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573发布日期:2020-10-31 10:2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epp挤出造粒的后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中epp采用挤出法造粒时,其过程就是将高熔体强度pp颗粒及成合剂等原料投入挤出机熔融,再从模孔挤出降压发泡成丝,最后经由工人从冷却池拉出后通过切粒机切断成小珠粒出料收集。epp切粒机主要是辊式切粒机,长丝经入口送入,被两根逆向转动的切辊切断,最后由末端出料口排出。由于切粒机的入口狭长,两个切辊之间的缝隙很小,为了保证切丝过程的顺畅和稳定,对于长丝的平铺分散均匀性和送丝速度都有一定要求。

传统的送料方式为人工送料,实际操作时,工人将epp长丝(100多根)成捆后架设在承托辊上,然后推入切粒机的入口内,但缺点很明显:长丝因堆聚分的不够开,分散性差,加上送入速度不易控制,很难做到匀速,故极容易卡住,造成切粒机阻塞,大大降低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工作效率也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则较大。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类自动进丝装置,如发明专利zl2018208162347和2018208161895所公开的装置。这类自动进丝装置的核心机构都是采用平移装置(电动丝杠副或直线模块)驱动送丝支架向着切粒机的入口水平移动,再在送丝支架上设置对epp长丝进行夹紧固定的自动夹持机构。实际使用后这类装置能够增强epp长丝的平铺分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送丝稳定性,有效防止长丝卡塞的情况发生。然而在长期使用中,我们发现这类自动进丝装置还是暴露出如下几个问题:

1)平移装置主要采用电动丝杠副或直线模块驱动送丝,虽然精度和稳定性很好,但速度慢,效率低。且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这类平移装置一旦损坏,维修费用较高。

2)自动夹持机构夹紧epp长丝后,epp长丝前端需要伸出一段以便伸入切粒机入口内。而为了避免平移装置及其送丝支架与切料机前部干涉,这段伸出的epp长丝的长度不能过短。然而众所周知的,挤压冷却后的epp长丝本身就很难长时间保持定型,容易受重力作用塌陷。尤其是在平移装置驱动长丝缓慢向切粒机入口输送的过程中,长丝很容易下倾,导致长丝头部相对切粒机的入口产生偏斜,最终无法准确送入切粒机内,依旧造成堵塞问题。因此目前的设备在使用时经常需要由工人在旁边观察,一旦发现epp长丝前端倾斜就将其拨正,这显然增加了工人负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

因此目前行业内亟待一种对于epp长丝具有纠偏功能的,送丝精度和稳定性更好,同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成本低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已知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其对于即将送入epp切粒机入口处的epp长丝具有纠偏功能,送丝精度和稳定性更好,并且结构更简单,易于维修,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安置epp切粒机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机台上设有驱动epp长丝向着切粒机的入口方向移动的输送辊机构,还包括设于epp切粒机入口处的辊式纠偏机构,该辊式纠偏机构包括安装在x形交叉支架上的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以及连接驱动x形交叉支架开合的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撑x形交叉支架的支撑架和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控制器,该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检测epp长丝是否通过上、下纠偏辊之间的光电传感装置,该光电传感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当检测到epp长丝通过上、下纠偏辊之间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x形交叉支架闭合令上、下纠偏辊相向夹合epp长丝,将epp长丝纠正至与epp切粒机的入口对齐。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x形交叉支架包括呈x形对称交叉铰接的两根活动臂,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分别枢转安装在两根活动臂的同侧一端,所述驱动装置为横置的气动手指,包括可相对开合的两根输出手指,这两根输出手指上分别固定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均设置长圆孔,分别与两根活动臂的同侧另一端上固定的销轴配合连接。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呈x形对称交叉铰接的两根活动臂的所述同侧一端均设有第一平段,分别用于枢转安装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同时两根活动臂的所述同侧另一端设有第二平段,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销轴;当x形交叉支架闭合时,两根活动臂的第一平段相互平行,同样两根活动臂的第二平段也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epp切粒机的外壳侧壁上固定有驱动装置固定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该驱动装置固定支架上。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epp切粒机的外壳前壁上的支撑底板和固定在支撑底板上的支撑立柱,所述x形交叉支架的所述两根活动臂通过铰接轴交叉铰接,而铰接轴固定在支撑立柱上;所述光电传感装置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被设于支撑底板上。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输送辊机构和epp切粒机之间的承托支架和安装在承托支架上用于托平epp长丝的承托辊组。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输送辊机构包括主支架、输送辊、被动辊及减速电机,输送辊枢转设于主支架上,被动辊也枢转设于主支架上并位于输送辊的上方,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输送辊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输送辊旋转。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所述减速电机也与该plc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还包括设于机台上位于输送辊机构前方的用于支撑epp长丝的进料辊,机台上固定有进料支架,进料辊枢转设于该进料支架上。

考虑到对于上、下纠偏辊的支撑稳定性以及两者动作的平衡性,尤其是对于横向宽度较宽的epp切粒机而言。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x形交叉支架及其驱动装置均为两个,且都对称设于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的两端。两个驱动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并由控制器控制带动x形交叉支架同步动作。实际安装时,两组x形交叉支架及其驱动装置分别被对称布置在epp切粒机的外壳左右两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由工人将前道挤压工序获得(冷却池内拉出)的epp长丝成捆架设至进料辊上,并向输送辊机构递送直至其进入输送辊和被动辊之间,输送辊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运转,同被动辊配合将epp长丝向着epp切粒机的入口方向输送。

输送辊机构距离epp切粒机的入口有一定距离,这期间epp长丝前端往往会由于重力原因下倾,导致其无法被准确送入epp切粒机内。而本案中设计了辊式纠偏机构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当epp长丝前端通过上纠偏辊和下纠偏辊后,由光电传感装置感应并立即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x形交叉支架闭合令上、下纠偏辊相向夹合epp长丝前端,将可能存在下倾情况的epp长丝纠正至与epp切粒机的入口对齐,从而将epp长丝准确的送入epp切粒机入口内,避免卡塞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在epp切粒机的入口处专门设计增加了辊式纠偏机构,其对于即将送入epp切粒机入口处的epp长丝具有纠偏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送丝精度,因此相比现有的自动送丝设备更好的避免了长丝在epp切粒机入口处卡塞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流畅性,也降低了epp切粒机的故障率。

2、本发明中辊式纠偏机构的结构设计简单小巧,易于安装至现行的epp切粒机的外壳上。并且其采用气动手指作为驱动装置,x形交叉支架作为执行机构,动作迅速,上、下纠偏辊动作保持一致,使epp长丝上下受力均衡,保证epp长丝能够准确快速的被纠正对齐epp切粒机的入口。

3、本发明取消原先昂贵的用于平移送丝的电动丝杠副或直线模块,改为常规的输送辊机构,输送辊机构同样能够调节送丝速度,并且在确保送丝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制造成本,也易于维修,维修成本低。

4、本发明在输送辊机构和切粒机之间进一步设置了承托支架和安装在承托支架上用于托平epp长丝的承托辊组,承托辊组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送丝稳定性,防止epp长丝意外下倾严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x形交叉支架打开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主视图(x形交叉支架闭合状态);

图3为图2中辊式纠偏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x形交叉支架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epp切粒机;1a、入口;2、机台;3、epp长丝;4、x形交叉支架;401、活动臂;401a、第一平段;401b、第二平段;5、上纠偏辊;6、下纠偏辊;7、光电传感装置;8、气动手指;8a、输出手指;9、连接块;9a、长圆孔;10、销轴;11、驱动装置固定支架;12、支撑底板;13、支撑立柱;14、铰接轴;15、承托支架;16、承托辊组;17、主支架;18、输送辊;19、被动辊;20、减速电机;21、进料辊;22、进料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4所示对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

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带有辊式纠偏机构的epp切粒机自动送丝装置,具有设置在安置epp切粒机1的机台2上的输送辊机构,同时机台2上在该输送辊机构的前方(也即epp长丝的进丝方向上游)固定有进料支架22,进料支架22上枢转设有用于支撑epp长丝3的进料辊21,而在输送辊机构和epp切粒机1之间的机台2上固定有承托支架15,承托支架15上枢转设有用于托平epp长丝3的承托辊组16,该承托辊组16由横向并排设置且垂直进丝方向的三个承托辊组成。

其中的所述输送辊机构由主支架17、输送辊18、被动辊19及减速电机20共同组成,输送辊18枢转设于主支架17上,被动辊18也枢转设于主支架17上并位于输送辊18的上方,减速电机20的输出端与输送辊18的转轴连接用于驱动输送辊18旋转。该输送辊机构用于驱动epp长丝3向着epp切粒机1的入口1a方向移动。

本发明核心机构为设于epp切粒机1入口1a处的辊式纠偏机构,该辊式纠偏机构的构成包括安装在x形交叉支架4上的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连接驱动x形交叉支架4开合的驱动装置、支撑x形交叉支架4的支撑架和控制驱动装置动作的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用于检测epp长丝3是否通过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之间的光电传感装置7。

具体结合图3所示,需要指出,本实施例中所述x形交叉支架4及其驱动装置均为同步动作的两个,且都对称设于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的两端。

具体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所述x形交叉支架4由呈x形对称交叉铰接的两根活动臂401构成,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分别枢转安装在两根活动臂401的同侧一端,所述驱动装置为横置的气动手指8,包括可相对开合的两根输出手指8a,这两根输出手指8a上分别固定有连接块9,两个连接块9上均设置长圆孔9a,分别与两根活动臂401的同侧另一端上固定的销轴10配合连接。

并具体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个x形交叉支架4而言,所述呈x形对称交叉铰接的两根活动臂401的所述同侧一端均设有第一平段401a,分别用于枢转安装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同时两根活动臂401的所述同侧另一端设有第二平段401b,分别用于固定所述销轴10。当x形交叉支架4闭合时,两根活动臂401的第一平段401a相互平行,同样两根活动臂401的第二平段401b也相互平行。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epp切粒机1的外壳侧壁的左右两侧上均固定有一驱动装置固定支架11,所述两个气动手指8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驱动装置固定支架11上。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撑架由固定在epp切粒机1的外壳前壁上的支撑底板12和设置在支撑底板12上对应每个x形交叉支架4设置的两个支撑立柱13构成。每个所述x形交叉支架4位于相应的两个支撑立柱13之间,并且x形交叉支架4的所述两根活动臂401通过铰接轴14交叉铰接,而铰接轴14的左右两端固定在相应的两个支撑立柱13上。所述光电传感装置7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被固定在支撑底板12上。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plc(图中省略),光电传感装置7与该plc电连接,用于当检测到epp长丝3通过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之间时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x形交叉支架4闭合令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相向夹合epp长丝3,将epp长丝3纠正至与epp切粒机1的入口1a对齐。所述减速电机20也与该plc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初始时辊式纠偏机构的x形交叉支架4处于张开状态。

首先由工人将前道挤压工序获得(冷却池内拉出)的epp长丝3成捆架设至进料辊21上,并向输送辊机构递送直至其进入输送辊18和被动辊19之间,输送辊18在减速电机20的驱动下运转,同被动辊19配合将epp长丝3向着epp切粒机1的入口1a方向输送。

当epp长丝3前端通过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后,由光电传感装置7感应并立即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动作,带动x形交叉支架4闭合,如图2所示,令上纠偏辊5和下纠偏辊6相向夹合epp长丝3前端,将可能存在下倾情况的epp长丝3纠正至与epp切粒机1的入口1a对齐,从而将epp长丝3准确的送入epp切粒机1入口1a内,避免卡塞的情况发生。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