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过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3517发布日期:2020-07-14 16:59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产品包装过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产品包装过塑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过塑机对于一些大的产品包装时不能进行自主的裹膜,即便是能够自主的裹膜其包裹后非常松散,产品不能完全紧致的包裹在一起,这样的包裹质量非常差不方便运输;并且传统的过塑设备的周围温度会很高,这就造成附近的工作温度过高在夏天容易使人中暑;在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产品外侧的塑封膜会与设备内的传送装置发生粘粘,造成塑封质量差容易撕裂等情况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链移动,通过挡杆将塑封膜覆盖在产品上,并在产品送到传送带上时,将塑封膜压在产品的底部,这样提高产品底部的塑封膜厚度,提高塑封韧性和质量,将传送带的下端浸入到水中来降低其自身的温度,防止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后塑封膜粘粘在链条上,进出口安装有风幕可以快速的将塑封好的产品进行降温,同时将散出的热空气进行降温,改善塑封机周围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产品包装过塑机,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链移动,通过挡杆将塑封膜覆盖在产品上,并在产品送到传送带上时,将塑封膜压在产品的底部,这样提高产品底部的塑封膜厚度,提高塑封韧性和质量,将传送带的下端浸入到水中来降低其自身的温度,防止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后塑封膜粘粘在链条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产品包装过塑机,包括热风机、冷风机、风幕、塑封箱、第一电机,所述热风机下方设置有所述塑封箱,所述热风机出风口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安装有七根加热管,所述热风机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两个出风口焊接在所述风幕的上端,所述塑封箱前方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位于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位置,所述塑封箱后方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皮带和五个带轮,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皮带上方,五个所述带轮位于所述皮带内侧,所述塑封箱下方设置有固定架和水箱,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水箱的一侧位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传动轮,所述水箱后方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传动轮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塑封箱内设置有十三个转动辊,所述塑封箱内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各安装有四个传动齿轮,位于一侧的四个所述传动齿轮外侧设置有传动链,每个所述传动链上安装有挡杆,所述传动链下方设置有塑封膜,所述塑封箱的一侧设置有切刀伸缩杆,所述切刀伸缩杆下方设置有切刀。

进一步设置:所述热风机与所述塑封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热风机与所述加热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加热箱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将所述热风机固定在所述塑封箱的上方,把所述加热箱固定在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方便所述加热管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设置:所述带轮与所述转动辊通过键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带轮带动所述转动辊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辊与所述塑封箱通过轴承连接。

如此设置,减小所述转动辊转动时的摩擦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转动部通过键连接。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第四电机带动所述传动轮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切刀伸缩杆的伸缩部与所述切刀通过螺栓连接。

如此设置,将所述切刀固定在所述切刀伸缩杆的伸缩部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链与所述挡杆通过焊接连接。

如此设置,提高所述传动链和所述挡杆的牢固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塑封箱与所述水箱通过焊接连接。

如此设置,将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塑封箱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带动传动链移动,通过挡杆将塑封膜覆盖在产品上,并在产品送到传送带上时,将塑封膜压在产品的底部,这样提高产品底部的塑封膜厚度,提高塑封韧性和质量;

2、将传送带的下端浸入到水中来降低其自身的温度,防止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后塑封膜粘粘在链条上;

3、进出口安装有风幕可以快速的将塑封好的产品进行降温,同时将散出的热空气进行降温,改善塑封机周围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包装过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包装过塑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包装过塑机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包装过塑机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包装过塑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热风机;2、冷风机;3、风幕;4、塑封箱;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第三电机;8、切刀伸缩杆;9、转动辊;10、传送带;11、切刀;12、传动齿轮;13、传动链;14、挡杆;15、塑封膜;16、固定架;17、水箱;18、传动轮;19、第四电机;20、加热箱;21、加热管;22、皮带;23、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产品包装过塑机,包括热风机1、冷风机2、风幕3、塑封箱4、第一电机5,热风机1下方设置有塑封箱4,热风机1出风口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箱20,加热箱20的作用是将热风机1吹出的风加热,加热箱20内安装有七根加热管21,热风机1另一侧设置有冷风机2,冷风机2的两个出风口焊接在风幕3的上端,塑封箱4前方设置有第二电机6和第三电机7,第二电机6的作用是带动传动齿轮12转动,第三电机7位于第二电机6的一侧位置,塑封箱4后方设置有第一电机5、皮带22和五个带轮23,第一电机5位于皮带22上方,第一电机5的作用是带动传动齿轮12转动,五个带轮23位于皮带22内侧,塑封箱4下方设置有固定架16和水箱17,固定架16位于水箱17的一侧位置,水箱17内设置有传动轮18,水箱17后方设置有第四电机19,传动轮18外侧设置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的作用是带动产品移动,塑封箱4内设置有十三个转动辊9,塑封箱4内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各安装有四个传动齿轮12,位于一侧的四个传动齿轮12外侧设置有传动链13,每个传动链13上安装有挡杆14,传动链13下方设置有塑封膜15,塑封箱4的一侧设置有切刀伸缩杆8,切刀伸缩杆8下方设置有切刀11,切刀11的作用是切断塑封膜。

工作原理:在本装置开始使用前需要预热十分钟,待塑封温度达到时由人工将产品放入到塑封箱4一侧的转动辊9上,并将产品推入到五个带轮23所连接的五个转动辊9上,在推动后第三电机7通过皮带22和带轮23带动五个转动辊9转动,将带动产品向塑封箱4内移动,此时塑封膜15的一端固定在塑封箱4一侧的转动辊9上,塑封膜15一端的塑封膜会被压在产品的底部并跟随产品移动,在产品移动过程中,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通过传动齿轮12带动传动链13和挡杆14开始转动,在挡杆14转动到塑封膜15上方的时候,切刀伸缩杆8的伸缩部推动切刀11向下移动将伸出在转动辊9上的塑封膜15切断,此时挡杆14继续跟随传动链13转动到固定架16的另一端时,利用挡杆14将已经切断的塑封膜15包裹产品的外侧,随着转动辊9的转动将覆盖有塑封膜15的产品送至传送带10上,在产品刚和传送带10接触时,塑封膜15刚被切断的一端会被压在产品底部与之前的切断处重合,第四电机19通过传动轮18带动传送带10转动,传送带10带动产品经过加热箱20下方时,热风机1吹出的风被加热管21加热后,从加热箱20底部吹到产品上,此时产品上的塑封膜15开始收缩包裹在产品的外侧,随着传送带10的转动将产品通过塑封箱4另一端的风幕3后送出,此时传送带10会进入到水箱17内进行降温,防止其温度过高造成塑封膜粘粘,并且在塑封箱4的两端安装有风幕3,通过冷风机2将冷风送至两个风幕3内,降低从塑封箱4两端散出热风的温度,同时对产品进行降温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热风机1与塑封箱4通过螺栓连接,热风机1与加热箱20通过螺栓连接,加热管21与加热箱20通过螺纹连接,将热风机1固定在塑封箱4的上方,把加热箱20固定在热风机1的出风口,方便加热管21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