在支撑件21的下端面上为本领域常规知识,在此省略,动力单元30可沿支撑件21上的滑轨26水平左右移动,吊钩32通过钢丝绳33与发动机31连接;控制器34通过电线与发动机31连接。吊钩32置于发动机31远离连接件13的一端设置,吊钩32用于运送物品。

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提升装置,步骤如下:

s1:根据室内墙体高度,将固定单元10固定在墙面40上。

s2:组装辅助单元20,将辅助单元20固定在固定单元10上。

s3:再将动力单元30固定在辅助单元20远离固定单元10一端的下端面。

s4:将被运输物品用吊钩32挂住,通过控制器34来控制发动机31左右移动或吊钩32进行上下移动;辅助单元20通过第一转件14和第二转件24绕设于固定单元10旋转,进而带动动力单元30旋转移动,使物品移动或放置到所需位置处。

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提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尤其适合建筑工地室内物体旋转式垂直运输,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提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实用性强,本辅助装置可重复多次使用,省时省力,极为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