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6135发布日期:2020-06-20 14:56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在国家开始试点垃圾分类的政策下,垃圾分类变得火热起来。在以往街道放置的垃圾箱有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垃圾桶,另一个是不可回收垃圾桶,但人们会无意识的把垃圾放入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垃圾桶中,尤其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场合,例如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人们很难自觉把手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垃圾投放后,该垃圾箱将垃圾分到相应的垃圾桶内,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性,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有益于环境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和箱体顶部开设的垃圾投放口,还包括投放装置、摄像头和多个垃圾桶,所述投放装置位于垃圾投放口的下方,且可旋转地固定在箱体的两侧壁,用于垃圾分类投放;所述摄像头安装在箱体内顶部,位于投放装置的正上方,用于垃圾图像采集;所述多个垃圾桶间隔布置在投放装置的下方,用于收纳投放装置投放的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投放装置包括中转箱和与中转箱连接的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箱包括箱体骨架、左侧门、右侧门和底部门,所述箱体骨架、左侧门、右侧门和底部门围成一个长方形盒体,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左侧电机、右侧电机和底部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箱体的侧壁上,旋转电机转轴与箱体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旋转电机转轴相对侧的箱体骨架上固定有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侧壁连接;所述左侧电机固定在箱体骨架上,左侧电机转轴通过法兰与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左侧门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一支撑杆的末端通过轴承与箱体骨架连接;所述右侧电机固定在箱体骨架上,右侧电机转轴通过法兰与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右侧门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的末端通过轴承与箱体骨架连接;所述底部电机固定在箱体骨架上,底部电机的转轴通过法兰与第三支撑杆连接,所述底部门通过连接条与第三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的末端穿过设置在箱体骨架上的定位环。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骨架、左侧门、右侧门和底部门上均安装有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垃圾桶采用三个垃圾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第一垃圾桶、位于中间的第二垃圾桶和位于右侧的第三垃圾桶,所述第一垃圾桶用于接收从中转箱左侧门打开后投放的垃圾,所述第二垃圾桶用于接收从中转箱底部门打开后投放的垃圾,所述第三垃圾桶用于接收从中转箱右侧门打开后投放的垃圾。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电传感器和led灯泡,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在中转箱的内部,所述led灯泡安装在箱体内顶部邻近摄像头处。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垃圾桶、第二垃圾桶和第三垃圾桶的内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摄像头、旋转电机、左侧电机、右侧电机、底部电机、霍尔传感器、led灯泡、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将垃圾投入垃圾箱内,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垃圾,打开led灯泡,摄像头开始工作,抓取垃圾照片后,传送给控制器进行识别,开始驱动动力机构使整个中转箱转动,打开左侧门、右侧门或者是底部门,向左旋转中转箱,打开左侧门,垃圾放入第一垃圾桶,向右旋转中转箱,打开右侧门,垃圾放入第三垃圾桶,直接打开底部门,垃圾放入第二垃圾桶,实现垃圾自动分类,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垃圾乱投,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分类垃圾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分类垃圾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中转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部门与底部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左侧门与左侧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箱体,2.垃圾投放口,3.摄像头,4.中转箱,401.箱体骨架,4011.矩形框体,4012前侧板,4013.后侧板,402.左侧门,403.右侧门,404.底部门,501.旋转电机,502.左侧电机,503.右侧电机,504.底部电机,6.法兰,7.第一支撑杆,8.连杆,9.第三支撑杆,10.连接条,11.定位环,12.第一垃圾桶,13.第二垃圾桶,14.第三垃圾桶,15.led灯泡,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开设的垃圾投放口2、投放装置、摄像头3和多个垃圾桶;投放装置位于垃圾投放口2的下方,且可左右旋转地固定在箱体1的两侧壁,用于垃圾分类投放;摄像头3安装在箱体1内顶部,位于投放装置的正上方,用于垃圾图像采集,角度调整至能拍摄到投放装置内的垃圾;多个垃圾桶间隔布置在投放装置的下方,用于收纳投放装置投放的垃圾。

投放装置包括中转箱4和与中转箱4连接的动力机构。如图4所示,中转箱4包括箱体骨架401、左侧门402、右侧门403和底部门404,其中箱体骨架401包括矩形框体4011和设置于矩形框体4011上方的前侧板4012和后侧板4013,箱体骨架401、左侧门402、右侧门403和底部门404围成一个长方形盒体。动力结构包括旋转电机501、左侧电机502、右侧电机503和底部电机504,旋转电机501和底部电机504具有断电自锁的功能,旋转电机501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1的后侧壁上,旋转电机501转轴与箱体骨架401的后侧板4013固定连接,在箱体骨架401的前侧板4012上固定有连杆8,该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前侧壁连接。如图6所示,左侧电机502固定在箱体骨架401的前侧板4012上,左侧电机502转轴通过法兰6与第一支撑杆7连接,左侧门402固定在第一支撑杆7上,第一支撑杆7的末端通过轴承与箱体骨架401的后侧板4013连接。右侧电机503固定在箱体骨架401的前侧板4012上,右侧电机503转轴通过法兰6与第二支撑杆连接,右侧门403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的末端通过轴承与箱体骨架401的后侧板4013连接。如图5所示,底部电机504固定在箱体骨架401的后侧板4013上,底部电机504的转轴通过法兰6与第三支撑杆9连接,底部门404通过连接条10与第三支撑杆9连接,第三支撑杆9的末端穿过焊接在矩形框体4011上的定位环11,底部电机504的转轴可在定位环11中自由转动;当左侧电机502、右侧电机503和底部电机504有损坏时,拆掉法兰6即可拆掉电机,拆卸安装方便。

在箱体骨架401、左侧门402、右侧门403和底部门404上均安装有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整个中转箱4转动的角度、左侧门402转动的角度、右侧门403转动的角度和底部门404转动的角度,当检测到达到预设角度,使旋转电机501、左侧电机502、右侧电机503和底部电机504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垃圾桶采用三个垃圾桶,分别是位于左侧的第一垃圾桶12(放置可回收垃圾)、位于中间的第二垃圾桶13(放置有害垃圾)和位于右侧的第三垃圾桶14(放置不可回收垃圾),第一垃圾桶12用于接收从中转箱4左侧门402打开后投放的垃圾,第二垃圾桶13用于接收从中转箱4底部门404打开后投放的垃圾,第三垃圾桶14用于接收从中转箱4右侧门403打开后投放的垃圾。

除了上面的结构,还包括光电传感器和led灯泡15,光电传感器安装在中转箱4的内部,led灯泡15安装在箱体1内顶部邻近摄像头3处,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垃圾进入中转箱4内,led灯泡15用于为摄像头3提供照射光源,便于摄像头3拍照。

在第一垃圾桶12、第二垃圾桶13和第三垃圾桶14的内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内温度是否过高,在后台产生报警数据,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处理,超声波传感器可采用cleancap装满程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桶是否装满。

除此之外,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内的控制器16,控制器16分别与摄像头3、旋转电机501、左侧电机502、右侧电机503、底部电机504、霍尔传感器、led灯泡15、温度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连接,该控制器16可采用单片机。

工作原理如下:

从垃圾投放口2向分类垃圾箱丢垃圾,垃圾落入中转箱4内,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垃圾,打开led灯泡15,摄像头3开始工作,抓取垃圾照片,开始把照片传送给控制器16,并关闭led灯泡15,控制器16对图像进行识别,生活中的物品一般轮廓比较归整,很容易识别出来,控制器16根据识别的物品,控制动力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当检测出的物品是可回收垃圾时,旋转电机501动作,向左旋转中转箱4,同时左侧电机502也动作,打开左侧门402,垃圾放入第一垃圾桶12,当检测出的物品是不可回收垃圾时,旋转电机501动作,向右旋转中转箱4,同时右侧电机503也动作,打开右侧门403,垃圾放入第三垃圾桶14,当检测出的物品是有害垃圾时,旋转电机501不动作,底部电机504动作,直接打开底部门404,垃圾放入第二垃圾桶13,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