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9694发布日期:2020-08-21 15:1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仪器包装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精密仪器普遍采用包装盒进行包装。现有的仪器包装盒主要包括四个围面、底板和顶盖,为了防止仪器受外力作用而损坏,通常会在包装盒内部填充缓冲物,以缓冲外力对包装盒内仪器的影响。但在仪器的实际运输过程中,若运输车辆发生剧烈颠簸或急转,则会导致包装盒本身发生震动或碰撞,严重时会导致包装盒破损,不利于内部仪器的保存,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其能够提高运输时对精密仪器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包括箱体、一侧与箱体铰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格子的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设于箱体两内侧壁上的主板和设于相邻两个主板之间的副板;所述主板和副板均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主板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副板之间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箱体内设有防护组件,每个格子内均设有四个防护组件,且四个防护组件分别设于格子的四个拐角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于主板上的第一伸缩杆、设于与主板相邻的副板上的第二伸缩杆和设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另一端的直角板;所述直角板的一个直角边与主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直角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副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直角板靠近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和与第二伸缩杆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一滑槽的槽壁之间、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第二滑槽的槽壁之间均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格子底部设有用于缓冲的防护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板组件,将箱体的内部能够划分为多个格子,能够放置多个精密仪器,且通过防护组件将多个精密仪器分别进行保护,精密仪器放置地更加稳定,使得对箱体内放置的精密仪器的保护效果更好,精密仪器在运输时不易损坏。

四个防护组件分别设于格子的四个拐角处,在精密仪器放置于格子中时,直角板的内侧始终与精密仪器的周侧贴合,能够对精密仪器的周侧进行保护,使得精密仪器的周侧不易发生磕碰,保护效果更好。在直角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得在箱体受到震动时,将精密仪器受到的震动分解为沿直角板两个直角边的延伸方向的震动,对所受震动进行分向缓冲,且在格子底部设有防护底座,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精密仪器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保护,使得缓冲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底座包括固定于箱体内底壁的第三伸缩杆、设于第三伸缩杆上的底板、设于底板靠近格子内侧壁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三伸缩杆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三伸缩杆分别位于格子的四个拐角处;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周侧与圆形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上端固定于活动块上;所述第一防护板与主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防护板与副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底座,能够对精密仪器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震动进行缓冲,使得对精密仪器受到的任何方向的震动都可以很好地进行保护。

通过底板对精密仪器能够进行支撑承托,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有利于提高对精密仪器底部的防护。在地板的下端面开设圆形槽,使得防护底座能够对受到的任何方向的震动都可以进行缓冲保护,提高对精密仪器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的下端面设有与箱盖滑动配合的缓冲盖;所述箱盖的下端面开设有与缓冲盖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箱盖的下端面设有与缓冲盖外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一挡圈;所述缓冲盖的上端面设有与箱盖内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二挡圈;所述缓冲盖的上端面与箱盖的内顶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盖的下端面设置缓冲盖,在箱盖盖合于箱体上时,缓冲盖能够进一步加强对隔板组件以及精密仪器上方的抵接,在精密仪器受到竖直方向上的震动时,能够通过缓冲盖与箱盖的滑动配合减小对精密仪器的冲击,对精密仪器的保护更加全面,使得精密仪器运输时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延伸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沿箱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箱体延伸方向的一侧开设有与t型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接有限位板;所述主板延伸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滑动设于t型槽内的滑块;所述主板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及箱体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燕尾槽;多个所述燕尾槽沿主板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沿主板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所述副板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t型槽和限位槽,将主板沿着限位槽的空间向靠近t型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主板两端的滑块能够插接于t型槽内,再通过副板插接于燕尾槽中,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格子,能够分别放置不同的精密仪器,再将限位板插接于限位槽中,对靠近限位槽的主板的端部进行限位,使得主板和副板的位置限定。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隔板组件将箱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空间,再将防护组件安装于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延伸方向的外侧壁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便于对箱体进行搬运,通过开设容纳槽,有利于将把手进行隐藏,使得箱体的表面保持平整,便于进行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型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t型槽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t型槽设置多个,使得主板与箱体内侧壁的安装接触面积更大,使得主板的固定更加稳定,整体结构不易松散,提高对精密仪器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盖由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盖设置成弹性材料,在精密仪器受到竖直方向上的震动时不易损坏,将精密仪器与缓冲的刚性冲击变成柔性冲击,缓冲盖的保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防滑垫;所述直角板背离箱体内侧壁的内侧壁均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的上端面设置防滑垫,能够使得精密仪器能够稳定放置于底板上,且能够提高对精密仪器进行保护,使得仪器不易滑落。在直角板上设置缓冲垫,有利于减小直角板与精密仪器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磨损,且有利于提高对仪器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隔板组件,将箱体的内部能够划分为多个格子,能够放置多个精密仪器,且通过防护组件将多个精密仪器分别进行保护,使得对箱体内放置的精密仪器的保护效果更好,精密仪器在运输时不易损坏;

2、通过底板对精密仪器能够进行支撑承托,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有利于提高对精密仪器底部的防护,在地板的下端面开设圆形槽,使得防护底座能够对受到的任何方向的震动都可以进行缓冲保护,提高对精密仪器的保护;

3、在底板的上端面设置防滑垫,能够使得精密仪器能够稳定放置于底板上,且能够提高对精密仪器进行保护,使得仪器不易滑落,在直角板上设置缓冲垫,有利于减小直角板与精密仪器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磨损,且有利于提高对仪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防护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容纳槽;12、把手;13、t型槽;14、限位槽;15、限位板;16、格子;2、箱盖;21、凹槽;22、缓冲盖;23、第一挡圈;24、第二挡圈;25、第二弹簧;3、隔板组件;31、主板;311、滑块;312、燕尾槽;32、副板;321、燕尾块;4、防护组件;41、第一伸缩杆;42、第二伸缩杆;43、直角板;431、第一滑槽;432、第二滑槽;433、缓冲垫;5、防护底座;51、第三伸缩杆;52、底板;521、圆形槽;522、防滑垫;53、第一防护板;54、第二防护板;55、活动块;56、第一弹簧;6、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运输精密仪器的防尘物流箱,包括箱体1、一侧与箱体1铰接的箱盖2。

箱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箱体1延伸方向的外侧壁开设有容纳槽11,且该容纳槽11内转动连接有把手12,方便搬运箱体1。

参照图2,箱盖2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安装有与箱盖2滑动配合的缓冲盖22,该缓冲盖22由弹性材料制成,采用橡胶材质。箱盖2的下端面成型有与缓冲盖22外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一挡圈23,缓冲盖22的上端面固定有与箱盖2内侧壁滑动配合的第二挡圈24,且缓冲盖22的上端面与箱盖2的内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25。将箱盖2盖合于箱体1上时,缓冲盖22的下端面与箱体1内部放置的精密仪器抵接,由于缓冲盖22具有弹性,能够对精密仪器的上端面进行很好地保护。

参照图3,箱体1内安装有隔板组件3。隔板组件3包括多个主板31和副板32。箱体1延伸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t型槽13,两个t型槽13沿箱体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列。箱体1延伸方向的一侧开设有与t型槽13连通的限位槽14,且限位槽14内插接有限位板15。主板31延伸方向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311,滑块311的横截面为与t型槽13相适配的t形。将主板31从限位槽14插接于箱体1内,且主板31上的滑块311对准t型槽13推入t型槽13内,可通过螺栓将t型块与箱体1内侧壁进行加固。主板31厚度方向的两侧以及箱体1宽度方向的内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燕尾槽312,多个燕尾槽312沿主板3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多个燕尾槽312沿主板31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列。副板32延伸方向的两侧成型有燕尾块321,燕尾块321与燕尾槽312相适配。相邻主板31之间、相邻副板32之间均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通过改变主板31和副板32的个数,能够拼接成不同尺寸的格子16来放置精密仪器。首先将主板31安装好,再在相邻主板31之间插接副板32,使得主板31与副板32相互约束,形成多个格子16,最后在限位槽14内插接好限位板15,使得主板31的位置不易移动,从而将箱体1内分隔成多个格子16。

参照图3、图4,箱体1内安装防护组件4。每个格子16内均设置有四个防护组件4,且四个防护组件4分别固定安装于格子16的四个拐角处。

防护组件4包括第一伸缩杆41、第二伸缩杆42和直角板43。直角板43的一个直角边与主板31的延伸方向一致,直角板43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副板32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伸缩杆41一端固定于主板31上,第一伸缩杆41的另一端固定于直角板43一个直角边一侧。第二伸缩杆42一端固定于与主板31相邻的副板32上,位于箱体1拐角处的第二伸缩杆42固定于箱体1内侧壁上。第二伸缩杆42的另一端固定于直角板43另一个直角边一侧。直角板43靠近第一伸缩杆41和第二伸缩杆42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伸缩杆4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431和与第二伸缩杆4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432。第一伸缩杆41的端部与第一滑槽431的槽壁之间、第二伸缩杆42的端部与第二滑槽432的槽壁之间均连接有缓冲弹簧6,提高防护组件4的缓冲效果。

参照图2,每个格子16的底部均安装有防护底座5。防护底座5包括第三伸缩杆51、底板52、第一防护板53和第二防护板54。

第三伸缩杆51的下端固定于箱体1的内底壁,且在每个格子16内均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三伸缩杆51分别位于格子16的四个拐角处。底板52的下端面开设有圆形槽521。圆形槽521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55,且活动块55的周侧与圆形槽521的槽壁之间通过多个第一弹簧56进行连接。第三伸缩杆51的上端与活动块55的下端面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防护板53和第二防护板54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52靠近格子16内侧壁的两侧。每个格子16拐角处的防护底座5均与其上方安装的防护组件4对齐,即第一防护板53与直角板43的一个直角边对齐,第二防护板54与直角板43的另一个直角边对齐。直角板43背离箱体1内侧壁的内侧壁均粘接有缓冲垫433,底板52的上端面粘接有防滑垫522。缓冲垫433与防滑垫522均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主板31沿着限位槽14插接进入箱体1内,再将该主板31向靠近t型槽13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主板31两端的滑块311能够插接于t型槽13内并沿着t型槽13进行移动,从而改变箱体1内的格子16尺寸,再通过副板32插接于相对应的两个燕尾槽312中,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格子16,能够分别放置不同的精密仪器,再将限位板15插接于限位槽14中,对靠近限位槽14的主板31的端部进行限位,使得主板31和副板32的位置限定。

再进行防护底座5和防护组件4的安装。首先将防护底座5通过第三伸缩杆51分别固定于每个格子16的四个拐角处。防护底座5均安装好后,再将第一伸缩杆41和第二伸缩杆42分别固定在每个格子16对应的拐角处。将精密仪器放置于格子16底部的防护底座5上,每个格子16内的直角板43相向的端面分别与精密仪器的周侧贴合,最后盖合上箱盖2,使得缓冲盖22能够对精密仪器的上端面进行压紧,使得精密仪器被全面防护,不易损坏。

根据精密仪器的大小可以将主板31和副板32进行相应的组装拼接,从而能够根据精密仪器的形状,对所要运输包装的精密仪器进行相应的防护,有利于减小精密仪器受到的冲击,使得防护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