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2325发布日期:2020-07-31 21:2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智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然而,目前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因而急需一种垃圾智能回收系统,用以培养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结构主要包括外壳及其内的箱体和称重装置,但是由于可回收垃圾的种类繁多,需要设置多个垃圾箱、称重装置和积分记录装置,成本过高,所以需要一种能够通过回收多种垃圾的带有根据垃圾种类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包括内桶、外桶、隔板、顶板、箱盖、称重转板、下料翻板、称重块、控制箱、转动电机、底座、垃圾桶和电磁锁,所述内桶和外桶为薄壁圆筒结构,同心固定连接在圆板上,内桶和外桶之间阵列固定连接有六个隔板,将内桶和外桶之间的空间均匀隔开,内桶和外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为圆环形板,底部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于外桶和内桶的顶面固定连接,顶板的顶面阵列设有六个方形通孔,通孔对应隔板隔开的每个空间中心设置;

所述内桶中设有底座,底座为顶面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的圆柱体结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输出轴顶端连接有转盘,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称重积分系统、转动电机和电磁锁,控制箱的外壁顶部与箱盖的顶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为底面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箱盖的顶面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箱盖的顶面对应称重转板的位置设有方形通孔,用于放入待回收垃圾;

所述控制箱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转板,所述称重转板为尺寸与内桶和外桶之间的隔室的截面相同的扇形板,能够随着控制箱的转动与隔室顶部重合,称重转板顶面开设有与顶板顶面尺寸相同的方形通孔,通孔的顺时针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下料翻板,下料翻板为方形板状结构,顺时针侧设有转筒,逆时针侧设有铁板,称重转板的通孔顶部对应铁板的位置设有电磁锁,电磁锁与控制箱内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下料翻板为顶面里侧和外侧设有挡板的方板,方板的顶面中心设有称重块,所述称重块为固定在称重传感器的顶部的方板,称重块的底部和侧面悬空,防止摩擦力干扰称重数据,称重块底部的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箱内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外桶的外侧对应每个隔室设有方形通孔,能够从方形通孔放入垃圾桶,垃圾桶共有六个,分别对应玻璃、纸张、金属、塑料、布料和复合材料设置,能够分别收集各种可回收垃圾;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有操作面板和磁卡读卡器,操作面板上设有六个轻触式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种垃圾种类,将带有用户账号的磁卡在磁卡读卡器上刷过之后,磁卡读卡器识别用户信息,按压对应种类垃圾的按钮后,控制模块记录种类参数,将垃圾放到称重块上,称重块上的称重传感器记录重量参数,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将种类参数对应的积分系数与重量参数相乘,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储存到磁卡读卡器识别出来的用户信息下,并且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相应的角度,使得称重转板转动到对应种类的垃圾箱的上方,电磁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锁断电,使得下料翻板向下转动,将垃圾通过顶板上的通孔倒入对应的垃圾箱中,再控制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下料翻板被顶板上的通孔侧边推动复位,为电磁锁恢复供电,将下料翻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盖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翻盖,能够在不用时盖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带有用户账号的磁卡在磁卡读卡器上刷过之后,磁卡读卡器识别用户信息,按压对应种类垃圾的按钮后,控制模块记录种类参数,将垃圾放到称重块上,称重块上的称重传感器记录重量参数,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将种类参数对应的积分系数与重量参数相乘,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储存到磁卡读卡器识别出来的用户信息下,并且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相应的角度,使得称重转板转动到对应种类的垃圾箱的上方,电磁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锁断电,使得下料翻板向下转动,将垃圾通过顶板上的通孔倒入对应的垃圾箱中,再控制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下料翻板被顶板上的通孔侧边推动复位,为电磁锁恢复供电,将下料翻板固定,通过一套称重积分机构完成称重,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并且能够将不同种类的垃圾统一积分。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中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中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中称重积分系统控制框图。

图中:内桶1、外桶2、隔板3、顶板4、箱盖5、称重转板6、下料翻板7、称重块8、控制箱9、转动电机10、底座11、垃圾桶12、电磁锁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智能称重积分的垃圾回收箱,包括内桶1、外桶2、隔板3、顶板4、箱盖5、称重转板6、下料翻板7、称重块8、控制箱9、转动电机10、底座11、垃圾桶12和电磁锁13,内桶1和外桶2为薄壁圆筒结构,同心固定连接在圆板上,内桶1和外桶2之间阵列固定连接有六个隔板3,将内桶1和外桶2之间的空间均匀隔开,内桶1和外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顶板4位圆环形板,底部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于外桶2和内桶1的顶面固定连接,顶板4的顶面阵列设有六个方形通孔,通孔对应隔板3隔开的每个空间中心设置;

内桶1中设有底座11,底座11为顶面中心设有圆形凹槽的圆柱体结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输出轴顶端连接有转盘,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箱9,控制箱9内设有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称重积分系统、转动电机10和电磁锁13,控制箱9的外壁顶部与箱盖5的顶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箱盖5为底面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结构,箱盖5的顶面中心设有圆形通孔,箱盖5的顶面对应称重转板6的位置设有方形通孔,用于放入待回收垃圾;

控制箱8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称重转板6,称重转板6为尺寸与内桶1和外桶2之间的隔室的截面相同的扇形板,能够随着控制箱9的转动与隔室顶部重合,称重转板6顶面开设有与顶板4顶面尺寸相同的方形通孔,通孔的顺时针一侧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下料翻板7,下料翻板7为方形板状结构,顺时针侧设有转筒,逆时针侧设有铁板,称重转板6的通孔顶部对应铁板的位置设有电磁锁13,电磁锁13与控制箱9内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下料翻板7为顶面里侧和外侧设有挡板的方板,方板的顶面中心设有称重块8,称重块8为固定在称重传感器的顶部的方板,称重块8的底部和侧面悬空,防止摩擦力干扰称重数据,称重块8底部的称重传感器与控制箱9内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外桶2的外侧对应每个隔室设有方形通孔,能够从方形通孔放入垃圾桶12,垃圾桶12共有六个,分别对应玻璃、纸张、金属、塑料、布料和复合材料设置,能够分别收集各种可回收垃圾;

控制箱9的顶部设有操作面板和磁卡读卡器,操作面板上设有六个轻触式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种垃圾种类,将带有用户账号的磁卡在磁卡读卡器上刷过之后,磁卡读卡器识别用户信息,按压对应种类垃圾的按钮后,控制模块记录种类参数,将垃圾放到称重块8上,称重块8上的称重传感器记录重量参数,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将种类参数对应的积分系数与重量参数相乘,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储存到磁卡读卡器识别出来的用户信息下,并且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转动电机10顺时针转动相应的角度,使得称重转板6转动到对应种类的垃圾箱12的上方,电磁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锁13断电,使得下料翻板7向下转动,将垃圾通过顶板4上的通孔倒入对应的垃圾箱12中,再控制转动电机10顺时针转动,下料翻板7被顶板4上的通孔侧边推动复位,为电磁锁13恢复供电,将下料翻板7固定;

箱盖5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翻盖,能够在不用时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带有用户账号的磁卡在磁卡读卡器上刷过之后,磁卡读卡器识别用户信息,按压对应种类垃圾的按钮后,控制模块记录种类参数,将垃圾放到称重块8上,称重块8上的称重传感器记录重量参数,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将种类参数对应的积分系数与重量参数相乘,传输给数据存储模块储存到磁卡读卡器识别出来的用户信息下,并且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控制转动电机10顺时针转动相应的角度,使得称重转板6转动到对应种类的垃圾箱12的上方,电磁锁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锁13断电,使得下料翻板7向下转动,将垃圾通过顶板4上的通孔倒入对应的垃圾箱12中,再控制转动电机10顺时针转动,下料翻板7被顶板4上的通孔侧边推动复位,为电磁锁13恢复供电,将下料翻板7固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