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312784发布日期:2020-06-30 20:3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性输液器是常用的医用耗材,主要由滴斗、长导管、调节壳、调节轮、乳胶管、护套针连接组成。出于医疗卫生安全要求,医用输液器均为一次性使用,市场对输液器的需求量很大,为保证医用输液器的卫生安全,输液器在组装生产完成后需独立封装进行灭菌,因此目前对输液器包装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医用输液器为柔性、线性物体,包装前需进行取料、缠绕、缠绕后的输送处理。

现有的输液器包装设备中,输液器经输液器缠绕机构缠绕呈椭圆形的卷后还需要通过转移装置进行转移,此类转移装置对输液器夹持不稳定,移动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导致输液器卷变形,不利于后续输液器进入包装袋后的包装袋封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对输液器形成稳定夹持,移动过程中不产生晃动,输液器卷不会产生变形,确保输液器卷稳定移入包装袋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用于对夹持组件的水平位置及垂直位置进行调整的转移组件,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移滑板、转移立板、转移连接板和升降气缸,所述转移滑板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包装设备的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滑轨,转移滑板通过滑块安装于滑轨上,转移滑板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转移立板,转移立板的下端通过转移连接板连接,转移连接板的上端面固定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转移连接板并与夹持组件连接;使用时,通过夹持组件夹持输液器卷,通过升降气缸调整夹持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转移滑板在滑轨上位移的移动调整夹持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移爪连接板、转移爪安装板和转移爪,所述转移爪连接板位于转移连接板的下方且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转移爪连接板的上端面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转移爪连接板的下端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块转移爪安装板,转移爪安装板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转移爪,每一转移爪安装板上的两个转移爪对应抓取一个输液器卷。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爪连接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轴,所述转移连接板的四角处设置有直线轴承,导轴上端穿过直线轴承,导轴与直线轴承的设置有利于确保升降气缸在伸缩的过程中夹持组件能够平稳地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滑板上设置有导轴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滑板上设置有升降气缸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包装设备的机架上安装有与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相配合的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所述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均安装于延伸板上,过度模具沿x轴方向的两端均开口,过度模具的顶面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开设的第一传输通孔;所述延伸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轨,进袋模具滑动安装于导轨上,进袋模具沿x轴方向的两端均开口,进袋模具的顶面上沿x轴方向开设的第二传输通孔,输液器卷转移机构从输液器缠绕机构上抓取已经缠绕成椭圆形的输液器卷后经第一传输通孔和第二传输通孔将输液器卷依次移动通过过度模具并进入进袋模具,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能够进一步确保夹持组件平稳移动,并对输液器卷的运行轨迹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形态形成限定,有效防止输液器卷在转移过程中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进袋模具的始端插入过度模具的末端开口中,进袋模具的末端与包装袋开口大小相配合,进袋模具的始端纵向切面的面积大于进袋模具末端纵向切面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输通孔的宽度等于第二传输通孔的宽度,且第一传输通孔和第二传输通孔的宽度与转移爪的厚度相配合,转移爪夹持输液器卷后沿第一传输通孔和第二传输通孔移动。

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液器缠绕机构将输液器缠绕成椭圆形的输液器卷后,升降气缸带动转移爪下移,位于前方的转移爪夹持输液器卷前端,位于后方的转移爪夹持输液器卷后端,夹持好后整个输液器卷转移机构沿机架上的滑轨向进袋模具移动,转移爪经过度模具的第一传输通孔、进袋模具的第二传输通孔进入进袋模具后转移爪松开,在转移升降气缸带动下转移爪上移脱离进袋模具,输液器卷转移机构沿滑轨复位,进袋模具沿导轨滑动至进袋模具的末端插入包装袋的开口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输液器卷转移机构能够平稳地实现空间移动,输液器卷转移机构从输液器缠绕机构上抓取已经缠绕成椭圆形的输液器卷后经第一传输通孔和第二传输通孔将输液器卷依次移动通过过度模具并进入进袋模具,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能够进一步确保夹持组件平稳移动,并对输液器卷的运行轨迹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形态形成限定,有效防止输液器卷在转移过程中变形,以利于后续工序中输液器卷能够稳定移入包装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度模具和进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持组件、101转移爪连接板、102转移爪安装板、103转移爪、2转移组件、201转移滑板、202转移立板、203转移连接板、204升降气缸、205导轴、206直线轴承、207导轴穿孔、208升降气缸穿孔、3过度模具、301第一传输通孔、4进袋模具、401第二传输通孔、5延伸板、6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包括夹持组件1和用于对夹持组件1的水平位置及垂直位置进行调整的转移组件2,所述转移组件2包括转移滑板201、转移立板202、转移连接板203和升降气缸204,所述转移滑板201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设置有滑块,包装设备的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沿x轴方向的滑轨,转移滑板201通过滑块安装于滑轨上,转移滑板201下端面对称设置有转移立板202,转移立板202的下端通过转移连接板203连接,转移连接板203的上端面固定有升降气缸204,升降气缸204的活塞杆向下穿过转移连接板203并与夹持组件1连接;使用时,通过夹持组件1夹持输液器卷,通过升降气缸204调整夹持组件1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转移滑板201在滑轨上位移的移动调整夹持组件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1包括转移爪连接板101、转移爪安装板102和转移爪103,所述转移爪连接板101位于转移连接板203的下方且沿y轴方向水平设置,转移爪连接板101的上端面与升降气缸204的活塞杆末端连接,转移爪连接板101的下端面间隔设置有若干块转移爪安装板102,转移爪安装板102的下端面沿x轴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转移爪103,每一转移爪安装板102上的两个转移爪103对应抓取一个输液器卷。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移爪连接板101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轴205,所述转移连接板203的四角处设置有直线轴承206,导轴205上端穿过直线轴承206,导轴205与直线轴承206的设置有利于确保升降气缸204在伸缩的过程中夹持组件1能够平稳地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移滑板201上设置有导轴穿孔207和升降气缸穿孔208。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包装设备的机架上安装有与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相配合的过度模具3和进袋模具4,所述过度模具3和进袋模具4均安装于延伸板5上,过度模具3沿x轴方向的两端均开口,过度模具3的顶面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开设的第一传输通孔301;所述延伸板5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轨6,进袋模具4滑动安装于导轨6上,进袋模具4沿x轴方向的两端均开口,进袋模具4的顶面上沿x轴方向开设的第二传输通孔401,输液器卷转移机构从输液器缠绕机构上抓取已经缠绕成椭圆形的输液器卷后经第一传输通孔301和第二传输通孔401将输液器卷依次移动通过过度模具3并进入进袋模具4,过度模具3和进袋模具4能够进一步确保夹持组件平稳移动,并对输液器卷的运行轨迹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形态形成限定,有效防止输液器卷在转移过程中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袋模具4的始端插入过度模具3的末端开口中,进袋模具4的末端与包装袋开口大小相配合,进袋模具4的始端纵向切面的面积大于进袋模具4末端纵向切面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通孔301的宽度等于第二传输通孔401的宽度,且第一传输通孔301和第二传输通孔401的宽度与转移爪103的厚度相配合,转移爪103夹持输液器卷后沿第一传输通孔301和第二传输通孔401移动。

实施例2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的使用方法

一种输液器卷转移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液器缠绕机构将输液器缠绕成椭圆形的输液器卷后,升降气缸204带动转移爪103下移,位于前方的转移爪103夹持输液器卷前端,位于后方的转移爪103夹持输液器卷后端,夹持好后整个输液器卷转移机构沿机架上的滑轨向进袋模具4移动,转移爪103经过度模具3的第一传输通孔301、进袋模具4的第二传输通孔401进入进袋模具4后转移爪103松开,在升降气缸204带动下转移爪103上移脱离进袋模具4,输液器卷转移机构沿滑轨复位,进袋模具4沿导轨6滑动至进袋模具4的末端插入包装袋的开口中。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