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净转运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1617发布日期:2020-09-04 13:0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净转运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料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超净转运站。



背景技术:

转运站是发电、港口、冶金、采矿等行业散料输送系统高效运转的关键设备。传统设计的转运站一直按照《dtii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进行选型设计,具有制造简单、方便安装的优点,但是存在堵煤、粉尘大、磨损大、皮带跑偏等影响转运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常见问题。

以上转运站存在问题的原因已经逐渐被人们认知,但由于对煤料在落料管中的运动行为无法进行量化的计算,往往采用极端的措施和局部治理的方法,无法根本上消除堵煤、粉尘大、磨损、跑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转运站问题更加复杂化。例如往往采用垂直落料管以及加大管径、增加大面积耐磨层等解决堵料问题,却又带来落料管易磨损、粉尘大、缓冲床损坏和皮带破损、成本高、溢料撒料等系列问题,然后再采用缓冲、密封、泄压来解决新问题,使转运点的问题复杂化。

目前针对传统设计的转运站的粉尘问题,通常采取在粉尘排放较大的部位增加除尘装置进行局部治理。目前皮带输煤系统中常用的除尘装置包括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无动力除尘导料槽、喷雾抑尘等。这些除尘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但是物料的冲击和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作为粉尘的起因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导致除尘效果较弱、运行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净转运站,其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减小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损伤,通过控制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从而控制粉尘的产生量,除尘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能满足环保对粉尘排放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净转运站,设置在送料输送带上,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料装置、软装卸落料装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包括密闭连接的梳状导流漏斗以及软装卸落料管,所述梳状导流漏斗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所述软装卸落料管为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管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沿所述送料输送带的方向设置,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设置有微雾抑尘装置,所述微雾抑尘装置包括微雾喷头,所述微雾喷头设置在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的上部;所述转运站还设有双旋流水膜除尘器,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的进气罩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从进料装置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经过软装卸落料装置后将物料转运到送料输送带上,由送料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下一站。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计,物料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通过与流线型的软装卸落料装置内部多次碰撞后,卸掉一部分动能,降低了物料下降的速度,减小了物料对下方装置的冲击;软装卸落料装置上的梳状导流漏斗,里面的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同时软装卸落料管为流线型设置,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管道的磨损。在物料到达送料输送带上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对物料掉落过程产生的诱导风进行控制,达到降尘的作用;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抑尘装置喷出粒径非常小的水雾,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并靠重力沉降,达到有效的降尘效果;经过微雾除尘后,空气中还剩下部分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其被双旋流水膜除尘器抽取进行进一步除尘,最终排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空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还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筛分机与破碎机,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装置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上设有筛上出料口与筛下出料口,所述筛分机的筛下出料口与所述梳状导流漏斗的进料口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的筛上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筛分机为现有技术,其具有筛网,物料流到筛网上,颗粒小的物料通过筛孔,从筛下出料口流出,然后通过梳状导流漏斗进行缓冲与导流、再通过流线型的管道卸落到下方的送料输送带上;筛网上颗粒大的物料无法通过筛孔,由于筛网呈倾斜设置,颗粒大的物料滚落到筛上出料口,通过管道进入破碎机,进行进一步粉碎后卸落到下方的送料输送带上。

进一步,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设置有破碎机漏斗,所述破碎机漏斗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所述梳状导流隔板设置为流线型,所述梳状导流隔板将物料导向所述破碎机漏斗的内壁。对于高度和横向尺寸较大的漏斗,漏斗中物料的落差较大,物料下落末速度大,对漏斗和落料管侧壁冲击较大,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下方设备的磨损。

进一步,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包括导料槽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内的惯性降尘单元,所述导料槽本体设置在所述送料输送带的上方、并与所述送料输送带滑动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单元包括阻风帘与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所述阻风帘与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沿所述送料输送带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阻风帘、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安装在所述导料槽本体的顶部、且自然下垂;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包括若干具有柔性的挡风条,若干所述挡风条在所述导料槽本体内呈迷宫设置。当物料卸落到导料槽本体内时,阻风帘对诱导风进行降速、缓冲,让气流转向使大颗粒粉尘惯性碰撞而沉降;挡风条采用多棱胶条,呈迷宫设置的若干挡风条在物料出口悬挂设置,让含尘的诱导风以s型绕行,而大颗粒粉尘由于惯性撞击在胶条上而沉降,同时可有效降低风速,防止诱导风携带粉尘喷出,即无动力抑尘单元利用惯性降尘原理进一步除去大颗粒粉尘。

进一步,所述导料槽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防溢裙板,所述防溢裙板与所述送料输送带密闭连接;所述导料槽本体上背离所述送料输送带运动方向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密封板或密封箱,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送料输送带密闭连接。送料输送带的底面设置有托板,托板依靠支撑架安装在地面上。托板与防溢裙板分别在送料输送带的两面相配合,以达到导料槽本体与送料输送带之间密封的效果,同时送料输送带仍然可以相对导料槽本体进行滑动。防溢裙板的设置解决了送料输送带受料点处喷粉、撒料问题,防止物料溢出,造成物料浪费。

进一步,所述导料槽本体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泄压过滤装置,所述泄压过滤装置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泄压阀与过滤器,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上,用于平衡所述导料槽本体内部的气压。在物料进入进料装置时,卷吸来自进料入口、缝隙的空气产生强烈的诱导风,物料在卸落过程中与设备内壁进行多次碰撞产生扬尘,当物料落到软装卸落料装置下半部时携带的诱导风变成正压,大量诱导风进入惯性降尘导料装置时使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形成一定的正压。物料冲击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和送料输送带,造成送料输送带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封之间的密封不严,在正压诱导风作用下产生喷粉和逸尘现象。因此,煤料下落过程中落料管产生的含尘诱导风和冲击挤压是转运站粉尘产生的主要根源,而泄压过滤装置泄放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的气压,基于消除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内的正压,从而减小诱导风造成的喷粉和逸尘现象。过滤器对泄压时喷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将粉尘喷出。

进一步,所述微雾抑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的上部、且位于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与所述惯性降尘单元之间,所述微雾抑尘装置包括微雾喷头,所述微雾喷头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的上部。微雾喷头喷出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喷头喷出微米级水雾颗粒,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直径在10um左右的可呼吸性粉尘小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靠重力沉降,特别适用于抑制开放和半开放性的无组织排放粉尘。导料槽本体内高速直行的气流遇阻风帘后改变方向,进入上方的喷雾范围内,形成回旋涡流。微雾喷头喷出大量浓而密的微雾不断与涡流内的粉尘碰撞、吸附,变重而后快速沉降。微雾抑尘装置结合阻风帘,达到更好的降尘效果。

进一步,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包括进气罩,所述进气罩贯穿所述导料槽本体、且设置在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上方。双旋流除尘利用高速旋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微细粉尘与旋流水膜结合,特别适用于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在对物料含水率有严格要求,或者转运站落差大诱导风量很大的情况下,宜采用双旋流水膜除尘替代或作为微雾抑尘的补充。双级旋流水膜除尘器干湿除尘结合,除尘效率在99.6%以上,远高于普通旋风除尘器;其耗水量极小,操作方便,全自动控制,几乎免维护。

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上设置有弧形导流罩,所述弧形导流罩与所述进料漏斗相对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弧形导流罩的弧形朝向进料方向设置;所述进料漏斗下方还设置有软装进料管,所述软装进料管的下部与所述筛分机的进料口密闭连接。弧形导流罩使物料以较小冲击角柔性加载物料和引导物料落料到合适区域。导流罩截面成u型并且自上而下渐变收口,汇集物料减小分散。

进一步,所述软装卸落料管的出料口设置有勺状接料勺,所述勺状接料勺为渐缩的管状结构,所述勺状接料勺的底面为弧形曲面,其倾角连续过渡,所述勺状接料勺一端与所述软装卸落料管密闭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密闭连接。沿s形的流线型设置的软装卸落料管流下的物料以接近相切的方式进入勺状接料勺,柔性卸除料流冲击。精确设计接料勺下部的倾角使出口处物料以接近带速加载到送料输送带上,减少对送料输送带的冲击,实现物料软加载到送料输送带上。勺状接料勺的两侧收口设计以汇集物料,避免物料冲击导料槽本体两侧与送料输送带之间的密封,避免溢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物料从进料装置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经过软装卸落料装置后将物料转运到送料输送带上,由送料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下一站。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计,物料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通过与流线型的软装卸落料装置内部多次碰撞后,卸掉一部分动能,降低了物料下降的速度,减小了物料对下方装置的冲击;软装卸落料装置上的梳状导流漏斗,里面的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同时软装卸落料管为流线型设置,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管道的磨损。在物料到达送料输送带上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对物料掉落过程产生的诱导风进行控制,达到第一次降尘的作用;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抑尘装置喷出粒径非常小的水雾,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并靠重力沉降,达到有效的第二次降尘效果;经过微雾除尘后,空气中还剩下部分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其被双旋流水膜除尘器抽取后进行第三次除尘,最终排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空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具有以下优点:其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减小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损伤,通过控制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从而控制粉尘的产生量,除尘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能满足环保对粉尘排放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惯性降尘导料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旋流水膜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梳状导流漏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料装置,101、进料漏斗,102、弧形导流罩,103、软装进料管,104、进料传送带,2、筛分装置,201、筛分机,202、梳状导流漏斗,2021、梳状导流隔板,203、软装卸落料管,204、第一勺状接料勺,205、筛上落料管,3、破碎机,301、破碎机漏斗,302、第二勺状接料勺,4、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01、导料槽本体,402、防溢裙板,403、托板,404、阻风帘,405、挡风条,406、密封箱,5、微雾抑尘装置,501、微雾喷头,6、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01、进气罩,602、外筒,603、内筒,604、污水桶,605、轴流叶片,606、上筒,607、挡水装置,608、风管,609、风机,610、控制箱,7、泄压过滤装置,8、送料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火力发电、港口、冶金、采矿等行业的散料输送系统中,都可以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超净转运站装置,其旨在重点解决堵煤、粉尘、磨损和传送带跑偏的问题,辅以处理溢料、撒料、清扫等问题,将转运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级治理,打造洁净的输煤系统转运站。

本实施例的超净转运站,如图1所示,设置在送料输送带8上,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料装置1、软装卸落料装置、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进料装置1与进料传送带101对应连接,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置,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包括密闭连接的梳状导流漏斗202以及软装卸落料管203,如图7所示,所述梳状导流漏斗202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为s形的流线型设置,根据管道长度可以灵活设置为带多个拐点的流线型管道。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沿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方向设置,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内设置有微雾抑尘装置5,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包括微雾喷头501,所述微雾喷头501设置在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的上部;所述转运站还设有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的进气罩601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

参照离散元仿真分析(dem)的物料流动路径,软装卸落料装置内与物料接触的部位均铺设双金属复合耐磨钢板作为衬板,或者直接采用双金属复合耐磨钢板焊制溜槽。在加载物料较多的落料点,铺设较厚的复合耐磨钢板以增加落料管寿命,可以避免大范围冗余使用厚耐磨钢板。复合耐磨钢板采用埋弧焊工艺,耐磨层一次堆焊成型、含铬高、无裂纹、厚度大无需多层堆焊、表面平整光滑,硬度更高(hrc58-65)、不脱落、摩擦系数更小。

物料从进料装置1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经过软装卸落料装置后将物料转运到送料输送带8上,由送料输送带8将物料输送到下一站。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计,物料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通过与流线型的软装卸落料装置内部多次碰撞后,卸掉一部分动能,降低了物料下降的速度,减小了物料对下方装置的冲击;软装卸落料装置上的梳状导流漏斗202,里面的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同时软装卸落料管203为s形的流线型设置,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管道的磨损。在物料到达送料输送带8上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对物料掉落过程产生的诱导风进行控制,达到降尘的作用;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抑尘装置5喷出粒径非常小的水雾,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并靠重力沉降,达到有效的降尘效果;经过微雾除尘后,空气中还剩下部分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其被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抽取进行进一步除尘,最终排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空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还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筛分装置2与破碎机3,筛分装置2采用筛分机201。所述筛分机201的进料口与所述进料装置1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201上设有筛上出料口与筛下出料口,所述筛分机201的筛下出料口与所述梳状导流漏斗202的进料口密闭连接,所述筛分机201的筛上出料口通过筛上落料管205连接所述破碎机3的进料口,所述破碎机3的出料口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可通过增大筛上落料管205与竖直方向的倾角,使物料冲击角减小,减小冲击与粉尘并且增加筛上落料管205和破碎机3内的翻板的寿命。筛分机201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既可采用旋转式筛分机201,也可采用振动式筛分机201。筛分机201具有筛网,物料流到筛网上,颗粒小的物料通过筛孔,从筛下出料口流出,然后通过梳状导流漏斗202进行缓冲与导流、再通过流线型的管道卸落到下方的送料输送带8上;筛网上颗粒大的物料无法通过筛孔,由于筛网呈倾斜设置,颗粒大的物料滚落到筛上出料口,通过筛上落料管205进入破碎机3,进行进一步粉碎后卸落到下方的送料输送带8上。软装进料管103、软装卸落料管203、筛上落料管205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多边形或“u”型,u型截面可以汇聚物料,减少物料在管道中运输过程中分散粉化。

进一步,所述破碎机3的出料口设置有破碎机漏斗301,所述破碎机漏斗301内设有沿物料流向分层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所述梳状导流隔板2021设置为流线型,所述梳状导流隔板2021将物料导向所述破碎机漏斗301的内壁。对于高度和横向尺寸较大的漏斗,漏斗中物料的落差较大,物料下落末速度大,对漏斗和落料管侧壁冲击较大,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下方设备的磨损。破碎机漏斗301下方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连接处可以设置为勺状的接料勺,以对物料进行缓冲,减小物料对送料输送带8的冲击。如图1所示,此处的接料勺记为第二勺状接料勺302。

如图5所示,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包括导料槽本体401以及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的惯性降尘单元,所述导料槽本体401设置在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上方、并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滑动连接;所述惯性降尘单元包括阻风帘404与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所述阻风帘404与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沿所述送料输送带8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阻风帘404、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安装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顶部、且自然下垂;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为若干具有柔性的挡风条405,若干所述挡风条405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呈迷宫设置。当物料卸落到导料槽本体401内时,阻风帘404对诱导风进行降速、缓冲,让气流转向使大颗粒粉尘惯性碰撞而沉降;挡风条405采用多棱胶条,呈迷宫设置的若干挡风条405在物料出口悬挂设置,让含尘的诱导风以s型绕行,而大颗粒粉尘由于惯性撞击在胶条上而沉降,同时可有效降低风速,防止诱导风携带粉尘喷出,即无动力抑尘单元利用惯性降尘原理进一步除去大颗粒粉尘。

如图3~4所示,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底部安装有防溢裙板402,所述防溢裙板402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密闭连接;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上背离所述送料输送带8运动方向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密封板或密封箱406,所述密封装置与所述送料输送带8密闭连接。送料输送带8的底面设置有托板403,托板403依靠支撑架安装在地面上。托板403与防溢裙板402分别在送料输送带8的两面相配合,以达到导料槽本体401与送料输送带8之间密封的效果,同时送料输送带8仍然可以相对导料槽本体401进行滑动。防溢裙板402的设置解决了送料输送带8受料点处喷粉、撒料问题,防止物料溢出,造成物料浪费。

导料槽本体401包括一体化连接的扩容侧板和盖板,为减小物料卸落时对导料槽本体401的侧壁的冲击力,在扩容侧板的内壁安装耐磨衬板。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上安装有泄压过滤装置7,所述泄压过滤装置7包括一体式连接的泄压阀与过滤器,所述泄压阀安装在所述泄压孔上,用于平衡所述导料槽本体401内部的气压。在物料进入进料装置1时,卷吸来自进料入口、缝隙的空气产生强烈的诱导风,物料在卸落过程中与设备内壁进行多次碰撞产生扬尘,当物料落到软装卸落料装置下半部时携带的诱导风变成正压,大量诱导风进入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时使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内形成一定的正压。物料冲击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和送料输送带8,造成送料输送带8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封之间的密封不严,在正压诱导风作用下产生喷粉和逸尘现象。因此,煤料下落过程中落料管产生的含尘诱导风和冲击挤压是转运站粉尘产生的主要根源,而泄压过滤装置7泄放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内的气压,基于消除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内的正压,从而减小诱导风造成的喷粉和逸尘现象。过滤器对泄压时喷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将粉尘喷出。

如图5所示,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上部、且位于所述软装卸落料装置与所述惯性降尘单元之间,所述微雾抑尘装置5包括微雾喷头501,所述微雾喷头501设置在所述导料槽本体401的上部。微雾喷头501喷出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喷头501喷出微米级水雾颗粒(主要为粒径在15-50um以及一些较大粒径的水雾),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直径在10um左右的可呼吸性粉尘小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靠重力沉降,特别适用于抑制开放和半开放性的无组织排放粉尘。导料槽本体401内高速直行的气流遇阻风帘404后改变方向,进入上方的喷雾范围内,形成回旋涡流。微雾喷头501喷出大量浓而密的微雾不断与涡流内的粉尘碰撞、吸附,变重而后快速沉降。微雾抑尘装置5结合阻风帘404,达到更好的降尘效果。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包括进气罩601,所述进气罩601贯穿所述导料槽本体401、且设置在所述无动力抑尘子单元上方。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为现有技术中已普及使用的除尘器,本专利不再对其结构做详细描述。如图6所示,双旋流除尘利用高速旋流产生的离心力使微细粉尘与旋流水膜结合,特别适用于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在对物料含水率有严格要求,或者转运站落差大诱导风量很大的情况下,宜采用双旋流水膜除尘替代或作为微雾抑尘的补充。双级旋流水膜除尘器干湿除尘结合,除尘效率在99.6%以上,远高于普通旋风除尘器;其耗水量极小,操作方便,全自动控制,几乎免维护。

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的除尘原理为:经过阻风帘404、挡风条405的惯性降尘后,含有大量小颗粒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的尘气被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的进气罩601抽吸,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内,在外筒602与内筒603壁之间进行第一次旋流,较大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筒壁,吸附于筒壁水膜后下沿筒壁流下排出到污水桶604,然后排出除尘器。接着被初次净化的含尘气流仍按切线方向进入内筒603进行第二次旋流,因内筒603直径更小气流速度更高,较小的尘粒甩向内筒603壁水膜,随水流排出。内筒603气流上升经过轴流叶片605的旋流水层除去更细小的颗粒,除尘后的气体经过挡水装置607去掉水分后,经过风管608,由风机609排入大气,除尘器有单独的控制箱610对风机609进行控制。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进料漏斗101,所述进料漏斗101上设置有弧形导流罩102,所述弧形导流罩102与所述进料漏斗101相对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弧形导流罩102的弧形朝向进料方向(即进料传送带104前进的方向)设置;所述进料漏斗101下方还设置有软装进料管103,所述软装进料管103的下部与所述筛分机201的进料口密闭连接。弧形导流罩102使物料以较小冲击角柔性加载物料和引导物料落料到合适区域。导流罩截面成u型并且自上而下渐变收口,汇集物料减小分散。

进一步,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勺状接料勺204,所述第一勺状接料勺204为渐缩的管状结构,所述第一勺状接料勺204的底面为弧形曲面,其倾角连续过渡,所述第一勺状接料勺204一端与所述软装卸落料管203密闭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密闭连接。沿s形的流线型设置的软装卸落料管203流下的物料以接近相切的方式进入勺状接料勺,柔性卸除料流冲击。精确设计接料勺下部的倾角使出口处物料以接近带速加载到送料输送带8上,减少对送料输送带8的冲击,实现物料软加载到送料输送带8上。勺状接料勺的两侧收口设计以汇集物料,避免物料冲击导料槽本体401两侧与送料输送带8之间的密封,避免溢料。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可一个单独使用,也可多个相配合使用以提高物料转运效率。

物料从进料装置1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经过软装卸落料装置后将物料转运到送料输送带8上,由送料输送带8将物料输送到下一站。软装卸落料装置呈流线型设计,物料从上往下落的过程中,通过与流线型的软装卸落料装置内部多次碰撞后,卸掉一部分动能,降低了物料下降的速度,减小了物料对下方装置的冲击;软装卸落料装置上的梳状导流漏斗202,里面的流线型设置的梳状导流隔板2021将物料导向漏斗侧壁,同时软装卸落料管203为流线型设置,以降低落差,降低撞击力,减少粉尘产生和对管道的磨损。在物料到达送料输送带8上后,惯性降尘导料装置4对物料掉落过程产生的诱导风进行控制,达到第一次降尘的作用;根据粒径相近的水雾雾粒与粉尘颗粒易于结合成更大颗粒从而沉降的原理,微雾抑尘装置5喷出粒径非常小的水雾,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附凝聚成大颗粒并靠重力沉降,达到有效的第二次降尘效果;经过微雾除尘后,空气中还剩下部分低浓度的呼吸性粉尘,其被双旋流水膜除尘器6抽取后进行第三次除尘,最终排出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空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站具有以下优点:其降低了转运站粉尘的排放,减小了物料对设备的冲击损伤,通过控制转运系统内的诱导风从而控制粉尘的产生量,除尘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维护工作量小、基本上无二次污染,能满足环保对粉尘排放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