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5366发布日期:2020-10-23 12:1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包装工业大多采用纸卡和纸塑等绿色环保材料来制作包装,并以绿色包装、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为包装工业未来全面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实现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中国包装工业。目前市面上也大多采用全纸卡显示器包装,但现有的纸卡成型包装结构往往将内包物嵌入包装盒体中,为保证内包物外运输过程不发生晃动而遭到破坏,内包物与包装盒体的配合往往设置的较为紧密,不易取出。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包装盒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拆包简单,便于取出其内置产品,包装体验感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包装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环绕所述底板的四周设置的多个空腔,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中的一个设置有延伸耳板,所述延伸耳板能够插入相邻两个所述空腔中的另一个内;

盒盖,所述盒盖与任一所述空腔相连接,所述盒盖能够向下扣合覆盖所述盒体顶部;

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分别由瓦楞纸板折叠成型。

可选地,所述底板为矩形,所述空腔包括前空腔、后空腔、左空腔和右空腔,所述盒盖与所述后空腔相连接,所述左空腔和所述右空腔在靠近所述后空腔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延伸耳板并插入所述后空腔内,所述前空腔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延伸耳板并分别插入所述左空腔和所述右空腔内。

可选地,所述后空腔包括相隔设置的第一后空腔和第二后空腔,所述第一后空腔和所述第二后空腔之间嵌设有配件盒。

可选地,所述配件盒包括:

内盒,所述内盒上侧开口且内部放置配件;

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套设于所述内盒外侧,所述内盒能够通过所述环形套的两侧开口推出。

可选地,所述前腔室包括相隔设置的第一前空腔和第二前空腔,所述第一前空腔和第二前空腔之间嵌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穿设所述盒盖。

可选地,所述盒盖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与任一所述空腔相连接,所述盖板能够覆盖所述盒体顶部;

扣合板,所述扣合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空腔相连端的两侧,所述扣合板能够向所述盒体侧面弯折,所述扣合板两侧设置有扣合耳板,所述扣合耳板能够插设于相邻所述空腔的间隙内,以将所述盒盖扣合于所述盒体上。

可选地,所述盖板内侧和所述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空腔和所述下空腔位置相对应,以在扣合所述盖板时所述上空腔和所述下空腔能够夹紧产品。

可选地,所述盖板未连接所述空腔和所述扣合板的一端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能够向所述空腔侧面弯折,所述密封板能够粘接于所述空腔侧面,以实现所述包装盒的锁定;

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撕裂线,所述撕裂线能够沿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撕开,以实现所述包装盒的解锁。

可选地,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缓冲部件。

可选地,所述缓冲部件设置为纸管半圆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底板以及环绕底板的四周设置的多个空腔,形成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相邻两个空腔中的一个设置有延伸耳板,延伸耳板能够插入相邻两个空腔中的另一个内,在打开包装盒时由延伸耳板联动带动相邻的空腔摊开,暴露放置于包装盒体内的产品,使其可以轻松取出,简化拆包步骤。盒盖与任一空腔相连接,盒盖能够向下扣合覆盖盒体顶部,以保证包装盒体内产品的安全性。此外,盒体和盒盖分别由瓦楞纸板折叠成型,该包装盒使用了纸质包装且耗费材料较少,绿色环保,同时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的盒盖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内空腔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件盒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盒完全打开状态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缓冲部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缓冲部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缓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的纸模制作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盒的纸模制作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形套的纸模制作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盒体的纸模制作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缓冲盒体的纸模制作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缓冲盒体的纸模制作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空腔的纸模制作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盖的纸模制作图。

图中:

1、盒体;2、盒盖;

11、底板;12、空腔;13、延伸耳板;14、配件盒;15、把手;16、缓冲部件;17、侧板;18、折叠板;21、盖板;22、扣合板;23、扣合耳板;24、密封板;

121、后空腔;122、左空腔;123、右空腔;124、前空腔;125、上空腔;126、下空腔;141、内盒;142、环形套;161、第一缓冲部件;162、第二缓冲部件;181、延伸板;182、抵接板;211、连接板;241、撕裂线;

1211、第一后空腔;1212、第二后空腔;1241、第一前空腔;1242、第二前空腔;1611、第一缓冲盒体;1612、第二缓冲盒体;1613、第三缓冲盒体;1614、第四缓冲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包装盒,如图1-2所示,包括盒体1和盒盖2,通过将盒盖2扣合于盒体1上形成包装盒,在盒体1内放置有内包物,通过将内包物嵌入包装盒体中,通过包装盒实现内包物的运输。然而,为保证内包物外运输过程不发生晃动而遭到破坏,内包物与包装盒体的配合往往设置的较为紧密,不易取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包装盒的盒体1,盒体1包括底板11以及环绕底板11的四周设置的多个空腔12,形成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相邻两个空腔12中的一个设置有延伸耳板13,延伸耳板13能够插入相邻两个空腔12中的另一个内,以连接相邻的两个空腔12,在打开包装盒时由延伸耳板13联动带动相邻的空腔12摊开,暴露放置于包装盒体内的产品,避免了由于内包物和包装盒体配合紧密时难以取出内包物的情况发生,本包装盒能够无需抠动内包物即可将其轻松取出,简化拆包步骤。盒盖2与任一空腔12相连接,盒盖2能够向下扣合覆盖盒体1顶部,以保证包装盒体1内产品的安全性。此外,盒体1和盒盖2分别由瓦楞纸板折叠成型,包装盒使用了纸质包装且耗费材料较少,绿色环保,同时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可选地,空腔12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耳板13,相邻的任意两个空腔12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延伸耳板和第二延伸耳板,其中第一空腔上的第一延伸耳板能够插入第二空腔内,同时第二空腔上的第二延伸耳板能够抵接第一空腔的侧面上。通过两个延伸耳板13交叠抵接空腔12,不仅能提高盒体1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在安装时选择任意一端的延伸耳板13插入相邻空腔12,即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通用性更强。

为提高包装盒的通用性,如图2-4所示,该包装盒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内包物的形状选择,即保证能将内包物不留空隙的嵌设于环绕底板11四周设置的空腔12内部即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底板11设置为矩形,其结构简单且矩形为包装盒的常用形状,故而环绕底板11四周设置的空腔12包括前空腔124、后空腔121、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内包物设置于以上各空腔围成的矩形底板11上,通过周围设置的空腔12保证了内包物在包装盒内不发生晃动。

优选地,盒盖2与后空腔121相连接,后空腔121连接于矩形底板11的长边,以便于盒体1的稳定连接。进而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在靠近后空腔121的一侧均设置有延伸耳板13并插入后空腔121内,前空腔124两侧均设置有延伸耳板13并分别将其插入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内。使得当打开盒盖2时,可以通过压平盒盖2顺势打开后空腔121,由于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的延伸耳板13插入后空腔121内,因此在后空腔121打开时能够推动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的延伸耳板13从后空腔121抽出并联动打开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而又由于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内插有前空腔124两侧的延伸耳板13,因而在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打开时能够推动前空腔124两侧的延伸耳板13抽出并联动打开前空腔124。通过同时抽出两个延伸耳板13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同时打开左空腔122与右空腔123,提高包装盒的打开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左空腔122与右空腔123从两侧联动打开前空腔124,提高联动打开的可靠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后空腔121包括相隔设置的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之间嵌设有配件盒14。由于当将内包物设置为电子产品时,其内包物往往需要配置有电子连接线等配件,因而将包装盒内设置有单独的配件盒14能够方便用户分类拿取,整洁美观,且更具实用性,同时配件盒14可从包装盒内取出,用户可直接保留内包物和配件盒14,以减少占用面积。此外,由于将配件盒14嵌设于相隔的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之间,通过固定配件盒14的位置而防止运输中配件盒14发生晃动,同时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还能为配件盒14起到缓冲作用,提高安装盒的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5所示,配件盒14包括内盒141和环形套142,内盒141上侧开口且内部放置配件,环形套142套设于内盒141外侧,内盒141能够通过环形套142的两侧开口推出。通过配件盒14设置为推拉式盒型,以便于用户轻松省力的取出内盒141中放置的配件。此外,由于环形套142两侧开口使得内盒141从两侧均可推出,更为便捷,同时环形套142覆盖内盒141开口位置,也能够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可选地,环形套142也可设置为一侧开口的形式,开口的对应侧可设置容纳手指穿过的通孔,内盒141通过环形套142的开口设置与环形套142的内部,用户能够通过该通孔将内盒141从环形套142中推出,通过设置一侧开口的形式,避免了环形套142两侧开口时用户用力过大而将内盒141从环形套142另一侧推出的现象出现。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盒盖2包括盖板21和扣合板22,盖板21与任一空腔12相连接,盖板21能够覆盖盒体1顶部,扣合板22设置于盖板21与空腔12相连端的两侧,扣合板22能够向空腔12侧面弯折,扣合板22两侧设置有扣合耳板23,扣合耳板23能够插设于相邻空腔12的间隙内,以将盒盖2扣合于盒体1上。由于扣合板22设置为通过扣合耳板23插设的方式,因而可反复实现包装盒的开合,使得包装盒能够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

具体地,盖板21未连接空腔12和扣合板22的一端连接有密封板24,密封板24能够向空腔12侧面弯折,密封板24能够粘接于空腔12侧面,以实现包装盒的锁定。通过固定密封板24能够保证将盒盖2固定于盒体1上,即便将扣合板22两侧的扣合耳板23从空腔12的间隙内抽出,也无法打开盒盖1,实现包装盒的防盗,提高包装盒的保护性和使用安全性。为开启包装盒,密封板24上设置有撕裂线241,撕裂线241能够沿空腔12的延伸方向撕开,以实现包装盒的解锁。撕裂线241可沿空腔12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粘接密封板24的撕裂线241以下部位,使得在沿撕裂线241撕开后,可以通过抽出扣合耳板23即可实现盒盖2的开启。优选地,撕裂线241设置为靠近盖板21的位置,避免当包装盒沿撕裂线241撕开后,密封板24上与盖板21的连接部分过大,而影响包装盒的美观程度。可选地,粘接方式可设置为在密封板24内侧和/或相应空腔12外侧上涂布胶水或粘贴双面胶,其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盖板21内侧和底板11上分别设置有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位置相对应,以在扣合盖板21时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能够夹紧产品。通过设置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支撑产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有环绕其周围设置的左空腔122、右空腔123、前空腔124和后空腔121内来支撑产品四周的表面,实现产品在包装盒内的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产品在包装盒内上下攒动而损坏。优选地,上空腔125的形状大小与下空腔126相同,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均略微小于底板11,使得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能够刚好嵌入由左空腔122、右空腔123、前空腔124和后空腔121围成的空间内,以便于在扣合盖板21时,以上各空腔12能完整贴合产品的各表面,进一步提高包装盒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6所示,空腔12内均设置有缓冲部件16,即上空腔125、下空腔126、左空腔122、右空腔123、前空腔124和后空腔121内均设置缓冲部件16,使得当产品放入包装盒后能够包裹于均设置有缓冲部件16的空腔12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为产品提供保护,减轻运输过程中的缓冲力。其中,缓冲部件16可以设置为充气气泡卷,该材料常用于快递运输,成本低廉易得。优选地,缓冲部件16还可以设置为纸管半圆型材,利用空腔12本身的缓冲性能,结合纸管半圆型材优良的缓冲回弹性组成缓冲层。此外,纸管材料和包装盒均设置为纸质材料,绿色环保也便于回收利用。

具体地,如图6-9所示,缓冲部件16包括第一缓冲部件161和第二缓冲部件162,其可根据空腔12的大小选择。当空腔12为方体状结构时,即左空腔122、右空腔123、前空腔124和后空腔121中,缓冲部件16可设置为装设有相连的多个纸管半圆型材的纸盒,即第一缓冲部件161,其半圆型材的半径与空腔12高度尺寸相同,通过多个半圆型材相连填满空腔12内部,该种形式由于半圆型材外部还套设有纸盒,即保证了安全性,形状也相对简单便于制造;当空腔12为扁平状结构时,即上腔体125和下腔体126,缓冲部件16可设置为上下对称设置的两层纸管半圆型材,即第二缓冲部件162,两层纸管半圆型材之间设置有与空腔12长宽相同的纸版,其半圆型材的半径与空腔12高度尺寸的一半相同,该种形式相较于仅设置一层半圆型材的形式其稳定性更好,适合于大面积的纸管排布。通过设置两种纸管半圆型材的形式,可以便于根据内腔12的尺寸结构进行选择,通用性更好且保证了最好的缓冲效果。

优选地,空腔12均可设置为可打开的盒体,一方面制造时更便于在空腔12内放入缓冲部件16,避免一体制造带有缓冲部件16的空腔12而造成的不便,另一方面该空腔12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入其他物品,例如当产品配件较多或用户想要重复利用该包装盒时,可以从空腔12内取出缓冲部件16并放入其他物品,以提高该包装盒的高效利用。

因此,结合图1-6说明本实施例中包装盒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沿空腔12的延伸方向撕开撕裂线241,以实现包装盒的解锁,并将扣合板22两侧设置的扣合耳板23从相邻空腔12的间隙内抽出,通过将盖板21相对盒体1打开,露出设置于盒体1内的产品;

第二步,将后空腔121连带盒盖2打开至平面位置,后空腔121推动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的延伸耳板13从后空腔121抽出并联动打开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进而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打开时推动前空腔124两侧的延伸耳板13抽出并联动打开前空腔124,实现盒体1的打开,以便轻松拿取暴露于盒体1内的产品;

第三步,取出嵌设于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之间的配件盒14,进而从配件盒14的环形套142中推出内盒141,以便从内盒141中取出配件,实现包装盒内全部产品的拿取。

为实现上述包装盒的折叠成型,如图6和图10所示,盒体1包括底板11、与底板11四周连接的侧板17和与侧板17连接的多个折叠板18,侧板17设置为底板11向四周延伸的瓦楞纸板,四周设置的折叠板18能够朝向底板11方向折叠并与侧板17形成围绕底板11的空腔12。折叠板18均包括沿远离底板11方向延伸的延伸板181,以及分别位于延伸板181两侧的延伸耳板13和抵接板182。具体地,盒体1的折叠顺序为:首先,将延伸板181依次向上、向前、向下、向前弯折形成两侧开口的空腔12;进而,将抵接板182向空腔12内侧弯折并抵接空腔12一侧开口,形成单侧开口的空腔12;然后,将延伸板181连通侧板17向下弯折,从而形成以侧板17为外侧面的空腔12;最后,将折叠板18一侧设置的延伸耳板13插入相邻的空腔12内,多个相邻的空腔12连接与底板11形成盒体1。

为将相邻空腔12连接的更加紧密,将被插入延伸耳板13的空腔12该端的折叠板18沿空腔12延伸方向的尺寸设置为小于侧板17的尺寸,侧板17与折叠板18的尺寸沿空腔12延伸方向的尺寸差不小于空腔12的宽度。由于侧板17作为空腔12外侧面,因此所形成的空腔12外侧边长度大于内侧边,进而在将延伸耳板13插入该空腔12内时,插入空腔12该端能够嵌入被插入空腔12并抵接侧板17内侧,通过侧板17内侧抵接空腔12单侧开口而形成完整的盒体结构,多个空腔12相互嵌入抵接而形成更为紧密的盒体1结构。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将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的延伸耳板13插入后空腔121两侧,因而后空腔121的延伸板181两侧沿空腔12延伸方向的尺寸均设置为小于侧板17的尺寸,使得在将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连接于后空腔121上时,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能够嵌入后空腔122两侧并抵接后空腔12的侧板17内侧,从而实现相邻腔体12的连接,同理由于需要将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与前空腔124相连一侧的延伸板181沿空腔12延伸方向的尺寸均设置为小于侧板17的尺寸,以便于前空腔124能够嵌入左空腔122和右空腔123并抵接对应空腔12的侧板17内侧,从而相连形成周边稳定紧密连接的盒体1。

本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配件盒14由瓦楞纸板分别一体制成的内盒141和环形套142套合形成,为实现配件盒14的放置,后空腔121一侧的侧板17上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折叠板18,两个折叠板18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在弯折形成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二后空腔1212后,能在两者间隙内放置配件盒14。与其相类似,优选地,为便于用户拿取安装盒,前空腔124一侧的侧板17上也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折叠板18,两个折叠板18设置有间隙以在弯折形成第一前空腔1241和第二前空腔1242后,能在两者间隙内放置把手15。但不同的是,由于配件盒14需设置于盒体1表面,而把手15需要设置于盒体1内侧,以便将把手15从前空腔124内侧穿出来提拉盒体1,因而将能够折叠形成第一前空腔1241与第二前空腔1242的延伸板181设置于远离底板11的位置,使得当弯折折叠板18时,第一前空腔1241和第二前空腔1242能够弯折设置于前空腔124内部,同时把手15嵌设于第一前空腔1241和第二前空腔1242之间,侧板17设置有能够穿设把手15的通孔,把手15能够从侧板17内穿设出并通过该把手15轻松拿取包装盒。

优选地,把手15设置于前空腔124的中间位置,以保证用户在通过该把手15提起包装盒时不发生偏坠。把手15可以设置为塑料提手,通过塑料提手两侧的凸出部将提手固定于包装盒上,同时在无需提起包装盒时,塑料提手能够放置回前空腔124,保证了包装盒的美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盒体1可以设置为多层,例如可以设置多层底板11或将折叠板18折叠多层以形成更为稳固的盒体1结构,此外盒体1的尺寸和大小可以根据产品的尺寸进行调整设置,以满足各寸别的产品包装,其具体的纸模模型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附图,可根据实施情况修改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3-16所示,缓冲部件16的大小根据对应空腔12的大小设置,不同的空腔12内设置有不同的缓冲部件16,即均需满足将缓冲部件16完整填充于空腔12内。由于第一缓冲部件161由套设于纸管半圆型材外侧的纸盒形成,因此第一缓冲部件161包括分别设置于后空腔121、左空腔122、右空腔123和前空腔124内的第一缓冲盒体1611、第二缓冲盒体1612、第三缓冲盒体1613和第四缓冲盒体1614,以上各缓冲盒体均可通过弯折瓦楞纸结构制成,其中第三缓冲盒体1613和第二缓冲盒体1612的纸模结构相同,如图14所示。第二缓冲部件162直接由与空腔12尺寸相同的纸管半圆型材连接形成,而装设第二缓冲部件162的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由弯折瓦楞纸结构制成,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的纸模相同,如图16所示。因此通过将相应的第一缓冲部件161弯折填充形成后放置于四周设置的空腔12内,并将第二缓冲部件162填充于弯折形成的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中,将其一同放置于包装盒内,即可形成具有缓冲功能的包装盒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7所示,盒盖2包括与盒体1的任一空腔12相连接的盖板21、扣合板22和密封板24,其中盖板21可包括能够连接任一空腔12的连接板211,通过连接板211与任一空腔12侧面相连接,使得将盖板2连接于盒体1上。具体地,连接板211与空腔12的连接方式可设置为粘接,通过丝印胶水或粘胶将连接板211固定于空腔12上,并防止用力过大时盖板21从盒盖2上脱落。优选地,连接板211的大小设置为正好覆盖空腔12侧面,从而提高包装盒的规整性。

因此,如图1-17所示,包装盒纸模的折叠组装方法为:

第一步,各部件单独折叠成型。其中缓冲部件16的折叠成型方法为:

分别沿压折线弯折第一缓冲盒体1611、第二缓冲盒体1612、第三缓冲盒体1613和第四缓冲盒体1614,并在其内填充纸管半圆型材形成第一缓冲部件161,同时沿压折线弯折上空腔125和下空腔126的纸模并在其内填充纸管半圆型材形成第二缓冲部件162,完成缓冲部件16成型;而盒体1框架的成型方法为:

将延伸板181依次向上、向前、向下、向前弯折,形成两端开口的空腔12,然后并将空腔12上的抵接板182向空腔12内侧弯折并抵接空腔12开口,形成单侧开口的空腔12;

第二步,将第一缓冲部件161从对应空腔12开口端放入,同时将下空腔126放置于底板11上,进而将产品放置于下空腔126上,实现缓冲部件16在盒体1内的装配。然后将延伸板181连通侧板17向下弯折,从而形成以侧板17为外侧面的空腔12,空腔12一侧设置的延伸耳板13插入相邻的空腔12内,多个相邻的空腔12连接与底板11形成盒体1,进而实现将产品包裹于盒体1内;

第三步,分别沿压折线弯折内盒141和环形套142,并将配件放置于内盒141中然后将其一同沿环形套142开口推入,实现配件盒14的封装,将该配件盒14嵌设于第一后空腔1211和第一后空腔1212间,实现盒体1的组装;

第四步,通过在连接板211上丝印胶水使其与后空腔121相连,同时将上腔体125固定于盒盖1内侧表面与下腔体126对应位置,然后将盖板21向盒体1表面翻折,使得盖板21完整扣合于盒体1表面,进而弯折盒盖2两侧的扣合板22并将其两侧的扣合耳板23插入盒体1上相邻空腔12的间隙内,实现包装盒的扣合;

第五步,在密封板24上撕裂线241以下部分粘胶,以将密封板24粘接于空腔12侧面,实现包装盒的锁定,进而完成整个包装盒的折叠组装。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