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及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8124发布日期:2020-05-06 22:4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及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及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颗粒状物料输送方式包括机械提升与重力下降两种。其中物料下降时通常在管道系统中设置倾斜的下料管,以控制物料下降的速度,下料管内侧壁的底面提供颗粒物料的支撑以及摩擦力。

发明人了解到,下料管通常使用普通钢板制成,在工程实践中,下料管容易被循环的物料磨损,出现漏管现象,通常使用寿命小于一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及管道结构,能够解决下料时管道因物料磨损导致的漏管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制作成本低,不需要使用特殊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包括沿设定直线方向延伸的管道,所述管道中具有内腔,所述内腔能够实现物料的输送。

所述管道的内腔设有多个依次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管道的管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所在的平面与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采用依次布置的多个挡板,在下料管倾斜使用时,挡板处于内腔的下部,相邻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储存颗粒物料,颗粒物料覆盖在管道内腔底侧壁的上方,能够为管道内腔的底侧壁提供保护,避免底侧壁被磨损出漏洞。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管道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采用挡板与管道中心轴线具有设定距离的方式,能够为颗粒状物料在管道内腔中的输送预留足够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道结构,所述管道倾斜布置,所述管道的轴线与水平面的轴线呈设定夹角;

所述管道的上方连接有第一输料管,管道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的轴线均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输料管的下端和第二输料管的上端分别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实现管道与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的连接。

采用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来实现下料管与其他管件之间的连接,形成整个的物料颗粒的下料输送系统。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直接与下料管连接,省却了弯头的使用,避免弯头因为物料磨损而出现漏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依次布置的多个挡板,在下料管倾斜使用时,挡板处于内腔的下部,相邻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储存颗粒物料,颗粒物料覆盖在管道内腔底侧壁的上方,能够为管道内腔的底侧壁提供保护,避免底侧壁被磨损出漏洞。

2)采用挡板与管道中心轴线具有设定距离的方式,能够为颗粒状物料在管道内腔中的输送预留足够的空间。

3)采用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来实现下料管与其他管件之间的连接,形成整个的物料颗粒的下料输送系统。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直接与下料管连接,省却了弯头的使用,避免弯头因为物料磨损而出现漏洞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形管道;2、方形挡板;3、圆形管道;4、半环形板;5、第一输料管;6、第二输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包括沿设定直线方向延伸的管道,所述管道中具有内腔,所述内腔能够实现物料的输送。

所述管道的内腔设有多个依次布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管道的管壁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所在的平面与管道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挡板与管道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管道的横截面轮廓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管道的一个侧壁安装有所述挡板。

所述挡板的宽度为第一数值,安装有挡板的侧壁的宽度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相等。

与方形管道1配套的挡片为长条形普通钢板制成的方形挡板2。方形挡板2高度方向尺寸的最佳值为方形管道1截面高度尺寸的0.25倍。相邻方形挡板2的间距需根据物料粒径尺寸,物料堆积角、方形管道1与地平面夹角进行调整,保证在方形管道1下方形成了稳定的物料沉积层。方形挡板2应在管道制作时从内部焊接在管道底面。

工作原理:物料在方形管道1内腔的下部分形成了一层稳定的物料沉积层。此物料沉积层将长期堆积在管道下部,将管道与流动的物料隔开,隔绝了物料对管道的磨损,形成了物料自相磨擦但不磨损管道的积料自磨式耐磨损结构。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所述管道横截面轮廓为圆形,所述挡板沿管道的中心轴线方向布置,多个挡板相互平行。

所述挡板为半环形板4,所述半环形板4的外径与管道的内径相同。

具体的,与圆形管道3配套的挡片为半环形挡片,半环形挡片的外半径与管道内径相同,内径尺寸的最佳值为管道内径的0.7倍。相邻半环形挡片的间距需根据圆形管道3尺寸,物料粒径尺寸,物料堆积角与圆形管道3与地平面夹角进行调整,保证在圆形管道3下方形成稳定的物料沉积层。

当圆形管道3侧壁上预留插口时,半环形挡板能够从圆形管道3下部外侧插入管道内并焊接在管道3下半圆弧面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一种积料自磨式颗粒物料下料管道结构,所述管道倾斜布置,所述管道的轴线与水平面的轴线呈设定夹角;

所述管道的上方连接有第一输料管5,管道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输料管6,所述第一输料管5与第二输料管6的轴线均竖直设置。

所述第一输料管5的下端和第二输料管6的上端分别设有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实现管道与第一输料管5和第二输料管6的连接。

本实施例附图以圆形管道3作为主体,圆形管道3在与不同角度的第一输料管5、第二输料管6连接处不能采用传统的弯头,而是直接拼合焊接,传统的弯头会破坏连接处的积料结构。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