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绳器以及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2386发布日期:2020-07-04 01:1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绳器以及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绳器,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导绳器的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装置。



背景技术:

导绳器又叫排绳器,是电动葫芦的配件之一,它的作用是使钢丝绳能整齐地排列在卷筒上,以防钢丝绳混乱、重叠等,从而引起电动葫芦产生机械故障,损坏电动葫芦,现有的导绳器,因为国家规定以及jb/zq8004-8等行业标准的原因,其需要采用生铁制成,这是因为现有的导绳器,其通常用在电动葫芦上,所以负载一般较小,采用生铁的话能够起到耐磨损的效果,基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导绳器一般都是生铁件。

起重机一般分为单梁桥式起重机和双梁桥式起重机,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主要是电动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上有专门的双梁小车作为起升机构,双梁小车能够在双梁起重机上左右移动,电动葫芦就是只能在工字钢或单梁起重机上上下左右运行,不能实现前后移动。

如果想要将导绳器以及与导绳器配套的卷筒装置应用在起重机的双梁小车上,由于载重量的原因,会造成导绳器碎裂,具体来说,因为双梁小车载重量一般较大,原先能够用在电动葫芦上的导绳器一旦用在双梁小车的卷筒上,生铁制成的导绳器很快就会因受力过大而碎裂,碎片很容易从起重机上掉落,从而产生安全隐患,所以目前需要一种不容易因碎裂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导绳器,还需要一种具有该导绳器且能够应用于起重机双梁小车上的卷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导绳器,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导绳器,包括:内圈体以及外圈体,所述外圈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从而使所述外圈体形成卡箍状结构,所述内圈体设置在所述外圈体内,并且所述外圈体的内圈面与所述内圈体的外圈面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内圈体为熟铁件,所述外圈体为生铁件。

较佳的,所述内圈体上开设有内导向槽,所述外圈体上设置有外导向槽,所述内导向槽与所述外导向槽连通,所述内导向槽小于所述外导向槽并且钢丝绳从所述内导向槽中引出。

较佳的,所述外圈体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数量至少为两块,并且所述导向板竖直固定在所述外圈体的外圈面上。

较佳的,所述内圈体的内圈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导绳器移动的螺纹部。

较佳的,所述外圈体的两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内圈体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挡圈之间。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为凸块状结构,所述外圈体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从而使两者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为凹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为凸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并通过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

其次,提供了一种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装置,包括:底板、安装座、卷筒以及导向座,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卷筒的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卷筒可在所述安装座上转动,所述导向座包括两个沿所述卷筒轴向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导绳器套设在所述卷筒上,所述导向板抵触连接在所述导向杆上从而使所述导绳器沿所述卷筒的轴向移动。

较佳的,所述卷筒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内圈体套设在所述卷筒上,并且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纹槽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导绳器的结构非常的巧妙,不容易因碎裂而产生安全隐患的。

2、卷筒装置能够应用于起重机双梁小车,在卷钢丝绳时能够起到排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绳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体与外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内圈体;110、内导向槽;120、螺纹部;200、外圈体;210、第一连接端;220、第二连接端;230、外导向槽;240、限位挡圈;250、导向板;300、连接轴;400、底板;500、安装座;600、卷筒;610、螺纹槽;700、导向座;71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导绳器,包括:内圈体100以及外圈体200,所述外圈体2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10以及第二连接端220,所述第一连接端210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0连接从而使所述外圈体200形成卡箍状结构,所述内圈体100设置在所述外圈体200内,并且所述外圈体200的内圈面与所述内圈体100的外圈面固定连接。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导绳器,其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按照行业标准jb/zq8004-8的规定,导绳器由生铁铸造而成,一般为耐磨且较脆的球墨铸铁,所以现有的导绳器一般是应用在电动葫芦上的,而要应用到双梁起重机的双梁小车上的话,会因为载重量过大而快速碎裂,所以在现有的双梁起重机的双梁行车上,是没有应用导绳器的,而电动葫芦又无法应用在双梁起重机上。

为了使双梁小车等载重量较大的起升机构中能够应用到导绳器,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一种不易碎裂,且碎裂后也不会从高空中砸到使用者的导绳器。

具体来说导绳器包括内圈体100与外圈体200,内圈体100为固定的环圈状结构,一般为塑性以及延展性较好的熟铁件或者其他金属制成,所以这种导绳器能够承受较大的载重力而不会碎裂;外圈体200的两端设置为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可以分离,使得外圈体200形成非闭合的环状结构,一旦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固定在一起后,使得外圈体200形成闭合环状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能够使外圈体200形成卡箍或者抱箍状结构,使得内圈体100能够安装到外圈体200内,并且通过外圈体200抱住内圈体100,使得两者固定在一起。

具体来说,当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分离时,外圈体200可以被掰开,此时外圈体200的内径是大于内圈体100的外径的,也就说,内圈体100可以很方便的塞入到外圈体200内,接着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固定在一起,此时外圈体200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内圈体100的外径,也就是说,外圈体200抱紧或者卡紧内圈体100,外圈体200的内圈面与所述内圈体100的外圈面是固定连接的,使得内外圈体200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将内圈体100与外圈体200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导绳器碎裂引发的安全隐患,在现有的导绳器中,由于钢丝绳比较重,在钢丝绳运动过程中会对导绳器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如果斜拉的话,钢丝绳会对导绳器产生一个侧向挤压力,从而将导绳器挤碎,一旦导绳器碎裂,那么碎片将从高空处砸下来,非常的危险。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内外圈体200的结构,内圈体100是实际与钢丝绳接触并进行引导的部分,而外圈体200则起到保护罩的作用,两者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内圈体100不容易碎裂,即使碎裂了,碎片也是在外圈体200内,不会从高空中落下,所以非常的安全。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圈体100为熟铁件,所述外圈体200为生铁件。

优选的,内圈体100为熟铁件,熟铁件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不容易碎裂,能够极大的避免内圈体100因为碎裂而砸伤使用者,外圈体200为耐磨的生铁件,使得外圈体200不容易磨损变形,并且能够很好的将内圈体100碎裂产生的碎片限制在外圈体200内,这样就能够使导绳器既符合行业标准,又能够避免因碎裂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圈体100上开设有内导向槽110,所述外圈体200上设置有外导向槽230,所述内导向槽110与所述外导向槽230连通,所述内导向槽110小于所述外导向槽230并且钢丝绳从所述内导向槽110中引出。

优选的,内导向槽110与外导向槽230两者对准后连通,并且内导向槽110小于外导向槽230,使得钢丝绳直接穿过内导向槽110,也就是说,导绳器主要是通过内导向槽110来引导钢丝绳排线的,外导向槽230仅仅是为了让内导向槽110与外界连通,这样钢丝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仅仅作用在内导向槽110上,从而避免外圈体200因受力而碎裂。

如图1、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圈体200上设置有导向板250,所述导向板250的数量至少为两块,并且所述导向板250竖直固定在所述外圈体200的外圈面上。

优选的,导绳器在实际上使用过程中,是能够沿卷筒600的轴向移动的,具体移动原理类似于丝杠丝母结构,而导向板250实际上就是用来限制导绳器转动并引导其轴向移动的部件,导向板250呈发散状设置在外圈体200上,并且两个导向板250用于限制导绳器正反转动。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内圈体100的内圈面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导绳器移动的螺纹部120。

导绳器在实际上使用过程中,是能够沿卷筒600的轴向移动的,具体移动原理类似于丝杠丝母结构,螺纹部120就是与卷筒600螺纹连接的结构,使得导绳器能够将钢丝绳引导至卷筒600的线槽上。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圈体200的两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挡圈240,所述内圈体100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挡圈240之间。

优选的,外圈体200的轴向两侧上具有限位挡圈240,限位挡圈240实际上就是外圈体200的侧边向下弯折形成的结构,内圈体100的两侧实际上可以与两个限位挡圈240抵触连接,从而限制内圈体100在外圈体200上的轴向自由度,更进一步来说,就是避免内圈体100从外圈体200上轴向滑出,使得内圈体100与外圈体200连接的更加紧密。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端210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0均为凸块状结构,所述外圈体200上设置有连接轴300,所述连接轴300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端210与所述第二连接端220从而使两者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通过连接轴300固定在一起,具体来说,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能够拼凑在一起,而且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具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对准,连接轴300穿过两个安装孔,使得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端210为凹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220为凸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220插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10上并通过所述连接轴300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连接端210与第二连接端220拼凑的更加合理,将第一连接端210为凹字型结构,第二连接端220为凸字型结构,从而使第二连接端220插接在第一连接端210上,这样就能够使第二连接与第一连接端210上的安装孔对准,便于连接轴300的安装。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双梁小车的卷筒600装置,包括:底板400、安装座500、卷筒600以及导向座700,所述安装座500的数量为两个且均设置在所述底板400上,所述卷筒600的两端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座500上且所述卷筒600可在所述安装座500上转动,所述导向座700包括两个沿所述卷筒600轴向设置的导向杆710,所述导绳器套设在所述卷筒600上,所述导向板250抵触连接在所述导向杆710上从而使所述导绳器沿所述卷筒600的轴向移动。

优选的,该卷筒600装置用于安装在双梁小车上,其中,底板400用于固定在双梁小车上,而安装座500实际上具有轴承,卷筒600的两端与安装座500连接,并且安装座500上还可以设置电机,通过电机来驱动卷筒600转动,而导向座700实际上就与导向板250配合,从而限制导绳器转动并引导其轴向移动的机构,而导绳器是设置在卷筒600上的,钢丝绳绕卷在卷筒600上,并从导绳器中的内导向槽110中穿过,随着卷筒600的转动,导绳器也会轴向移动,从而将钢丝绳引导至卷筒600上并均匀的覆盖在卷筒600表面。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卷筒600上设置有螺纹槽610,所述内圈体100套设在所述卷筒600上,并且所述螺纹部120与所述螺纹槽610连接。

优选的,卷筒600上具有螺纹槽610,而螺纹部120与螺纹槽610连接,使得卷筒600在转动时,能够推动内圈体100轴向移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