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55722发布日期:2020-07-04 04:27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行业数据表明,2014年上半年我国整梯生产台数增长率超过了10%,下半年发货量与订单相比比例递减,但全年产销量增速保持在10%左右,相比上一年度增速有所放缓。但全年整梯总产量突破70万台已成定局,全国电梯保有量将达到350万台以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世界上主要的电梯品牌企业均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是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全球70%的电梯在中国制造,60%至65%的电梯销售在中国市场。

但是现在市场上所使用的电梯设备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电梯多至通过限速器来单一的控制电梯的速度和安全,限速器为一种机械结构在频繁的使用后容易加速老化导致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安全钳和夹绳器无法同时触发,无法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现有的夹绳器所使用的的材质会对曳引绳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快设备的损坏,并且夹绳器的检修和维护较为繁琐。现有的夹绳器在紧急状态下触发后无法自动恢复需要手动恢复使用较为麻烦。现有的电梯用缓冲装置多为单独的弹簧结构或者油压缓冲器,这两者在使用时弹簧的缓冲力度不足,并且缓冲器与轿厢直接接触,对轿厢的冲击较大,危害电梯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梯在使用时会有不必要的杂物从电梯运行的缝隙中掉入电梯底部,进而影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提到的有电梯多至通过限速器来单一的控制电梯的速度和安全,限速器为一种机械结构在频繁的使用后容易加速老化导致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安全钳和夹绳器无法同时触发,无法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现有的夹绳器所使用的的材质会对曳引绳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快设备的损坏,并且夹绳器的检修和维护较为繁琐。现有的夹绳器在紧急状态下触发后无法自动恢复需要手动恢复使用较为麻烦。现有的电梯用缓冲装置多为单独的弹簧结构或者油压缓冲器,这两者在使用时弹簧的缓冲力度不足,并且缓冲器与轿厢直接接触,对轿厢的冲击较大,危害电梯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梯在使用时会有不必要的杂物从电梯运行的缝隙中掉入电梯底部,进而影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轿厢架,所述轿厢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夹绳器,所述夹绳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步进电机、固定盖板、传动块、动力丝杆、滑块、第二夹绳板、防滑纹、防滑块、固定底座、限位器、固定旋钮和第一夹绳板,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的上端面,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的上端面,,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的下端面,且所述固定底座的另一端与轿厢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轿厢架的上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全钳,所述安全钳包括固定杆、传动丝杆、锯齿槽、第一夹持器、齿轮、第二夹持器、连接块、夹持块、防滑槽、滑柱和固定柱,所述传动丝杆固定连接在齿轮的上端面,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的下端面,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侧端面靠近导轨的一侧,所述防滑槽开设在夹持块背离连接块的一侧,所述固定杆通过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一夹持器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两端,且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轿厢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侧端面两侧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上顶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所述上顶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限速器,所述导轨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缓冲底座包括缓冲海绵、导轨槽、挡尘板、缓冲底板、油压缓冲器和缓冲弹簧,所述油压缓冲器固定连接在缓冲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缓冲弹簧套接在油压缓冲器上,所述挡尘板固定连接在缓冲弹簧的上端面,所述缓冲海绵安装在挡尘板的上端面,所述导轨槽开设在缓冲海绵和挡尘板的侧端面两侧,所述曳引机、限速器、轿厢架和配重块之间通过曳引绳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动块共有两组,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夹绳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所述传动块内部开设有与动力丝杆和传动丝杆相适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旋钮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固定旋钮通过螺纹与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转动连接,且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两组固定旋钮之间套接有限位器,其中所述限位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使得第二夹绳板和第一夹绳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块共有两组,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相贴合的侧端面一侧,防滑块侧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滑纹,且防滑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匀对称分布有四组固定盖板,且防滑块为一种高强度碳纤维材料。

优选的,所述滑柱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上端面两侧,且所述滑柱底部与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固定连接,滑柱的内部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固定杆与滑柱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油压缓冲器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缓冲底板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锯齿槽开设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与齿轮相贴合的一侧,且锯齿槽与齿轮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相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盖板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防滑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固定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固定盖板安装后与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原有的高度相平。

优选的,所述挡尘板上端面面积与轿厢底部面积相同。

优选的,使用时,曳引绳由第二夹绳板和第一夹绳板之间的间隙穿过与轿厢架固定相连,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值超过电梯运行限值时,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动力丝杆转动,由于传动块的内部设有与动力丝杆相适配的槽,从而使得第二夹绳板与第一夹绳板相互贴合,最终防滑块与曳引绳相接触,使得电梯停止运行,同时在第二夹绳板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二夹绳板底部的传动块中设有与传动丝杆相适配的螺纹,从而通过第二夹绳板的移动带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与齿轮固定相连,从而带动齿轮的转动,同时由于锯齿槽可以与齿轮相适配,因此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横向移动,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夹持块的移动,夹持块与导轨内的凹槽贴合,从而降低电梯运行的速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加速度传感器在发生紧急情况电梯失速时,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值超过电梯运行限值时,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动力丝杆转动,由于传动块的内部设有与动力丝杆相适配的槽,从而使得第二夹绳板与第一夹绳板相互贴合,最终防滑块与曳引绳相接触,使得电梯停止运行解决了现有电梯多至通过限速器来单一的控制电梯的速度和安全,限速器为一种机械结构在频繁的使用后容易加速老化导致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通过设有传动丝杆,当夹绳器触发时,由于第二夹绳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块,且传动块的内部设有与传动丝杆相适配的槽,通过第二夹绳板的移动带动传动丝杆转动,传动丝杆与齿轮固定相连,从而带动齿轮的转动,同时由于锯齿槽可以与齿轮相适配,因此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横向移动,在第一夹持器和第二夹持器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夹持块的移动,夹持块与导轨内的凹槽贴合,从而降低电梯运行的速度,进而达到一个夹绳器与安全钳相互联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安全钳和夹绳器无法同时触发,无法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的问题。

3、通过设有滑块,在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的侧端面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防滑块可以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夹绳板和第二夹绳板的内部,为防滑块的维修和跟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防滑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固定盖板,固定盖板可以有效的保障电梯在制动时防滑块不会从夹绳器的内部滑出,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防滑块采用一种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在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对曳引绳的损伤,解决了现有的夹绳器所使用的的材质会对曳引绳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快设备的损坏,并且夹绳器的检修和维护较为繁琐的问题。

4、通过设有步进电机在紧急制动完成后,在使用者确认电梯状态正常后,将步进电机反转即可将夹绳器和安全钳恢复至未触发状态,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安全风险低,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夹绳器在紧急状态下触发后无法自动恢复需要手动恢复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

5、通过设有缓冲底座,缓冲底座采用多级缓冲结构,当轿厢降至底部是,首先与缓冲海绵相接触,进行第一层缓冲,轿厢继续下落导致挡尘板压缩缓冲弹簧进行第二层缓冲,最后挡尘板接触油压缓冲器最后一层缓冲直至轿厢停止,其中缓冲底座、缓冲弹簧和油压缓冲器的缓冲力度逐步增加,进而减小轿厢内人员的冲击感,同时挡尘板固定连接在缓冲弹簧的上端面,大大增加了轿厢底部与缓冲底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轿厢内人员的冲击感,同时挡尘板上端面面积与轿厢底部面积相同,并且开设有导轨槽,在不影响电梯运行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电梯缝隙里掉落的杂物堆缓冲底座缓冲效果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梯用缓冲装置多为单独的弹簧结构或者油压缓冲器,这两者在使用时弹簧的缓冲力度不足,并且缓冲器与轿厢直接接触,对轿厢的冲击较大,危害电梯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梯在使用时会有不必要的杂物从电梯运行的缝隙中掉入电梯底部,进而影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本体缓冲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本体安全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本体夹绳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顶板、2控制器、3曳引机、4限速器、5导轨、6轿厢架、7轿厢、8配重块、9缓冲底座、10曳引绳、11安全钳、12夹绳器、13缓冲海绵、14导轨槽、15挡尘板、16缓冲底板、17油压缓冲器、18缓冲弹簧、19固定杆、20传动丝杆、21锯齿槽、22第一夹持器、23齿轮、24第二夹持器、25连接块、26夹持块、27防滑槽、28滑柱、29固定柱、30加速度传感器、31步进电机、32固定盖板、33传动块、34动力丝杆、35滑块、36第二夹绳板、37防滑纹、38防滑块、39固定底座、40限位器、41固定旋钮、42第一夹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轿厢7,轿厢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轿厢架6,轿厢架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夹绳器12,夹绳器12包括加速度传感器30、步进电机31、固定盖板32、传动块33、动力丝杆34、滑块35、第二夹绳板36、防滑纹37、防滑块38、固定底座39、限位器40、固定旋钮41和第一夹绳板42,步进电机31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的上端面,加速度传感器30固定安装在步进电机31的上端面,,固定底座39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的下端面,且固定底座39的另一端与轿厢架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轿厢架6的上端面两侧固定连接有安全钳11,安全钳11包括固定杆19、传动丝杆20、锯齿槽21、第一夹持器22、齿轮23、第二夹持器24、连接块25、夹持块26、防滑槽27、滑柱28和固定柱29,传动丝杆20固定连接在齿轮23的上端面,连接块25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的下端面,夹持块26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5侧端面靠近导轨5的一侧,防滑槽27开设在夹持块26背离连接块25的一侧,固定杆19通过滑柱28滑动连接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一夹持器22的上端面,固定柱29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9的两端,且固定柱29的另一端与轿厢架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轿厢7的侧端面两侧滑动连接有导轨5,导轨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上顶板1,上顶板1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2,上顶板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曳引机3,上顶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限速器4,导轨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底座9,缓冲底座9包括缓冲海绵13、导轨槽14、挡尘板15、缓冲底板16、油压缓冲器17和缓冲弹簧18,油压缓冲器17固定连接在缓冲底板16的上端面,缓冲弹簧18套接在油压缓冲器17上,挡尘板15固定连接在缓冲弹簧18的上端面,缓冲海绵13安装在挡尘板15的上端面,导轨槽14开设在缓冲海绵13和挡尘板15的侧端面两侧,曳引机3、限速器4、轿厢架6和配重块8之间通过曳引绳10相连。

传动块33共有两组,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夹绳板3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传动块33内部开设有与动力丝杆34和传动丝杆20相适配的螺纹槽,固定旋钮41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固定旋钮41通过螺纹与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转动连接,且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两组固定旋钮41之间套接有限位器40,其中限位器4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使得第二夹绳板36和第一夹绳板42之间滑动连接,防滑块38共有两组,通过滑块35滑动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相贴合的侧端面一侧,防滑块38侧端面的另一侧设置有防滑纹37,且防滑块3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匀对称分布有四组固定盖板32,且防滑块38为一种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滑柱28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上端面两侧,且滑柱28底部与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固定连接,滑柱28的内部设有与固定杆19相适配的滑槽,固定杆19与滑柱28滑动套接,油压缓冲器17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缓冲底板16的上端面,锯齿槽21开设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与齿轮23相贴合的一侧,且锯齿槽21与齿轮23相适配,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相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滑块35相适配的滑槽,固定盖板32共有四组,均匀对称分布在防滑块3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固定盖板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固定盖板32安装后与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原有的高度相平,挡尘板15上端面面积与轿厢7底部面积相同,使用时,曳引绳10由第二夹绳板36和第一夹绳板42之间的间隙穿过与轿厢架6固定相连,当加速度传感器30检测到加速度值超过电梯运行限值时,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31,步进电机31带动动力丝杆34转动,由于传动块33的内部设有与动力丝杆34相适配的槽,从而使得第二夹绳板36与第一夹绳板42相互贴合,最终防滑块38与曳引绳10相接触,使得电梯停止运行,同时在第二夹绳板36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二夹绳板36底部的传动块33中设有与传动丝杆20相适配的螺纹,从而通过第二夹绳板36的移动带动传动丝杆20转动,传动丝杆20与齿轮23固定相连,从而带动齿轮23的转动,同时由于锯齿槽21可以与齿轮23相适配,因此齿轮23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横向移动,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夹持块26的移动,夹持块26与导轨5内的凹槽贴合,从而降低电梯运行的速度。

综上所述,该电梯用安全钳和夹绳器联动机构,首先,通过设有加速度传感器30在发生紧急情况电梯失速时,加速度传感器30检测到加速度值超过电梯运行限值时,发送信号给步进电机31,步进电机31带动动力丝杆34转动,由于传动块33的内部设有与动力丝杆34相适配的槽,从而使得第二夹绳板36与第一夹绳板42相互贴合,最终防滑块38与曳引绳10相接触,使得电梯停止运行解决了现有电梯多至通过限速器来单一的控制电梯的速度和安全,限速器为一种机械结构在频繁的使用后容易加速老化导致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其次,通过设有传动丝杆20,当夹绳器12触发时,由于第二夹绳板3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块33,且传动块33的内部设有与传动丝杆20相适配的槽,通过第二夹绳板36的移动带动传动丝杆20转动,传动丝杆20与齿轮23固定相连,从而带动齿轮23的转动,同时由于锯齿槽21可以与齿轮23相适配,因此齿轮23的转动带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横向移动,在第一夹持器22和第二夹持器24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夹持块26的移动,夹持块26与导轨5内的凹槽贴合,从而降低电梯运行的速度,进而达到一个夹绳器与安全钳相互联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安全钳和夹绳器无法同时触发,无法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的问题。

并且,通过设有滑块35,在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的侧端面开设有与滑块35相适配的滑槽,防滑块38可以通过滑块35滑动连接在第一夹绳板42和第二夹绳板36的内部,为防滑块38的维修和跟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防滑块3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固定盖板32,固定盖板32可以有效的保障电梯在制动时防滑块38不会从夹绳器12的内部滑出,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防滑块38采用一种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在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对曳引绳10的损伤,解决了现有的夹绳器所使用的的材质会对曳引绳造成较大的冲击,加快设备的损坏,并且夹绳器的检修和维护较为繁琐的问题。

并且,通过设有步进电机31在紧急制动完成后,在使用者确认电梯状态正常后,将步进电机31反转即可将夹绳器12和安全钳11恢复至未触发状态,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安全风险低,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能,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夹绳器在紧急状态下触发后无法自动恢复需要手动恢复使用较为麻烦的问题。

并且,通过设有缓冲底座9,缓冲底座9采用多级缓冲结构,当轿厢7降至底部是,首先与缓冲海绵13相接触,进行第一层缓冲,轿厢7继续下落导致挡尘板15压缩缓冲弹簧18进行第二层缓冲,最后挡尘板15接触油压缓冲器17最后一层缓冲直至轿厢7停止,其中缓冲底座9、缓冲弹簧18和油压缓冲器17的缓冲力度逐步增加,进而减小轿厢7内人员的冲击感,同时挡尘板15固定连接在缓冲弹簧18的上端面,大大增加了轿厢7底部与缓冲底座9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轿厢7内人员的冲击感,同时挡尘板15上端面面积与轿厢7底部面积相同,并且开设有导轨槽14,在不影响电梯运行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电梯缝隙里掉落的杂物堆缓冲底座9缓冲效果的影响,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梯用缓冲装置多为单独的弹簧结构或者油压缓冲器,这两者在使用时弹簧的缓冲力度不足,并且缓冲器与轿厢直接接触,对轿厢的冲击较大,危害电梯内人员的安全,同时电梯在使用时会有不必要的杂物从电梯运行的缝隙中掉入电梯底部,进而影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