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638发布日期:2020-09-18 19:4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表生产中,需要在其辅助端子上进行插铜条形成具有带针辅助端子。但是南网和国网所使用的电表中,所使用的辅助端子的结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底面的结构不同,一个是在底面的侧边具凸起的边缘,而另一个是在底面的中间位置具有凸起,使得在对南网电表所使用的端子进行插铜条所使用的设备,不能用来对国网电表所使用的端子进行插铜条,设备不具有通用性。在实际生产中,辅助端子位于底模内进行固定后对其进行插铜条,如何实现底模底面能够同时适应南网和国网的辅助端子成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能够即能实现对南网电表所用辅助端子的插铜条生产,又能实现对国网电表所使用的辅助端子进行插铜条生产,实现了设备的通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包括:

底板,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内设置有输送带,用于输送辅助端子;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另一侧通过滑杆与第四固定板相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套设置有底模;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二固定板与底模相固定,可带动底模在滑杆上运动;

所述第三固定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固定设置有下托板和上盖板;所述下托板和上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辅助端子;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

所述第五固定板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推块;

所述底模上设置有u形槽用于容纳辅助端子,u形槽底部设置有一凹槽;所述u形槽的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可将凹槽覆盖,并与u形槽的侧壁具有间隙;

所述下托板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上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垫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延伸至底模u形槽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挡片在辅助端子进入u形槽的一侧上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检测底模内辅助端子的检测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垫板为铜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挡片为铜质或塑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检测器为光电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条机送料机构,通过对底模的改进,使得该送料机构能够适应用于南网电表用和国网电表用的辅助端子,使得一种设备在进行简单的调整对两种辅助端子进行插铜条,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提高生产产品的灵活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底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三固定板;5-输送槽;6-输送带;7-第一气缸;8-底模;81-u形槽;9-第四固定板;10-滑杆;11-连接板;12-下托板;13-上盖板;14-滑槽;15-第五固定板;16-第二气缸;17-推块;18-垫板;19-挡片;20-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带针辅助端子通用插铜条机送料装置,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三固定板4和第五固定板15。

第一固定板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输送槽5,输送槽5内设置有输送带6,用于输送辅助端子。输送槽5呈u形,输送带6设置于输送槽6部,在使用时将辅助端子置于输送槽5内的输送带6上,输送带6可将辅助端子向前输送。

第二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7,另一侧通过滑杆10与第四固定板9相固定连接。滑杆10套设置有底模8,且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穿过第二固定板3与底模8相固定,可带动底模8在滑杆10上运动。在生产过程中,辅助端子经输送带6向前输送,直至底模5的u形槽内。

在底模8上设置有u形槽81用于容纳辅助端子,u形槽81底部设置有一凹槽。u形槽81的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垫板18,垫板18可将凹槽8覆盖,并与u形槽81的侧壁具有间隙,用于适应一种辅助端子。

第三固定板4通过连接板11相与第二固定板3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4的同侧固定设置有下托板12和上盖板13。下托板12和上盖板13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辅助端子。第三固定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槽14。在下托板12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上可拆卸的固定设置有垫板18。进一步的,垫板18为铜质。具体的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

第五固定板15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16,第二气缸16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推块17,推块17是用于推辅助端子。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板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片19,挡片19延伸至底模8的u形槽81的上方。用于防止在生产过程中辅助端子跳出u形槽81。

更进一步的,挡片9在辅助端子进入u形槽81的一侧上翘,便于辅助端子进行u形槽81内。挡片19可以为铜质或塑料等一些硬度较低的材质,可减少对辅助端子表面的损伤,这是因为辅助端子均为工程塑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连接板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检测底模8内辅助端子的检测器20。优选为光电检测器,在辅助端子进行u形槽81内,当被推至与连接板11相接触时,可遮挡光电检测器的的光线,触发信号。

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工人将辅助端子置于输送带6上方,输送带6将辅助端子向前输送,直至进入u形槽81内部的垫板18上与连接板11相接触,光电检测器的光路被阻挡,触发信号,此时第一气缸7动作,将底模8沿着滑杆10向第四固定板9的方向推,在运动至上盖板12和下托板13的位置时停止,此时第二气缸16动作,通过推块17将上盖板12和下托板13之间的容纳空间的垫板18上,进行铜条的插入,此时完成铜条的插入,铜条的插入是采用气缸将铜条插入至辅助端子的孔内。再下一个辅助端子运动至此位置时,被推块17推动时,将上一个完成铜条插入的辅助端子推向滑槽14,进行辅助端子的收集。这个生产过程中,垫板18与u形槽81的一的侧壁具有间隙,可适用一种底面边缘具有凸缘的辅助端子。

通过将垫板18的拆卸可更换辅助端子的种类,由于垫板8较薄,在1-2mm之间,输送带的位置向下调整,以适应去除垫板8后高度差。即输送槽与第一固定板为可调节高度的连接。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