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785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扫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贴标和扫码两个工序都是人工作业,人工从标签料带上撕下标签,通过双手将标签贴于耳机包装盒预定位置,然后用手将标签压平,最后人工用扫码枪对标签进行扫码动作,将数据上传至系统。

目前人工作业存在的以下缺点:1、由于人工贴标签,单纯的靠肉眼观察的传统方式,难以保证每个耳机包装盒上的标签都是贴正的,贴偏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外观品质;2、采用人工贴标签的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高产出的实际需要;3、人工每次扫码,都需要拿起扫码枪,动作相当繁琐,且效率低下。

发明人提出一种贴标扫码装置,其能自动完成贴标和扫码两个工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能解决上述中贴标时贴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贴标前对贴标进行定位,这就很有必要研发一款能使标签与料带分离并对标签进行定位的分离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其能确保每个耳机包装盒的贴标位置的一致性,有效提高耳机包装盒的美观度,从而提高生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包括分离导向组件、定位组件和转移机械手,所述分离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台、用于使标签自料带上分离出来的分离刀和可上下移动的压块,所述导向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设有与标签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压块装设于导向台的上方,所述压块设于导向槽的前端,所述分离刀装设于导向台的前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可相向或相反移动的限位块,两限位块设于导向台的后端,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设有与标签适配的定位槽,两定位槽之间围绕形成与标签适配的定位腔,所述转移机械手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夹头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夹持标签自导向槽转移至定位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导向组件还包括盖板、安装柱、弹簧和安装轴,所述盖板固定装设于导向台的上方,所述盖板的后端设有与安装柱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压块竖向设有与第一通孔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和与弹簧适配的第一安装槽,所述压块横向设有与安装轴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相互垂直,所述安装柱的下端设有与第二安装孔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压块通过安装柱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第一安装孔以及安装轴插入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可上下的安装于盖板和分离刀之间,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底相抵,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盖板的下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为一呈半圆状的弧面,所述弧面的最下端对准导向槽的入口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刀包括主体部和自主体部上端向前折弯形成的刀部,所述刀部的上端面与凹槽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支撑座和驱动两限位块相向或相反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支撑座设于导向台的后端,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本体以及两滑动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装设于支撑座的上方,所述限位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标签是否到达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标签是否到达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装设于限位块的前端,所述第二传感器装设于限位块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包括安装板、导轨、滑座和驱动夹头组件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安装板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滑座与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头组件与滑座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两夹块和驱动两夹块相向或相反移动的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两滑动装设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本体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夹块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还包括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装设于安装板的前后两端,位于安装板前端的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头对准滑座的前端面,位于安装板后端的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头对准滑座的后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还包括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设于安装板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螺丝设于第一液压缓冲器的下方,位于安装板前端的限位螺丝的末端对准滑座的前端面,位于安装板后端的限位螺丝的末端对准滑座的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离导向组件、定位组件和转移机械手的配合能自动使标签与料带分离并对标签进行定位,确保每个耳机包装盒的贴标位置的一致性,有效提高耳机包装盒的美观度,从而提高生产质量;通过限位块和第一驱动气缸的配合下能调整两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继而调整定位腔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标签,能有效扩大本分离定位机构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分离导向组件的分解图。

图中:1-导向台,11-凹槽,12-导向槽,2-分离刀,21-主体部,22-刀部,3-压块,31-第一安装孔,32-第一安装槽,33-第二安装孔,4-盖板,41-第一通孔,5-安装柱,51-第三安装孔,6-弹簧,7-安装轴,8-定位组件,81-限位块,82-定位槽,83-定位腔,84-支撑座,85-第一驱动气缸,86-第一传感器,87-第二传感器,9-转移机械手,91-安装板,92-导轨,93-滑座,94-第二驱动气缸,95-夹块,96-第三驱动气缸,97-液压缓冲器,98-限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贴标扫码装置的分离定位机构,包括分离导向组件、定位组件8和转移机械手9,所述分离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台1、用于使标签自料带上分离出来的分离刀2和可上下移动的压块3,所述导向台1上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两侧壁设有与标签适配的导向槽12,所述压块3装设于导向台1的上方,所述压块3设于导向槽12的前端,所述分离刀2装设于导向台1的前端,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两可相向或相反移动的限位块81,两限位块81设于导向台1的后端,所述限位块81的内侧壁设有与标签适配的定位槽82,两定位槽82之间围绕形成与标签适配的定位腔83,所述转移机械手9包括可前后移动的夹头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夹持标签自导向槽12转移至定位腔83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导向组件还包括盖板4、安装柱5、弹簧6和安装轴7,所述盖板4固定装设于导向台1的上方,所述盖板4的后端设有与安装柱5适配的第一通孔41,所述压块3竖向设有与第一通孔41适配的第一安装孔31和与弹簧6适配的第一安装槽32,所述压块3横向设有与安装轴7适配的第二安装孔33,所述第一安装孔31与第二安装孔33相互垂直,所述安装柱5的下端设有与第二安装孔33适配的第三安装孔51,所述压块3通过安装柱5穿过第一通孔41伸入第一安装孔31以及安装轴7插入第二安装孔33和第三安装孔51中可上下的安装于盖板4和分离刀2之间,所述弹簧6的下端与第一安装槽32的槽底相抵,所述弹簧6的上端与盖板4的下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块3的下端面为一呈半圆状的弧面,所述弧面的最下端对准导向槽12的入口处,这样能有效避免标签贴紧在凹槽11的槽底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本分离定位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离刀2包括主体部21和自主体部21上端向前折弯形成的刀部22,所述刀部22的上端面与凹槽11的槽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8还包括支撑座84和驱动两限位块81相向或相反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85,所述支撑座84设于导向台1的后端,所述第一驱动气缸85包括第一本体以及两滑动设置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装设于支撑座84的上方,所述限位块81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组件8还包括用于检测标签是否到达第一位置的第一传感器86和用于检测标签是否到达第二位置的第二传感器87,所述第一传感器86装设于限位块81的前端,所述第二传感器87装设于限位块81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9包括安装板91、导轨92、滑座93和驱动夹头组件前后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94,所述导轨92沿前后方向设置于安装板91上,所述滑座93滑动设置于导轨92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94固定安装于安装板91上,所述滑座93与第二驱动气缸9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夹头组件与滑座93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头组件包括两夹块95和驱动两夹块95相向或相反移动的第三驱动气缸96,所述第三驱动气缸96包括第二本体以及两滑动装设于第二本体上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本体与滑座93固定连接,所述夹块95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9还包括液压缓冲器97,所述液压缓冲器97装设于安装板91的前后两端,位于安装板91前端的液压缓冲器97的缓冲头对准滑座93的前端面,位于安装板91后端的液压缓冲器97的缓冲头对准滑座93的后端面,液压缓冲器97的设置能避免滑座93与安装板91发生碰撞而致使零件损坏的情况发生,能有效提高本分离定位机构的运行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移机械手9还包括限位螺丝98,所述限位螺丝98设于安装板91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螺丝98设于第一液压缓冲器97的下方,位于安装板91前端的限位螺丝98的末端对准滑座93的前端面,位于安装板91后端的限位螺丝98的末端对准滑座93的后端面。

工作时,标签自进入导向槽12,当第一传感器86检测标签到达第一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94和第三驱动气缸96驱动两夹块95夹持标签向后移动,当第二传感器87检测到标签到达第二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94和第三驱动气缸96驱动两夹块95松开标签并复位,此时标签在定位腔83内,完成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离导向组件、定位组件和转移机械手的配合能自动使标签与料带分离并对标签进行定位,确保每个耳机包装盒的贴标位置的一致性,有效提高耳机包装盒的美观度,从而提高生产质量;通过限位块和第一驱动气缸的配合下能调整两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继而调整定位腔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标签,能有效扩大本分离定位机构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