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4604发布日期:2020-08-25 19:0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妆品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妆品容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乳液泵广泛用于化妆品及沐浴用品,当需要使用时,按压按头,即可把需要的乳液取出,这种方法即方便又卫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73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乳液泵》(申请号:201320109153.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按头,按头套设于螺牙上端,按头底部与螺牙内部相对应设置有卡位,按头底部与螺牙上端设置的扣线相配合,螺牙内部设置有主柱,主柱顶端与按头内部相互倒角配合设置,主柱下方还设置有副柱,主柱和副柱之间设有弹簧,在螺牙下端套设有吸管。上述结构的乳液泵采用按头底部与螺牙内部卡位连接,按下按头旋转90度可切换开关,按头内部与主柱顶端相互倒角配合,按头上下活动时可产生吸力和泵液效果,在将按头锁定或解锁时泵的总高度发生变化,按头一旦打开就不能关闭,如果要关闭,就必须把头帽按压下去,而这样就会导致液体会从按头的出液孔流出。

另外,上述现有的乳液泵无法重复使用,在泵内物料使用完毕后一般就会作废,不仅导致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较高,也造成了能源浪费。

因此,对于目前带有泵头的化妆品容器,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内瓶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避免浪费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整个泵体上下移动而实现开关的化妆品容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妆品容器,包括

内瓶体,用于盛放流体;

泵体组件,设于所述内瓶体的上端口处且用于将内瓶体内的流体泵出;

头帽,连接于所述泵体组件的出液口处,具有供流体输出的喷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卡圈,套置在所述泵体组件的外周且与内瓶体的顶部脱卸式连接;

外瓶体,具有顶部敞口;

内套,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外瓶体中,所述内瓶体插置在该内套中,所述卡圈脱卸式连接在内套顶部并随内套上下移动;

卡套,设于所述外瓶体中且位于上部,用于对所述内套上行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及

调节机构,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外瓶体的底部,用于将所述内套、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上下推动从而使头帽露出外瓶体的顶部敞口或隐藏在外瓶体中,该调节机构还具有能在头帽露出外瓶体的顶部敞口或隐藏在外瓶体中状态下对内套位置进行约束的限位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套及底座,所述旋转套能上下移动且周向转动地设于外瓶体中且托置在内套的底部,所述底座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外瓶体的底部,所述外瓶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条,相邻两第一导向条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相应的,所述旋转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第一导向槽导向配合且在旋转套上下移动状态下限制其周向转动的第二导向条;

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齿,对应的,所述旋转套的下端设置有与该第一凸齿相对布置的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导向条上端面的形成自下而上沿旋转套的反转方向延伸且呈z形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

在所述旋转套上下移动状态下,所述第一凸齿对应相邻两第二凸齿之间的齿间隙布置且向旋转套的转动方向偏移;在所述旋转套上移至第二导向条脱离第一导向槽状态下,所述旋转套随底座上移而转动从而使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导向槽错位或对齐。

上述结构用于驱动内套、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化妆品容器的开关,这样的开关方式带动泵体组件整体上下移动,内瓶体中的气压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乳液浪费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齿为若干个三角状结构且在旋转套的下端相互衔接,相邻两第二凸齿之间形成尖端朝上的三角状齿间隙,相应的,所述第一凸齿为能与该齿间隙相配合的三角状结构。该结构便于相互配合实现旋转套位置的限位,从而将化妆品容器保持在开或关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三导向条,相应的,所述外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三导向条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槽。该结构不仅可对底座上下移动地进行引导,而且在周向上对底座进行限位,防止其周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底板,所述旋转套具有与内套底部相抵的托板,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压缩在底板与托板之间、使底座始终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本发明的底座相当于化妆品容器的开关件,上述结构可在底座完成开关动作后使其复位,使化妆品容器整体结构紧凑、美观。

优选地,所述卡圈下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卡槽,对应的,所述内套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卡槽弹性卡接的卡条。所述内套上开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缺口,该缺口将所述内套上部分隔为至少两块弹性片,所述卡条设于该弹性片的内周壁上。在内套、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向上移动后,将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向上拉动,可使卡条与第一卡槽相互脱离,从而将其取出,便于更换内瓶体。

优选地,所述卡圈夹紧在泵体组件的外周且螺纹连接在内瓶体的顶部,所述泵体组件的下部插置在内瓶体中,所述泵体组件的上部位于卡圈上方。该结构便于更换内瓶体。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头帽连接在泵体组件上端,所述头帽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四导向条,所述卡圈上部开有与该第四导向条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内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托圈,该托圈的边缘凸设有导向块,对应的,所述外瓶体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该导向块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槽,所述卡套与托圈之间设置有能使内套始终保持向下移动趋势的第二弹性件。该结构便于使内套、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向下移动至头帽完全隐藏在外瓶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内套、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可通过调节机构相对于外瓶体上下移动,向上移动使头帽露出外瓶体将容器打开,向下移动至头帽隐藏在外瓶体中将容器关闭,使用方便;在头帽露出于外瓶体状态下,可将内瓶体、泵体组件、头帽、卡圈组成的整体拉出,便于更换内瓶体,重复使用化妆品容器,从而降低使用成本、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不使用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瓶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凸齿与齿间隙的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包括内瓶体1、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外瓶体5、内套6、卡套7及调节机构8,内瓶体1用于盛放流体,在本实施例中可进行替换。泵体组件2设于内瓶体1的上端口处且用于将内瓶体1内的流体泵出,该泵体组件2为用于化妆品容器中的常规泵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头帽3连接于泵体组件2的出液口处,具有供流体输出的喷嘴31。

上述卡圈4套置在泵体组件2的外周且与内瓶体1的顶部脱卸式连接。卡圈4夹紧在泵体组件2的外周且螺纹连接在内瓶体1的顶部,泵体组件2的下部插置在内瓶体1中,泵体组件2的上部位于卡圈4上方。头帽3连接在泵体组件2上端,头帽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四导向条32,卡圈4上部开有与该第四导向条32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槽41。

上述外瓶体5具有顶部敞口51,内套6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外瓶体5中,内瓶体5插置在该内套6中,卡圈4脱卸式连接在内套6顶部并随内套6上下移动。卡圈4下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卡槽42,对应的,内套6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卡槽42弹性卡接的卡条61。如图7所示,内套6上开有自上端向下延伸的缺口62,该缺口62将内套6上部分隔为至少两块弹性片63,卡条61设于该弹性片63的内周壁上。

如图3所示,上述卡套7设于外瓶体5中且位于上部,用于对内套6上行的位置进行限位。卡套7的外周壁上开有环形槽71,对应的,所述外瓶体5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该环形槽71相卡接的凸圈52。在头帽3隐藏在外瓶体5中时,头帽3的下端与该卡套7上端相抵、头帽3上端面与外瓶体5的上边缘大致齐平。

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8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外瓶体5的底部,用于将内套6、内瓶体5、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组成的整体上下推动从而使头帽3露出外瓶体5的顶部敞口51或隐藏在外瓶体5中,该调节机构8还具有能在头帽3露出外瓶体5的顶部敞口51或隐藏在外瓶体5中状态下对内套6位置进行约束的限位结构。

具体的,如图3~6所示,上述调节机构8包括旋转套81、底座82及第一弹性件83,旋转套81能上下移动且周向转动地设于外瓶体5中且托置在内套6的底部,底座8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外瓶体5的底部,外瓶体5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条53,相邻两第一导向条53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54,相应的,旋转套8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第一导向槽54导向配合且在旋转套81上下移动状态下限制其周向转动的第二导向条811。底座8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凸齿821,对应的,旋转套81的下端设置有与该第一凸齿821相对布置的第二凸齿812;第一导向条53上端面的形成自下而上沿旋转套81的反转方向延伸且呈z形的第一斜面531a、第二斜面531b,且该第一斜面531a、第二斜面531b上端的高度大致相等。在旋转套81上下移动状态下,第一凸齿821对应相邻两第二凸齿812之间的齿间隙813布置且向旋转套81的转动方向偏移;在旋转套81上移至第二导向条811脱离第一导向槽54状态下,旋转套81随底座82上移而转动从而使第二导向条811与第一导向槽54错位或对齐。第二凸齿812为若干个三角状结构且在旋转套81的下端相互衔接,相邻两第二凸齿812之间形成尖端朝上的三角状齿间隙813,第一凸齿821有四个且间隔分布在底座82的上端面上,第一凸齿821为能与该齿间隙813相配合的三角状结构。底座82的底部具有底板823,旋转套81具有与内套6底部相抵的托板814,第一弹性件83为弹簧,弹性压缩在底板823与托板814之间、使底座82始终保持向下运动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8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第三导向条822,相应的,外瓶体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该第三导向条822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槽55。该结构不仅可对底座82上下移动地进行引导,而且在周向上对底座82进行限位,防止其周向转动。内套6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托圈64,该托圈64的边缘凸设有导向块641,对应的,外瓶体5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该导向块641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向槽56,卡套7与托圈64之间设置有能使内套6始终保持向下移动趋势的第二弹性件9,该第二弹性件9为弹簧。

本实施例的底座82相当于化妆品容器的开关件,使用本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在头帽3完全隐藏在内瓶体5中的状态下,第二导向条811与第一导向槽54相互配合,如图8所示,仅第一凸齿821的上部位于齿间隙813中且偏执在该齿间隙813的一侧;用手推动底座82向上移动,从而推动内套6、内瓶体5、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组成的整体向上移动,由于此时底座82、旋转套81仅能上下移动,因此,第一凸齿821与齿间隙813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当旋转套81的下端对应第一导向条53上端时,第二导向条811脱出第一导向槽54,此时,底座82继续上移,第一凸齿821与齿间隙813的配合位置发生变化,第一凸齿821逐渐卡入齿间隙813中并带动旋转套81逆时针转动,当第一凸齿821完全卡入齿间隙813中后,不再带动旋转套81周向转动,此时,松开底座82,底座82在第一弹性件83作用下向下复位,而第二导向条811的下端与第一导向条53上端的第一斜面531a相抵,并在第二弹性件9的弹力与第一斜面531a的导向作用下,使旋转套81继续逆时针转动半个齿间隙813的距离,此时,第二导向条811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斜面531a下端与第一导向条53形成的限位槽532中,从而使旋转套81不会向下移动,对内套6、内瓶体5、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组成的整体位置进行限位,此时,头帽3露出于外瓶体5外,化妆品容器处于打开状态,按压头帽3可使用;

并且,在该状态下,可将内瓶体5、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组成的整体向上拉动,可使卡条61与第一卡槽42相互脱离,从而将其取出,将内瓶体1自卡圈4上拧下,可进行更换;

在不使用化妆品时,向上抵压底座82,底座82上端的第一凸齿821逐渐卡入齿间隙813中带动旋转套81转动,当第一凸齿821完全卡入齿间隙813中后,不再带动旋转套81周向转动,此时,松开底座82,直至第二导向条811的下端与第一导向条53上端的第二斜面531b相抵,并在第二弹性件9的弹力与第二斜面531b的导向作用下,使旋转套81继续逆时针转动半个齿间隙813的距离,此时,第二导向条811的下端与第一导向槽54对齐,内套6、内瓶体5、泵体组件2、头帽3、卡圈4组成的整体在第二弹性件9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至头帽3完全隐藏在外瓶体5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