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7275发布日期:2020-08-25 19:25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的垃圾桶存在较多的可封口垃圾桶,如图1所示,是申请号为201921060916.0、名称为“一种可封口垃圾桶”的专利附图,该专利提供的垃圾桶桶体的侧壁上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侧壁,桶体上部表面设置具有一凹槽的抽拉部,当所述桶体放置一袋口具有封口拉绳的垃圾袋时,该垃圾袋的袋口可以套设于桶体的上边缘,且该袋口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柔性侧壁处,该封口拉绳至少部分位于该凹槽内,当该封口拉绳被拉动时,使得柔性侧壁发生形变而使该垃圾袋的袋口从桶体边缘逐渐脱离并被封口,以利于垃圾袋的顺利封口。

关于上述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一些技术问题:该种可封口垃圾桶在平时使用时,为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容易导致垃圾脏污异味散发出,影响客户使用该垃圾桶的体验感。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盖结构,设置于桶盖组件上,该桶盖组件包括环状套设部,以及枢转连接于该套设部上的一盖体,该套设部侧壁顶部具有开口;该开盖结构包括:

开关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处,且能够与所述盖体扣合连接;

触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处,位于所述开关部下方,并与所述开关部接触,该触动部被触动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开关部转动而使所述盖体与该开关部脱扣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部包括:

按键部,该按键部在所述开口处与所述套设部活动连接,且该按键部设有与所述盖体部分边缘适配的扣合部;

斜面部,位于所述按键部下方,该斜面部能够通过自身偏移来带动所述按键部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盖体与所述扣合部脱离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在位于所述按键部下方位置处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用于固定弹性件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部连接,该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按键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动部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在所述开口处与所述套设部活动连接;

触动杆,与所述转轴垂直连接,当该触动杆被触动时,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触动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能够通过所述触动杆的转动而间接转动,从而使与该触动头相接触的斜面部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复位杆,且该复位杆与所述转轴的部分绕有一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能够使所述触动部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开盖结构还包括一安装架,且该安装架位于所述转轴的下方,该安装架用于固定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

所述安装架包括一底板,且所述底板具有一条状孔,用于所述触动杆穿过该条状孔,以实现在预设位置的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垃圾桶桶盖组件,该桶盖组件包括:

环状套设部,该套设部侧壁顶部具有开口;

盖体,枢转连接于该套设部上;

开关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处,且能够与所述盖体扣合连接;

触动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处,位于所述开关部下方,并与所述开关部接触,该触动部被触动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开关部转动而使该开关部与所述盖体脱扣。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套设部的一侧壁具有一出绳口,且该出绳口部分延伸至所述套设部上表面;

其中,位于所述出绳口上方的套设部上表面具有一弧形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垃圾桶,该垃圾桶包括通体,还包括套设于该桶体上部的桶盖组件,该桶盖组件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垃圾桶桶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垃圾桶内底部设有储物空间,且在对应该储物空间的垃圾桶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以便于储存盒通过该通孔进入并放置于所述储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通过在桶盖组件上设置开盖结构,当开盖结构内的触动部被垃圾袋的抽绳收缩所触发后,能够使得该触动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处,从而使得与该触动部相接触的开关部转动,最终使得设置于桶盖组件上的盖体与开关部脱扣打开,以便于封口后的垃圾袋从垃圾桶内取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开盖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另外,具有该开盖结构的垃圾桶桶盖组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垃圾桶内异味的散发。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一种可封口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垃圾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垃圾桶桶盖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垃圾桶桶盖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关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环状套设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环状套设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盖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封口垃圾桶,其桶体601的侧壁上至少部分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侧壁6012,所述桶体上部表面设置具有一凹槽2021的抽拉部,当所述桶体放置一袋口具有封口拉绳的垃圾袋时,该垃圾袋的袋口可以套设于所述桶体的上边缘,且该袋口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所述柔性侧壁处,该封口拉绳至少部分位于该凹槽内,当该封口拉绳被拉动时,使得所述柔性侧壁发生形变而使该垃圾袋的袋口从所述桶体边缘逐渐脱离并被封口。

该种可封口垃圾桶在平时使用时,为开放或部分开放状态,容易导致垃圾脏污异味散发出,影响客户使用该垃圾桶的体验感。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开盖结构。参考图3中所示,该开盖结构设置于桶盖组件100上,且该桶盖组件100包括环状套设部102,以及枢转连接于该套设部102上的一盖体101,该套设部102侧壁顶部具有开口1021;该开盖结构可以包括开关部200与触动部300。

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且能够与所述盖体101扣合连接;所述触动部3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位于所述开关部200下方,并与所述开关部200接触,该触动部300被触动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而使所述盖体101与该开关部200脱扣打开。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通过在桶盖组件上设置开盖结构,当开盖结构内的触动部被垃圾袋的抽绳收缩所触发后,能够使得该触动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处,从而使得与该触动部相接触的开关部转动,最终使得设置于桶盖组件上的盖体与开关部脱扣打开,以便于封口后的垃圾袋从垃圾桶内取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开盖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下面,将参考图2至图10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开盖结构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开盖结构设置于桶盖组件100上,且该桶盖组件100包括环状套设部102,以及枢转连接于该套设部102上的一盖体101,该套设部102侧壁顶部具有开口1021;该开盖结构可以包括开关部200与触动部300。

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且能够与所述盖体101扣合连接;所述触动部3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位于所述开关部200下方,并与所述开关部200接触,该触动部300被触动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而使所述盖体101与该开关部200脱扣打开。

具体的,如图8所示,为使所述开盖结构能够较好的安装于所述桶盖组件100上,该桶盖组件100包括一环状套设部102,该环状套设部102具有一定的厚度,并且该套设部102侧壁顶部开设有一开口1021,该开口1021用于放置所述开盖结构,并且该套设部102连接一盖体101,该盖体101可通过扭簧与套设部102上的转轴连接,但不限于此,以便于该盖体101脱扣后能够自动打开,具体不限于此。

另外,如图2所示,该开盖结构包括开关部200和触动部300,所述开关部200活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并且能够与所述盖体101扣合,当所述开关部200发生转动偏转时,将会使与该开关部200扣合的盖体101脱扣,从而使得该盖体101自动打开;所述触动部300也活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位置处,并且位于所述开关部200的下方,且该触动部300的部分与所述开关部200接触,当该触动部300被触动,例如,该触动部300被放置于垃圾桶内的垃圾袋抽绳拉动所触发,具体不做限制;所述触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与该触动部300接触的开关部200也会发生对应的偏转,使得所述盖体101与该开关部200脱扣而自动打开。所述第一位置为下述触动杆位于竖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下述触动杆302被垃圾袋的抽拉绳触动后所旋转到的位置,即,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呈一预设夹角,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部200包括按键部201和斜面部202。该按键部201在所述开口1021处与所述套设部102活动连接,且该按键部201设有与所述盖体101部分边缘适配的扣合部(图中未示出);所述斜面部202位于所述按键部201下方,该斜面部202能够通过自身偏移来带动所述按键部20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盖体101与所述扣合部脱离打开。

具体的,如图3~5所示,为便于将所述开关部200描述清楚,将该开关部200拆分为按键部201与斜面部202,且所述斜面部202位于按键部201的下方;按键部201两侧设有轴孔203,该轴孔203与所述套设部102位于开口1021处的轴204连接,以便于该按键部201能够与所述套设部102活动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可参考现有技术设计。另外,该按键部201还设有一扣合部,该扣合部可为卡扣形状,但不限于此,该扣合部可为该扣合部能够与所述盖体101的部分边缘适配扣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扣合部也可设置于所述盖体101,用于所述盖体与按键部卡扣连接,可根据具体制造工艺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为便于斜面部202能够较好的与所述触动部300发生相对移动,斜面部202具体可设置于凹面形状,即,在开关部200位于原始位置时,触动部300位于凹面的下凹处,当触动部300被触动,该触动部300将沿凹面的下凹处上移,从而使得斜面部202偏移,以带动与该斜面部202连接的按键部201进行转动,最终使得所述盖体101与按键部201上的扣合部脱离而自动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021在位于所述按键部201下方位置处具有突出部1024,该突出部1024用于固定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部201连接,该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按键部201复位。

示例的,如图9所示,当开关部200转动使得盖体101脱扣打开后,为使得该开关部200能够尽快复原,以便于所述盖体101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重新扣合于所述开关部200上的扣合部上,因此,在所述按键部201的下方安装弹性件,该弹性件具体为弹簧,在此不做限制;具体为,在开口1021处且位于按键部20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一突出部1024,该突出部1024用于固定弹簧的一端,并且使得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部201的底面连接,为保证该按键部201复位的稳定性,可在该按键部201底面对称设置两根弹簧,具体不做限制。

另外,开关部200因触动部3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发生相对转动时,上述弹簧也由未形变状态变为伸长状态,当盖体101脱扣打开以及触动部300触动结束后,该弹簧将会带动所述开关部200恢复原位置,以便于所述盖体101与该开关部200扣合部的再一次扣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动部300包括转轴301、触动杆302和触动头303。所述转轴301在所述开口1021处与所述套设部102活动连接;所述触动杆302与所述转轴301垂直连接,当该触动杆302被触动时,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即,从图3所示位置到图4所示位置;所述触动头303设置于所述转轴301上,能够通过所述触动杆302的转动而间接转动,从而使与该触动头303相接触的斜面部202发生偏移。

具体的,如图3、4、6所示,为更加清楚的理解所述触动部300,将该触动部300拆分为转轴301、触动杆302和触动头303。所述转轴301为水平设置,所述触动杆302与该转轴301垂直连接,且所述触动头303也设置于该转轴301上,且所述触动杆302与触动头303的朝向位于转轴301上的不同方向。

当所述触动杆302被例如放置于垃圾桶内的垃圾袋抽绳拉动所触发时,该触动杆302将会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得位于开口1021处,且与套设部102活动连接的转轴301进行转动,该转轴301将会带动设置于其上的触动头30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与该触动头303相接触的斜面部202发生偏移,而带动按键部201进行转动,使得所述盖体101与按键部201上的扣合部脱扣而自动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01上还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复位杆304,且该复位杆304与所述转轴301的部分绕有一复位弹性件500,该复位弹性件500能够使所述触动部300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处。

示例的,如图3、4、6所示,所述转轴301上还设有一复位杆304,且该复位杆304轴向与所述转轴301轴向平行,另外,该复位杆304与部分的转轴301上绕有一复位弹性件500,具体可为一复位扭簧,在此不做限制,且该复位弹性件500的一端位于一安装架400上,例如,在一个示例中,该开盖结构还包括一安装架400,且该安装架400位于所述转轴301的下方,该安装架400用于固定所述复位弹性件500的一端。

当触动杆302被触动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也使得转轴301、触动头303、复位杆304均发生了相应的偏转,当触动杆302的触动结束后,为使所述包括触动杆302在内的触动部300能够尽快复原,通过在触动部300上设置复位扭簧,以在触动结束后使得所述触动部300自动复原,所述复位扭簧具体设置在转轴301和复位杆304上,且该复位扭簧靠近转轴3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400上,具体复位扭簧的安装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架400不仅用于固定所述复位扭簧,而且可用于遮挡所述触动部300的内部结构,以使得具有该开盖结构的垃圾桶桶盖组件更加美观。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安装架400包括一底板401,且所述底板401具有一条状孔402,用于所述触动杆302穿过该条状孔402,以实现在预设位置的转动。

具体的,如图7所示,为实现触动杆302能够在一定角度内的自由转动,在安装架400的底板401上开设一条状通孔,且让该触动杆302穿过该条状孔402,并且能够实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自动转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即所述的预设位置,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能够使得盖体101脱扣打开为基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根据上述提供的开盖结构,通过在桶盖组件上设置开盖结构,当开盖结构内的触动部被触发后能够使得与该触动部相接触的开关部转动,从而使得设置于桶盖组件上的盖体与开关部脱扣打开,以便于垃圾袋的更换。该开盖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而且成本低。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垃圾桶桶盖组件100。参考图2、8中所示,该桶盖组件100包括,环状套设部102、盖体101、开关部200、触动部300。

所述套设部102侧壁顶部具有开口1021;所述盖体101枢转连接于该套设部102上;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且能够与所述盖体101扣合连接;所述触动部300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1021处,位于所述开关部200下方,并与所述开关部200接触,该触动部300被触动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开关部200转动而使该开关部200与所述盖体101脱扣。

对于该桶盖组件100包括的环状套设部102、盖体101、开关部200和触动部300的理解,可参照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设部102的一侧壁具有一出绳口1022,且该出绳口1022部分延伸至所述套设部102上表面;其中,位于所述出绳口1022上方的套设部102上表面具有一弧形缺口1023。

具体的,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中涉及的桶盖组件100是适配于可封口垃圾桶上的一种桶盖组件100,且现有技术中的可封口垃圾桶上设有位于桶侧壁的凹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的套设部102侧壁设有与上述凹槽相适配的出绳口1022,且该出绳口1022的部分,即图8中所示的出绳缝10221延伸至所述套设部102上表面,以使垃圾袋的拉绳能够顺着该出绳缝10221拿出,使用人员只需收缩垃圾袋拉绳,不需要其他的多余动作,因此该垃圾桶桶盖组件100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绳口102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制作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如图10所示,为使所述盖体101与套设部102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加强,在所述出绳口1022上方的套设部102上表面设置一弧形缺口1023,所述盖体101一侧具有与所述弧形缺口1023相适配的凸出部1012,该种设置能够减小出绳口1022向上延续部分的开口1021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垃圾桶内异味的散发,但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盖体101可为一不包括的所述凸出部1012的完整盖体,该盖体101可整体设置于所述环形套设部102的上方,该种设置同样能够使得所述盖体101盖住所述弧形缺口1023,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垃圾桶内异味的散发,具体盖体101的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部200包括按键部201和斜面部202。该按键部201在所述开口1021处与所述套设部102活动连接,且该按键部201设有与所述盖体101部分边缘适配的扣合部;所述斜面部202位于所述按键部201下方,该斜面部202能够通过自身偏移来带动所述按键部20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盖体101与所述扣合部脱离打开。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021在位于所述按键部201下方位置处具有突出部1024,该突出部1024用于固定弹性件的一端;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键部201连接,该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按键部201复位。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动部300包括转轴301、触动杆302和触动头303。所述转轴301在所述开口1021处与所述套设部102活动连接;所述触动杆302与所述转轴301垂直连接,当该触动杆302被触动时,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触动头303设置于所述转轴301上,能够通过所述触动杆302的转动而间接转动,从而使与该触动头303相接触的斜面部202发生偏移。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301上还连接有与其平行的复位杆304,且该复位杆304与所述转轴301的部分绕有一复位弹性件500,该复位弹性件500能够使所述触动部300从第二位置恢复至第一位置处。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开盖结构还包括一安装架400,且该安装架400位于所述转轴301的下方,该安装架400用于固定所述复位弹性件500的一端;所述安装架400包括一底板401,且所述底板401具有一条状孔402,用于所述触动杆302穿过该条状孔402,以实现在预设位置的转动。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垃圾桶桶盖组件,通过在桶盖组件上设置开盖结构,当开盖结构内的触动部被触发后能够使得与该触动部相接触的开关部转动,从而使得设置于桶盖组件上的盖体与开关部脱扣打开,以便于垃圾袋的更换。该垃圾桶桶盖组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垃圾桶内异味的散发。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垃圾桶。参考图2中所示,该垃圾桶包括桶体601,还包括套设于该桶体601上部的桶盖组件100,该桶盖组件100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垃圾桶桶盖组件100。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桶盖组件100与所述桶体601为可拆卸连接,另外,在一个示例中,该垃圾桶内底部设有储物空间,且在对应该储物空间的垃圾桶侧壁上开设有一通孔,以便于储存盒602通过该通孔进入并放置于所述储物空间。该储存盒602可放置例如垃圾袋等物品,以便于使用者及时更换垃圾袋。

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盖结构、垃圾桶桶盖组件及垃圾桶,通过在桶盖组件上设置开盖结构,当开盖结构内的触动部被触发后能够使得与该触动部相接触的开关部转动,从而使得设置于桶盖组件上的盖体与开关部脱扣打开,以便于垃圾袋的更换。该开盖结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而且成本低,使得具有该开盖结构的垃圾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垃圾桶内异味的散发。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