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4518发布日期:2020-07-14 17:1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长型材类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长型材类转位移料多采用可升降输送链方式从输送辊道上取料,运动节拍慢,输送效率低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满足小型材生产节奏快、数量多的工况。也有使用一种带升降托臂的整体移动小车类型,整车质量大,受运动惯量大限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生产效率低,能耗大。在小型材定尺成排剪切后的输送辊道上,成排型材间距小,且输送速度快,要求在从辊道取料过程中不能阻断后续物料的连续输送,所以要求移料车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取料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目的是提高型材配送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包括托架,托架设置成可在取料位置、过渡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托架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时,托架接收型材排;托架具有用于在过渡位置时让另一型材排通过的物料通道。

所述托架包括滑动座和位于滑动座上且用于接收由所述型材配送系统的入料输送辊道装置输送的型材排的承托部,所述物料通道位于承托部和滑动座之间。

所述托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托部上且用于对型材排进行限位的限位块。

所述托架还包括与所述承托部和所述滑动座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位于所述物料通道的一侧。

在取料位置时,所述托架的接料面呈倾斜状态,且托架的接料面位于所述入料输送辊道装置的输送面的下方。

在过渡位置时,所述托架的接料面呈水平状态。

所述的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还包括轨道架和用于控制轨道架在倾斜状态与水平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提升机构,所述托架为可移动的设置于轨道架上。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与所述轨道架连接的提升梁和与提升梁连接且用于控制提升梁进行升降的升降执行器。

所述的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托架连接且用于控制托架在所述轨道架上进行移动的拖拽机构和与拖拽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

所述的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还包括固定支座、与固定支座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轨道架连接的固定梁和用于在所述轨道架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后对轨道架进行缓冲的第二缓冲块,固定梁与所述提升梁相平行。

本发明的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可以实现型材快速移位输送,在物料移位过程中,型材穿过托架的物料通道,型材可以被连续输送无阻挡,实现型材的快速取、放,满足型材包装过程中物流输送的技术要求,提高型材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拖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型材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入料输送辊道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至图8是型材输送定位和端部齐平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9至图13是型材移位及配送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入料输送辊道装置;2、1#移料车装置;3、1#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4、2#移料车装置;5、2#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1-1、辊道支架;1-2、输送辊道;1-3、定尺挡板;1-4、定尺挡板轴承座;1-5、翻转执行器;1-6、第一缓冲块;1-7、电机减速机;1-8、传动机构;1-9、侧导向板;1-10、型材排;1-11、物料检测传感器;1-12、型材排;2-1、固定支座;2-2、固定梁;2-3、驱动电机;2-4、同步联轴器;2-5、托架;2-6、拖拽机构;2-7、轨道架;2-8、提升梁;2-9、升降执行器;2-5-1、滑动座;2-5-2、承托部;2-5-3、连接部;2-5-4、物料通道;2-5-5、导轨轴承;2-5-6、限位块;2-6-1、拖拽链条;2-6-2主动链轮;2-6-3、轴承座;2-6-4、轨道轴承;2-6-5、链条张紧装置;2-6-6、下链条托架;2-6-7、上链条托架;2-6-8、从动链轮;2-6-9、防撞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型材配送系统的移料车装置,型材配送系统包括用于使接收的所有型材端部齐平以形成型材排的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和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移料车装置是用于将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转移至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上。移料车装置包括托架2-5,托架2-5为可移动的设置,且托架2-5设置成可在取料位置、过渡位置和放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托架2-5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时,托架2-5接收由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输送的型材排1-10;托架2-5具有用于在过渡位置时让由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输送的另一型材排1-12通过的物料通道2-5-4,这样就保证了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可连续不间断输送型材,提高了配送效率,满足型材包装对物料连续输送的工况要求。托架2-5由过渡位置切换至放料位置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接收处于放料位置的托架2-5上的型材排,并将型材排输送至包装工位。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托架2-5包括滑动座2-5-1和位于滑动座2-5-1上且用于接收由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输送的型材排的承托部2-5-2,物料通道2-5-4位于承托部2-5-2和滑动座2-5-1之间。承托部2-5-2和滑动座2-5-1均具有一定的长度,承托部2-5-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滑动座2-5-1的长度方向与承托部2-5-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滑动座2-5-1与承托部2-5-2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形成物料通道2-5-4。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托架2-5还包括设置于承托部2-5-2上且用于对型材排进行限位的限位块以及与承托部2-5-2和滑动座2-5-1连接的连接部2-5-3,连接部2-5-3位于物料通道2-5-4的一侧。限位块与承托部2-5-2的顶面固定连接,且限位块位于承托部2-5-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限位块朝向承托部2-5-2的上方伸出,承托部2-5-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连接部2-5-3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部2-5-3的下端与滑动部固定连接,形成的托架2-5大致呈u形结构。承托部2-5-2的顶面为用于放置型材排的接料面,该接料面为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平面。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在取料位置时,托架2-5的接料面呈倾斜状态,且托架2-5的接料面位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的下方,托架2-5并插入到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之间,此时托架2-5的长度方向(也即承托部2-5-2的长度方向)为倾斜方向,托架2-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托架2-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接料面的长度方向与托架2-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在过渡位置时,托架2-5的接料面呈水平状态,此时托架2-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且与第一方向相垂直。取料位置的高度小于过渡位置的高度,在托架2-5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的过程中,托架2-5是由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托架2-5逐渐向上移动,当托架2-5的接料面接触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后,托架2-5会将型材排1-10向上托起,型材排1-10的所有型材全部落到托架2-5的接料面上后,托架2-5继续向上移动,使型材排1-10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辊道1-2分离,完成取料工作。然后托架2-5继续由过渡位置切换至放料位置,放料位置与过渡位置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且过渡位置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之间的距离小于放料位置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之间的距离,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位于放料位置处,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接收由托架2-5转移的型材排。在托架2-5切换至放料位置后,托架2-5需再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托架2-5逐渐向下移动,托架2-5的接料面及其上的型材排也逐渐向下移动,当型材排移动至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接触后,托架2-5上的型材排落到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上,托架2-5的接料面继续向下移动,托架2-5的接料面的高度小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的高度后,接料面与型材排分离,托架2-5移动至型材排的下方,此时托架2-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最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可以将型材排输送至包装工位,同时托架2-5保持在倾斜状态,托架2-5并由放料位置切换至取料位置,以转移下一型材排。

而且,如图8所示,在托架2-5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后,托架2-5的物料通道2-5-4位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方向上,物料通道2-5-4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平齐,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继续接收的型材被输送至定位组件以形成型材排1-12时,型材会穿过物料通道2-5-4,托架2-5不会对型材形成阻挡。因此,在上一型材排被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转移后,后续的型材通过辊道可从托架2-5的物料通道2-5-4无阻碍通过,保证了入料辊道可连续不间断输送功能,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如图4、图9至图13所示,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其主要包括输送链条和驱动输送链条运转的驱动机构,输送链条为水平设置,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为输送链条的上表面,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为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链条设置多个且所有输送链条处于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链条与托架2-5为交错布置,相邻的两个输送链条之间布置一个托架2-5,相邻的两个托架2-5之间布置一个输送链条。托架2-5将型材排转移至输送链条上后,输送链条运转,继续输送型材排。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移料车装置还包括轨道架2-7和用于控制轨道架2-7在倾斜状态与水平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提升机构,托架2-5为可移动的设置于轨道架2-7上。轨道架2-7具有一定的长度,轨道架2-7的长度方向与托架2-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滑动座2-5-1与轨道架2-7为滑动连接,轨道架2-7对托架2-5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托架2-5由过渡位置切换至放料位置和引导托架2-5由放料位置切换至取料位置。轨道架2-7的第一端的高度不变,在提升机构的作用下,轨道架2-7的第二端的高度可变,轨道架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轨道架2-7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轨道架2-7的第一端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之间的距离大于轨道架2-7的第二端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之间的距离。提升机构用于控制轨道架2-7进行旋转,轨道架2-7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从而可以实现轨道架2-7在倾斜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的切换,轨道架2-7在上下旋转时会带动托架2-5同步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实现托架2-5在取料位置与过渡位置以及放料位置与取料位置之间的切换。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提升机构包括底座、与轨道架2-7连接的提升梁2-8和与提升梁2-8连接且用于控制提升梁2-8进行升降的升降执行器2-9。提升梁2-8具有一定的长度,提升梁2-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提升梁2-8位于轨道架2-7的下方,提升梁2-8与轨道架2-7固定连接,且提升梁2-8是在轨道架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处与轨道架2-7相连接。升降执行器2-9位于提升梁2-8的下方,升降执行器2-9为可伸缩的构件,升降执行器2-9优选为液压缸,升降执行器2-9的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升降执行器2-9的上端与提升梁2-8转动连接,底座为固定设置在设备基础上。升降执行器2-9伸长时,可以推动轨道架2-7向上移动,使轨道架2-7由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轨道架2-7呈水平状态后,升降执行器2-9呈竖直状态;升降执行器2-9收缩时,轨道架2-7向下移动,轨道架2-7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提升梁2-8向下移动。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移料车装置还包括与托架2-5连接且用于控制托架2-5在轨道架2-7上进行移动的拖拽机构2-6和与拖拽机构2-6连接的驱动机构。拖拽机构2-6为链式拖拽机构,拖拽机构2-6包括主动链轮2-6-2、从动链轮2-6-8、拖拽链条2-6-1、链条张紧器2-6-5、上链条托板2-6-7和下链条托板2-6-6,主动链轮2-6-2为可旋转的设置于轨道架2-7的第一端,从动链轮2-6-8为可旋转的设置于轨道架2-7的第二端,拖拽链条2-6-1与主动链轮2-6-2和从动链轮2-6-8相啮合,拖拽链条2-6-1的一端与链条张紧器2-6-5连接,链条张紧器2-6-5与滑动座2-5-1连接,拖拽链条2-6-1的另一端滑动座2-5-1连接,拖拽链条2-6-1并绕过主动链轮2-6-2和从动链轮2-6-8。轨道架2-7采用中空型材制成,下链条托板2-6-6固定设置在轨道架2-7的内腔体中,下链条托板2-6-6的长度方向与轨道架2-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上链条托板2-6-7固定设置在轨道架2-7的顶面,上链条托板2-6-7的长度方向与轨道架2-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上链条托板2-6-7并位于主动链轮2-6-2和从动链轮2-6-8之间。拖拽链条2-6-1的一部分穿入轨道架2-7的内腔体中,且拖拽链条2-6-1位于下链条托板2-6-6的上方,拖拽链条2-6-1的另一部分位于上链条托板2-6-7的上方,上链条托板2-6-7和下链条托板2-6-6用于支撑拖拽链条2-6-1,提高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链条张紧器2-6-5是用于保证拖拽链条2-6-1具有合适的张紧度,提高托架2-5直线运动的定位精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在轨道架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一个防撞缓冲器2-6-9,预防托架2-5超程而导致出现设备事故。托架2-5位于两个防撞缓冲器2-6-9之间,防撞缓冲器2-6-9用于限定托架2-5的行程。

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移料车装置还包括固定支座2-1、与固定支座2-1转动连接且与轨道架2-7连接的固定梁2-2和用于在轨道架2-7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后对轨道架2-7进行缓冲的第二缓冲块,固定梁2-2与提升梁2-8相平行。轨道架2-7的第一端与固定梁2-2相平行,固定梁2-2位于轨道架2-7的下方,固定梁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固定支座2-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设备基础上,固定梁2-2通过销轴固定支座2-1铰接连接,固定梁2-2的旋转中心线也即轨道梁的旋转中心线。

作为优选的,托架2-5设置多个,所有托架2-5相配合,共同将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同一型材排转移至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上,移料车装置的所有托架2-5为沿第一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轨道架2-7的数量与托架2-5的数量相同,各个托架2-5分别为可移动的设置于一个轨道架2-7上,固定梁2-2和提升梁2-8均分别设置一个,所有轨道架2-7与固定梁2-2和提升梁2-8固定连接,所有轨道架2-7为沿提升梁2-8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且为等距分布。拖拽机构2-6的数量也与托架2-5的数量相同,各个拖拽机构2-6分别设置于一个轨道梁上,设置于各个轨道梁上的拖拽机构2-6与位于该轨道梁上的托架2-5连接,所有拖拽机构2-6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带动所有拖拽机构2-6同时工作,进而可以使所有托架2-5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图9至图13所示,移料车装置的托架2-5共设置三个。

如图1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3、与驱动电机2-3连接的减速器和与减速器连接的同步联轴器2-4,减速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梁2-2上,减速器通过同步联轴器2-4与拖拽机构2-6的主动链轮2-6-2连接,相邻的两个拖拽机构2-6的主动链轮2-6-2之间也是通过同步联轴器2-4连接,同步联轴器2-4实现减速器与拖拽机构2-6之间的动力传递。驱动电机2-3运转后,可以带动所有拖拽机构2-6进行运转,进而可以带动所有的托架2-5进行运动,保证每个托架2-5运动同步。

作为优选的,提升机构设置多个,所有提升机构为沿提升梁2-8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共设置两个,两个提升机构分别布置在提升梁2-8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有两套提升机构对称作用在提升梁2-8上,在链式拖拽机构2-6和提升机构的液压缸共同作用下,实现托架2-5沿轨道架2-7前后往复运动和上下摆动,达到取料、输送及卸料功能。

如图1、图4和图13所示,提升机构还包括用于在轨道梁处于倾斜状态时对提升梁2-8进行缓冲的第二缓冲块,第二缓冲块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二缓冲块位于轨道梁的下方,当液压缸缩回使轨道架2-7向下摆动时,提升梁2-8落放在第二缓冲块上,提升梁2-8的下表面与第二缓冲块接触,提升机构承载大部分移料车的荷载,液压缸处在卸载状态。

如图4至图13所示,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为水平设置,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在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形成的型材排是由并排设置的多个型材形成,型材排的所有型材处于相平行的状态,型材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型材排的所有型材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垂直。

如图4至图13所示,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具有用于放置型材的输送面,该输送面为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平面,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包括用于对型材进行定位且使所有型材端部齐平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可在挡料状态与放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定尺挡板1-3,定尺挡板1-3处于挡料状态时,定尺挡板1-3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接收的所有型材的端面贴合,定尺挡板1-3阻挡型材沿输送方向继续移动,从而能够形成型材排。型材排的所有型材的端面齐平,也即型材排的所有型材的端面处于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同一平面内,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实现型材的定位,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质量。

如图4至图8所示,定尺挡板1-3为可旋转设置且定尺挡板1-3的旋转中心线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定尺挡板1-3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定位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定尺挡板1-3旋转的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包括与定尺挡板1-3连接的连接板和连接板连接的翻转执行器1-5,翻转执行器1-5为可伸缩的构件。定位组件还包括用于在定尺挡板1-3处于挡料状态时对定尺挡板1-3进行缓冲的第一缓冲块1-6,在定尺挡板1-3由放料状态切换至挡料状态后,第一缓冲块1-6与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接触。定尺挡板1-3处于放料状态时,定尺挡板1-3位于输送面的下方,型材可从其上方无阻碍通过;定尺挡板1-3处于挡料状态时,定尺挡板1-3呈竖直状态,此时定尺挡板1-3的顶面高度大于输送面的高度,定尺挡板1-3的定位面朝向型材,定位面用于与型材的端面贴合,此时定尺挡板1-3的定位面为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定位面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从而能够对型材形成阻挡。

作为优选的,第一缓冲块1-6的材质为聚氨酯,吸能效果好。如图4至图8所示,第一缓冲块1-6的高度小于定尺挡板1-3的旋转中心线的高度,第一缓冲块1-6用于限定定尺挡板1-3的转动角度,在定尺挡板1-3由放料状态切换至挡料状态时,定尺挡板1-3的定位面向上转动,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向下转动。定尺挡板1-3切换至挡料状态后,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的高度小于定位面的高度,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为与定位面相平行的平面,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的高度并小于定尺挡板1-3的旋转中心线的高度,定尺挡板1-3的定位面的高度并大于定尺挡板1-3的旋转中心线的高度,第一缓冲块1-6与定尺挡板1-3的限位面贴合,阻挡型材端所产生的撞击力由定尺挡板1-3作用到第一缓冲块1-6,第一缓冲块1-6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吸收型材的撞击能量,提高使用寿命。在定尺挡板1-3处于挡料状态时,第一缓冲块1-6和定尺挡板1-3为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

如图4至图8所示,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还包括辊道支架1-1和可旋转的设置于辊道支架1-1上的输送辊道1-2,输送辊道1-2设置多个且所有输送辊道1-2为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处于挡料状态的定尺挡板1-3位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之间,定尺挡板1-3通过轴承座1-4安装在辊道支架1-1上。翻转执行器1-5优选为气缸,翻转执行器1-5的一端与轨道支架转动连接,翻转执行器1-5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定尺挡板1-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翻转执行器1-5伸长时,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定尺挡板1-3转动,使定尺挡板1-3由挡料状态切换至放料状态,定尺挡板1-3处于放料状态时,定尺挡板1-3呈水平状态;翻转执行器1-5收缩时,能够通过连接板带动定尺挡板1-3转动,使定尺挡板1-3由放料状态切换至挡料状态,直至定尺挡板1-3的下端与第一缓冲块1-6接触。第一缓冲块1-6为固定设置在辊道支架1-1上,且第一缓冲块1-6位于辊道支架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处,辊道支架1-1的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

如图4至图8所示,辊道支架1-1具有一定的长度,辊道支架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输送辊道1-2为圆柱体,输送辊道1-2为可旋转的设置于辊道支架1-1上,输送辊道1-2的轴线(也即其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方向相平行,所有输送辊道1-2的轴线处于同一高度。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且至少有一个输送辊道1-2与电机减速机1-7连接,电机减速机1-7用于提供使所有输送辊道1-2转动的驱动力,所有输送辊道1-2同步转动,型材沿辊道旋转方向向前输送。

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之间通过链传动机构连接,也即连接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的传动机构为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输送辊道1-2连接,实现动力传递。电机减速机1-7主要是由电动机和减速器组成,减速器的输入端与电动机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一个输送辊道1-2连接。

如图4至图8所示,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辊道支架1-1上且用于对型材进行导向的侧导向板1-9,侧导向板1-9设置相平行的两个,所有型材位于两个侧导向板1-9之间,两个侧导向板1-9处于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定尺挡板1-3位于两个侧导向板1-9之间。侧导向板1-9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侧导向板1-9的高度大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的高度,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是由输送辊道1-2的外圆面上与型材相接触的外径母线组成的平面。输送辊道1-2输送型材的过程中,侧导向板1-9对型材起到导向作用,使型材沿输送方向做直线运动,将型材引导至定尺挡板1-3处,有助于型材的准确定位。

如图4至图8所示,作为优选的,定位组件设置多个,所有定位组件为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且各个定位组件分别位于一个配送位处,也即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具有多个配送位。在对应各个配送位处,均设置有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和移料车装置。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接收来自型材轧制线的型材,进入到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在各个配送位处形成型材排后,各个配送位处对应的移料车装置将相应配送位处的型材排转移至一个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上,再由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将型材排转移至对应的包装工位进行码垛作业。

如图4至图8所示,电机减速机1-7的电动机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在靠近定尺挡板1-3的位置处设置有物料检测传感器1-11,物料检测传感器1-11用于检测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辊道1-2上是否有将要撞击处于挡料状态的定尺挡板1-3的型材通过。物料检测传感器1-11的下方为检测区域,检测区域和定尺挡板1-3为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物料检测传感器1-11和电机减速机1-7的电动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电动机受到控制系统的控制,在物料检测传感器1-11检测到检测区域有型材通过时,型材接近定尺挡板1-3,即将要撞击定尺挡板1-3,物料检测传感器1-11发送信号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送减速命令至电机减速机1-7的电动机,控制电动机减速,使输送辊道1-2降低转动速度,进而可以降低型材的移动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型材撞击定尺挡板1-3产生的撞击力,并能平缓平齐端部。

如图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料车装置和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均设置两个,分别为1#移料车装置2、1#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3、2#移料车装置4和2#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5,1#移料车装置2对应一个配送位,1#移料车装置2将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1-10转移至1#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3上,2#移料车装置4对应另一个配送位,2#移料车装置4将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1-12转移至2#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5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移料车装置进行型材的转移过程,包括如下的步骤:

s1、移料车装置的托架2-5切换至取料位置,托架2-5的接料面位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的下方;

s2、托架2-5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托架2-5逐渐向上移动,当托架2-5的接料面接触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后,托架2-5会将型材排向上托起;

s3、托架2-5继续向上移动,使型材排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辊道分离,完成取料工作;

s4、托架2-5由过渡位置切换至放料位置,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接收由托架2-5转移的型材排,完成型材的转移。

在上述步骤s1中,如图9所示,首先升降执行器2-9收缩,轨道梁向下转动,直至提升梁2-8与下方的第二缓冲块接触,升降执行器2-9停止收缩,轨道梁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相应的,托架2-5也有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托架2-5并移动至轨道梁的第二端,托架2-5位于型材排的下方。

在上述步骤s2中,如图10所示,升降执行器2-9伸长,推动提升梁2-8和轨道梁向上转动,使轨道梁由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相应的,托架2-5也由倾斜状态切换至水平状态,托架2-5逐渐向上移动,当托架2-5的接料面接触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上的型材排后,托架2-5会将型材排1-10向上托起。

在上述步骤s3中,如图10所示,型材排1-10的所有型材全部落到托架2-5的接料面上后,托架2-5继续向上移动,使型材排1-10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辊道分离,完成取料工作。而且在此取料过程中,托架2-5由取料位置切换至过渡位置后,物料通道2-5-4与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的输送面平齐,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继续接收的型材被输送至定位组件以形成型材排1-12时,形成型材排1-12的型材会穿过物料通道2-5-4,托架2-5不会对型材形成阻挡,入料输送辊道装置1可以连续输送后续的型材。

在上述步骤s4中,如图11所示,托架2-5继续由过渡位置切换至放料位置,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位于放料位置处,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接收由托架2-5转移的型材排。

如图13所示,在托架2-5切换至放料位置后,托架2-5需再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托架2-5逐渐向下移动,托架2-5的接料面及其上的型材排也逐渐向下移动,当型材排移动至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接触后,托架2-5上的型材排落到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上,托架2-5的接料面继续向下移动,托架2-5的接料面的高度小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的输送面的高度后,接料面与型材排分离,托架2-5移动至型材排的下方,此时托架2-5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最后入料收集输送链装置可以将型材排输送至包装工位,同时托架2-5保持在倾斜状态,托架2-5并由放料位置切换至取料位置,完成一个移料动作周期,为下一次物料转移输送做好准备。

型材配送系统采用上述结构的移料车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

1、可以实现型材快速移位输送,在物料移位过程中,输送辊道可以连续输送物料无阻挡;

2、通过可摆动的移料车结构,实现物料的快速取、放,满足型材包装过程中物流输送的技术要求;

3、实现型材快速输送、转移及定位配送,在型材转移过程中,入料辊道装置始终保持运转状态,及时把定尺裁剪一定长度的型材配送到对应的包装区域内,达到型材轧制线与产品自动包装线之间的物料输送平衡,使轧制和包装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输送线效率低、工序间互相制约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高效型材内物流配送的创新设计,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