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和应用该导辊的机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9746发布日期:2020-08-25 19: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和应用该导辊的机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体以及辊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和应用该导辊的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辊体应用于洗涤设备、烫平机等设备中,用于传动传输带,传输带传输布料。

现有技术中的辊体为平辊居多,辊体的表面经过长期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辊面越来越光滑,传输带会出现在辊体上打滑的现象,打滑导致单个传输带与其他传输带的速度不均,不同速的传输带传输的布料就会使布料褶皱。

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为:通过加装张紧装置对传输带进行拉紧,通过增加传送带与辊体表面的摩擦力而硬防止传输带打滑,然而由于辊体的长度一般较长,通过拉紧传输带,辊体的受力也会增加,尤其是对于长度较大的辊体,长时间的运行,辊体的中间位置会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导辊报废,不能再使用。

其次,拉紧传输带后,传输带的受力也会加大,传输带在这种高强度的运行系,由于受力过大,也会导致传输带损坏,缩短了传输带的使用寿命,需要更换传输带,由于传输带的本身价格较高,频繁更换传输带,无形中增加了运营维护成本。

另一种方法为:在辊体表面滚花,加大辊面的摩擦力,但是经过滚花后的导辊,由于导辊的工作环境,导轨的表面容易生锈,在影响美观性的同时,也缩短了导辊的使用寿命,且滚花处理导辊表面,导辊的废品率较高,处理工艺较为复杂,也增加了导辊的生产成本。

因此,有必要针对辊体的表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以防止传输带打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和应用该导辊的机械设备。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包括辊体以及设置在辊体两端的导轴;所述辊体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段防滑环,防滑环的宽度小于传输带的宽度,防滑环的设置个数,根据传输带的数量而定,每个传输带都要压接一个防滑环,防滑环可以增大传输带与导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传输带打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工作时,传输带压接在防滑环上,增大了传输带与辊体的摩擦力,有效的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

2、辊体能够带动传输带平稳、不打滑的运行,从而传输带能够输送平整的布料,解决了布料褶皱的问题。

3、在辊体表面套设防滑环这种加工方式简单易行,导辊成品率高,降低了导辊的生产成本。

4、防滑环能够提高导辊的整体强度,工作时,由于对传输带没有采用拉紧的方式,导辊不易变形,延长了导辊的使用寿命。

5、延长了传输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传输带的更换频次,从而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的宽度为20-150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传输带的不同规格选择不同宽度的防滑环,使传输带完全覆盖防滑环,工作时,即可保证传输带不打滑,还能使导辊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的厚度不大于5mm。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防滑环厚度超过5mm后,对传输带的张力就会很大,影响传输带的使用寿命,再者传输带中间部位压接在防滑环上,防滑环厚度超过5mm后,传输带中间部位也容易损坏,由于厚度不超过5mm,所以传输带的受力变形不大,不会对传输带造成损害,延长了传输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传输带的更换频次,降低了使用商的运行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间隔距设置在导辊的外表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个传输带压接一个防滑环,间距根据传输带之间的间距设定,从而所有的传输带都不再打滑,传输带均平稳运行,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达到传输平整布料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颗粒油漆环,颗粒油漆分段设置在辊体的外表面上,优选为等间距设置,颗粒油漆的内部颗粒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为喷涂的方式涂覆在辊体的外周面,在喷涂的时候,在需要喷涂的辊体段两端加隔板,在隔板内的辊体段进行喷涂,形成分段的颗粒油漆层,每段的颗粒油漆层之间等间距,间距的大小,根据传输带的宽度,以及传输带与传输带之间的间距来决定,间距一般选择为传输带带宽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优选的每段的颗粒油漆层之间优选为等间距,颗粒油漆层由于其表面粗糙,增大了与传输带的摩擦力,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缠绕在导辊外表面的砂带环,所述砂带优选的方式为分段、等间距缠绕在辊体的外表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砂带的粗糙面朝外,直接与传输带接触,增大了摩擦力,可以防止传输带打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含有固体颗粒的胶合层,所述胶合层优选的方式为分段、等间距缠绕在辊体的外表面。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含有固体颗粒的胶合层直接与传输带接触,增大了摩擦力,可以防止传输带打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表面喷砂层,砂浆通过向辊体外表面分段喷涂的方式形成分段喷砂层,优选为每段的喷砂层之间等间距,间距的大小,根据传输带的宽度,以及传输带与传输带之间的间距来决定,间距一般选择为带宽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表面喷砂层由于其表面粗糙,增大了与传输带的摩擦力,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套设在辊体外表面的橡胶环,优选为等间距套设。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橡胶环的摩擦系数大,增大了辊体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解决传输带打滑的问题,同时橡胶环加工成本低,加工方式也简便易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滑环为套设在辊体外表面的热塑管,优选为等间距套设。

采用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热塑管的摩擦系数大,增大了辊体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解决传输带打滑的问题,同时热塑管套设方式简便易行,降低了导轨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防止传输带侧滑的止位辊的烫平机、展布机、送布机、折叠机、堆码机、烘干机、压花机、印花机以及预缩机中的任意一项,上述烫平机、展布机、送布机、折叠机、堆码机、烘干机、压花机、印花机以及预缩机中安装有若干个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采用上述防止传输带侧滑的止位辊,代替上述设备一种的辊体,能够对传输带限位,平整的传送布料,解决了布料的褶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环为颗粒油漆结构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

1、辊体,2、导轴,3、防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包括辊体1以及设置在辊体1两端的导轴2;所述辊体1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段防滑环3,防滑环3的宽度小于传输带的宽度,防滑环3的设置个数,根据传输带的数量而定,每个传输带都要压接一个防滑环3,防滑环3可以增大传输带与导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传输带打滑。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的宽度为20-150mm,现有常用传输带的宽带规格有50mm、70mm、10mm、150mm、200mm,根据传输带的不同规格选择不同宽度的防滑环3,使传输带完全覆盖防滑环,工作时,即可保证传输带不打滑,还能使导辊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的厚度不大于5mm,厚度超过5mm后,对传输带的张力就会很大,影响传输带的使用寿命,再者传输带中间部位压接在防滑环3上,防滑环3厚度超过5mm后,传输带中间部位长时间向外扩张,也容易损坏,其次防滑环厚度超过5mm后,对传输带的张力就会很大,影响传输带的使用寿命,由于厚度不超过5mm,所以传输带的受力变形不大,不会对传输带造成损害,延长了传输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传输带的更换频次,降低了使用商的运行成本。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优选为等间距设置在辊体1的外表面,每个传输带压接一个防滑环3,间距根据传输带之间的间距以及传输带的带宽设定,每个传输带压接一个防滑环,间距根据传输带之间的间距设定,从而所有的传输带都不再打滑,传输带均平稳运行,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达到传输平整布料的效果。

如图2所示,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为颗粒油漆环,颗粒油漆通过向辊体1外表面分段喷涂的方式形成防滑环,所述每段的颗粒油漆层之间等间距,颗粒油漆的内部颗粒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喷涂的时候,在需要喷涂的辊体1段两端加隔板,在隔板内的辊体段进行喷涂,形成分段的颗粒油漆层,每段的颗粒油漆层之间等间距,间距的大小,根据传输带的宽度,以及传输带与传输带之间的间距来决定,间距一般选择为传输带带宽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传输带能够完全压接覆盖住防滑环3,颗粒油漆层由于其表面粗糙,增大了与传输带的摩擦力,解决了传输带打滑的问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为表面喷砂层,砂浆通过向辊体1外表面分段喷涂的方式形成分段喷砂层,优选的方式为每段的喷砂层之间等间距,间距的大小,根据传输带的宽度,以及传输带与传输带之间的间距来决定,间距一般选择为带宽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表面喷砂层的粗糙度ra大于3.2,其所用砂料为石英砂、金刚砂、铁砂和海南砂中的一种,砂粒坚固耐用。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为缠绕在辊体1外表面的砂带环,所述砂带分段、等间距缠绕在辊体1的外表面,砂带的粗糙面朝外,直接与传输带接触,增大了摩擦力,可以防止传输带打滑,加工方式也简便易行,降低了整个导辊的生产成本。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为等间距套设在辊体1外表面的橡胶环,橡胶环选定好位置套设在辊体1上后,将橡胶环的两个端侧向外翻起,与辊体1接触面涂覆粘结胶,然后再翻回去,通过粘结胶粘结在辊体1的外表面,橡胶环的摩擦系数大,增大了辊体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解决传输带打滑的问题,同时橡胶环加工成本低,加工方式也简便易行。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环3为等间距套设在辊体1外表面的热塑管,热塑管选定好位置套设在辊体1上,通过加热热塑管,使热塑管收缩,紧贴在辊体1的外表面上,后热塑管的摩擦系数大,增大了辊体1表面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解决传输带打滑的问题,同时热塑管套设方式简便易行,降低了导轨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防止传输带侧滑的止位辊的烫平机、展布机、送布机、折叠机、堆码机、烘干机、压花机、印花机以及预缩机中的任意一项,上述烫平机、展布机、送布机、折叠机、堆码机、烘干机、压花机、印花机以及预缩机中安装有若干个防止传输带打滑的导辊,采用上述防止传输带侧滑的止位辊,代替上述设备一种的辊体,能够对传输带限位,平整的传送布料,解决了布料的褶皱问题。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