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7987发布日期:2020-10-30 21:1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加热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保鲜食品包装,在装有食物并真空密封条件下采用微波炉进行微波加热时,食物中水分受微波加热形成水蒸汽,使袋体内气压过大,极易导致袋体膨胀爆裂,导致食物溅射在微波炉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密封、防微波加热爆裂的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包括袋体以及形成于袋体内的腔体,所述袋体包括第一共挤膜以及与第一共挤膜热压封边的第二共挤膜,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部,所述第一共挤膜和第二共挤膜均设置有热封排气调节区,所述第一共挤膜的热封排气调节区和第二共挤膜的热封排气调节区热压粘合形成热封区块,所述热封区块设置有内压排气孔;当所述袋体封口后、所述袋体膨胀时,所述热封区块分离,所述腔体与内压排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袋体还包括对折设置于所述第一共挤膜和第二共挤膜之间的第三共挤膜,所述第三共挤膜的一端与第一共挤膜的底端热压封边,所述第三共挤膜的另一端与第二共挤膜的底端热压封边。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热封加强部和第二热封加强部,所述第一热封加强部由第一共挤膜和第三共挤膜热封而成,所述第二热封加强部由第二共挤膜和第三共挤膜热封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三共挤膜的侧边开设有第一让位热封口以及与第一让位热封口对称的第二让位热封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共挤膜靠近第一共挤膜的一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凸脊。

优选的,所述第一共挤膜的层状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隔层、粘结层、第一挺度层、第二挺度层、第三挺度层、韧性层和热封层,所述第二共挤膜的层状结构和第三共挤膜的层状结构均与所述第一共挤膜的层状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袋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易撕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使用时,将食品经开口部装入袋体,然后将开口部抽真空热封以使袋体密封,当袋体微波加热时,食物中水分受微波加热形成水蒸汽,使袋体膨胀,由袋体的内压将热封区块分离,热封区块处的第一共挤膜和第二共挤膜由热压粘合状态变成不粘合状态,此时腔体与内压排气孔连通,袋体内的水蒸气经由内压排气孔排至袋体外,达到卸压作用,避免了袋体膨胀爆裂导致食物溅射在微波炉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共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共挤膜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入食物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腔体;2、第一共挤膜;21、阻隔层;22、粘结层;23、第一挺度层;24、第二挺度层;25、第三挺度层;26、韧性层;27、热封层;3、第二共挤膜;4、开口部;5、热封区块;6、内压排气孔;7、第三共挤膜;8、第一热封加强部;9、第二热封加强部;10、第一让位热封口;11、第二让位热封口;12、导气凸脊;13、易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一种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包括袋体以及形成于袋体内的腔体1,所述袋体包括第一共挤膜2以及与第一共挤膜2热压封边的第二共挤膜3,所述袋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部4,所述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均设置有热封排气调节区,所述第一共挤膜2的热封排气调节区和第二共挤膜3的热封排气调节区热压粘合形成热封区块5,所述热封区块5设置有内压排气孔6;当所述袋体封口后、所述袋体膨胀时,所述热封区块5分离,所述腔体1与内压排气孔6连通。所述腔体1由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热压封边围设形成。所述热封区块5与内压排气孔6组合形成内压排气阀。

使用时,将食品经开口部4装入袋体,然后将开口部4抽真空热封以使袋体密封,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在热封区块5处的区域互相粘合,腔体1处于密封状态。当袋体微波加热时,食物中水分受微波加热形成水蒸汽,使袋体膨胀,由袋体的内压将热封区块5分离,热封区块5处的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由热压粘合状态变成不粘合状态,此时腔体1与内压排气孔6连通,袋体内的水蒸气经由内压排气孔6排至袋体外,达到卸压作用,避免了袋体膨胀爆裂导致食物溅射在微波炉内。进一步的,所述热封区块5通过控制热压粘合的温度和压力进而控制其粘结力,使热封区块5处的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在3-5n的内压力条件下由热压粘合状态变成不粘合状态,便于当所述袋体封口后、所述袋体膨胀时,所述热封区块5分离,所述腔体1与内压排气孔6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区块5呈矩形,所述内压排气孔6呈圆形,所述热封区块5的宽度大于所述内压排气孔6的直径,使该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在未进行微波加热时,所述腔体1与内压排气孔6保持隔离,即所述腔体1与内压排气孔6不连通;所述热封区块5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热封区块5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袋体的两侧,且2个所述热封区块5均不与所述袋体的侧边抵靠。优选的,每个所述热封区块5均设置有两个内压排气孔6,两个内压排气孔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共挤膜2的热封排气调节区和第二共挤膜3的热封排气调节区并分别贯穿对应的热封排气调节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还包括对折设置于所述第一共挤膜2和第二共挤膜3之间的第三共挤膜7,所述第三共挤膜7的一端与第一共挤膜2的底端热压封边,所述第三共挤膜7的另一端与第二共挤膜3的底端热压封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的底部撑开(即对折的第三共挤膜7撑开),可使所述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立放,且增大了所述腔体1的可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热封加强部8和第二热封加强部9,所述第一热封加强部8由第一共挤膜2和第三共挤膜7热封而成,所述第二热封加强部9由第二共挤膜3和第三共挤膜7热封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所述袋体的底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三共挤膜7脱离袋体导致穿袋。具体地,所述第一热封加强部8设置于与第二热封加强部9相反的一面的袋体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共挤膜7的侧边开设有第一让位热封口10以及与第一让位热封口10对称的第二让位热封口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共挤膜2与第二共挤膜3经第一让位热封口10和第二让位热封口11热压粘合,为所述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立放时提供支撑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让位热封口10的数量为2个,所述第二让位热封口11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第一让位热封口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共挤膜7的两侧边,2个所述第二让位热封口1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共挤膜7的两侧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共挤膜3靠近第一共挤膜2的一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凸脊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袋体抽真空热封时,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逐渐缩小,直至所述袋体的两侧内壁相互抵靠,由于所述袋体的另一面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凸脊12,使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残留的气体更容易从相邻两个导气凸脊12之间流通并流向所述开口部4排出,避免气体残留。进一步的,所述导气凸脊12由该侧壁的外壁向内压合形成,该侧壁的外壁形成与导气凸脊12相对应的凹陷盲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共挤膜2的层状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阻隔层21、粘结层22、第一挺度层23、第二挺度层24、第三挺度层25、韧性层26和热封层27,所述第二共挤膜3的层状结构和第三共挤膜7的层状结构均与所述第一共挤膜2的层状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层21用于阻隔外界的空气经由袋体的外表面渗入到腔体1中,提高抽真空热封后的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的真空密封效果;粘结层22将阻隔层21与第一挺度层23粘合;第一挺度层23、第二挺度层24和第三挺度层25均用于提高共挤膜的硬度挺度,避免袋体松软而无法立放;韧性层26用以提高其耐刺穿力和韧性;热封层27提高热封强度,热封时以热压的方式可将两片共挤膜的热封层27相互紧密粘合。进一步的,阻隔层21、粘结层22、第一挺度层23、第二挺度层24、第三挺度层25、韧性层26和热封层27分别为聚酰胺材料层、粘合树脂tie材料层、聚乙烯材料层、聚乙烯材料层、聚乙烯材料层、聚乙烯材料层、聚乙烯材料层,采用的材料均为现有材料,在此仅作为应用。另外,所述第一共挤膜2的所有层、第二共挤膜3的所有层和第三共挤膜7的所有层都是在同一时间一齐挤出成型的,因此不会有铝箔、纸等其他非塑料材料,而且没有有机溶剂挥发异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更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易撕口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沿所述易撕口13撕开密封后的微波炉用食品包装袋。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