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6095发布日期:2020-05-15 18:56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流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件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与包装设备衔接,从而实现工件从生产到包装的整个过程自动化进行。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工件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整流、分流操作,在生产车间为了减小传送设备的占用空间,往往会将实现分流和整流的输送设备垂直设置,这就需要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输送机之间设置换向结构,传统的换向结构多是转向辊的形式,一方面,转向辊的设置比较精细,控制起来比较复杂,需要多个辊子协同作用,一旦某个辊子出现故障或者失去控制就会导致无法实现工件的转向;另一方面,转向辊形式的换向结构通常是对体积较大的物品进行换向,对于体积较小、比较精细的工件是无法实现换向的,工件很容易卡在两个辊子之间,造成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流输送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流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导送单元,用于输送整流状态下的货品件;

第二导送单元,用于输送分流状态下的货品件;分流单元,用于对第二导送单元输送的货品件分流作业;以及转运单元,用于将货品件从第一导送单元搬运至第二导送单元;

转运单元包括基座;旋转杆件,其设置在基座上;旋转驱动部,其设置在基座中,用于转动旋转杆件;升降组件,其设置在旋转杆件上;以及夹取构件,其连接在升降组件上,用于拾取货品件;

其中,夹取构件包括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夹取部,夹取部上至少固定有一组弹性夹压组件,以实现稳定夹取不限形状的货品件。

优选的,夹取构件还包括安装架,其固定在升降组件上;连动部,其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其能够进行张合作业;以及张合驱动器,其设置在连动部上,以驱动连动部张合作业;

其中,两个夹取部固定设置在连动部上。

优选的,安装架包括一固定板;和两个安装板,其对立地设置在固定板上;

连动部包括第一连动板,其通过第一轴杆铰接在两个安装板间;和第二连动板,其通过第二轴杆铰接在两个安装板间;

其中,第一连动板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第二连动板开设有第二腰型孔,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三腰型孔;限位轴设置在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以及第三腰型孔中,以使得第一连动板和第二连动板能够对称地转摆;张合驱动器为电缸,其一端部铰接在第一连动板上,其另一端部铰接在第二连动板上。

优选的,夹取部包括设置在连动部上的t型支撑板,弹性夹压组件设置在t型支撑板上;

弹性夹压组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块;和一弹性带,其设置在两个支撑块间,用于夹定货品件。

优选的,支撑块上成型有螺杆部,t型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螺杆部能够螺接在第一螺纹孔中,以使得支撑块固定在t型支撑板上;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一支撑块上的螺杆部能够螺接在另一支撑块上的第二螺纹孔中。

优选的,第一导送单元包括第一导送辊;第二导送辊;第一导送带,其设置在第一导送辊和第二导送辊上;以及第一导送电机,用于向第一导送辊或第二导送辊传输导送动力。

优选的,第二导送单元包括第三导送辊;第四导送辊;第二导送带,其设置在第三导送辊和第四导送辊上;以及第二导送电机,用于向第三导送辊或第四导送辊传输导送动力。

优选的,第三导送辊和第四导送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嵌槽;第二导送带的带体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压块;压块能够对应地压入嵌槽中。

优选的,分流单元设置在第二导送单元的上部,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两者间形成的分流通道沿第二导送单元的导送方向依次分成第一扩口部、颈部以及分流部;

分流单元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分流组件和第二分流组件,两者设置在分流部中;

第一分流组件包括第三分流板,其固定设置在分流部中;第一转动板,其转动连接在第三分流板上;以及第一偏转电机,用于偏转第一转动板;

第二分流组件包括第四分流板,其固定设置在分流部中;第二转动板,其转动连接在第四分流板;以及第二偏转电机,用于偏转第二转动板。

优选的,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整流单元,其设置在第一导送单元的上部;整流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整流板和第二整流板,两者间形成的整流通道沿第一导送单元的导送方向依次分成第二扩口部和单列整流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分流输送系统,其包括第一导送单元、第二导送单元、整流单元、分流单元以及转运单元,第一导送单元和整流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对工件的输送整流,转运单元进一步对整流后的工件进行高效换向转运,而第二导送单元和分流单元的配合能够实现工件的分流,使得多列工件被均匀输出,以便于后续装箱,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高效实现工件的整流、转运以及分流,大大提高后续的装箱效率。

进一步,本申请中的转运单元能够利用弹性夹压组件实现对不同形状的、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夹持,能够有效避免夹持过程受到工件类型的限制,能够精确、快捷的实现转运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等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三导送辊和第四导送辊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分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旋转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夹取构件在并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取构件在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夹取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连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夹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t型支撑板和支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5为本发明中弹性夹压组件在夹取不同形状货品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送单元;2、第二导送单元;6、货品件;5、分流单元;3、转运单元;30、基座;32、升降组件;7、夹取构件;74、夹取部;742、弹性夹压组件;311、第一杆件;312、第二杆件;33、旋转驱动电机;34、减速器;71、安装架;72、连动部;73、张合驱动器;710、固定板;711、安装板;721、第一连动板;712、第一轴杆;722、第二连动板;713、第二轴杆;723、第一腰型孔;724、第二腰型孔;714、第三腰型孔;75、限位轴;741、t型支撑板;743、螺栓;81、支撑块;82、弹性带;811、螺杆部;740、第一螺纹孔;812、第二螺纹孔;820、定位套;810、套槽;813、第三螺纹孔;83、螺钉;11、第一导送辊;12、第二导送辊;13、第一导送带;14、第一导送电机;111、第一支架板;121、第二支架板;21、第三导送辊;22、第四导送辊;23、第二导送带;24、第二导送电机;211、第三支架板;221、第四支架板;20、嵌槽;231、压块;51、第一分流板;52、第二分流板;501、第一扩口部;502、颈部;531、第三分流板;53、第一转动板;551、第一偏转电机;541、第四分流板;54、第二转动板;552、第二偏转电机;4、整流单元;41、第一整流板;42、第二整流板;40、第二扩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流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导送单元1,用于输送整流状态下的货品件6;第二导送单元2,用于输送分流状态下的货品件6;分流单元5,用于对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输送的货品件6分流作业;以及转运单元3,用于将货品件6从所述第一导送单元1搬运至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

参照图5和图6,所述转运单元3包括基座30;旋转杆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30上;旋转驱动部,其设置在所述基座30中,用于转动所述旋转杆件;升降组件32,其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件上;以及夹取构件7,其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32上,用于拾取货品件6;其中,所述夹取构件7包括有两个对立设置的夹取部74,所述夹取部74上至少固定有一组弹性夹压组件742,以实现稳定夹取不限形状的货品件6。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旋转杆件包括第一杆件311,其旋转设置在所述基座30上;和第二杆件312,其和所述第一杆件3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升降组件32固定在所述第二杆件312的一端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升降组件32为电缸,所述夹取构件7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32的伸缩轴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旋转驱动部包括旋转驱动电机33和减速器34;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和所述减速器34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杆件311和所述减速器34的输出轴相连接。

参照图7—图9,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夹取构件7还包括安装架71,其固定在所述升降组件32上;连动部72,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71上,且其能够进行张合作业;以及张合驱动器73,其设置在所述连动部72上,以驱动所述连动部72张合作业;其中,两个所述夹取部74固定设置在所述连动部72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安装架71包括一固定板710;和两个安装板711,其对立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710上;

参照图10,所述连动部72包括第一连动板721,其通过第一轴杆712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711间;和第二连动板722,其通过第二轴杆713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板711间;其中,所述第一连动板721上开设有第一腰型孔723,所述第二连动板722开设有第二腰型孔724,所述安装架71上开设有第三腰型孔714;

限位轴75设置在所述第一腰型孔723、所述第二腰型孔724以及第三腰型孔714中,以使得所述第一连动板721和所述第二连动板722能够对称地转摆。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张合驱动器73为电缸,其一端部铰接在所述第一连动板721上,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所述第二连动板722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所述夹取部74固定在所述第一连动板721上;另一所述夹取部74固定在所述第二连动板722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夹取部74包括设置在所述连动部72上的t型支撑板741,所述弹性夹压组件742设置在所述t型支撑板741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t型支撑板741通过螺栓743固定在所述连动部72上;且两个所述t型支撑板741间的距离可调整,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货品件6。

参照图11和图12,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夹压组件742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块81;和一弹性带82,其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块81间,用于夹定货品件6。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块81上成型有螺杆部811,所述t型支撑板74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740;所述螺杆部811能够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740中,以使得所述支撑块81固定在所述t型支撑板741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块8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12;一所述支撑块81上的所述螺杆部811能够螺接在另一所述支撑块81上的所述第二螺纹孔812中,以使得多个所述弹性夹压组件742能够串联固定。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带82的两端部设置有定位套820,其能够对应地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块81上;所述支撑块8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定位套820的套槽810。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块81上还开设有第三螺纹孔813,螺钉83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套820并螺接在所述第三螺纹孔813中,以使得所述定位套820更加稳定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块81上。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带82为弹力布。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带82为橡胶带。

参照图1,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送单元1包括第一导送辊11;第二导送辊12;第一导送带1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送辊11和所述第二导送辊12上,用于输送整流状态下的货品件6;以及第一导送电机14,用于向所述第一导送辊11或所述第二导送辊12传输导送动力。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送辊11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板111间;所述第二导送辊12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板121间;所述第一导送电机14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板111上,其输出轴和所述第一导送辊11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包括第三导送辊21;第四导送辊22;第二导送带23,其设置在所述第三导送辊21和所述第四导送辊22上,用于输送分流状态下的货品件6;以及第二导送电机24,用于向所述第三导送辊21或所述第四导送辊22传输导送动力。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导送辊21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三支架板211间;所述第四导送辊22转动设置在两个第四支架板221间;所述第二导送电机24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板211上,其输出轴和所述第三导送辊21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导送辊21和所述第四导送辊22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嵌槽20;所述第二导送带23的带体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压块231;

参照图3,在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作业过程中,所述压块231能够顺序地、对应地压入所述嵌槽20中,以避免所述第二导送带23和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中的两个导送辊间发生滑动,提高了其输送稳定性。

参照图4,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分流单元5设置在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的上部,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分流板51和第二分流板52,两者间形成的分流通道沿所述第二导送单元2的导送方向依次分成第一扩口部501、颈部502以及分流部;

所述分流单元5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分流组件和第二分流组件,两者设置在所述分流部中;

所述第一分流组件包括第三分流板53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分流部中;第一转动板53,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分流板531上;以及第一偏转电机551,用于偏转所述第一转动板53。

所述第二分流组件包括第四分流板541,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分流部中;第二转动板54,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四分流板541;以及第二偏转电机552,用于偏转所述第二转动板54。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三分流板531和所述第四分流板541间形成了分流货品件6的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三分流板531和所述第一分流板51间形成了分流货品件6的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四分流板541和所述第二分流板52间形成了分流货品件6的第三分流通道;

所述第一转动板53能够切断第一分流通道的通路并导通第二分流通道的通路;所述第二转动板54能够切断第一分流通道的通路并导通第三分流通道的通路;所述第一转动板53和所述第二转动板54能够同时作用,切断第二分流通道和第三分流通道的通路,并导通第一分流通道的通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颈部502、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分流通道均限定为仅具有导送一个货品件6的空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分流输送系统还包括整流单元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送单元1的上部;

参照图2,所述整流单元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整流板41和第二整流板42,两者间形成的整流通道沿所述第一导送单元1的导送方向依次分成第二扩口部40和单列整流部。

上述分流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货品件6在第一导送带13的摩擦力作用下被向前导送,从第二扩口部40中进入到单列整流部中进行位置调整;当货品件6脱离整流单元4后,旋转驱动电机33作用旋转杆件将夹取构件7连动到朝向第一导送单元1的位置;当货品件6前行到夹取构件7的正下方位置时,两个夹取部74在张合驱动器73的作用下处于张开状态,同时升降组件32驱动夹取构件7下移,使货品件6处于两个夹取部74之间;后续,张合驱动器73驱动两个夹取部74并合,位于货品件6的若干弹性带82能够将其稳定夹取;升降组件32连动夹取构件7,使货品件6脱离第一导送单元1,同时,旋转驱动电机33作用旋转杆件将夹取构件7连动到朝向第二导送单元2的位置;在升降组件32驱动夹取构件7下移一段距离后,张合驱动器73驱动两个夹取部74张开,以将货品件6释放在第二导送带23上。货品件6在第二导送带23的摩擦力作用下被向前导送,从第一扩口部501中进入,在颈部502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后进入到分流部中;随后,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第一转动板53和第二转动板54控制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及第三分流通道是否导通,以用于将货品件6导分呈一列、两列或者三列。

以将货品件6导分成两列为例,可通过第二转动板54将第三分流通道切断,通过第一偏转电机551周期性地偏转第一转动板53,使从颈部502导出的部分货品件6经第一分流通道分流,另部分货品件6经第二分流通道分流。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