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套塑封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1752发布日期:2020-09-01 18: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套塑封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物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套塑封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印刷包装作业中,为对装订后的书籍进行保护,通常会将一定数量的书籍成捆地进行塑封,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书籍沾染污渍或于雨水受潮导致书籍质量不佳,影响阅读体验。近年市场有一些塑封机出现,大多是采用机械式包书或机械气动结合式塑封,工作噪音大,耗电量大,结构复杂维修不便且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生产的机械式塑封机不能很好适应书刊规格和塑封尺寸的变化;当改变塑封规格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更换一些零部件,这样就降低了设备生产效率,同时要求印刷厂配备一定的技术人员,增加了开支。由于加工精度的原因,机器工作噪音大,长期工作有害于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时塑封设备方便使用及维修,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生产率高的成套塑封机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成套塑封机设备,设置有送膜装置,用于输送塑封膜和保持输送过程中塑封膜的张力;该送膜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的进膜端连接,该送膜装置用于输送塑封膜和塑封物品;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正面切封装置,该正面切封装置用于塑封物品正面热熔和切断;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出端相对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在该第二输送装置上方设置侧封装置,该侧封装置用于塑封物品侧面热熔封口和多余的塑封膜切除;在第二输送装置的侧边设置有残膜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侧封装置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的塑封膜;在第二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热缩炉装置,该热缩炉装置用于对塑封物品表面的塑封膜进行热缩。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

作为优化: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输送通道的高低,在热缩炉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收件平台。

作为优化:送膜装置设置有送膜箱壳体,在送膜箱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在所述送膜箱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和第二改向辊,在该第一改向辊和第二改向辊之间设置有毛辊,在所述毛辊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该针辊机构中的针辊与毛辊接触配合;在所述毛辊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其中第一胶辊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胶辊通过第一拉簧与第一胶辊紧贴;在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在该摆杆机构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和第四改向轮,在该第三改向轮和第四改向轮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和第六改向轮;在送膜箱壳体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该第七改向轮与第六改向轮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七改向轮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在送膜箱壳体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在该支撑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九改向轮和第十改向轮,且所述第九改向轮和第十改向轮与所述第八改向轮相对设置;还设置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设置有塑封控制系统、热缩炉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其中塑封控制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热缩炉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塑封控制系统的通讯端与人机交互系统通讯。

作为优化:第一输送装置设置有安装支架,在该安装支架上滑动安装有物品输送机构,在该物品输送机构中输送带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上分膜板机构和下分膜板机构;其中物品输送机构设置有安装箱,在该安装箱一侧设置有输送电机,该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辊,该驱动辊穿设在安装箱中;在安装箱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传输辊,在驱动辊和传输辊套设有所述传输带;安装箱的底部与安装支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和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

作为优化:正面切封装置设置有安装底座,在该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直线导轨,在该直线导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切封刀具机构,在所述直线导轨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在该电机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摇杆机构与切封刀具机构连接。

作为优化:侧封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机构,在该升降机构的前侧安装有封装机构,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后侧安装有水平方向调节机构;其中封装机构设置有安装座,在该安装座上设置有链轮机构,该链轮机构中第一从动轮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第五同步带轮和第六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第五同步带轮和第六同步带轮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该第二同步带与第一同步带相对设置;

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下切板安装座,在该下切板安装座上安装有下切板,在所述安装座上滑动安装有上切板安装座,在该上切板安装座上安装有上切板;

所述上切板和下切板相对设置,且上切板与下切板的开合面和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横切面为同一平面。

作为优化:热缩炉装置包括热缩炉架,在所述热缩炉架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构安装腔,该热风机构安装腔的开口朝上,在该热风机构安装腔内部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另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扇;在热缩炉架的下部设置有风机驱动电机,该风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热风机构安装腔的底壁与离心风扇连接;在靠近热风机构安装腔纵截面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有滚轮,在该滚轮上套设有传输辊,且位于上方的传输辊与热风机构安装腔的开口正对设置;在热缩炉架的上部罩设有防护罩,该防护罩将热风机构安装腔的开口罩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电机作为动力输入,整个塑封机控制简单,运输速度快,并且噪音小,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健康有序;各个机构部分相互独立,便于组装和维修,整体结构紧凑,一体性高,占用空间小;各个机构调整方便,能适应不同规格书刊的塑封要求,适应性强;实现了输送过程中书刊输送,塑封膜的输送和残膜的回收等各个工艺的自动化运行,操作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送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送膜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输送装置塑封物进给方向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正面切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侧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侧封装置中封装机构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侧封装置中封装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热缩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残膜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成套塑封机设备,设置有送膜装置1,用于输送塑封膜和保持输送过程中塑封膜的张力;该送膜装置1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装置2的进膜端连接,该送膜装置1用于输送塑封膜和塑封物品;在第一输送装置2的输出端的正上方设置有正面切封装置3,该正面切封装置3用于塑封物品正面热熔和切断;与第一输送装置2输出端相对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4,该第二输送装置4为皮带传输装置,在该第二输送装置4上方设置侧封装置5,该侧封装置5用于塑封物品侧面热熔封口和多余的塑封膜切除;在第二输送装置4的侧边设置有残膜收集装置5,用于收集侧封装置5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的塑封膜;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的输出端设置有热缩炉装置6,该热缩炉装置6用于对塑封物品表面的塑封膜进行热缩;在第一输送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7,该升降机构7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通道的高低,在所述热缩炉装置6的输出端设置有收件平台8;还设置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设置有塑封控制系统、热缩炉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系统、传动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其中塑封控制系统的控制端分别与热缩炉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塑封控制系统的通讯端与人机交互系统通讯。塑封控制系统为plc主站系统,热缩炉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为plc分站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为人机界面系统。

如图2和图3所示:送膜装置1设置有送膜箱壳体101,在送膜箱壳体10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辊1017和第二支撑辊1018,在第一支撑辊1017和第二支撑辊1018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限位杆1026,且该限位杆1026分别靠近第一支撑辊1017和第二支撑辊1018的端部,在第一支撑辊1017的左边设置有第十一改向轮1016;在送膜箱壳体10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改向辊1014和第二改向辊1015,在该第一改向辊1014和第二改向辊1015之间设置有毛辊1020,在毛辊1020的外侧设置有针辊机构1021,该针辊机构1021中的针辊与毛辊1020接触配合,其中针辊机构1021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101,在第一安装座2101的下端滚动安装有针辊2102,在第一安装座2101的上端铰接有第二安装座2103,该第二安装座2103的自由端固定安装在送膜箱壳体101上,在第一安装座2101和第二安装座2103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簧2104;在毛辊10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胶辊1013和第二胶辊1008,其中第一胶辊1013的输入轴与送膜电机1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胶辊1008通过第一拉簧1022与所述第一胶辊1013紧贴;在第一胶辊1013和第二胶辊108的右侧设置有摆杆机构103,在该摆杆机构103上相对设置有第三改向轮1024和第四改向轮1025,在该第三改向轮1024和第四改向轮1025的左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改向轮106和第六改向轮105,其中摆杆机构103设置有摆杆301,该摆杆301的一端铰接在送膜箱壳体101上,且在摆杆301的铰接端与第三拉簧104连接,摆杆30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三改向轮1024和第四改向轮1025,在第一胶辊1013和摆杆机构103之间设置有手柄1023;在送膜箱壳体101左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七改向轮107,该第七改向轮107与第六改向轮105相对设置,在第七改向轮107的下方设置有第八改向轮109;在送膜箱壳体101左侧方向设置有支撑板1012,在该支撑板1012上相对设置有第九改向轮1010和第十改向轮1011,且所述第九改向轮1010和第十改向轮1011与所述第八改向轮109相对设置。将卷膜放置在第一支撑辊1017和第二支撑辊1018之间,并由限位杆1026左右限位,然后热收缩膜依次经第十一改向轮1016、第二改向辊1015、毛辊1020、第一改向辊1014、第一胶辊1013、第二胶辊108、第三改向轮1024、第五改向轮106、第四改向轮1025、第六改向轮105、第七改向轮107、第八改向轮109、第十改向轮1011和第九改向轮1010,送膜电机102带动第一胶辊1013转动,将热收缩膜从卷膜上拉出,在摆杆机构103的作用下,让第一胶辊1013输出端的热收缩膜保持张力,完成热收缩膜的传输。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设置有安装支架21,在该安装支架21上滑动安装有物品输送机构22,在该物品输送机构22中输送带201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上分膜板机构23和下分膜板机构24;其中物品输送机构22设置有安装箱202,在该安装箱202靠近送膜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电机203,该输送电机20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辊204,该驱动辊204穿设在安装箱202中,且另一端与安装箱202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箱202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传输辊205,在驱动辊204和传输辊205上套设传输带201;在安装支架21上设置有滑轨,在安装箱202的底部设置有滑槽,该滑槽与滑轨滑动配合,其中滑槽与滑轨的滑动方向和传输带201的传输方向垂直。上分膜板机构23和下分膜板机构24结构相同,其中上分膜板机构23设置有直角三角形的分膜板2301,且分膜板2301为镂空结构,该分膜板2301与传输带201的传输方向垂直的直角边上设置有安装支架302,该安装支架302与升降机构连接;在输送带201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挡板机构206,该限位挡板机构206沿输送带201传输方向设置。将塑封膜从送膜机构引出,然后将整个物品输送机构22通过轨道向外拉出,将塑封膜分别放置在上分膜板机构23和下分膜板机构24中的分膜板上;再将物品输送机构22复位,将书刊放置在传输带201上,启动输送电机203,驱动驱动辊204转动,传输带201将书刊和位于书刊上下表面的塑封膜输送到下一个工序。

如图7所示:正面切封装置3设置有安装底座31,在该安装底座31的上表面安装有直线导轨32,在该直线导轨32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切封刀具机构33,在直线导轨32的底部设置有电机安装板34,在该电机安装板34上表面安装有电机35,该电机35的输出端通过摇杆机构36与切封刀具机构33连接;其中切封刀具机构33由上刀封机构331和下刀封机构332组成,上刀封机构331设置有上刀板安装架3101,该上刀板安装架3101的一端与直线导32滑动配合,在上刀板安装架3101上横向分布设置有四个压簧3102,该压簧3102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上刀板安装架3101的下侧,另一端连接在上刀板3103的上侧,在该上刀板3103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具体为电加热丝;下刀封机构332设置有下刀板安装架3201,该下刀板安装架3201的一端与在直线导轨32滑动配合,在该下刀板安装架3201的上侧安装有硅胶板3202,该硅胶板3202与上刀板3103配合;摇杆机构36设置有摇杆310,该摇杆310的左端通过第一连杆311和鱼眼接头与下刀板安装架3201鱼眼接头连接,摇杆310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杆312和鱼眼接头与上刀板安装架3101连接;在安装底座31上还设置有链轮机构37,该链轮机构37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38,在所述电机安装板34的底部设置有螺母39,该螺母39与丝杆38配合。

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侧封装置5包括机架51,在机架51上通过滚珠滑轨滑动连接有升降机构52,该升降机构52采用螺杆螺母机构,在螺母的前侧面安装有封装机构53,在螺母的后侧面安装有水平方向调节机构54,该水平方向调节机构54也为丝杆螺母机构;所述封装机构53设置有块状的安装座531,在该安装座531上设置有链轮机构532,该链轮机构532中第一从动轮3201带动第一齿轮533和第一同步带轮534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33啮合有第二齿轮535,该第二齿轮53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同步带轮536;在安装座531上还设置有第三同步带轮537、第四同步带轮538、第五同步带轮539和第六同步带轮540,第一同步带轮534、第五同步带轮539和第六同步带轮540上套设有第一同步带541,第二同步带轮536、第三同步带轮537和第四同步带轮538上套设有第二同步带542,该第二同步带542与第一同步带541相对设置,并且接触运行;在安装座531上设置有下切板安装座543,在该下切板安装座543上安装有下切板544,在下切板安装座543和下切板544之间设置有导向柱,在安装座31通过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上切板安装座545,在该上切板安装座545上安装有上切板546,在该上切板546中设置有电热丝加热装置,上切板安装座545通过鱼眼接头连接有气缸机构549,该气缸机构549安装在安装座531上,通过气缸机构549推动上切板安装座545在滑轨上滑动,完成开合动作;上切板546和下切板544相对配合设置,且上切板546与下切板544的开合面和第二同步带542与第一同步带541的横切面为同一平面,并且上切板546与下切板544的侧边与第二同步带542和第一同步带541侧边接触。在第二同步带542和第一同步带541的薄膜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传输胶轮547和第二传输胶轮548,该第一传输胶轮547和第二传输胶轮548通过胶轮安装座相对安装在安装座531上。链轮机构532中还设置有驱动轮3202,在该驱动轮320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从动轮3203,在驱动轮3202和第二从动轮3203之间设置有张紧调节轮3204,驱动轮3202的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轮3202、第一从动轮3201、第二从动轮3203和张紧调节轮3204上套设链条。薄膜在第一传输胶轮547和第二传输胶轮548的引导下进入第二同步带542和第一同步带541,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从动轮3201转动,第一从动轮3201转动传动到第一同步带轮534上,从而带动第一同步带541转动;在第一从动轮3201转动的同时,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535转动,该第二齿轮535带动第二同步带轮53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同步带542转动;气缸机构549拉动鱼眼连接头,从而带动上切板安装座545在滑轨上滑动,使其上切板546在下切板544上做开合运动,完成对塑封物品边侧多余薄膜的侧切和封装;然后由第一同步带541和第二同步带542将多余的薄膜运输走;根据不同的塑封物品,通过升降机构52调节垂直方向的距离,通过水平方向调节机构54调节水平方向的距离,通过机架51上的滚珠滑轨调节纵向的距离,实现整个侧封机构的立体空间调节,满足不同塑封产品的塑封要求。

如图11所示:热缩炉装置6包括铝合金型材热缩炉架61,该热缩炉架61为矩形结构,在热缩炉架61的中部设置有热风机构安装腔62,该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开口朝上,在该热风机构安装腔62内部一侧设置有加热机构63,该加热机构63为均匀设置的加热管并排组成,在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另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扇64,该离心风扇64与加热机构63相对设置,在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隔热层69;在热缩炉架61的下部设置有风机驱动电机65,该风机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穿过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底壁与离心风扇64连接;在靠近热风机构安装腔62纵截面四个转角处分别设置有滚轮66,在该滚轮66上套设有传输辊67,且位于上方的传输辊67与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开口正对设置,风机驱动电机65位于传输辊67构成的传输圈的内侧;在热缩炉架61的上部罩设有防护罩68,该防护罩68将热风机构安装腔62的开口罩住。在热缩炉架61的侧边还设置有滚轮机构610,该滚轮机构610靠近传输辊67的物品输出端,并与传输辊67配合,完成物品输送。在热缩炉架6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611,在该驱动电机611的输出轴通过驱动链轮与其中一个滚轮66连接,在热缩炉架61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便于本发明的安装调试。接通加热机构63电源,启动风机驱动电机65,带动离心风扇64转动,将热量朝热风机构安装腔62开口方向鼓吹,启动驱动电机611,在滚轮66的作用下,带动传输辊67转动,塑封书刊从上一工序进入传输辊67,在经过热风机构安装腔62开口处时,完成热缩,塑封包装完成,进入收件平台8。

如图12所示:残膜收集装置9设置有封闭的壳体91,在该壳体91中设置有安装架,在该安装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滚轴92,该滚轴92的至少一端穿出壳体91,在该滚轴92的穿出端设置有链轮97,在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98,该驱动电机98的输出端通过链条和链轮97连接;在位于壳体91内部的滚轴92上从内到外依次套设有摆杆93、调节锤94和收膜盘95,摆杆93和调节锤94与滚轴92通过轴承滚动连接,收膜盘95与滚轴92固定连接;其中摆杆93为矩形块状结构,在该摆杆93长度三分之一处开设有通孔,该通孔通过轴承套设在滚轴92上,在摆杆93所开设通孔位置,垂直连接有调节锤94,摆杆93三分之二长度端向下,在摆杆9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张紧轮911,在靠近摆杆93的上端设置接近开关910;在壳体91的内壁上设置有残膜导轮机构96,具体设置有第一导轮961,该第一导轮961位于壳体1的顶部的外壁上,在壳体91的顶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导轮962,在壳体91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导轮963,该第三导轮963和第二导轮962相对设置;在壳体9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四导轮964,该第四导轮964靠近收膜盘95的边沿,并与第一张紧轮911相对设置;在壳体9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销99,该限位销99远离残膜导轮机构96,使其摆杆93只能在残膜导轮机构96和限位销99之间摆动;首先在收膜盘95上预留有一段残膜,该残膜一端连接在收膜盘连接,另一端分别经过第四导轮964、第一张紧轮911、第三导轮963、第二导轮962和第一导轮961穿出壳体91,将预留的残膜穿出端与要收集的残膜连接,在调节锤94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摆杆93上的第一张紧轮911使残膜保持张紧状态,启动驱动电机98,带动收膜盘95转动,实现收膜,此时摆杆93顺时针转动,使其摆杆3与近开关910接触,在收膜完毕,施加在残膜上的拉力消失,摆杆93复位,离开近开关910,该开近开关910与驱动电机98的电源控制端连接,当摆杆93复位,离开近开关910时断开电源停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