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1308发布日期:2020-05-12 18:1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建设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



背景技术:

电缆线路施工及电缆应急抢修过程中,对于剩余电缆或从整盘缆截取短距离电缆时,通常需要使用收线器将电缆缠绕到绕线盘上。

目前,现有的绕线盘通常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支架的绕线轮,但是现有的收线器的支架通常为不可折叠的支架,而收线器作为电缆建设的辅助设备,通常需要运输至工地进行使用,故如果支架不可折叠,那么支架在运输时占用的空间将比较多,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通过设置可折叠的支架,从而减小运输时收线器所占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包括支架、以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的绕线轮,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将所述第二支撑架锁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以使支架呈“人”字型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连接件,其中,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从而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可转动折叠;另外,连接件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可将第二支撑架锁定于第一支撑架,使支架的侧面呈“人”字型设置,从而达到将支架稳定支撑于地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翼片,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翼片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翼片相连,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件,有利于限定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的转动角度,使支架的侧面呈“人”字型设置,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从而增强收线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翼片设置有挂钩,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对两侧的所述翼片的挂钩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周侧转动设置有套筒,所述绕线轮套设于所述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翼片设置挂钩,挂钩上设置支撑轴,支撑轴的外周侧转动设置有套筒,而绕线轮套设于套筒上,当收线时,转动绕线轮即可对电缆进行收线;另外,由于支撑轴可拆卸设置于挂钩,故绕线轮也可拆卸,便于更换绕线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呈“u”字型设置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沿所述滑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套滑动连接的滑动部、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动部之间用于手持推拉所述支架的握持部,所述滑动部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动部脱离滑套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当需要移动收线器时,便于移动收线器,把手与滑套滑动连接,将把手拉伸出来时,可通过把手对收线器进行移动,将把手收回去时,有利于节省收线器所占用的空间;另外,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挡在滑套的底部,可限制限位块从滑套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为磁铁块,所述滑套为铁制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把手,使把手的磁铁块与铁制滑套相吸合,从而达到将把手限位于滑套,以防把手滑到位后,把手与滑套继续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部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握持部设置防滑纹,可增加握持部与手的摩擦力,以防手滑导致收线器摔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所述把手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且所述滑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架支撑于地面时,滑轮不会直接与地面接触,有利于预防绕线轮收线时,支架不稳的问题;而当需要移动收线器时,翻转把手,使滑轮着地后,再通过把手移动收线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连接件,其中,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从而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可转动折叠;另外,连接件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可将第二支撑架锁定于第一支撑架,使支架的侧面呈“人”字型设置,从而达到将支架稳定支撑于地面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支架收纳起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第一支撑架;12、第二支撑架;13、连接件;131、翼片;132、连接片;133、限位件;134、挂钩;2、绕线轮;3、支撑轴;4、套筒;5、滑套;6、把手;61、滑动部;62、握持部;63、限位块;7、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信电缆收线器,包括支架1、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支架1的绕线轮2。绕线轮2与支架1可拆卸设置,当绕线轮2收线完成后,可更换新的绕线轮2进行收线。

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连接件13。其中,连接件1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翼片131、以及连接在两个翼片131之间的连接片132。安装时,将连接件13的一侧套设于第二支撑架12与第一支撑架11的连接处,并通过螺钉将连接件13固定于第二支撑架12,然后将连接件13的另一侧铰接于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的连接处,从而将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连接起来,且第二支撑架12与第一支撑架11转动连接。当不需要收线时,可转动第二支撑架12,使第二支撑架12往第一支撑架11的一侧靠近,从而将支架1收纳起来,有利于节省收线器所占用的空间。

为使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稳定支撑绕线轮2,两个翼片131之间连接有限制第二支撑架12与第一支撑架11所转动的角度的限位件133。其中,限位件133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翼片131之间,并位于第一支撑架11背离第二支撑架12的一侧。其中,限位件133可为螺丝、插销等,本实施例中,限位件133以螺丝为例。通过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翼片131之间设置螺丝,当第一支撑架11背离第二支撑架12的一侧与螺丝相接触时,第二支撑架12与第一支撑架11之间的角度无法继续扩大,此时,支架1的侧面呈“人”字型,有利于使支架1稳定支撑于地面。

为便于更换绕线轮2,翼片131设置有挂钩134,挂钩134位于第一支撑架11背离第二支撑架12的一侧。其中,位于第一支撑架11相对两侧的翼片131的挂钩134上挂设有支撑轴3,支撑轴3上套设有套筒4,套筒4与支撑轴3转动连接。安装时,将套设有套筒4的支撑轴3穿过绕线轮2的中心,然后再将支撑轴3挂设在挂钩134上,从而将绕线轮2可拆卸安装在支架1上。

第一支撑架11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套5,滑套5内滑动连接有“u”字型设置的把手6。其中,把手6包括一体成型的滑动部61与握持部62,滑动部61与滑套5沿滑套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握持部62固定连接在两个滑动部61之间,且为了防滑,握持部62的外周侧设置有防滑纹。另外,为预防滑动部61从滑套5中脱出,滑动部61远离握持部6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63,限位块63的横截面大于滑套5的横截面。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3为磁铁块,而滑套5为铁制滑套,通过磁铁块与铁制滑套的磁性吸合,从而限制把手6与滑套5之间的相对滑动。

为便于移动收线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1远离把手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滑轮7,滑轮7垂直设置于支撑架,且滑轮7位于第一支撑架11背离第二支撑架12的一侧。当需要移动收线器时,翻转把手6,使滑轮7着地后,再通过把手6移动收线器,以防滑轮7直接与地面接触,导致收线器收线时,收线器来回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支架1包括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以及连接件13,其中,连接件13与第一支撑架11转动连接,连接件13与第二支撑架12固定连接,从而第一支撑架11与第二支撑架12可转动折叠;另外,连接件13设置有限位件133,限位件133可将第二支撑架12锁定于第一支撑架11,使支架1的侧面呈“人”字型设置,从而达到将支架1稳定支撑于地面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