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0702发布日期:2020-07-17 15:3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系统通过地下管道实现与广大电力用户的连接,在庞大的地下线缆管道中,需按一定的间隔设置电缆井,通过电缆井将地下管道与地表连通,以完成线路的安装及检修等作业。

与其他市政井道不同,电缆井的使用更加频繁,因此电缆井井盖的开启频率更高。现有技术中,电缆井普遍采用常规井盖封闭,尽管根据用途特征对其材质、厚度等指标有所限定,但其开启方式仍需要搬抬,这使电缆井的开启封闭极为不便。针对这一问题,有研究者采用了井盖与井道口铰接的模式,一方面实现了防盗作用,另一方面使其掀开更加方便;但此类井盖的开启及封闭仍需要手动翻起,由于井盖本身自重较大,因此这一过程仍会耗费较大的人力,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开发一种启闭更加省力的电缆井井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井盖启闭过于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包括下固定框,滑道,上固定框,井盖边框,井盖盖板,齿条,轴承,转轴,齿轮,转盘,其中,滑道固定连接在井道的上端口处,在滑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在下固定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框,井盖边框插接在下固定框与上固定框之间,井盖边框搭接在滑道上;在井盖边框上固定连接有井盖盖板,在井盖边框侧端固定连接有齿条,在固定框上或滑道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在轴承上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在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作为优选,还包括托架,所述托架有若干个,所述若干托架固定连接在井盖边框的内边缘上,所述若干托架托持在井盖盖板的下端。

作为优选,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井盖边框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位于齿条的上方。

作为优选,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固定连接在转盘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上凸出块,所述上凸出块固定连接在井盖边框的末端,所述上凸出块顶压在上固定框的侧端。

作为优选,所述在下固定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框,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还包括通孔和固定柱,其中,在下固定框上以及上固定框上分别开设有通孔,固定柱的上端与上固定框上的通孔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下端与下固定框上的通孔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井道即电缆井本身,固定于井道上端口处的滑道用于对井盖边框起到导向作用,从而通过井盖边框在滑道上的滑动来实现对井道上端口的开启或封闭;下固定框位于井道上端口的侧方,固定于地面上,下固定框的边缘与滑道相接续,井盖边框被从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之间的空间推出后,直接到达滑道上;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共同夹成面状空间,该面状空间用于容纳井盖边框,从而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时,使井盖边框被限制在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之间;井盖边框与井盖盖板共同构成井盖整体,用于封闭井道的上端口;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当齿轮转动时,带动齿条、井盖边框、井盖盖板一同平移运动,实现对井道的封闭或开启作用;轴承用于承载转轴;转轴用于承载齿轮;转盘便于手动旋转转轴。

在优选技术方案中,托架用于在井盖盖板下端起到托持作用,以降低井盖盖板自重对井盖盖板与井盖边框之间焊点的负荷;保护壳用于对齿条侧端及上端起到笼罩式保护作用;握把便于手动旋转转盘;上凸出块用于对井盖边框的外推位置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其过度位移;通孔可用于承载配套的固定柱,从而将上固定框固定于下固定框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该技术方案摒弃了分体式或铰接式的井盖结构,采用平移推拉的驱动方式完成井盖启闭。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井道上端口边缘位置设置了滑道,承载有井盖盖板的井盖边框搭载于滑道上,并在井盖边框侧端设置了齿条;与此同时,利用转轴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从而可通过手动旋转转轴来带动井盖边框平移,进而实现井盖的启闭动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滑道侧方采用上、下固定框夹成面状空间,对开启的井盖边框起到限制作用;并在井盖边框末端连接了上凸出块,利用上凸出块与上固定框之间的顶压实现对井盖边框的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使井盖的启闭动作更加省力,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斜下方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从斜上方视角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

1、下固定框2、滑道3、上固定框4、井盖边框

5、井盖盖板6、齿条7、轴承8、转轴

9、齿轮10、转盘11、托架12、保护壳

13、握把14、上凸出块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下固定框1,滑道2,上固定框3,井盖边框4,井盖盖板5,齿条6,轴承7,转轴8,齿轮9,转盘10,其中,滑道2固定连接在井道的上端口处,在滑道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1,在下固定框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框3,井盖边框4插接在下固定框1与上固定框3之间,井盖边框4搭接在滑道2上;在井盖边框4上固定连接有井盖盖板5,在井盖边框4侧端固定连接有齿条6,在固定框1上或滑道2上固定连接有轴承7,在轴承7上连接有转轴8,在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所述齿条6啮合传动,在转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0。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所述井道即电缆井本身,固定于井道上端口处的滑道2用于对井盖边框4起到导向作用,从而通过井盖边框4在滑道2上的滑动来实现对井道上端口的开启或封闭;下固定框1位于井道上端口的侧方,固定于地面上,下固定框1的边缘与滑道2相接续,井盖边框4被从下固定框1和上固定框3之间的空间推出后,直接到达滑道2上;下固定框1和上固定框3共同夹成面状空间,该面状空间用于容纳井盖边框4,从而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时,使井盖边框4被限制在下固定框1和上固定框3之间;井盖边框4与井盖盖板5共同构成井盖整体,用于封闭井道的上端口;齿条6与齿轮9相互啮合,从而当齿轮9转动时,带动齿条6、井盖边框4、井盖盖板5一同平移运动,实现对井道的封闭或开启作用;轴承7用于承载转轴8;转轴8用于承载齿轮9;转盘10便于手动旋转转轴8。

实施例2

用于配网电缆井的井盖开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下固定框1,滑道2,上固定框3,井盖边框4,井盖盖板5,齿条6,轴承7,转轴8,齿轮9,转盘10,其中,滑道2固定连接在井道的上端口处,在滑道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框1,在下固定框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框3,井盖边框4插接在下固定框1与上固定框3之间,井盖边框4搭接在滑道2上;在井盖边框4上固定连接有井盖盖板5,在井盖边框4侧端固定连接有齿条6,在固定框1上或滑道2上固定连接有轴承7,在轴承7上连接有转轴8,在转轴8上固定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与所述齿条6啮合传动,在转轴8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0。

同时,还包括托架11,所述托架11有若干个,所述若干托架11固定连接在井盖边框4的内边缘上,所述若干托架11托持在井盖盖板5的下端。还包括保护壳12,所述保护壳12与井盖边框4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12位于齿条6的上方。还包括握把13,所述握把13固定连接在转盘10上。还包括上凸出块14,所述上凸出块14固定连接在井盖边框4的末端,所述上凸出块14顶压在上固定框3的侧端。所述在下固定框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框3,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还包括通孔15和固定柱,其中,在下固定框1上以及上固定框3上分别开设有通孔15,固定柱的上端与上固定框3上的通孔15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下端与下固定框1上的通孔15固定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托架11用于在井盖盖板5下端起到托持作用,以降低井盖盖板5自重对井盖盖板5与井盖边框4之间焊点的负荷;保护壳12用于对齿条6侧端及上端起到笼罩式保护作用;握把13便于手动旋转转盘10;上凸出块14用于对井盖边框4的外推位置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其过度位移;通孔15可用于承载配套的固定柱,从而将上固定框3固定于下固定框1的上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