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4962发布日期:2021-02-05 16:4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捆扎件,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


背景技术:

[0002]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0003]
集装箱的使用十分广泛,但是现有的集装箱用的捆扎件在锁定集装箱的时候,大多采用简单的钥匙开锁等方式,虽然满足了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无法依靠捆扎件对集装箱信息进行统计,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包括锁环,所述锁环的底部安装有保护罩,其中,
[0007]
所述锁环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安装有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
[0008]
所述第二锁定件内设置有安装腔,其中,
[0009]
所述安装腔的底部设置有感应层;
[0010]
所述保护罩内安装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锁定件内安装有控制器和信号收发装置,其中,
[0012]
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收发装置。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环外缘侧安装有电源装置且所述电源装置为太阳能板;
[0014]
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通过连接环连接或固定。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槽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0016]
所述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层、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信号收发装置。
[0017]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可以通过控制器和信号收发装置接收或发射信号,方便外部设备读取或输入信号,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锁环;2、第一锁定件;3、第二锁定件;4、连接环;5、安装腔;6、感应层;7、控制器;8、信号收发装置;9、保护罩;10、卡槽;11、电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实施例
[002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捆扎件,包括锁环1,锁环1的底部安装有保护罩9,可以安装卡槽10;
[0024]
锁环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安装有第一锁定件2和第二锁定件3,第二锁定件3内设置有安装腔5,其中,安装腔5的底部设置有感应层6,感应层6可以感应到第一锁定件2的压力,可以依据此完成捆扎件是否锁定的状态的检测,并可以通过卡槽10内的通讯卡或物联网卡(或以及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传输出去至外部设备等;
[0025]
保护罩9内安装有卡槽10且卡槽10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进一步的,第二锁定件3内安装有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其中,控制器7电性连接信号收发装置8,卡槽10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可以通过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接收或发射信号,方便外部设备读取或输入信号,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0026]
具体的,锁环1外缘侧安装有电源装置11且电源装置11为太阳能板,可以给各个部件供电;
[0027]
第一锁定件2与第二锁定件3通过连接环4连接或固定,以实现锁定的作用。
[0028]
卡槽10电性连接控制器7,卡槽10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可以通过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接收或发射信号,方便外部设备读取或输入信号,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0029]
电源装置11电性连接感应层6、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电源装置11优选太阳能板给感应层6、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供电。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卡槽10内安装有通讯卡或物联网卡,可以通过控制器7和信号收发装置8接收或发射信号,方便外部设备读取或输入信号,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