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攀壁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6603发布日期:2021-04-20 23: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攀壁式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攀壁式电梯。


背景技术:

2.当前农村的楼房普通没有电梯,城镇的低层楼房(六层以下)也大都缺少电梯,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安装传统电梯成本太高,安装不经济;二是传统电梯占据空间大,缺乏安装电梯所需场地。
3.这种状况给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尤其给老年人上下楼造成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攀壁式电梯正是寻求破解上述困境的产物。
5.攀壁式电梯是一种沿着紧靠楼房外墙表面敷设的槽钢轨道6垂直升降的电梯。
6.图一是攀壁式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它由动力部(电动机1、三角带2、卷绳筒3、减速器4、钢丝绳5)、导向部(左、右槽钢轨道6)、工作部(吊篮8)和电器控制部(按钮7、限位开关9、电控箱10等)四部分组成。
7.工作原理是:减速器4的输入轴由三角带2从电动机1输入动力,由输出轴带动卷绳筒3转动,绕在卷绳筒3上的钢丝绳5牵动其下端的吊篮8沿着槽钢轨道6升降,吊篮8所需达到的楼层则由按钮7、限位开关9以及电控箱10等所组成的控制电路自动实现。
8.所述槽钢轨道6紧靠楼房外墙表面敷设,支撑电动机1、卷绳筒3和减速器4的框架,可同槽钢轨道6一并固定在楼房外墙上,也可单独安装在楼房的房顶上。吊篮8沿轨道6靠近墙壁垂直升降,无需专设支撑架构,也无需专设楼梯间。因此,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占用空间小,比传统电梯更适宜在低层楼房安装和使用。本电梯采用220v单相电源,适应农村家庭和城镇居民的用电环境。它可以保证吊篮不会在电机停转时不会因自身的载重而下滑;也不会在电机驱动吊篮下降时吊篮因载重量过大而超速下降。
9.为了提高安全性,攀壁式电梯设置了独特可靠的防坠装置。其作用是,万一钢丝绳5破断的意外情况发生,可立即阻止吊篮8下坠。
10.图二是防坠装置的示意图。防坠装置包括楔叉801、背辊802、吊篮8上辊803、拉伸弹簧804和提绳805,都集中安装在吊篮8的上部,下辊与上辊803结构相同。楔叉801呈t形,分左右两件,并可分别绕o轴(和o’轴)旋转。背辊802左右两端的滚轮分别与左右槽钢轨道6的前翼面保持有一定间隙。吊篮8的上辊803两端的滚轮随着吊篮8升降分别在左右槽钢轨道6的槽子里滚动。提绳805的上端与钢丝绳连接,下端分别拉紧左右楔叉801的b端和b’端。
11.防坠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正常情况时,被钢丝绳5拉紧的提绳805把楔叉801的b(b’)端提起,a(a’)端处于最低位置(远离背辊802的滚轮),c端和c’端把拉伸弹簧拉伸,此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吊篮8的上辊803(和下辊)两端的滚轮可在槽钢轨道6的槽子里自由滚动。
12.一旦钢丝绳5破断,被钢丝绳5拉紧的提绳805被释放,原来被拉紧的拉伸弹簧收
缩,带动楔叉801绕o(o’)轴转动,a(a’)端旋至背辊802的滚轮与槽钢轨道6前翼面的间隙中,并被背辊802的滚轮和吊篮8上辊803的滚轮挤死在槽钢轨道6的前翼面上。这样就把吊篮8和槽钢轨道6锁为一体。阻止吊篮8下坠,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攀壁式家用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攀壁式家用电梯的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7.1、电动机;2、三角带;3、卷绳筒;4、减速器;5、钢丝绳;6、轨道;7、按钮;8、吊篮;801、楔叉;802、背辊;803、上辊;804、拉伸弹簧;805、提绳;9、限位开关;10、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
19.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攀壁式家用电梯,包括电动机1、三角带2、卷绳筒3和减速器4,在安装中,可以将电动机1、卷绳筒3和减速器4通过固定架固定墙壁上,也可以将固定架换成壳体,电动机1一侧设有卷绳筒3,电动机1用于提供动力,卷绳筒3用于缠绕放置钢丝绳5,卷绳筒3远离电动机1一侧设有减速器4,减速器4用于减速,保证吊篮8平稳升降,卷绳筒3与减速器4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电动机1与减速器4通过三角带2转动连接,电控箱10固定在墙体上,电控箱10与电动机1电性连接,卷绳筒3上绕设有钢丝绳5,钢丝绳5用于拖拉吊篮8升降,钢丝绳5下端固定连接有吊篮8,吊篮8用于人们乘坐,吊篮8两侧固定安装有轨道6,两条轨道6紧贴楼房的外墙面敷设,轨道6用于限定吊篮8的升降轨迹,提供稳定性,轨道6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开关9,轨道6外侧设有按钮7,限位开关9和按钮7用于进行控制调节,吊篮8所需达到的楼层需要靠限位开关9、按钮7及外部的控制电路自动实现,吊篮8上方设有防坠装置,防坠装置用于在紧急情况下防止吊篮8下坠,防坠装置包括楔叉801、背辊802、上辊803、拉伸弹簧804和提绳805,吊篮8上方固定安装有背辊802和上辊803,上辊802的两端各设有一只带有轴承的滚轮,吊篮下方固定安装有下辊(图中未标出),上辊和下辊结构相同,上辊和下辊的滚轮均随着吊篮的升降在轨道内滚动,背辊802和上辊803用于在钢丝绳5断裂的情况下压紧楔叉801,防止吊篮8下坠,上辊803、下辊和背辊802均与轨道6通过滚动连接,吊篮8上方还转动连接有两个楔叉801,两个楔叉801对称分布在吊篮8上方两侧,楔叉801为t字形,楔叉801上端通过拉伸弹簧804连接,提绳805为两根,提绳805一端固定在钢丝绳5上,提绳80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楔叉801内侧一端。
20.工作原理:正常情况时,被钢丝绳5拉紧的提绳805把楔叉801的b(b’)端提起,a(a’)端处于最低位置,c端和c’端把拉伸弹簧拉伸,此时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吊篮8上辊803(和下辊)两端的滚轮可在槽钢轨道6的槽子里自由滚动;一旦钢丝绳5破断,被钢丝绳5拉紧的提绳805被释放,原来被拉紧的拉伸弹簧复位收缩,带动楔叉801绕o(o’)轴转动,a
(a’)端旋至背辊802的滚轮与槽钢轨道6前翼面的间隙中,并被背辊802和吊篮8上辊803的滚轮挤死在槽钢轨道6的前翼面上。这样就把吊篮8和槽钢轨道6锁为一体。阻止吊篮8下坠,确保人身安全。
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