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8260发布日期:2020-07-07 14: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牛油在内包装的过程中其物料状态需保持为流体,所需的包装温度与清油相同,故在内包装工序中,通常牛油和清油是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包装的,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分别位于车间的左右两侧。当牛油和清油经过内包装后,通常清油直接通过皮带输送机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外包装,而牛油在外包装前还需先进行凝结处理,凝结时,将经过初包装的牛油输送至冷却隧道中,在温度低于4摄氏度的环境下凝结成固体,再取出进行外包装。

因此在车间对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进行输送时,通常是将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一段距离后,将牛油从皮带输送机上取下,清油继续输送至给袋机进行外包装。取出牛油通常由人工手动取出,然后再将取出的牛油放入冷却隧道中进行冷却,操作步骤繁琐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输送装置,具有便于将两种油分别输送至指定位置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之间的主皮带机,所述主皮带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牛油输送皮带机和清油输送皮带机,所述牛油输送皮带机的进口端位于牛油包装机的下方、出口端位于主皮带机的上方,所述清油输送皮带机的进口端位于清油包装机的下方、出口端位于主皮带机的上方,所述主皮带机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换向皮带机,所述换向皮带机上靠近冷却隧道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冷却隧道的进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主皮带机两侧的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分别将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输出到牛油输送皮带机和清油输送皮带机上,再分别从牛油输送皮带机和清油输送皮带机输送到主皮带机的两侧,主皮带机再将牛油和清油输送到换向皮带机上,当换向皮带机将牛油输送至靠近冷却隧道的导向槽上时,牛油从导向槽进入冷却隧道的进口,在冷却隧道内进行凝结,清油继续沿换向皮带机输送至外包装机进行外包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的送料皮带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隔离凸起,所述隔离凸起位于送料皮带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上设置隔离凸起,方便了将牛油和清油隔离开,从而方便了将牛油和清油输送至不同的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之间设置有转向槽,所述转向槽的进口端与主皮带机同向设置、出口端与换向皮带机同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之间设置转向槽,经过转向槽后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均从主皮带机上进入换向皮带机上,从而实现对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输送方向的改变,通过设置转向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从主皮带机上直接落入换向皮带机时因初速度过大而导致滑出换向皮带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槽为圆弧形槽,所述转向槽的中部垂向设置有圆弧形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向槽设置为圆弧形槽,使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的运动轨迹更为平滑,通过在转向槽的中部设置圆弧形隔板,避免了转向过程中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发生混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皮带机、牛油输送皮带机、清油输送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皮带机、牛油输送皮带机、清油输送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的两侧设置挡板,实现对牛油和清油的防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输送过程中牛油和清油掉落到地上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皮带机上靠近冷却隧道一侧的挡板上开设有导料缺口,所述导料缺口与导向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换向皮带机上靠近冷却隧道一侧的挡板上开设与导向槽相连通的导料缺口,牛油在经过导料缺口时从导料缺口进入导料槽,从而方便了牛油进入冷却隧道进行凝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皮带机上还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送料皮带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换向皮带机上设置导向板,当牛油经过导向板时无法继续前进,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板方便了对牛油的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缓冲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向板上设置缓冲垫片,对到达导向板的牛油起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牛油与导向板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之间设置主皮带机,并在主皮带机上设置隔离凸起将牛油和清油进行分隔,同时对从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上输出的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进行输送,从而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换向皮带机,在换向皮带机上靠近冷却隧道的一侧设置导向槽和导向板,方便了将牛油输送至冷却隧道进行凝固;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皮带机和换向皮带机之间设置转向槽,经过转向槽后牛油和清油均从主皮带机上进入换向皮带机上,实现对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输送方向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向皮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皮带机;2、牛油输送皮带机;3、清油输送皮带机;4、换向皮带机;41、导向槽;42、导向板;421、缓冲垫片;5、送料皮带;51、隔离凸起;6、转向槽;61、圆弧形隔板;7、挡板;71、导料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输送装置,包括主皮带机1和换向皮带机4,主皮带机1设置在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之间预留的通道上,主皮带机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牛油输送皮带机2和清油输送皮带机3,牛油输送皮带机2的进口端位于牛油包装机的下方、出口端位于主皮带机1的上方,清油输送皮带机3的进口端位于清油包装机的下方、出口端位于主皮带机1的上方,换向皮带机4设置在主皮带机1出料口的下方,主皮带机1和换向皮带机4的送料皮带5上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隔离凸起51,隔离凸起51位于送料皮带5的中部,以便于将牛油和清油隔离开,从而方便将牛油和清油输送至不同位置。

如图1所示,主皮带机1、牛油输送皮带机2、清油输送皮带机3和换向皮带机4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7,对牛油和清油起防护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输送过程中牛油和清油掉落到地上发生损坏。

如图1所示,主皮带机1和换向皮带机4之间设置有转向槽6,转向槽6的进口端与主皮带机1同向设置、出口端与换向皮带机4同向设置,经过转向槽6后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均从主皮带机1上进入换向皮带机4上,实现牛油和清油输送方向的改变,同时,转向槽6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从主皮带机1上直接落入换向皮带机4时因初速度过大而导致滑出换向皮带机4;转向槽6设置为圆弧形槽,以便于使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的运动轨迹更为平滑,转向槽6底板的中部垂向设置有圆弧形隔板61,以避免转向过程中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发生混合。

如图1、图2所示,换向皮带机4上靠近冷却隧道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冷却隧道的进口相连通,换向皮带机4上靠近冷却隧道一侧的挡板7上开设有导料缺口71,导料缺口71与导向槽41相连通,换向皮带机4上还设置有导向板42,导向板42位于送料皮带5的上方,当牛油经过导向板42时无法继续前进,在导向板42的导向作用下从导料缺口71进入导料槽,导向板42的设置方便了对牛油的导向作用,从而方便了牛油进入冷却隧道进行凝结。

如图2所示,导向板42上设置有缓冲垫片421,对到达导向板42的牛油起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牛油与导向板42发生碰撞导致损坏。

具体工作过程:牛油包装机和清油包装机分别将经过内包装的牛油和清油输出到牛油输送皮带机2和清油输送皮带机3上,再分别从牛油输送皮带机2和清油输送皮带机3输送到主皮带机1的两侧,主皮带机1再将牛油和清油输送到换向皮带机4上,当换向皮带机4将牛油输送至靠近冷却隧道的导向槽41上时,牛油从导向槽41进入冷却隧道的进口,在冷却隧道内进行凝结,清油继续沿换向皮带机4输送至外包装机进行外包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