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翻身吊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741发布日期:2020-06-16 23:5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式翻身吊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膜式翻身吊钩。



背景技术:

目前特种设备制造行业生产锅炉膜式壁的厂家逐渐增多,但对于膜式壁起吊工具的设计开发却很少,市场上也有用于起吊膜式壁用的膜式翻身吊钩,但是现有的膜式翻身吊钩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内部阻力加大,零件运行不灵活,若设置著有孔,又会存在注油孔进灰不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翻身吊钩,达到了内部零件运动灵活和便于清理灰尘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式翻身吊钩,包括吊具和夹持筒,所述吊具的右侧下端与夹持筒的上端连接。

所述吊具由吊装主体、卸扣孔和通孔组成,所述吊具的主体为吊装主体,所述吊装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卸扣孔,且所述吊装主体的左端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

所述夹持筒由主壳体、副壳体、连接耳板、圆柱体、螺纹柱、转柄、光滑柱、夹持柱、限位块、限位滑轨、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所述夹持筒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主壳体和副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所述主壳体和副壳体的连接耳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主壳体的右端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左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半圆柱筒,所述圆柱体右端中部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匹配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柱,所述光滑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柱,所述夹持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副壳体为半圆柱筒,并且可与主壳体的半圆柱筒组合形成圆柱腔,所述副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的右端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注油孔,所述副壳体的右方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注油孔。

优选的,所述通孔右端为弧形,所述夹持柱的左端为弧形,且该弧形贴合膜式壁管屏的圆管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吊装主体为倒置u型。

优选的,所述主壳体的下端前后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副壳体的上端前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槽与密封条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滑轨匹配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膜式翻身吊钩通过设置夹持筒可将膜式壁管屏准确牢固的夹持住,并且吊装方便安全,不易滑落。此外,实现上述效果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该膜式翻身吊钩设置有两个注油孔,可以向夹持筒内部注入润滑油,使得夹持柱与圆柱腔之间以及限位块与限位滑轨之间均得到润滑,避免固定膜式壁管屏时,内部零件阻滞,造成使用不便。此外,考虑到注油孔会进入灰尘,即使继续添加润滑油也不能消除内部因灰尘造成的阻力,将夹持筒分成两部分,并由连接耳板和螺栓连接,便于拆装,拆卸后可对内部进行清理,消除灰尘,提高零件运动时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具、101吊装主体、102卸扣孔、103通孔、2夹持筒、201主壳体、202副壳体、203连接耳板、204圆柱体、205螺纹柱、206转柄、207光滑柱、208夹持柱、209限位块、2010限位滑轨、2011第一注油孔、2012第二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膜式翻身吊钩,包括吊具1和夹持筒2,吊具1的右侧下端与夹持筒2的上端连接。

吊具1由吊装主体101、卸扣孔102和通孔103组成,吊具1的主体为吊装主体101,吊装主体101为倒置u型,吊装主体101的上端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卸扣孔102,且吊装主体101的左端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103。

夹持筒2由主壳体201、副壳体202、连接耳板203、圆柱体204、螺纹柱205、转柄206、光滑柱207、夹持柱208、限位块209、限位滑轨2010、第一注油孔2011和第二注油孔2012,夹持筒2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主壳体201和副壳体202,主壳体201的下端前后侧开设有密封槽,副壳体202的上端前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密封槽与密封条为过盈配合,起到密封的作用,主壳体201和副壳体202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203,连接耳板上开设有螺纹安装孔,主壳体201和副壳体202的连接耳板203通过螺栓固定,主壳体201的右端为圆柱体204,圆柱体204的左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半圆柱筒,圆柱体204右端中部开设有左右贯穿的螺孔,螺孔内螺纹匹配连接有螺纹柱205,螺纹柱20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柄206,螺纹柱20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光滑柱207,光滑柱2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柱208,通孔103右端为弧形,夹持柱208的左端为弧形,且该弧形贴合膜式壁管屏的圆管外表面,使得该夹持筒2可以稳定夹持膜式壁管屏,夹持柱20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9,副壳体202为半圆柱筒,并且可与主壳体201的半圆柱筒组合形成圆柱腔,副壳体202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滑轨2010,限位块209与限位滑轨2010匹配滑动连接,避免夹持柱208转动,使其只进行左右移动,限位滑轨2010的右端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注油孔2011,副壳体202的右方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注油孔2012。夹持筒2可将膜式壁管屏准确牢固的夹持住,并且吊装方便安全,不易滑落。此外,实现上述效果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设置有第一注油孔2011和第二注油孔2012,可以向夹持筒2内部注入润滑油,使得夹持柱208与圆柱腔之间以及限位块209与限位滑轨2010之间均得到润滑,避免固定膜式壁管屏时,内部零件阻滞,造成使用不便。此外,考虑到注油孔会进入灰尘,即使继续添加润滑油也不能消除内部因灰尘造成的阻力,所以将夹持筒2分成两部分,并由连接耳板203和螺栓连接,便于拆装,拆卸后可对内部进行清理,消除灰尘,提高零件运动时的流畅度。

使用过程中,需要夹持膜式壁管屏时,将膜式壁管屏置于吊具1上通孔103和夹持柱208之间,之后转动转柄206,使得螺纹柱205转动,并向通孔103的一侧移动,而螺纹柱205左端的光滑柱207与夹持柱208转动连接,则夹持柱208向左侧移动,夹持住膜式壁管屏的圆管,即固定住了膜式壁管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