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电梯轿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9016发布日期:2020-08-05 01:21阅读:8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电梯轿厢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电梯轿厢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轿厢门开门方式一般为由两层门页向一个方向或者向左右两侧收纳的方式,其两层门页的收纳方式的缺点是:电梯入口的宽度和门页的宽度基本匹配,在井道的空间有限时,电梯入口宽度受到限制而不能设置过宽,否则轿厢门开启后,井道内无法收纳过宽的门页。现有的电梯厢门主要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机构或电动机带动同步带实现开闭,其结构复杂,安装和维修繁琐,且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电梯轿厢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电梯轿厢门,包括设于所述轿厢正面顶部的导轨,设于所述轿厢正面底部的滑轨,设于轿厢正面顶部的所述导轨和正面底部的所述滑轨之间并可沿所述导轨和滑轨移动的若干门页,以及固定于每一扇门页上方用于驱动门页移动的若干驱动电机,其中:

所述轿厢正面顶部的导轨上设有履带,该履带的两端与导轨的两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该齿轮与导轨所设的所述履带相啮合,以使电机的转动可以驱动相应的门页沿导轨移动;

所述门页的下端设有滑轮,该滑轮位于轿厢正面底部的所述滑轨内,以使门页可以沿所述滑轨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的中部为至少一条顶面设有履带槽的杆状轨道,所述导轨的两端与所述电梯轿厢焊接;所述滑轨的顶面设有至少一条滑槽,用于容纳所述门页底部的滑轮,所述滑轨与所述电梯轿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轨中部杆状轨道的数量为二,该两条轨道以前后位置排布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于安装所述门页;所述滑轨的滑槽为两条并与所述导轨的杆状轨道相对应。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若干门页的数量为四,其中一对设于所述导轨的前侧的杆状轨道和所述滑轨的前侧的滑槽之间;另一对设于所述导轨的后侧的杆状轨道和所述滑轨的后侧的滑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个电机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门页的顶部,所述门页的顶部设有若干连接孔,并通过固定件将电机固定机构连同驱动电机一起固定于门页的顶部,所述导轨的杆状轨道从所述电机固定机构的中间穿过,以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机构带动所述门页的顶部沿所述导轨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固定机构的主体为包括底部齐平的两块矩形板以及该两块矩形板之间的一横梁的类“h形”结构,其中位于横梁后侧的矩形板高于前侧的矩形板;所述两块矩形板在其横梁下方构成一插槽且该插槽两侧的矩形板上设有贯通的若干螺孔,通过螺栓与所述门页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两块矩形板在所述横梁上方构成一导轨安装空间且其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处设有贯通的四个螺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导轨的杆状轨道穿设在所述导轨安装空间内;所述横梁后侧的矩形板的上部设有一用于穿设电机的输出端的通孔,且该通孔下侧设有一向后方凸出的横板,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安装空间内的螺栓的杆部上均套设有滑轮,以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机构与履带之间能够平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的下侧均匀设有啮齿,用于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的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电梯轿厢门结构简单,安装和调试便捷,其门页的收纳方式能够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使得其电梯出、入口的宽度能够开设得更宽。所述电梯轿厢门尤其适用于一些较为狭窄的井道,便于进出。

2、当其中一扇门页发生运行故障时,其余门页仍然能够开启或者关闭,形成足够的通道让乘客通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简易电梯轿厢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导轨以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阴影填充仅用于表示履带槽。

图3为图1的滑轨以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阴影填充仅用于表示滑轨的滑槽。

图4为图1的电机固定机构以及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省略所述电机固定机构的前侧矩形板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电梯轿厢门处于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导轨,11.履带槽,12.杆状轨道,20.履带,21.履带的啮齿,30.门页,40.滑轨,41.滑轨顶面的滑槽,50.电机固定机构,51.前侧的矩形板,52.横梁,53.后侧的矩形板,54.插槽,540.插槽处的螺孔,55.导轨安装空间,550.导轨安装空间处的螺孔,551.螺栓,552.螺栓外侧的滑轮,56.横板,60.驱动电机,61.电机的输出端,62.齿轮,70.电梯轿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简易电梯轿厢门,包括设于所述轿厢70正面顶部的导轨10,设于所述轿厢70正面底部的滑轨40,设于轿厢70正面顶部的所述导轨10和正面底部的所述滑轨40之间并可沿所述导轨10和滑轨40移动的若干门页30,以及固定于每一扇门页30上方用于驱动门页30移动的若干驱动电机60,其中:

所述轿厢70正面顶部的导轨10上设有履带20,该履带20的两端与导轨10的两端固定,所述驱动电机60的输出端61安装有齿轮62,该齿轮62与导轨10所设的所述履带20相啮合,以使电机60的转动可以驱动相应的门页30沿导轨10移动;

所述门页30的下端设有滑轮(图中未示出),该滑轮位于轿厢70正面底部的所述滑轨40内,以使门页30可以沿所述滑轨40移动。

如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导轨10的中部为至少一条顶面设有履带槽11的杆状轨道12,所述导轨10的两端与所述电梯轿厢70焊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10中部的杆状轨道12的数量为二,该两条轨道12以前后位置排布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于安装所述门页30。

如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滑轨40的顶面设有至少一条滑槽41,用于容纳所述门页30底部的滑轮(图中未示出),所述滑轨40与所述电梯轿厢70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轨40的滑槽41为两条并与所述导轨10的杆状轨道12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60通过一个电机固定机构50固定于所述门页30的顶部,具体的,所述门页30的顶部设有若干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并通过固定件,例如螺栓,将电机固定机构50连同驱动电机60一起固定于门页30的顶部,所述导轨10的杆状轨道12从所述电机固定机构50的中间穿过,以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机构50带动所述门页30的顶部沿所述导轨10左右移动。

优选的,回到图1,所述若干门页30的数量为四,其中一对设于所述导轨10的前侧的杆状轨道12和所述滑轨40的前侧的滑槽41之间;另一对设于所述导轨10的后侧的杆状轨道12和所述滑轨40的后侧的滑槽41之间。

如图6所示,所述电机固定机构50、电机60与门页30是一一对应安装的,此时,设于前侧杆状轨道12和滑槽41的一对门页30各自向两边移动,设于后侧杆状轨道12和滑槽之间的一对门页30也各自向两边移动,即可实现电梯厢门的开启,双层门页的设计能够节约用于收纳门页30的空间,不会占据电梯轿厢70两侧的空间,同时能够使得电梯轿厢70的出、入口更宽,方便通行。同时,设置多扇门页30的好处在于,当其中一扇门页30发生运行故障时,其余门页30仍然能够开启或者关闭,形成足够的通道让乘客通行。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机固定机构50的主体为包括底部齐平的两块矩形板51、53以及该两块矩形板51、53之间的一横梁52的类“h形”结构,其中位于横梁后侧的矩形板53高于前侧的矩形板51;所述两块矩形板51、53在其横梁52下方构成一插槽54且该插槽54两侧的矩形板51、53上设有贯通的若干螺孔540,优选的,该螺孔540的数量为三个并且与所述门页30顶部的连接孔一一对应,通过螺栓与所述门页3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两块矩形板51、53在所述横梁52上方构成一导轨安装空间55且其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处设有贯通的四个螺孔550,通过螺栓551和螺母(图中未示出)将导轨10的杆状轨道12穿设在所述导轨安装空间55内;所述横梁52后侧的矩形板53的上部设有一用于穿设电机60的输出端61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且该通孔下侧设有一向后方凸出的横板56,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机60。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安装空间55内的螺栓551的杆部上均套设有滑轮552,以使得所述电机固定机构50与履带30之间能够平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20的下侧均匀设有啮齿21,用于与所述驱动电机60的输出端61上的齿轮62啮合。

所述履带20的两端固定不动,所述驱动电机60工作时带动其输出端61上的齿轮62转动,由于该齿轮62与所述履带20的啮齿2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60则通过电机固定机构50带动所述门页30共同向左或者向右移动,来实现所述门页30的开启或者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门结构简单,安装和调试便捷,其门页30的收纳方式能够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使得其电梯出、入口的宽度能够开设的更宽。所述电梯轿厢门尤其适用于一些较为狭窄的井道,便于进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