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杀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950发布日期:2020-05-19 20:4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UV杀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杀菌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路边的城市垃圾桶或者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桶,城市垃圾桶为了美观,其表面设置有遮挡物,生活垃圾桶的表面一般采用手动式翻盖,两种垃圾桶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丢弃垃圾时不仅费力而且容易产生垃圾掉落的情况照成二次污染。并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出值逐年增加,同时垃圾的种类,样式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已实施垃圾分类,但是垃圾堆积在垃圾桶内,很容易造成细菌滋生问题;目前市面上传统的垃圾桶虽然种类繁多,但均不能解决细菌滋生的问题;uv灯是紫外线灯的简称,利用紫外线的特性进行杀菌消毒十分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在垃圾桶上增加紫外线加以对垃圾的消毒处理,利用紫外线灭菌的原理对家用垃圾桶进行改进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uv杀菌垃圾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uv杀菌垃圾桶,包括上端敞口的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口设置有可翻转的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uv灯,所述桶体内还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uv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桶体的上端口设置有杀菌桶,所述杀菌桶的上下端均敞口,可翻转的所述盖体设置于杀菌桶的上端口,所述杀菌桶的下端口位于桶体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杀菌桶的下端外表面同样设置有uv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杀菌桶的桶壁内部设置有侧壁腔体,所述侧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触发机构、控制器以及翻盖组件,所述触发机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翻盖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翻盖组件接收控制器的信号后打开或关闭盖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杀菌桶的桶壁内部设置有侧壁腔体,所述侧壁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触发机构、控制器以及翻盖组件,所述触发机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翻盖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翻盖组件接收控制器的信号后打开或关闭盖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触发机构为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所述杀菌桶的上端面靠近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的位置开设有漏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杀菌桶与桶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桶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桶体的内壁形成卡槽,所述杀菌桶卡合于卡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uv灯来对垃圾桶内的细菌进行杀菌处理,并且进一步的提高了人们使用垃圾桶的便捷性,结合电控翻盖使用,利用触发机构触发开盖,丢弃垃圾后关盖,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垃圾气味的发散,并且在利用uv灯对垃圾桶内的细菌进行杀菌处理后,进一步减轻恶臭气味的散发,尤其在夏季,优化了垃圾处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该装置还设置有由uv灯构成的灯圈以及反射板,可以配合盖体底面的uv灯对整个桶体内的垃圾表面进行无死角照射,提高杀菌效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卫生,性能稳定,杀菌可靠,从而有效预防接触性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卡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了;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杀菌桶;3、盖体;4、uv灯;5、侧壁腔体;6、控制器;7、红外线发射管;8、红外线接收管;9、翻盖组件;10、卡块;11、灯圈;12、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uv杀菌垃圾桶,包括上端敞口的桶体1,所述桶体1的上端口设置有可翻转的盖体3,所述盖体3的下端面设置有uv灯4,所述桶体1内还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与uv灯4电性连接;所述桶体1的上端口设置有杀菌桶2,所述杀菌桶2的上下端均敞口,可翻转的所述盖体3设置于杀菌桶2的上端口,所述杀菌桶2的下端口位于桶体1的内部,所述杀菌桶2的下端外表面同样设置有uv灯4;所述杀菌桶2的桶壁内部设置有侧壁腔体5,所述侧壁腔体5的内部设置有触发机构、控制器6以及翻盖组件9,所述触发机构的输出端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翻盖组件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翻盖组件9接收控制器6的信号后打开或关闭盖体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为红外线发射管7与红外线接收管8,所述杀菌桶2的上端面靠近红外线发射管7与红外线接收管8的位置开设有漏孔,用于红外线的发射与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6可以选择单片机作为控制机使用,也可以采用电子控制板进行控制处理,控制器6满足常见的延时控制以及分级控制即可,二者原理为常见的控制器原理,在此不做累述;翻盖组件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采用的是控制门马达组件,其原理采用马达的正反转驱动与盖体3一端连接的齿轮的正反转从而达到开启盖体3或关闭盖体3的效果,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马达驱动式翻盖,均不影响本发明中盖体3下端面的uv灯对桶内垃圾的照射杀菌。

在具体的使用时,人们在投放垃圾时,在垃圾桶的表面触发机构位置用手或者其它物体摆放一下,使触发机构被触发,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发射管7发出的红外线经障碍物(手或物体)发射,反射回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管收到信号,经过控制器6处理后发出指令至翻盖组件,使得盖体3被打开,一定时间(3-5s)后,控制器6控制盖体3关闭,同时打开各个位置的uv灯4,使其对桶内的垃圾进行1-15min的照射,杀灭桶内细菌;如果uv灯4亮起时,触发机构被触发,控制器6则断开uv灯4的供电,等待盖体3关闭后再开启uv灯4。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使垃圾排出更加方便,对杀菌桶2与桶体1的连接进行改进,将所述杀菌桶2与桶体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拆卸连接方式,其为卡扣时连接:所述桶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卡块10,如图2所示,所述卡块10与桶体1的内壁形成卡槽,所述杀菌桶2的底部设置有卡合结构,卡合结构的截面为“7”字型结构,卡合于卡槽内,“7”字型结构卡合于卡槽内的部分为弹性材质,采用硬质橡胶块制备,进一步提高杀菌桶2与桶体1之间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由于杀菌桶2的侧壁腔体5的存在,其侧壁存在一定的厚度,使得盖体3下方的uv灯4无法很好的覆盖桶体1的内垃圾,存在一定的照射死角,在实施例1中,杀菌桶2的下端面(如图1所示)设置有uv灯4,但该uv灯4设置的位置容易与桶体1内的垃圾接触,而在垃圾桶的实际使用中uv灯4无法方便的拆卸清洗,因此如图3所示,做以下改进:所述杀菌桶2的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设置有斜坡结构,去除原本如实施例1中设置在杀菌桶2下端的uv灯4,所述杀菌桶2的内壁表面设置有由uv灯4组成的灯圈11,且在灯圈11的下方设置有反射板12,所述反射板12反射灯圈11中uv灯4发出的灯光至桶体1的边缘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反射板12将灯圈11中的uv灯4所发出的灯光反射至桶体1靠近边缘的位置,利用盖体3下端面的uv灯4与灯圈11的uv灯4共同实现桶体1内无死角式照射,有效的提升杀菌效果,斜坡结构为杀菌桶2桶壁渐变薄型结构,灯圈11即为uv灯4所围成的一圈灯体,反射板12选用铝质反射膜制备的反射板,可以最大效果的反射紫外线。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3中,反射板12如图3所示结构为设置在杀菌桶2的内侧壁表面,属于外凸式结构,但本申请不限于保护该一种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使得某些垃圾掉落时产生触碰,在实际的使用中还可以将其设置为与杀菌桶2的壁面平齐或内凹的结构,具体设置可以根据灯圈11与反射板12的距离以及灯圈11内uv灯4的角度、桶体1的面积等综合考虑,该部分为光线反射的常识部分,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