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1606发布日期:2020-07-07 14:1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储存设备领域,更具体来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



背景技术:

储存罐是工业领域常见的一种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容器。储存罐是石油、化工、粮油、食品、消防、交通、冶金、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因为某些物料的储存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或者有些物料需要加热,所以需要使用一体化加热盘管的储存罐,该类储存罐具有双层罐壁,在内层的罐壁上设置有可以加热的盘管,通过盘管来对壁体升温,从而达到对储存物料进行加热的效果。

但现有技术的一体化加热盘管的储存罐存在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或者其它原因,盘管很有可能会出现漏洞,从而使盘管中的高温蒸气发生泄漏,无法对内部的物料进行加温,而工作人员无法得知盘管已经存在漏洞,继续将需要加热的物料储存入该罐,导致罐内储存的物料发生变质,达不到储存和加热物料的效果,影响物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具有便于预先检测储存罐的盘管是否存在漏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工作人员把物料储存在盘管损坏的储存罐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内罐和外罐,所述内罐和外罐之间留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盘管,所述盘管上设置有与盘管连通的辅助管,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导通孔,所述辅助管通过导通孔向罐体外延伸,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设置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的一端与延伸出罐体外的辅助管连通,所述加压管与辅助管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连通的密封连接件,所述辅助管上设置有压力表和阀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加压管连接在辅助管上,然后打开辅助管上的阀门,再使空气压缩机运行,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加压管与辅助管流通入储存罐的盘管中,直到盘管中充盈有压缩空气,然后关闭空气压缩机,再关闭阀门,记录辅助管上的压力表的数值,间隔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对比压力表的数值,若数值无变化,则说明盘管无漏洞,若数值变化,则说明盘管出现漏洞,检测完毕后,将加压管和辅助管分离;在经过上述方案对进行检测后,能够及时判断储存罐内的盘管是否已经损坏,若有损坏则尽快进行修补,让工作人员不会误将物料储存到盘管损坏的储存罐中,从而具有预先检测储存罐的盘管是否存在漏洞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密封连接件包括连通设置在辅助管的端口上的辅助筒,所述辅助筒内靠近辅助管管口的端壁上设置有与加压管的管口相抵触的密封圈,所述辅助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方向与辅助筒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加压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插接配合的燕尾插条,所述辅助筒靠近加压管一侧的端壁上设置有用于将燕尾槽的开口遮挡住的阻挡杆,所述阻挡杆通过铰链与辅助筒侧壁连接,所述辅助筒的端壁上设置有用于把阻挡杆卡紧在将燕尾槽开口遮挡的位置的卡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加压管与辅助管时,将加压管的燕尾插条对准辅助筒的燕尾槽,然后将加压管沿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推送至燕尾槽内,直到加压管与辅助筒端壁的密封圈紧密抵触,辅助筒侧壁上密封圈可以使加压管和辅助管的管口接触的更加紧密,然后将辅助筒上通过铰链连接的阻挡杆向燕尾槽的方向旋动,使得阻挡杆处于燕尾槽的开口遮挡的位置,这时阻挡杆的另一端会与辅助筒端壁上的卡紧件紧密接触,阻挡杆便被卡紧在将燕尾槽的开口遮挡的位置,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加压管从辅助筒中脱落,从而实现加压管和辅助管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紧件包括设置在辅助筒的端壁上的卡紧槽,所述卡紧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阻挡杆相贴合的橡胶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卡紧槽内的橡胶层可以使阻挡杆和卡紧槽卡接的更牢固,进一步阻止加压管从辅助筒中脱落,从而实现对辅助筒的燕尾槽的遮挡作用,达到加压管和辅助管紧密连接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中穿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孔中穿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位于罐体内的一端上设置有浮动块,所述连接绳位于罐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浮动块质量相同的悬挂块。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可以使浮动块和悬挂块与罐体内壁和外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浮动块和悬挂块摩擦罐体侧壁;当储存罐内无物料时,浮动块位于内罐底部,悬挂块紧挨连通孔;当储存罐内开始注入物料,浮动块上浮在物料表面,同质量的悬挂块竖直向下移动,悬挂块的移动距离与浮动块上升的距离即液位的高度数值一致,从而达到直观地得知罐内储存物料的量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外罐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所述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与连接绳的方向一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刻度标尺记录悬挂块的位置,再通过数值计算,得出悬挂块的位置变化值,即可得知储存罐内物料液位的高度,从而达到更准确地得知罐内储存物料的量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外顶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内罐内转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后,与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的搅拌杆开始转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随着搅拌杆转动,从而达到对储存罐中的加热物料进行搅拌的效果,通过搅拌使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受热更为均匀。

进一步,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多个导流孔,在储存罐内液体旋流时,所述导流孔可以导流储存罐内液体,使搅拌叶片不易被旋流折断,从而达到更好的搅拌物料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给盘管内加压缩气体,观察固定时间内盘管内的气压变化,从而达到预先检测储存罐的盘管是否存在漏洞的效果;

二、加压管和辅助管通过燕尾槽配合连接,辅助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阻挡杆与内壁设置有橡胶层的卡紧槽紧密卡接,从而达到加压管与辅助管紧密连接的效果;

三、同质量的浮动块与悬挂块通过连接绳分别置于罐内和罐外,罐体外壁上设置有的刻度标尺,通过悬挂块对应刻度数值的变化,从而达到可以具体直观地观察罐体内液位高度的效果;

四、电机驱动罐体内的搅拌杆转动,多个表面有导流孔的搅拌叶片具有充分搅拌罐内物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密封连接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密封连接件的部分剖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内罐;12、外罐;13、导通孔;2、空腔;21、盘管;22、辅助管;221、压力表;222、阀门;223、辅助筒;2231、密封圈;2232、燕尾槽;2233、阻挡杆;2234、铰链;2235、卡紧槽;2236、橡胶层;3、空气压缩机;31、加压管;311、燕尾插条;4、连接绳;41、浮动块;42、悬挂块;43、刻度标尺;44、连通孔;45、连通管;5、电机;6、搅拌杆;61、搅拌叶片;62、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便于检测盘管密封性的储存罐,包括罐体1,罐体1包括内罐11和外罐12,内罐11和外罐12之间空腔2,空腔2内设置有盘管21,盘管21上设置有与盘管21连通的辅助管22,辅助管22通过罐体1上开设的导通孔13向罐体1外延伸,罐体1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3,空气压缩机3的出气端设置有加压管31,加压管31的一端与延伸出罐体1外的辅助管22连通,加压管31与辅助管22的连通处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连通的密封连接件,辅助管22上设置有压力表221和阀门222。

检测时,首先将加压管31连接在辅助管22上,然后打开辅助管22上的阀门222,再使空气压缩机3运行,空气压缩机3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加压管31与辅助管22流通入储存罐的盘管21中,直到盘管21中充盈有压缩空气,然后关闭空气压缩机3,再关闭阀门222,记录辅助管22上的压力表221的数值,间隔两小时后,再次观察对比压力表221的数值,如果压力表221数值无变化,则说明盘管21无漏洞,如果压力表221数值变化,则说明盘管21出现漏洞,需要停止继续使用储存罐,尽快对盘管21进行修补,测试结束后,将加压管31与辅助管22分离,通过上述方式预先对储存罐的盘管21进行检测,让工作人员不会误将物料储存到盘管21损坏的储存罐中,达到预先检测储存罐的盘管21是否存在漏洞的效果。

如图4和图6所示,密封连接件为连通设置在辅助管22的端口上的辅助筒223,辅助筒223内靠近辅助管22管口的端壁上设置有密封圈2231,密封圈2231与加压管31的管口相抵触;结合图5,辅助筒223的内壁上开设有燕尾槽2232,燕尾槽2232的方向与辅助筒223的长度方向一致,加压管31的外壁上设置有燕尾插条311,燕尾插条311与燕尾槽2232插接配合,在辅助筒223靠近加压管31一侧的端壁上设置有阻挡杆2233,该阻挡杆2233用于遮挡燕尾槽2232的开口,阻挡杆2233通过铰链2234与辅助筒223侧壁连接,辅助筒223的端壁上设置有卡紧件,卡紧件把阻挡杆2233卡紧在遮挡燕尾槽2232开口的位置,卡紧件为设置在辅助筒223的端壁上的卡紧槽2235,卡紧槽223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阻挡杆2233相贴合的橡胶层2236。

连接加压管31与辅助管22时,将加压管31的燕尾插条311对准辅助筒223的燕尾槽2232,然后将加压管31沿燕尾槽2232的长度方向推送至燕尾槽2232内,直到加压管31与辅助筒223端壁的密封圈2231紧密抵触,然后将辅助筒223上通过铰链2234连接的阻挡杆2233向燕尾槽2232的方向旋动,最后阻挡杆2233与辅助筒223端壁上的卡紧件紧密接触,卡紧槽2235内的橡胶层2236可以使阻挡杆2233和卡紧槽2235卡接的更牢固,且卡紧槽2235的开口紧挨辅助筒223的端壁,阻挡杆2233利用卡紧槽2235内壁的橡胶层2236的弹性与卡紧槽2235卡接,实现对辅助筒223的燕尾槽2232的遮挡作用,防止加压管31从辅助筒223中脱落,从而达到加压管31和辅助管22紧密连接的效果。

如图1和图7所示,罐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44,连该连通孔44的高度高于储存物料的最高高度,连通孔44中穿设有连通管45,连通管45内穿设有连接绳4,连接绳4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上设置有浮动块41,连接绳4位于罐体1外的一端上设置有与浮动块41质量相同的悬挂块42,外罐12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43,刻度标尺43的长度方向与连接绳4的方向一致。

连通管45可以使浮动块41和悬挂块42与罐体1内壁和外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浮动块41和悬挂块42摩擦罐体1侧壁,当储存罐内无物料时,浮动块41位于内罐11底部,悬挂块42紧挨连通孔44,当储存罐内开始注入物料,浮动块41上浮在物料表面,这样同质量的悬挂块42就会在罐体1外竖直向下移动,悬挂块42的移动距离和浮动块41上升的距离即液位的高度数值一致,再利用刻度标尺43记录悬挂块42的位置,通过数值计算得出悬挂块42的位置变化值,这样也就可以知道液位的高度值,从而达到直观地得知罐内储存物料的量的效果。

如图7所示,罐体1的外顶壁上设置有电机5,内罐11内转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搅拌杆6,搅拌杆6与电机5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搅拌杆6上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61,搅拌叶片61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62;罐体1内的物料需要加热时,给电机5通电,与电机5输出轴同轴连接的搅拌杆6开始转动,搅拌杆6上的搅拌叶片61随着搅拌杆6转动,在搅拌储存罐内的物料时,储存的液体物料可能会发生旋流,容易折断搅拌叶片61,如果在搅拌叶片61上开设有导流孔62,就可以在搅拌时有效地导流液体,使搅拌叶片61不易被旋流折断,从而达到更好的搅拌物料的效果。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燕尾插条311对准辅燕尾槽2232,然后推送加压管31,直到抵触辅助筒223端壁的密封圈2231,然后将阻挡杆2233向燕尾槽2232的方向旋动,将阻挡杆2233与卡紧槽2235卡接;然后打开阀门222,再使空气压缩机3运行,直到盘管21中充有压缩空气,然后关闭空气压缩机3,再关闭阀门222,记录压力表221的数值,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对比压力表221的数值,得出盘管21是否完好的结论,最后旋开阻挡杆2233,抽出加压管31,使加压管31和辅助管22分离。

盘管21密封性预检测达标后,向罐内注入物料,浮动块41随液位上升,罐外的悬挂块42竖直向下移动,观察悬挂块42所在的刻度标尺43的数值,由此得知罐内液位的高度。

罐内的物料需要加热时,给电机5通电,搅拌杆6开始转动,搅拌叶片61随着开始搅拌,搅拌完成后关闭电机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