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5414发布日期:2020-07-29 02:3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



背景技术:

防腐储罐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基础设备,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总是离不开大大小小的防腐储罐,防腐储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许多企业来讲没有储罐就无法正常生产,特别是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均离不开各种容量和类型的防腐储罐。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

一、现有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防腐储罐内的储存物大多数腐蚀性较大,使得防腐罐的内衬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衬会被防腐罐内的储存物所腐蚀殆尽,而防腐罐本体还能继续使用,此时就需要操作人人员手动更换防腐罐内部固定安装的内衬,由于现有装置的内衬大多为焊接,使得操作人员极难更换防腐罐的内衬,操作人员更换防腐罐内衬的工作难度极大,不利于该装置的实用性。

二、现有装置在更换防腐罐的内衬时,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幅度与防腐罐与内衬之间的连接性较为固定,使得操作人员在拆装防腐罐的内衬时,对防腐罐本体的磨损率较大,使得防腐罐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不利于该装置的经济效益,且该装置在更换防腐罐内衬时,操作人员需要将防腐罐内衬从防腐罐内部切割下来,操作人员切割防腐罐内衬时对防腐罐的损伤较大,严重的会使防腐罐本体报废,且操作人员更换防腐罐时的劳动强度很大,不利于该装置的社会有益性。

因此亟需一种易于拆装、磨损率较低的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与直槽,使得操作人员在更换内衬时,只需要将内衬固定住,然后将内衬通过滚轮从防腐罐体内部的直槽中拉出即可,在拆装内衬的工作过程中,对罐体的摩擦较小,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通过设置直槽与凸块、滚轮,使得操作人员在拆卸内衬时,通过直槽与凸块相适配,操作人员只需将内衬用力向外拉出,通过凸块与直槽相适配,通过滑轮减少防腐罐与内衬之间的摩擦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罐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备用接口,所述罐体的表面焊接有标牌底座,所述罐体的表面焊接有吊耳,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罐体的底端开设有排液口,所述罐体的右侧可拆卸安装有罐门,所述罐体的内表面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内粘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直槽的内部表面摩擦连接有内衬,所述内衬的表面焊接有凸块,内衬的内表面粘接有防腐涂料层。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罐体的外形呈圆筒形,且罐体的四角经过钝角设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口、排液口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法兰。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耳包括固定孔且吊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焊接在罐体的顶端左侧与顶端右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端粘接有海绵板,且海绵板包裹住整个底座的表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罐门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圈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厚度值为二毫米至五毫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槽与凸块相适配,且凸块与直槽的表面紧紧贴合在一起,所述直槽的深度值为九厘米至十厘米,且直槽的内表面粗糙。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腐涂料层的均匀涂抹在内衬的内表面,且防腐涂料层的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滚轮与直槽,使得操作人员在更换内衬时,只需要将内衬固定住,然后将内衬通过滚轮从防腐罐体内部的直槽中拉出即可,在拆装内衬的工作过程中,对罐体的摩擦较小,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快、更好的将防腐罐的内衬拆卸下来,在安装新的内衬时,只需要将防腐罐内衬再次通过滑轮与直槽将新的内衬滑入防腐罐的内部即可,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更换防腐罐内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槽与凸块、滚轮,使得操作人员在拆卸内衬时,通过直槽与凸块相适配,操作人员只需将内衬用力向外拉出,通过凸块与直槽相适配,通过滑轮减少防腐罐与内衬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操作人员在拆卸防腐罐内衬时,对防腐罐内部的摩擦力较小,增加了防腐罐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该装置的经济效益,使得该装置的使用成本降低,增加了该装置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罐体;2、进液口;3、备用接口;4、标牌底座;5、吊耳;51、固定孔;6、底座;7、缺水保护装置;8、排液口;9、罐门;10、直槽;11、固定块;12、滚轮;13、内衬;14、凸块;15、防腐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便于更换内衬的防腐储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端开设有进液口2,罐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备用接口3,罐体1的表面焊接有标牌底座4,罐体1的表面焊接有吊耳5,罐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6,罐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缺水保护装置7罐体1的底端开设有排液口8,罐体1的右侧可拆卸安装有罐门9,罐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直槽10,直槽10内粘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滚轮12,直槽10的内部表面摩擦连接有内衬13,内衬13的表面焊接有凸块14,内衬13的内表面粘接有防腐涂料层15。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直槽10与凸块14相适配,且凸块14与直槽10的表面紧紧贴合在一起,直槽10的深度值为九厘米至十厘米,且直槽10的内表面粗糙。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直槽10与凸块14相适配,使得直槽10能与凸块14之间的稳定性增加,避免了凸块14从直槽10内滑出,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防腐涂料层15的均匀涂抹在内衬13的内表面,且防腐涂料层15的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防腐涂料层15的存在,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增加,降低了防腐罐。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4,罐体1为外形一个圆筒形,且罐体1的四角经过钝角设计。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罐体1四角的钝角设计,避免了罐体1的四角伤害到操作人员,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使得该装置的的工作环境安全性比较高,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吊耳5包括固定孔51且吊耳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吊耳5焊接在罐体1的顶端左侧与顶端右侧。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吊耳5的设计,使得该装置能够牢牢的被固定在需要的地方,避免了该装置发生脱落的意外,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避免了该装置发生掉落的情况,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增加了该装置的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正常启动该装置,接着操作人员通过排液口8将罐体1内部的储存液排干,随后在从进液口2灌入清水,对罐体1的内部进行冲洗,然后将冲洗过的污水从排液口8排出。

工作阶段:首先操人员将罐门9打开,接着将牵引装置固定在内衬13的表面,随后牵引装置向外用力,将内衬13通过滚轮12从直槽10内拉出,接着将新的内衬13通过滚轮12进入直槽10的内部,然后固定好内衬13,内衬13在罐体1内不能随意移动。

结束阶段:首先操作人员将罐门9关上,随后操作人员检查罐体1各个部件之间的固定性是否正常,然后将清水从进液口2灌入罐体1内,检查更换的新内衬13能否正常工作,最终完成了该装置对储存液的储存工作,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